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两山轮战时的中国侦察兵传奇
送交者: 刀锋[♂★★★★仁党政治委员★★★★♂] 于 2019-11-08 20:45 已读 570 次 1 赞  

刀锋的个人频道


6park.com

1984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部队一举收复了被越南军队侵占的云南省边境老山、者阴山地区,随后转入阵地坚守防御(通常将这次作战称为两山作战、两山轮战;因主战场集中于老山地区,故又称老山战区、老山前线)。越军不甘心失败,先后调集重兵到老山地区,企图发动反扑。我军则严阵以待,积极准备打敌反扑。就在这密云不雨之时,战区内发生了一个严重事件:越军特工潜入我军阵地,破坏了我方重点保护的进口炮位侦测雷达。

老山地区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山岳丛林地特征,山高坡陡,峰险谷深,丛林茂密,茅草没人,道路稀少,雨多雾大,能见度差,战场环境非常复杂。在这种地区作战,炮兵受到较大限制,射击效果很受影响。然而越军土生土长在亚热带及热带地区,对这种自然环境比较适应。其经受了抗法战争、抗美战争长达20余年的战火考验,部队素质很高,战法纯熟。在炮兵方面,越军非常擅长使用各种迫击炮,分散配置,靠前作战,游动迅速,射击精准,常常打了就走。越军的前沿炮兵观察哨也很精干,善于利用地形潜伏,严密伪装,居高临下,交叉观察,及时为炮兵指示目标。在两山轮战期间,我军前沿人员在阵地内外运动时常遭到越军炮火狙击,时有损失。甚至哪里的竹林树梢出现异样晃动,越军的观察哨都会打曳光弹指示目标,很快其炮兵火力就会凶猛地砸过来,对我军威胁很大。虽然我军炮兵火力较越军炮兵有一定优势,但在受限环境下作战,射击效果往往大打折扣,特别是很难克制越军神出鬼没的迫击炮。而且越军经常布设假目标和假发射点,诱使我军炮兵浪费炮弹,也很令人头疼。

为了对付越军的迫击炮,当时国家花了几十万美元从英国进口了两部“辛柏林”炮位侦测雷达。这种雷达采用相控阵型电子扫描技术,通过探测敌方迫击炮的弹道并进行解算,可以精确判断出敌方炮阵地的位置,从而引导己方炮火进行反击。“辛柏林”雷达自1970年代中期起在英国和联邦德国军队中服役,对81毫米迫击炮的探测距离达到10公里,对120毫米迫击炮的探测距离可达14公里,最远扫描距离约20公里。“辛柏林”雷达部署到了老山前线后,能够较准确地捕捉越军迫击炮阵地的位置,在多次压制越军炮兵的战斗中效果良好,打得越军很是狼狈。为了保护“辛柏林”雷达,我军在其开设地附近专门布置了一个连兵力进行警卫,旁边还有一个160迫击炮阵地可提供火力支援。

1984年7月6日,越军的一支特工分队从我军阵地接合部秘密渗透进来,突然同时袭击了“辛柏林”雷达站、160迫击炮阵地和附近的警卫部队驻地。越军特工打得干净利索,10分钟结束战斗,迅速按原渗透路线撤回了境外。我警卫部队措手不及,伤亡50余人,一台发电车被炸毁,一部雷达受到破坏。好在越军这次袭击纯属“瞎猫碰到死耗子”,对“辛柏林”雷达的作用和构造并不清楚,因而没有炸到要害。经过修理后,这部雷达又继续投入了作战。

对于这次雷达遇袭事件,从昆明军区到总参、军委的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批示,要求前沿部队要克服麻痹思想,做好随时作战的准备,不得松懈。据说这件事当时惊动了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特别召来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询问:“越南的特工这么厉害吗?他们的特工可以进来,我们的侦察兵为什么不能出去?”由此,拉开了一场绵延近5年之久的对越侦察作战序幕。

