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阪泉之战,涿鹿之战,中华民族二次大融合
送交者: 回龙观老王[★★声望品衔10★★] 于 2023-05-15 22:48 已读 8170 次 11 赞  

回龙观老王的个人频道

阪泉之战,涿鹿之战,中华民族二次大融合
黄帝,名轩辕,那个时代是神农氏统治着各族部落,但神农氏日渐衰微,于是各部落之间争战不断。以轩辕为首领的部落,在战争中逐渐强大起来。很多小的部落都归附了轩辕,炎帝和蚩尤是两个很强大的部落的首领。炎帝和蚩尤成为黄帝最大的两个对手。炎帝为了和黄帝争夺霸权,双方在阪泉进行了一场殊死大战。史称“阪泉之战“。
阪泉之战的地點,一种说法认为是河北省涿鹿县东南,也有说法是在今北京市延庆区。另一種説法認爲是阪泉在今山西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理由有二:解州镇春秋晋国解州时称解梁,汉代置解县。据《解县志》记载:解梁古时曾称作涿鹿。第二,从如今的地图上看,炎帝的都城是蒲阪,即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黄帝居于“轩辕之丘”,是在今日郑州市“轩辕之丘”,而运城正好处于两者之间,离永济相当近。

阪泉之战,黄帝最终战胜了炎帝,夺得了板泉的控制权。战争结束后,黄帝和炎帝达成了和解,并开始共同治理这片土地,成为华夏民族的两位伟大先祖。
在炎黄二帝之前, 有伏羲氏(部落的名号)姓风, 风姓是东彝族的大姓,而伏羲氏又出生在成纪(现在的甘肃省天水市,那是古羌人的地盘)。所以伏羲氏到底是古羌人还是东夷人是众说纷纭,现在也难以定论。也可能从一开始古羌人和东夷人就是融合的。后来大洪水过后,伏羲氏的势力越来越衰弱,而出自渭河流域的魁隗(念wei)氏炎帝则逐渐崛起.再后来魁隗氏炎帝取代了伏羲氏.成为了天下共主。有些朋友奇怪,炎帝不是神农氏吗?怎么又蹦出了一个魁隗氏?炎帝只不过是一个称呼,他并不是一个人的人名(是部落名称)。 取代伏羲氏的是魁隗氏的炎帝。魁隗氏炎帝延续了六代, 以后被神农氏的炎帝所取代, 魁隗氏炎帝和神农氏炎帝都是部落的名称。所以,炎帝的称号并没有变。变的是掌权的部落。
神农氏炎帝执掌天下的时侯,神农氏炎帝姓姜。是古羌族人的后代。经历了八代。到第八代的君王名称叫“姜俞罔”的时侯。黄帝部落开始崛起。其实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二者都不是外人,黄帝部落是炎帝部落的母族(外戚)。炎帝部落的姜姓娶了黄帝部落的姬姓。他们是世代通婚。也就是说姜姓的男子都娶了姬姓的女人。所以,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轩辕氏的黄帝是神农氏炎帝的外戚。在古代贵族通婚是很普遍的事情。如辽国的王族耶律氏与它的后族萧氏是世代通婚。匈奴的王族的鸾提氏和他的后族呼延氏,这两家也是世代通婚。众所周知的周朝王族姬姓与后族姜氏也是世代通婚。不过二者的位置恰好颠倒了过来,周朝的时侯,是姬姓男娶姜姓女,这种变化其实也反映出来两个姓氏背后政治地位的变化。再到后来,周幽王的王后申姜联合犬戎灭掉西周,算是扯平了姜,姬两姓的地位差异。末代炎帝姜俞罔不能坐视黄帝部族的逐渐壮大。所以,他首先向黄帝部落发起了进攻。这就是上面提到的“阪泉之战”。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黄帝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因为黄帝和炎帝部落是世代通婚。双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虽然黄帝取得了胜利,但是黄帝也并没有将炎帝部落斩尽杀绝.双方反而是联合起来,这也促成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炎黄两大部落的联盟。
炎帝也不是完全归顺了黄帝,炎帝从歧山带出来的那部分族人,已经与黄帝联盟。但他还有留在西羌的那一部分族人,他们并没有归顺, 但他们又打不过更加强大的黄帝部落, 所以,他们就被迫继续向西迁徙,这也就是形成了后来的羌人。而与黄帝结盟的那部分炎帝族人则与黄帝族人一起,构成了后来的华夏民族的主干。
关于“华夏”这两个字的含义有各种不同的说法解释。老王倾向认为: “华”就是代表文明程度高的地方。而“夏”就是代表文明程度高的人。“华夏”这两个字并不是当时提出来的,,而是周武王伐纣以后才提出来的。主要是为了区别”东夷”以及”苗蛮“等部族。实际等于搞了一个统一阵线。站在了商纣王东夷部落的对立面。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只不过是在中原地区的两个领导部落, 除了他们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部落。黄帝和炎帝部落之间的战争,毕竟是古羌人部落内部的战争。战争的结果造成了民族融合。同时,也造成了羌人内部的分裂。黄帝作为新的统治者,并没有迎得所有部落的支持。一直到黄帝发动了对蚩尤的战争。
涿(zhuō)鹿之战,距今大约4700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交战地点一说在今北京西南、河北中偏北部地域,一说在洛阳盆地之内。
