[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再谈俄乌的历史渊源和普金的帝国野心
送交者: at1981[☆★声望品衔8★☆] 于 2022-03-03 19:51 已读 9641 次 12 赞  

at1981的个人频道

承军神班主举荐,本该多写点咚咚。可惜一是笔慢,二是事情太多,打工仔还得为生计而奔忙,更因为一切发展太快,砰的战争就打起来,感觉脑子都快跟不上了。我平时并不关心政治,因此对这场纠纷也难断是非。在此发文,主要还是出自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所以只是把我所知的历史尽可能地真实还原,然后读者可按自己的判断去看待这场战争的起源的背景。

其实在这个坛子了,对战争的探讨已很多,有写俄罗斯被侵占被奴役的历史,有写普京被美帝和北约挤压不得不反击的可怜相,亦有写俄乌长久的民族矛盾,甚至还有乌克兰在15世纪某年某月某日诞生的故事 ...  百家爭鸣固然好,但是把俄罗斯和普京說成被受气包型的反抗者,就与历史太不相符了。不過刀班主有一文曾說及普京大骂列宁是卖国贼,这就触及了一段连前苏联都讳莫如深的史实了。如果再将普京在前不久的电视讲话连起来,也许就不难看出这场战争为何会打起来了。

普金选在2月21日对俄罗斯公民的电视讲话可说是宣战的动员。但整个前半部分内容并不是指责北约东扩,乌克兰政府对乌东地区的攻击等(这都放在后半部分),而是严厉地批评指责俄布尔什维克共产党和列宁以卖国的方式缔造了乌克兰,从而为当今俄罗斯带来了一个难題!

普京在“亲爱的俄罗斯公民! 亲爱的朋友们!”的开场白后的第三句话,就直接说到“这个问题很严重。… … 我想再次强调,乌克兰对我们来说不只是一个邻国。它是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 … 自古以来,古俄罗斯西南部历史土地上的居民都自称为俄罗斯人和东正教徒。在17世纪之前,当这些领土的一部分与俄罗斯国家统一的时候,以及之后都是如此 … 现代乌克兰完全由俄罗斯,或更准确地说,由布尔什维克、共产主义俄罗斯创造的 … 这个过程几乎是在1917年革命后立即开始的,列宁和他的战友们以一种非常粗暴的方式对俄罗斯本身进行了处理——通过分离,撕掉了它自己的部分历史领土。… … ”

普京这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还是看历史。

(1)现代的俄罗斯和乌克兰(还包括白俄罗斯)在历史上确实是一家

不光是简单的历史起源,几个世纪的历史中,连统治者都是出自一个家族。

如我的前文已说到(https://club.6parkbbs.com/nz/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810676),罗斯一词(Rus,即古俄羅斯,但在古北欧语意为划船的人)起源于從瑞典划船穿过波罗的海的維京人,而維京這一詞又因斯拉夫土著發音變成了瓦良格。大約在860年前後維京人东扩,以斯德哥爾摩-烏普薩拉沿海地區過去的維京人留里克(按瑞典語就是,划船致富的人)为首领的一支,自芬蘭灣進入那塊土地。之後留里克妹夫的奧列格及留里克的兒子伊戈尔率軍南擴。征服收容了許多當地土著部落,在882年建立了最早的俄羅斯國家,基輔羅斯。此後那些臣服維京(瓦良格人)統治的土著斯拉夫人,也開始自稱是羅斯(即俄羅斯)人了。

所以,直到今天,芬兰语和爱沙尼亚语中瑞典还被称为 Ruotsi 或 Rootsi (发音类似罗奥西),而俄罗斯则是 Venäjä(芬兰语)或Venemaa(爱沙尼亚语),是瓦良格族人或后人一词的变音。現代的Russia,是留里克的十八世孙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在1547年立莫斯科為首都,改制建立沙皇俄国時,按當地方言產生的Rus的諧生詞,北俄發音俄罗夏,南方俄羅斯人及烏克蘭人還是發音羅夏。如此说来,明清时将沙俄叫罗刹国,应该是和南邊基輔人学的,哈。

基辅罗斯强大后,留里克后人们继承了前辈的扩张政策,继续征服和同化周围的原始斯拉夫部落。一是继续南扩,多次进击东罗马(后人称拜占庭帝国),目的不仅在谋求财物,而是通过联姻和宗教的联系提高基辅罗斯的文化地位和对欧洲诸侯的影响,988年,伊戈尔的孙子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一世受洗成为基督教的东部教派(即东正教)教徒,并和罗马公主安娜成婚。于是东正教在短时间内成为了罗斯人的主要宗教。