邓小平问的这个问题,当年确实令我军很是头疼。特工部队是越军中一个非常富有特色的兵种,其前身来源于抗法、抗美战争时期的“敌后侦察组”、“城市别动队”、“武装侦察队”、“武装工作队”等执行特别任务的精锐分队。1967年3月,这些力量被合并成为了专门的特工部队,直属于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部。其最高建制级别为团,兵力约1200人,基本装备采用步兵团制式装备,有冲锋枪或自动步枪、轻重机枪、美制40毫米榴弹发射器、高射机枪、迫击炮等,另加强较多的火箭筒及反坦克火炮。在执行任务时,通常以班、组(3~6人)为单位独立行动,渗透到敌军纵深,袭击指挥所、炮兵阵地、车站、桥梁、机场、港口、仓库、医院等重要目标,号称“以少胜多,以小胜大,险中取胜”。

越军特工素质优秀,善于伪装,惯用夜间袭击作战,行动迅速,风格狡诈,无孔不入,非常厉害。在抗美救国战争中,越军常常使用特工部队渗入敌后作战,给美军和南越军造成了很大损失。如1967年11月23日,越军一个水上特工小分队在越南南方奇袭了侵越美国海军第七舰队833号微型航空战斗舰群,炸毁833号修理舰,炸坏、炸伤其他护卫舰和小艇10艘,歼灭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军官和技术人员350名,摧毁105毫米榴弹炮6门、81毫米迫击炮3门、40毫米高炮3门、高射机枪12挺、直升飞机2架及一些弹药物资。参加战斗的越军特工分队无一伤亡,创造了越南人民军战史上著名的“奇袭833”战例。经过多年的实战锻炼,越军特工部队已成为其武装力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范围内担负着机动作战任务,其性质已接近于今日的特种部队。

在1979年的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正面战场的越军节节溃败,但其特工人员却常混入我军后方,分散出没,袭击我炮兵、机关、后勤、落单人员和民工,当时给我军造成了不小损失,非常可恨。到了两山轮战时,越军则实施了广泛的特工作战,执行破障开路、协同攻击、潜入袭扰、佯动牵制等任务。越军在发动营以上规模的进攻作战时,常常使用一定兵力的特工分队于步兵分队前面开路,排雷破障,引导步兵前进。当步兵发起攻击后,特工分队则转为伺机捕俘,或是将部分特工与步兵混合编组,配合步兵的攻击行动。有时越军特工还会在次要进攻方向上佯动,吸引牵制我军,掩护其主力从主要方向突然发起攻击。另外,越军特工活动范围广,出击频率高,规模小,不分日夜,利用中越边境复杂地形广泛渗入我军阵地内及我国境内,实施侦察、袭扰、捕俘、绑架、暗杀、恐吓等行动,往往打了就走,着实防不胜防。在两山战场上,与越军特工斗智斗勇已成为各轮战部队习以为常的事情,稍一不慎,就会吃大亏。长此以往,造成了我方在防御上的一定被动。

相较于越军的特工部队,我军当年还没有专门的特种作战部队,像深入前线和敌后进行侦察、捕俘、搜集情报等任务,主要是由侦察兵来完成。在上世纪7、80年代,我军在野战军的军、师级编有侦察连,在步兵团编有特务连侦察排,用以执行上述任务。在1979年的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由于我军多年未战,又受政治运动干扰,部队训练不佳,因而在实战中表现不很理想。具体到侦察兵的使用上,往往将军、师、团里的侦察兵集中起来,分别编成军、师侦察大队,当成警戒、战斗分队使用,没有很好地发挥侦察兵的作用。即使执行了侦察任务,也因平时训练不够而技战术动作生疏,不善于边打边侦察,捕俘效果亦不好,造成了总是感到当面敌情掌握不清,情况不明了,难以及时准确提供情报给上级的困难局面。