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远古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逸周书》关于涿鹿之战的记载可知,战争起于蚩尤西向侵掠,炎帝大败,疆土全无,转向黄帝求助,引起黄帝、蚩尤的涿鹿之战。
相传蚩尤是九黎之君,九黎即九夷。东夷。还传说“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震天下”、“蚩尤作冶”、“以金作兵”,可见蚩尤是九个亲属部落结成的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勇武善战,武器装备也比较先进,这些传说反映了真实历史的影子,今已从考古学中得到证明。
蚩尤“宇于少昊”,说明其发祥地在今山东曲阜,这一地区史前时代属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分布区。从距今6000多年前开始获得迅速发展,到距今5000年前后的大汶口文化晚期,不仅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的原始农业、家畜饲养有了长足的进步,各种手工业部门无论是石器还是骨角牙器制作,其工艺水平都日渐超过了同期的中原,制陶业更逐步走向中华史前制陶的顶峰。在此基础上铸铜工艺萌芽,开始只能铸造小型铜工具,稍晚的龙山文化时已有了青铜容器的铸造,并逐渐取代了制陶业的尖端手工业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多,一支支大汶口文化的先民相继西向发展,进入华夏部落居地去拓展新的生存空间,据研究得知,距今5000年前后,其部分居民已西迁进入豫中,直接发生接触的影响所及直达豫西、豫南、苏南等地,涿鹿之战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
繁荣昌盛、有81个氏族的九黎诸部落在蚩尤率领下西向进入华夏部落分布地区,目标可能是豫中,因为首当其冲的是居于豫东的炎帝,相传他都于陈。蚩尤率领的部落联盟由于生产力水平较华夏部落略高一筹,武器制作精良又勇猛善战,于是所向披靡,因而留下“铜头铁额”、“威震天下”的英名。炎帝部落无法抵挡、节节败退,在蚩尤大军的扫荡下,居地全失,连一个角落也没留下,本着同一联合体应互相救助的原则,炎帝求救于黄帝,引发了涿鹿之战。 6park.com

涿鹿之战不同于阪泉之战,它是在两个部族集团之间进行的战争, 因而打得分外激烈,留下很多神话传说,如说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蚩尤作大雾弥漫三天三夜,黄帝之臣风后在北斗星座的启示下,发明了指南车,才冲出大雾。还传说黄帝在困境中得到玄女的帮助,制作了80面夔皮鼓,夔是东海中的神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黄帝用其皮蒙鼓,用雷兽之骨作鼓槌,“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延续了不少时日,最后的决战进行于冀州之野,《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述了一个传说,“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反映战斗过程中,双方先由巫师作法,希望借助自然力征服对方,黄帝呼唤有翼的应龙畜水,以便淹没蚩尤军队,蚩尤也请风伯、雨师相助,一时风雨大作,黄帝军队再次陷入困境,危急中,黄帝只得请下天女女妭阻止风雨,天气突然晴霁,蚩尤军队惊诧万分,黄帝乘机指挥大军掩杀过去,取得了最后胜利。
黄帝的胜利得来不易,而胜利以后,又遇到很多新的困难,不仅旱神女魃制止了大风雨后神力大减,“不得复上”,应龙参战以后,也“不得复上”,天上“无复作雨者”,使地上连续大旱数年。
近代环境考古告诉我们,距今5000至4000年左右是自然环境又一次大变化时期,不断升高的气温,持续不断的冰川融化与降雨均骤然停止。距今5000年前后,从辽东半岛到长江三角洲都留下海退的遗迹,以后,距今4700年开始又发生了小的波动。涿鹿之战中,那些被巫术呼唤来的暴风雨及其后的干旱,正与气候由平稳到发生波动的情况相合,可见这些神话不是全无根据的,它确实浓缩了对过去的回忆。
涿鹿之战以黄炎华夏部落的胜利而告终,传说黄帝进入东夷活动地区“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皇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清角”是古代一支悲凉激越的乐曲。黄帝胜利了,原来的敌人一一蚩尤、风伯、雨师和东方的神灵都降服了。
还有一种流传更广的传说,蚩尤被黄帝擒杀了,其氏族和部分亲属部落引而远去,将蚩尤的英雄故事带向四面八方。仍居少昊之地的先民,举清继任领袖,以地命氏,称少昊清。
这场战争由于双方势均力敌,黄帝一方打败蚩尤,回到自己的原居地后,两大部族集团尽释前嫌,重又相安相处,甚至解仇结盟。相传“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在历史上,长期以来蚩尤都享祭于东夷之地,在今山东东平县和巨野县,有传说中的蚩尤冢和他的肩髀冢,因为他被黄帝所杀,身体异处,所 以人们用两个高七丈的土冢作他的纪念碑,并常在十月于蚩尤冢前举行祭祀。