二是不断东进,征服更多的斯拉夫原住民部落,扩大疆土。这样也给子孙后代造就机会,增多了分封的机会。所以在这块罗斯的土地上曾出现多达几十个大小公国,都是留里克一系(严格说伊戈尔一系)。1174年,留里克的七世孙基辅大公尤里·多尔戈鲁基,因为东扩的胜利,在一个名为莫斯科的小村庄举行庆祝宴会,并建要塞。于是开创了莫斯科的历史。

但好运不长,13世纪蒙古帝国崛起,1235年成杰思汗之孙拔都率领大军第二次西征,一路胜利,于1240年攻占了并基本摧毁了基辅,终结了基辅罗斯。但是留里克家族对罗斯人的统治并未结束,留里克的九世孙雅罗斯拉夫二世甘为蒙古人的政治傀儡,被拔都封为名义上的罗斯人最高领袖,平时代表大汗施政。

1242年,蒙古人建立了钦察汗国,雅罗斯拉夫二世的儿子亚历山大一世·涅夫斯基(留里克的十世孙)受到蒙古人赏识,充当钦察汗与俄罗斯各公国之间的联络人角色,並借用蒙古代理人的身份镇压控制各地贵族于平民。1252年,被钦察汗封为全罗斯大公,这也是是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个君主称号。1263年,亚历山大一世的儿子丹尼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留里克的十一世孙)钦察汗封为首任莫斯科大公,并于1283年建立莫斯科公国。至此,罗斯的统治中心自基辅移向了莫斯科。

十五世纪末钦察汗国进入衰败期,由于内斗而分裂成几个小汗国,其主体在1502年被欧洲各国吞食灭亡。时任莫斯科大公的伊凡三世·瓦西里耶维奇(后人有称其为伊凡大帝,留里克十六世孙)无疑是俄罗斯历史上最成功的统治者之一,他借钦察汗国势衰之际,夺取了大片领土,收服了包括诺夫哥罗德在内的十数个罗斯公国,将他们置於莫斯科大公的冠冕之下,从而确立了一个统一的俄罗斯的国家基础。伊凡三世还实行了包括户籍制度,法典编写,税率制,度量衡等内容的大规模的社会改革,消除了一些过去钦察汗国时期的种种社会弊病和不公正情形,使得国力军力大增。1472年,伊凡三世续娶了拜占庭帝国(东罗马)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娅公主为妻,并将已消亡的拜占庭帝国的双头鹰国徽定为俄罗斯国徽,高调宣称俄罗斯继承了罗马,是第三罗马。

1533年,伊凡大帝之孙,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留里克十八世孙)继位莫斯科大公,对内他继续深化改革,消除领主政体,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对外,他开始清除钦察汗国的残余势力,在1552年灭亡了喀山汗國,为俄罗斯越过乌拉尔山脉吞并地域辽阔的西伯利亚扫平了道路。。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改制建立沙皇俄国,将罗马皇帝凯撒的称号搬来,改称沙(或沙皇)。Russia一词也在那是正式出现,罗斯自此被发展演变成了沙皇俄国 (Tsardom of Russia,简称沙俄)

(2)乌克兰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乌克兰国又是怎么一回事?

由于蒙古帝国的入侵,基辅的命运被完全改变了,先是被钦察汗国占领和破坏,终结了它作为曾经都市和统治中心的辉煌,不再有政治影响力。1362年,立陶宛大公国的军队击败蒙古人夺取了該城,之后成为了波兰立陶宛联邦的一部分。但那时还是没乌克兰什么事,甚至连那个词都没。15世纪钦察汗国消亡时,因战乱不少罗斯人逃难至第聶伯河東岸(当时的基輔只在西岸),並戏称那块地方为乌克兰,原词的意思可解释为“中间(或者說是边缘)的那块居住地”。但他们并不是独立的民族,也从无国家概念,最多只能说是居住在那个地域而已。而所谓的乌克兰语原本也就是俄语的北方方言和和南方方言之区别,其差异远小于北京话和上海话,只是因为最近一百年的分离和各自的进化演变,才开始有较大的变化。乌克兰一词是在1917年后才真正被人所知。

俄罗斯的再度兴旺,很大程度归功于沙皇彼得一世。他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1686年将基辅重新收归于沙皇俄国。接下来二十年大北方战争,打败了瑞典,并在原瑞典英格里亞的土地上建成了俄罗斯的新首都圣彼得堡。1721年,彼得一世将国号改为俄罗斯帝国。

沙皇彼得一世,还在1722年南征波斯,取得里海沿岸一帶。随后兩次对土耳其战争,谋取黑海港口。1860年他的后裔,俄罗斯帝国第十二位沙皇亚力山大二世利用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诱骗、武力胁迫清政府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共约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并获得了日本海的出海口不冻港海参崴,将之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控制東方。至此俄罗斯成为了一个地球上唯一的横跨欧亚,东南西北四面都临海或大洋的超级大国。