到了1984年发起两山作战初期,战场的侦察保障工作主要由昆明军区参战部队自己组织实施。直至发生了“辛柏林”雷达被袭事件后,情况才发生了改变。奉中央军委和总参命令,调武汉军区和成都军区的精锐侦察分队分别组成了第1、2、3、4、5侦察大队,共3500余人,于1984年7月21日秘密进入两山战区参战,归昆明军区前指指挥,执行巡逻、警戒、渗透、侦察、捕俘、伏击、破袭、反特工、引导炮兵、配合步兵作战等任务,保障老山、者阴山主战场的翼侧安全。可以说,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成规模的侦察作战,既是保障主战场翼侧安全的配合行动,又是对越军特工作战的反制措施,以尖刀对尖刀,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此后一直到1989年1月,济南军区、空降兵部队、新疆军区、兰州军区、北京军区、北京卫戍区、天津警备区、沈阳军区也均派出精锐侦察分队,又先后组成了10支侦察大队,轮番进入两山战区实施侦察作战。

这15支侦察大队共11500余人,先后在老山及其左右两翼2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全面出击,此起彼伏地打击越军。而越军在老山当面常年布置有两个特工团,约3000余人,与我军轮战侦察力量大体相当,双方可称是你来我往,各显其能。

与以往我军传统的侦察作战模式相比,这次侦察作战添加了很多新的内容,充分检验了侦察兵的战场获取能力和破坏能力,在实战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为日后人民解放军的特种作战部队建设打下了基础。就具体的侦察作战样式而言,我军侦察兵在老山战场侧重于渗透侦察、伏击捕俘、破袭和引导炮兵等行动,既独立作战,又配合步兵作战,兼反特工、反侦察。

渗透侦察,是指侦察兵秘密渗入敌后,获取敌方的兵力部署、火力配置、工事构成、人员动向及其他情报的侦察搜集任务。我军侦察兵通常以班、组等小分队为单位,秘密渗透到敌后,靠近越军的驻地,长时间潜伏,运用各种侦察工具来获取敌情。执行这种任务时,最难的就是在茂密丛林中进行秘密运动和在敌前日夜潜伏,稍有不慎,便会被敌人发现或误触地雷。当与越军遭遇后,不能恋战,要迅速转移,以最大程度地不被敌人包围。为了不做俘虏,侦察兵身上通常都带有“光荣弹”。顾名思义,一旦挂上“光荣弹”,那就要随时准备着光荣牺牲。侦察兵一般会选用体积较小、弹体光滑、易于携带的82-1式攻防两用型手榴弹作为“光荣弹”,从拉火到爆炸时间为2.8-3.8秒,能产生330多个有效破片,密集杀伤半径大于6米,那是神鬼难逃。上了战场后,“光荣弹”随时不离身,一旦遇到无法挽救的危险就要将其拉响。

伏击捕俘,是指侦察兵秘密进至前沿或敌后,伏击歼灭敌方小股兵力及捕捉俘虏。这种任务的特点也是需要在山地丛林中长时间潜伏,静静等待敌人落网。因为越军非常顽强,在老山战场上要抓俘虏很难,部队曾经规定抓到一个俘虏就是一等功。侦察兵往往在一个地方一潜伏就是几天,其间不能乱动,不能说话,忍受蚊虫叮咬,必须全神贯注地注视周围地域的风吹草动。因为你不知道敌人何时会来,何时会发现你,也不知道在潜伏地带是不是同样有越军特工在潜伏。要比的,就是决心、耐心、意志、毅力。当有较多敌人进入潜伏地带时,侦察兵通常会将其放过去,不打草惊蛇;当敌人与自己人数相当时,就要伺机打对方的伏击,将其歼灭;当敌人数量较少时,侦察兵就会看准时机突然捕俘,争取立个一等功了。还有些胆大的侦察兵,会深入敌人阵地,虎口拔牙,乘越军没有反应过来时抓了俘虏就走。然而,即便侦察兵执行捕俘任务是家常便饭,但真正能抓到的俘虏数量却不多。除了越军战斗力顽强,不容易捕捉外,就是抓到了俘虏,要将其活着带回来也很难。路上既要越过各种复杂地形,又要面临敌人的尾追堵截,为了自己脱身,有相当数量的俘虏都只能在途中击毙了,好多一等功就这么泡汤了。

