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从抗日起家最后在台湾被下属用杀猪刀捅死的边地枭雄
送交者: 布南温[♂★★★声望勋衔13★★★♂] 于 2022-06-19 21:13 已读 11142 次 8 赞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我的家乡盏西是滇西中缅交界的一个坝子,紧邻云南文化名邦腾冲,历史上其实属于腾冲文化圈外围,只是因为傣族景颇族多,后来才划归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

地方再小也有江湖,各族各路好汉免不了要互相争斗,他们的命运有时候和国家民族命运的起落密切相连。     

过去的盏西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李祖科。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家老宅作为恶霸地主和反共头目家庭经常被开放展览,供革命群众批判和控诉。

我们寨子里的老人零零星星讲的一般都是他打日本鬼子的故事,也就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败退后,日军进攻滇西,当地各种武装作过一些抵抗。据说当年日本鬼子来到盏西是一阵风样地一扫而过,在过江进攻关上街时响了一阵枪声,那声音就和 “鸭子扑水一样”,我们寨离关上街有3公里多,能传来这声音应该是机枪声了,反正不到一袋烟的功夫就没有什么声音了。过后听说打死了鬼子的一匹军马。那就是李祖科带人干的。

后来他跑到腾冲,找到上峰汇报: “老子在盏西打日本兵,槟榔江水都打红了。”于是上峰就任命他为大队长,人枪自己想办法.之后他的部队打过几次鬼子,我们寨的老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李祖科在民间出大名是龙陵剿匪。大概是1949年左右吧,龙陵出了一伙土匪武装,取名“共革盟”(我曾专门问过在昆明搞党史的老大哥:这支武装会不会是中共领导的边纵?他说核实过了,与边纵无关,就是一伙土匪),当时腾冲县政府派李大队长去剿匪,他回盏西老家征调了不少傣族和景颇族的 “包饭兵”,这些武士的装备就是一支枪几发子弹一把长刀一个饭团,因为自带粮食,所以叫 “包饭兵”.一开打,这些盏西兵就没命地往前冲,扑到匪兵前面,嫌枪发射不快,个个拔出长刀乱砍,那些匪兵哪见过如此野蛮勇猛的夷兵?一下子就被吓傻,冲散,剿灭。

李租科凯旋而归,据说他骑着高头大马走进腾冲城,受到市民的夹道欢迎,却都不敢抬起头来看他。腾冲城的许多大姑娘小媳妇议论:李大队长飞起来有一丈高!他会吃人心哩!

李大队长风光了不久,共产党来了,他先归顺后又反水,扯起反共的旗子要和解放军对抗,他又招了不少盏西的包饭兵,动员时大吹:不要怕,保山腾冲有李总长带着上万的人马,共军决过不了槟榔江.实际情况是李总长(李根源)是开明人士,且闲居多年,早已淡出军政界,何况解放军的总司令朱德是他在云南讲武堂时的学生,他老人家哪里会去趟反共的浑水?

解放军很快就派兵打到盏西,我们寨去了一个人,也是自备枪枝长刀和饭团.他的叙述很有趣:我们跟着李大队长在狮子山脚的江边打解放军,他们一吹洋号冲到江边,我们就放枪,没有打着什么他们就退了,很快就把炮打过来,我们就跑散啦。他们咋渡过江的也不晓得,反正我们都各跑各的了。我一个人躲在山里,饭团吃完了,又渴又饿,慢慢地走出树林想回家,刚找到小路,前面站着两个解放,衣服颜色和树叶一样,他们喊 “罢动!”,我一转身,又是两个兵站起来拿枪指着我: “罢动!”我的枪就被拿走,我跟他们去集中,训话了几天就放回来了。

这人因为是几代贫农,加之我们寨都把他这段经历当做笑料来讲,也不习惯斗争,所以他在文革期间也没受任何冲击。

据说当时李租科骑着他的高头大马带着几个亲信很狼狈地跑到缅甸,他的家人也应该早就撤退,傣族景颇族的包饭兵估计没有几个再跟他跑。李祖科跑到缅甸很快就参加了“反共救国军”(我们当地人都叫蒋残匪),他的部队应该没少干过骚扰盈江盏西一带的活动.不过那时共产党的边防军早已和当地各族人民成了一家子,所以李的部队也没对当地造成什么大的危害。

我再次接触到他的名字已是九十年代,先是在一本描写金三角的书看到他是反共救国军什么纵队的司令员,不但没有任何的恨意反而有种碰到盏西老乡的小激动。后来我流浪到泰北难民村教书,碰到令我尊敬的尹教官,老人80多岁还腰板笔挺。写得一手好字,也爱谈古论今,他算是我的前辈老乡,看我人还老实本分,就对我特别照顾,时不时叫去他家喝酒闲聊,讲到家乡的变化,无意中就讲到李祖科。

“李租科死得很惨很窝囊,都是被婆娘害的。唉!”他于是给我讲了李的结局:李祖科撤到台湾后,以养鱼为生,有几个老兄弟是他的小工,因为苦闷,时不时喝酒赌博,没钱了就来和老长官要,而钱是由李祖科的太太掌管,这人是个揣婆娘(尹教官原话,也不知是不是这样写,是指“性格泼辣粗野”),经常用恶言咒骂这些兄弟。 结果某年的某一天,这几个感觉生活没有出路的老兵就用杀猪刀把李祖科一家人全杀了。当时这个案件哄动整个台湾。

当时我也没有细问他们是哪一年被杀,还有后人吗?

沧海桑田,我们小小的盏西随着时代的巨变也发生着变化。过往的人和事都已如槟榔江的晨雾散去,假如李祖科还有后人,这几年也应该以台胞的身份回盏西探亲了吧.

由于我远离故乡,李祖科的故事再也接触不到相关资料,偶尔利用无所不能的网络来搜索,也找不到李祖科的信息。

且不管李祖科的功过是非,他算是我们小小盏西的一代枭雄吧?

庆幸时代在不断地文明进步,盏西各族同胞均能安居乐业,再也不会出这样的枭雄了。   

评分完成:已经给 布南温 加上 50 银元!

喜欢布南温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布南温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