进入20世纪后,俄罗斯又经历了一场根本的变化。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包括原本三个表兄弟之间开打了。协约国一方有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子乔治五世和他的表弟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主要对手之一则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英王乔治五世的堂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不过随着战争的延续,德國經受不住東西兩條線同时对英和对俄作戰,而列寧的“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推翻沙皇的主張很得威廉二世的讚賞,按現在解密的文件,德國當時共提供給苏俄4,000万马克的財政支助,並开辟特別通道帮助列宁及其他布尔什维克人,经德国瑞典和芬兰回俄罗斯,組织反政府活东,也就是后來的十月革命。不清楚列宁是否直接动用这笔钱及有什么个人好处(前苏联对这段历史相当隐晦),能看到的是在1918年2月,列宁不顾包括托尔斯基在內的大多数布尔什维克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反對,与德国签订了让普京认为绝对丧权辱国的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即让德国人占领整个波罗的海沿岸,俄军和赤卫队退出芬兰和立窝尼亚(即现在的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承认乌克兰拉达(政权)及签订和约,并向德国赔偿60亿马克。… … 这里乌克兰国终于浮出了水面,即德国要在俄罗斯和波兰及奧匈帝国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地帶,用传统的基輔或罗斯去命名这个新创造的国家显然不妥,于是就想起了乌克兰这个词 … …  

之后的历史应该都是大家已熟悉的,1922年列宁健康恶化,斯大林实际掌权,将包括基辅在内的乌克兰东部收回,但西部却并入波兰。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波兰被纳粹德国和苏联占领分割,西乌克兰与东乌克兰合并回归成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随着二战进一步拓展,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纳粹德国又占领了乌克兰全境,直至1943年11月,德軍被击退,苏军再次重返乌克兰。

这段分分合合的历史显然将乌克兰的地域和族群问题一步步地深化 … …这也就是让普京恼火烧心的地方,所以他的表述很直接,本来历史上不会有什么乌克兰,只有一个简单的統一的俄罗斯。只因为列宁卖国这一出戏,独立出了一个乌克兰国。一旦以国的形式分开了,人也就异心异德了,而且现在还要投向战略上的敌对阵营, 这就更不是他所能忍受的,所以必须有所行动。

结合这一段历史来细思普京的言语,可以看出,普京此战的目的绝非只是简单地教训乌克兰,阻止北约东扩,而是要实现他当年上台时的承诺和野心“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伟大的俄罗斯”。一個大俄罗斯也就必須包括整个的俄罗斯民族和文化,即传统的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小俄罗斯)。所以他的最终目的是要要將乌克兰作为失去的领土收回在大俄罗斯联邦的羽下。这从普京收服克里米亞的手法上可看出,先让其脱离乌克兰成为独立的共和国,然后以克里米亞自治联邦管区的身份加入俄罗斯连邦,兩年后,又將其并入俄罗斯的南部联邦管区,如今克里米亞已完全融入俄的主體。这个手法确实可与当年沙皇逐块吃掉中国北方大片土地,最后夺取远东出海口海参崴相比美,而且速度更快!

本来写到这里就该收笔了,但正好看见新闻报道,瑞典和芬兰的民调显示支持加入北約的百分数首次超过反对数(从长远角度,这对这些国家的发展也许並不好)!应该看到这绝不是美国搅屎棍的东扩政策造成的。如果会如此受美国影响,瑞典早就不会是有百年历史的中立国了,即使上世紀90年代右翼党执政,当时的首相卡尔比特曾有考量加入北約,以減低瑞典的军事开支,但遭到民众的強烈反对,以致他只在位三年就不得不下台(除他,近几十年瑞典首相一职尚无只任一屆的)。可知瑞典民众的影响能力,及对独立自由自主政策的钟爱和执着。如瑞典女首相安德森所言“我要用极其明确的语言表明:我们的安全政策路线只能够由瑞典自己独立作出决定。”所以,这次一面倒的快速改变想法,只能归功于这位的普京大帝了。其实且不說瑞典芬兰,前东欧集团紛紛要求加入北約,不是因为北約的東扩(其实北約的加入及審核条件很苛刻),而是因为沒有安全感,需要西靠。俄罗斯(包括前苏联)的历史表现,已让民众亲醒意识到他绝对不是一個可依赖的朋友,而是一个有吞噬野心的惡熊!所以中国也千万不要以为现在的俄国是唇齿相依,可以背靠背取暖的 …否则背后终会 … … 个人自己去想象吧。

 


贴主:at1981于2022_03_03 20:16:01编辑

评分完成:已经给 at1981 加上 50 银元!

喜欢at198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at1981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at1981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