破袭,是指为防止敌方的突然袭击而进行的主动出击战斗。执行这种任务时,侦察兵通常会选择越军常对我方实施袭扰的前沿据点和阵地为目标,进行周密侦察,设定战斗方案。当时机成熟时,会秘密贴近敌人,在炮兵或友邻配合下突然发起攻击,一举打掉据点将敌歼灭。执行这种任务的风险相对较大,因为越军战斗力较强,打不好就会被纠缠住,造成较大损失。在两山侦察作战中一次牺牲侦察兵最多的战斗,就是一场惨烈的破袭战。

引导炮兵,是指侦察兵在前沿或深入敌后侦察,通过观测等手段摸清敌方的指挥所、观察所、屯兵点和炮兵阵地等重要目标的位置,将情报提供给后方炮兵,引导炮兵火力将敌消灭。一说到这个,很多读者可能马上就想到了对越作战惊险故事片《闪电行动》中的一段情节:我军侦察参谋刘凯华身背报话机,头戴耳机,右手持话筒,左手伸出大拇指和小拇指测量着前方距离,口中同时报出坐标:“霹雳霹雳,我是闪电。敌人流动重炮位置,距离1(腰)1(腰)7(拐)2(两),纵坐标1(腰)37(拐)2(两)8,横坐标9(勾)7(拐)0(洞)3,高程332(两),八发急促射,预备,放!”我军千炮齐发,地动山摇,越军阵地到处开花,真是大快人心!确实,这是侦察兵执行引导炮兵任务的主要内容,不过电影中还是表现得比较夸张。刘凯华用的这种观测方法俗称“瞪眼法”,是炮兵最基本的训练科目之一,根据已知参照物来测定目标方位角。在其他技术手段都用不上的时候,用“瞪眼法”和“跳眼法”来简单测定目标角度和距离,虽然精度很差,但也没有别的办法。目标高程一般来说需要通过仪器测量后再计算出来,如果事先已将侦察区域内的目标高程都熟练记住,直接报出来也有可能。然而像刘凯华那样手势一比划就能同时报出目标坐标来,便没有可能了。通常来说,炮兵侦察在测定距离和方位时,会使用交会法、秒表法、图上作业、光学测距机、激光测距机、平面直角坐标法、井字坐标法等技术手段,需要地图和进行计算。要是都像电影中那样简单,还要那么多专业仪器和技术方法干什么呢?战争也未免太浪漫了。

上述作战样式主要还是配合步兵,通过侦察行动获取情报和削弱越军防御,为打击越军防御体系和大部队创造条件。与此同时,侦察兵有时还会与越军特工正面遭遇,展开反特工、反侦察作战。不过虽然双方是天生的冤家对头,但这种狭路相逢的机会并不多,因而也就更具传奇色彩。80年代拍摄上映的影视剧《闪电行动》、《蛇谷奇兵》、《无影侦察队》、《绿色的网》、《黑豹突击队》、《神风神龙》等,都是这方面的好题材,观众可以在其中尽情领略双方尖刀对决的风采。在实际作战中,侦察兵主要是凭借丰富的经验来辨识越军特工渗透时的蛛丝马迹,设伏围捕敌人,或及时提供情报给防御部队。同时,要时刻注意甄别我防区内人员的异常动向,抓出潜入进来的越军特工。因为历史的原因,越南人与我国广西、云南边境居民在外貌、语言上都比较相似,一时不好识别。不过侦察兵在这方面有很多办法,如看对方的生活习惯、说话方式、知识掌握程度、面对外界的反应等,能抓住敌特工暴露的细小破绽。甚至其喊的口号是不是过时,穿的内裤是什么样,吃东西时是否贪婪,喜欢采购什么东西,都是侦察兵辨识敌我的重要依据。一旦图穷匕见,双方也就只能刺刀见红。越军特工不愧是精锐中的精锐,必战死方休,想抓到一个活的,实在是困难又困难。