       黄帝战胜蚩尤后,各诸侯都愿归顺,一致拥戴他为天子。涿鹿之战,使华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对现代的汉族来说,则更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汉族占全国人口的94%,占世界人口约1/5,这不能不说与华夏族的始祖黄帝的功绩有一定关系。汉族本由华族发展而来,数千年同化其它民族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自涿鹿战争后,黄帝则乘战胜之余威,继续对四方大事征讨。对周围部族影响的扩大,华夏族在其它氏族中的影响也随之增大。久而久之,周围许多氏族不是归顺华夏族,就是被华夏族同化。在华夏族日益发展扩大的同时,其人口也不断增多,这就是汉族人口之众多的重要渊源。黄帝作为新的统治者,并没有得到所有部落的支持。一直到黄帝发动了对蚩尤的战争, 蚩尤代表的是东夷部落,相对于华族部落而言,那是妥妥的一个外族。对外族的战争,通常是解决国内矛盾的一剂良药。这一点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所以, 黄帝通过对蚩尤的战争“涿鹿之战”,赢得了广大华族的支持,此时,他也被尊为了“天子”。成为了新的天下共主。
       “涿鹿之战”后, 东夷部落开始与华夏部族融合。一部分人融入了华夏族,还有一部分人南下,形成了楚国贵族阶层。顺便说一下,东夷部落这时侯发展的文化一点不比华夏文化落后, 东夷部落最早起源于红山文化,后又发展为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龙山文化对于华族的仰韶文化甚至还略高一筹。仰韶文话和龙山文化结合,最后形成了夏朝的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直接终结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红山文化是指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文化,主要分布于今天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区域。这个文化的名称来源于辽宁省北部的红山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代表性文化。
      红山文化的主要特点是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以及艺术文化的发展。这个文化的人们精于冶铜,制造了大量的青铜器,如青铜镜、青铜鼎、青铜矛等,这些青铜器不仅体现了当时的工艺水平,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除了青铜器,红山文化还发展了丰富的艺术文化,如玉器、陶器、石雕、骨雕等,这些艺术品不仅在当时得到广泛的流传和使用,也对后世的艺术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左右,二里头文化则是夏朝前期的一个重要文化,它是由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相结合发展而来的。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代表性文化,发源于今天的河南省中部和南部地区。它的特点是精于陶器制作和农业生产。仰韶文化的代表遗址有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的仰韶遗址。龙山文化则是发源于中国中原地区的一个新石器文化,主要分布于今天的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它的特点是精于青铜器制作和玉器加工。龙山文化的代表遗址有山东省曲阜市的龙山文化遗址。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基础上,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形成了新的文化特征,表现为青铜器工艺的精湛和政治制度的建立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夏朝二里头文化的代表遗址是位于河南省新郑市的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的出现,宣布了中华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交融碰撞以后的结果。
  “涿鹿之战”之后不久,就发生了华夏部落内部争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颛顼与共工之争。根据传说,颛顼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神明,是黄帝的后裔,也是第一位帝王。而共工则是另一个神明,炎帝的后裔。共工脾气很大,属于那种发起脾气来连自己都打的人。他打不过颛顼,一生气就“怒触了不周山”。不周山可是连接天地的那座山, 被共工这么一撞,造成了天塌西北,地陷东南的局面。从那以后就有了一江春水向东流, 地球上的河流都变成了从西向东流的局面。呵呵,当然这只是神话故事。它背后的历史背景又是怎样的呢?
