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立场对词义的理解-----决战
送交者: oee2013[☆★★君士坦丁之鹰★★☆] 于 2019-12-07 7:04 已读 508 次 3 赞  

oee2013的个人频道

     世界由全体的相互连接的原子性事实构成,而命题建造世界的"图像"。 为了让一个图像表现一个特定事实,它必须在某个方面拥有同这个事实一样的逻辑结构。这样的话,语言表达可以被看作一种形式的几何投影,这里的语言是变化的投影形式,而表达的逻辑结构是不变的几何联系。 我们不能用语言说出在结构中什么是公共的,而是它必须被显示,因为我们使用的任何语言也都依赖于这种联系,因此我们不能用语言走出我们的语言。 6park.com

 维特根斯坦假定了所有句子的基本形式。 实际上说的是,任何逻辑句子都可以推导自在原子命题的全体上的一序列的与非运算。这事实上是Henry M. Sheffer提出的一个众所周知的叫Sheffer竖线的逻辑定理,维特根斯坦使用了它,到逻辑的哲学反映上,它联系到关于知识、思维、先验和超越性的思想。他在最后的一节争论说,逻辑和数学只表达重言式和超越性(transcendental),就是说,它们位于形而上学主体的世界之外。依次的说,逻辑上"理想"的语言不能提供意义,它只能反映这个世界,所以在逻辑语言中的句子不能保持有意义,如果它们不只是这些事实的反映。 6park.com

 “在我们使用‘意义’这个词的各种情况中有数量极大的一类--虽然不是全部--,对之我们可以这样来说明它: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使用。”  这个基本的陈述是后期维特根施坦视角转变的基础。从把意义当作表征转向着重强调使用。哲学史上传统的意义理论一般满足于指出外部的某些事物作为命题所表达的意义。“某事物”要么大体上可以定位于客观的空间当中,或者心灵中,作为心里表征。然而查清一个词、或者一个命题的使用,并不是像《逻辑哲学论》那样的某种理论构建。研究意义时候,哲学家必须“观看”单词的不同使用。这个新的视角非常独特,以至于维特根施坦反复强调:  “不要去想,而是要去看!”这样的看,是通过个案完成的,而不是思考性的总结得出。给出一个词的意义时,应当描述这个词的使用,从而取代解释性的总结。 6park.com

    对于为了反对而反对的人,就会扩大这个词的意涵,刻意解释成战略决战。 6park.com

     决战上甘岭只是表达一种情感,表达战争的惨烈而已。 6park.com

    人的立场对词义的理解就会产生歧义。进而争夺的解释权,话语权而已,毫无意义。 6park.com

     人的问题就是对词语赋予自身认同的意涵,这是造成纷争的一种思维根源。语言反映这个世界,所以在逻辑语言中的句子不能保持有意义,如果它们不只是这些事实的反映。
贴主:oee2013于2019_12_07 7:37:16编辑

评分完成:已经给 oee2013 加上 200 银元!

喜欢oee2013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oee2013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