当年我军侦察兵在执行任务时所使用的武器,一般为67式微声手枪、64式微声冲锋枪、79式轻型冲锋枪、85式微声冲锋枪、82式手榴弹和多功能匕首等,支援火器还有步兵使用的冲锋枪/自动步枪、机枪、40火箭筒、82无坐力炮和迫击炮等。其中67式微声手枪是我国研制的第二代特种手枪,其外形尺寸适中、携带方便、射击精度较好、操作简单,受到了侦察兵欢迎,缺点是停止作用较小;64式微声冲锋枪是我国研制的第一代微声武器之一,通用64式7.62毫米微声冲锋枪弹和51式7.62毫米手枪弹,专门配给侦察兵使用。其隐蔽性好,实战表现出色,因而从60年代一直用到了80年代。在对越作战故事片《蛇谷奇兵》中,争夺水库大坝战斗时就出现了64式微声冲锋枪,打得越军几无还手之力。不过,该枪也存在较长较重的缺点,而且消声部件易损耗并有时供应不上,在执行某些任务及保障时比较麻烦。到了两山轮战期间,因为有了新装备的85式微声冲锋枪,有的侦察老兵就将64式微声冲锋枪前端的消音碗去掉,换用51式7.62毫米手枪弹,作为普通自动武器在搜索打洞时使用。但是,这样射击时火药燃气就会从枪管中喷出,容易烫伤射手。然而老兵们仍然义无反顾;79式轻型冲锋枪携带方便,出枪快、精度好、射速高,近距离交战时威力很大,在实战中也有过较好表现。其缺点则是容弹量少,火力持续性不好;85式微声冲锋枪是当时我国研制的新一代微声武器,体积小、重量轻、精度好、近距离火力强、携带使用方便,丰富了侦察用武器体系,加强了自动火力。侦察兵还喜欢一种66式反步兵定向地雷,其容易控制,杀伤效果十分惊人,往往在深入敌后的战斗中用作断后使用。另外,两山轮战时侦察兵使用了我军首次配发的双面迷彩服,虽然其伪装效果不是很好,但仍属填补空白,积累了实战经验,为后来的军队建设提供了借鉴。

两山轮战时,侦察兵创造的光辉战例有很多。如作战前期的1984年9月12日,昆明军区第3侦察大队奉命组织侦察分队在844高地执行侦察捕俘任务。侦察分队在连长孙建国指挥下,乘天降大雨之机突然出击,不到一分钟即摧毁越军一个哨棚,俘虏负伤越军1名,然后带上缴获的文件和武器弹药迅速撤离。越军出动约2个排兵力随后追来,遭到侦察分队先后设置的地雷拦阻,只好停止了追击。侦察分队重新选择方向,开辟通路,安全返回了出发阵地。整个袭击战共击毙越军13名(被俘虏的越军在押返途中死亡),侦察分队无一伤亡。战后,越军在广播里惊呼“遭到中国高级别动队的无声袭击”。昆明军区和情报部门的领导也盛赞了这次袭击战斗,称其“是我军从抗美援朝以来侦察兵一次最成功的奇袭战。”

还有一次战斗也令参战人员刻骨铭心。1986年3月18日,第10侦察大队2连奉命破袭1828高地之敌。在与越军战斗胶着之际,战场燃起大火,风大且风向不利,2连奉命撤出战斗。因越军又在2连周围草丛中打燃烧弹,致使该连在撤出时被大火包围,情况非常危急。在连长袁辉、指导员张新奎指挥下,全连官兵奋力突围,并多次冲入火海抢救伤员,绝不把一个战友扔下。最后连主力终于脱险,但指导员张新奎为抢救战友而英勇牺牲,连长袁辉为掩护战士也被大火烧成重伤,全连共牺牲人员20名,其中干部5名。在参加两山轮战的15支侦察大队中,第10侦察大队是牺牲人员最多的。战后,2连的20名烈士中有11名被追记一等功,其余9名都被追记了二等功。