      颛顼是黄帝的后裔,他年幼的时侯曾经被送往东夷部落,由东夷部落的首领少昊来抚养,所以他本人的身上具有了东夷部落和华夏部落的两大属性。他本人也非常在乎东夷和华夏部落的融合, 所以他称帝以后,将自己的都城移到了河南濮阳。这个地方正是东夷部落和华夏部落的分界线(交汇点)。共工是炎帝的后裔。是炎帝共工氏。炎黄两部落合并以后, 他一直司掌着治水的大权。在当时权力很大,威望也很高,。那段时期经常发洪水, 而颛顼的帝都所在地是在黄河的下游, 共工的部落则处在黄河的中上游,所以,每次共工治水没有治好,都是位于下游的颛顼帝被水淹,一发洪水,颛顼帝就被淹。时间一长,颛顼帝自然满腹怨言,他对共工治水不利非常不满。共工认为自己威望高, 本领大, 对颛顼帝也很不服,最终二者之间发生了战争,共工与颛顼在社稷山(今天陕西省商洛市)展开了激战。双方都倾尽全力,当时恨不得把对方致于死地而后快,最后共工用大力将山峰撞断,引起了洪水泛滥,许多人民死亡,大量农田被淹没。共工想要击败颛顼,但最终失败者还是共工。他失败后被流放到了北方。颛顼帝在位还做了一件大事,叫”绝地天通”。是说那个时期天与地是相连的,天上的神如果想要下来到人间活动的话,可以乘坐高速电梯,一眨眼就下来了。地上的人想到天上去,也可以乘高速电梯嗖的一声上达天廷。颛顼不喜欢这样,所以他就让两个天神,一个叫“重”,一个叫”离“,让“重”托起天,让”离”向下压地,这样就使天与地分开,二者不再相连了。
这个神话故事其实也有它的历史背景。这实际上是上古时期颛顼进行的一场宗教改革。当时融合进来的东夷部落(九黎部落)大部分都是信奉巫术。九黎中的“黎”字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黎民百姓中的那个”黎“,不过这个黎字在当时来说可并不是一个好词. 代表”黑”的意思.黎民在当时来说有点近似于奴隶。是失败一方的部众。还有百姓这个词, 其实在当时来说指的也不是现在我们说的老百姓,当时的老百姓是没有姓的,所以有姓的的人都是贵族。所以百姓在当时代表的是贵族。等到后来春秋一场乱战,礼崩乐坏,很多的贵族也沦为了平民。百姓才开始指的就是一般的老百姓了。信奉巫术的九黎部落对当时的部落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因为那些巫师们基本上没有什么标准可言, 基本上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他们对上天的解释权有他们自已的想法。所以,就造成了思想上的不统一。这也严重影响了王权的统治。所以颛顼就命令自己的两位大臣“重”和“离”让他们重新整顿当时的思想领域。建立一套适合王权的思想体制。也就是说将神的意思的解释权由王重新来掌控。这些措施实施以后, 以前的东夷部落又一次发生了分裂。一部分相信巫术的部众就开始向南迁徙。与以前已经迁往南方的部众,一起形成了苗蛮文化的主体。至今苗族人仍然是行巫术,根源也就在于此。这是后话。以后再聊。
        总之, 阪泉之战,涿鹿之战, 使中华民族两次大融合,大统一。各民族部落的文化交融和碰撞。才有了今天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今天我们一起回顾5000年的光荣历史,面对未来,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仅存的古老文化,必将发扬光大,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评分完成:已经给 回龙观老王 加上 50 银元!

喜欢回龙观老王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回龙观老王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回龙观老王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