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色的孔雀

送交者: 雁过留影 [☆★声望品衔7★☆] 于 2022-03-21 21:53 已读 1390 次 大字阅读 繁體閱讀
失事的B-1791号机为波音737-800NG,2015年6月5日首飞,6月25日以新机状态交付东航云南公司,机龄仅6年10个月,涂装为孔雀彩绘。
737-800是波音737NG系列的主力机型,产量非常大。截至2022年2月全球共交付了7088架,目前有4502架在役,我国拥有1189架。东航共营运289架737各代飞机,平均机龄7.1年,其中737-800为107架。目前东航已经停飞了全部737-800。737-800的飞行安全记录相当好,营运历史上只发生过22起机体全毁事故,起飞阶段4起(包括在德黑兰被导弹击落的那架)、进近降落阶段16起,事故原因主要集中于天气恶劣和机组操作失误。从波音2020年公布的数据显示,737NG的事故率为0.09/0.19(每百万次飞行致命事故率/全毁事故率),而它的后继型号737MAX的事故率高达7.12/7.12!以下是航空安全网的737-800事故记录,列出了每次事故的过程、分析和官方调查报告,链接如下:
https://aviation-safety.net/database/types/Boeing-737-800/losses

本次事故航班执飞昆明-广州航线,全程飞行时间1小时50分钟,飞机丢失ADS-B雷达信号与空管失去联系时已飞行了1小时07分,在广西梧州上空正准备从巡航高度(9100米)转入进近程序。巡航阶段客机通常采用自动驾驶,这是最不容易出现故障的阶段。从14:19:59到14:22:35,短短2分36秒内飞机下降了7887米(8900米到983米),下降率达到恐怖的2629米/分。
而航班飞行正常的下降率只有300-600米/分,最大不超过1000米/分。737这样的民用飞机都具备一定的滑翔能力,737NG的滑翔比约为15:1,根据不同气象条件在9000米高空双发停车也能滑翔飞行约100-135公里的距离。从一些事发地点附近的监控及行车记录仪视频看,飞机(残骸)最后坠落的角度超过80度(不同方向的视频角度不同,矿山监控上就几乎是垂直的),这已经超过俯冲轰炸机的俯冲角度,属于完全失控的自由落体了。事发时空管部门在发现飞行轨迹异常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清空了白云机场所有跑道并命令广州以西空域所有航班避让,持续呼叫飞行员但完全没有回应,显示飞机突然丧失了对外通信能力,也很可能突然失去控制。
飞机在3000米以下高度曾有一个短暂的拉平甚至缓慢爬升的过程,但是仅仅持续了10秒就再次下降随后进入更陡峭的俯冲。或许飞行员在这里进行了最后的努力试图控制飞机,但很快情况就变得无法挽回。
从坠机现场残骸分布看,在地面没有完整的机体结构,大部分都是分布很广的细小碎片。
也有少量面积较大的蒙皮,如在山坡顶部发现了带翼梢小翼的右翼外翼段,山道上还有右侧主翼底部外侧的蒙皮,都属于远离机身的部位。这些散落部件外观没有着火或者爆炸痕迹,相当完整,边缘有撕裂剥落感,铆钉全部脱落,显示部件外侧受到了极大的外力冲击。
坠机点是海拔仅1百米左右的丘陵地区,植被茂盛,但只引发了小规模的山火并被迅速扑灭。
这些迹象都预示飞机在空中可能部分解体,发动机、垂尾等部件在触地前已经脱离机体,监控视频拍到的杆状物体只是部分机体残骸。
对比一下2019年埃航737 Max8空难,整体触地坠毁时撞出了一个直径50米、深10米的巨坑。
而2014年马航MH17航班在乌克兰1万米高空被“山毛榉”导弹击中凌空解体后,地面也没有撞击坑而只有大面积散落的残片。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变化是速度,近乎垂直坠落这段时间内飞机速度从457节下降到了376节,这种违反重力加速度的现象也表明极可能发生了空中解体,零部件飞散导致空气阻力发生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离奇而惨烈的事故目前无法判断,机组人员状态、气象条件剧烈变化、托运行李爆炸、突发飞控或者机械故障的可能性都不能排除,有待专业部门调查后才有可能发现真相。

喜欢雁过留影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雁过留影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主贴被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