在两山轮战期间,涌现出了一批侦察英雄。如昆明军区第4侦察大队4连排长傅孔良烈士,在1984年9月3日袭击1243高地的战斗中,带领两名侦察兵冲锋在前,自己的腹部和臀部先后中弹负伤,仍坚持战斗,连续击毙3名敌人,最后壮烈牺牲,时年23岁。战后,他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成为了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英雄台上12名烈士中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4人之一(另3位烈士是张大权、李海欣、郭兴科);昆明军区第2侦察大队4连班长张柱兵,多次深入敌后侦察敌情,捕捉俘虏,与战友一道俘敌5名,毙敌8名,为上级指挥机关获取了重要情报。战后,他被中央军委授予“捕俘英雄”荣誉称号;成都军区第11侦察大队3连连长冷杰松,每次执行任务均身先士卒,人送外号“冷大胆”。在老山作战15个月,执行侦察任务66次,共俘敌3名,毙、伤敌30余名,摧毁越军大量工事设施。战后,他被中央军委授予“侦察英雄”荣誉称号;南京军区预备炮兵某团司令部侦察股长徐小丹,带领前沿观察所人员执行侦察任务100多次,克服山地丛林环境的艰难困苦,机智果敢,充分运用炮兵知识辨别越军炮兵阵地,先后捕捉了70多个重要目标,为后方炮兵提供了较准确的情报。战后,他被中央军委授予“炮兵侦察英雄”荣誉称号;昆明军区第2侦察大队4连战士丁晓兵,在捕俘战斗中被敌人扔来的手雷炸断了右臂,他咬牙忍痛和战友们带着俘虏回撤。因路上丛林密布,行动不便,丁晓兵以惊人的毅力用匕首割下了还连着一点皮肉的残臂,最后胜利完成任务回归。战后,19岁的丁晓兵荣立一等功,并获得了为他特设的第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致残后的丁晓兵拒绝了许多单位提供的丰厚物质条件,继续留在部队为国奉献。2015年1月9日,已任武警广西总队政委的“独臂英雄”丁晓兵被晋升为武警少将,一时引起热议。 6park.com

在老山战场4年半的侦察作战时间里,15支侦察大队共执行各种任务数万人次,以伤亡208人的代价歼敌2400人,其中成功俘敌91人而己方无一人被俘,摧毁了越军一批军事目标并获取了大量情报,有力配合了主力部队的坚守防御作战,胜利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作战任务。1989年1月,两山轮战已接近尾声,最后一批参战的成都军区(昆明军区于1985年撤销,侦察大队改归成都军区云南前指指挥)第13、14、15侦察大队奉命先后撤出老山战区归建。至此,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侦察作战圆满画上了句号。

中国侦察兵与越军特工部队在老山战场上的尖刀对决,是20世纪战争史上独有的一幕,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全面来看,我军侦察作战的军事目的性很明确,主要是获取情报以配合大部队作战,打击的都是越南军事目标,遵循的是如何赢得战争胜利的原则;越军特工作战则涵盖面更广,且不分军民目标,具有一定的恐怖袭击因素,更倾向于总体战的特点,目的是破坏对方的国家基础。由于双方国力、军力强弱悬殊,越军特工部队尽管是精锐中的精锐,也在战场上尽了全力,但仍无法改变战争全局。中国侦察兵怀雪耻之志出击,哀兵必胜,在强大国力保障下尽展身手,赢得是实至名归。

到了今日,特战部队已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军力强弱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全世界军迷最热衷的时髦词语之一。中国的军事力量在近年来突飞猛进,也令国人感到无比自豪。然而,中国的军迷们不应该忘了,今日雄姿英发的中国特战部队,是从老山战场的硝烟中走来的。

最后,以电影《闪电行动》中的一句台词结束本文吧:刘凯华面向战场,手握话筒:“收复我领土,向敌人纵深开炮,放!! 6park.com

喜欢刀锋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刀锋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