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冠状病毒的空气传播与“气溶胶”
送交者: brotherbear[☆★★声望品衔11★★☆] 于 2020-02-11 22:20 已读 182 次 4 赞  

brotherbear的个人频道

最近几天有个别扭的名词开始流行起来,叫“气溶胶”。很早以前就听说过气溶胶这个词,好像和燃料空气炸弹有关,大概知道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液滴。最近因为这个词出现的频率高,上网查了一下,才知道源自英文aerosol,如果没有这次的武汉疫情,我会一直以为aerosol就是那种灌装喷漆。 6park.com

         aerosol由英文前缀aero-和单词solution的前三个字母组合而成,顾名思义就是将液体雾化后散布到空气中,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920年代,猜想可能和喷施农药有关。中文里不知道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将aerosol翻译成气溶胶,我对这个翻译很不认同。虽然市面上有灌装的aerosol喷涂胶水出售,但是aerosol本身和胶水一点关系都没有,前几天中文网上有人解释说是像颗粒长时间悬浮在胶质里不沉淀,完全是牵强附会。 6park.com

         打从有专家说新冠状病毒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后,媒体就开始抓狂,宣传气溶胶的可怕,制造紧张气氛,我其实有点不太明白专家为什么会出来强调气溶胶传播,就像下面这段新闻。 6park.com

据bbc报道说,武汉肺炎:中国确认新冠病毒经空气通过气溶胶传染。中国官方卫生部门是在周六(2月8日)确认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染。 6park.com

上海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防疫专家确认:新冠肺炎传播途径,除了直接传播、接触传播之外,还包括"气溶胶传播"。气溶胶(aerosol),是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通俗简单来说,气溶胶就是空气中稳定分散悬浮的液态或固体小颗粒,肉眼看不见。 6park.com

此前的2月5日,中国国家卫健委网站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对病毒传播途径的描述曾经表示 "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染途径尚待明确"。 6park.com

时隔3天后,气溶胶传染途径得到中国官方卫生部门的确认。 6park.com

该报道说,气溶胶传染与飞沫传染途径的不同之处在于传播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染,都是在近距离范围内发生,而气溶胶的传播距离远,增加了无接触感染的风险。

          而二月八号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在就网友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时,又说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新冠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 6park.com

         这种相互矛盾的报道,在大众对病毒传播缺乏认识,对官方公信力普遍存疑的情况下,无疑会加剧大众的恐惧心理。其实“气溶胶”传播并不是一种新奇的途径,它在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里一直都存在,英文称作aerosol transmission,这篇20193年6月发表在自然杂志的论文就研究了感冒病毒的“气溶胶”传播,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参考,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comms2922。 6park.com

         尽管有专家指出马桶冲水时也可能产生“气溶胶”,香港最近发生的居民楼楼上楼下同一单元多起新冠病毒感染,也让人联想起SARS时淘大花园病毒通过下水道传播,但是“气溶胶”的最主要来源还是喷嚏和咳嗽产生的飞沫。相信很多人有用喷雾器的经验,用喷雾器喷雾时,大的雾滴很快就落到地上,小雾滴则很快消失在空气中,喷雾器压力越高,喷射速度越快,雾滴就越小越均匀,越快消失在空气中。喷嚏的速度据说快赶上弓箭射出的速度,必然会有一部分喷出的体液形成极小的颗粒,在水分蒸发后成为所谓的“气溶胶”而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有专家说病毒在空气中会迅速脱水,加上紫外线和温度等影响,只能生存几分钟,我猜想这指的是病毒单体,附着在“气溶胶”上的病毒有可能在空气中生存几小时十几小时。把“气溶胶”和飞沫对立起来,片面强调飞沫距离不超过一米和“气溶胶”的危险性都是不对的。广义上说,飞沫也好,“气溶胶”也好,呼吸道传染病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在我小的时候已经是“常识”了,冬天天气再冷,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我们都会每天打开窗通风。 6park.com

病毒的空气传播一直都在,即不陌生也没那么可怕。说到这里,想起了留园的健X人X,讲真健X人X在这次的武汉疫情中的表现非常令人失望。这次武汉疫情中,大部分网友不分左中右,不管是gou粮还是wu毛,都很关心中国的疫情,精神上鼓励同情疫区人民,更有凌飞fukincow等网友积极捐献筹备救灾物资,使我相信他们平时对中国的批评正是爱之深责之切。而健X人X的X学先锋做为“专业”人士,对疫情幸灾乐祸,全然不顾病毒传染性越强危险性越低的规律,不断渲染病毒已经朝更危险更俱传染性方向发展,一方面鼓吹病毒已经演变成空气传播,N95口罩没有防护作用,一方面又一而再再而三地鼓动囤积疫区亟需的防护用品。有个某震可能是受X学先锋的影响,跟在我后面喋喋不休地“空气传播空气传播”,“从体液到空气的转变相当于从猴子直接变人了在自然界演变中”,更无端指责凌飞向中国运送口罩威胁到他家的安全。我猜想他们理解的空气传播可能是病毒以分子状态或者病毒单体漂浮在空气中。冠状病毒的直径大约是120nm,0.12micron,N95口罩定义是在佩戴正确的情况下,能滤去95%以上尺寸不小于0.3micron的微粒,单单从物理尺寸上看,病毒似乎能轻易穿过N95口罩,但是实际上,喷嚏喷出体液不只是水分,还含有盐、糖、蛋白质、粘膜细胞以及吸附在鼻腔粘膜上的灰尘等,在水分蒸发后形成固体微粒,这些微粒在空气中不会完全干燥,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也不会继续分解成更小的颗粒,也就是说大部分含病毒的微粒尺寸远超过0.3micron,即使有病毒以单体形式存在于空气中,可能真的像有专家说的只能生存几分钟,假设真的有病毒单体或者小过0.3micron的含毒微粒被吸入体内,也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危害人体。 6park.com

         大部分地区冬季都是流感和其它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中国北方尤其严重,我以前每次冬季回国都会生病,所以后来就尽量避免在冬季回国。除了一般认为的寒冷干燥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我认为扬尘也是主要原因,冬季国内咳嗽吐痰的现象比国外多得多,就是因为空气干燥,尘土飞扬。根据我自己观察总结,越是干旱少雪的年份,感冒越是流行,因为冬季没有植被和积雪覆盖,一刮风灰尘满天飞,原本落在地面的鼻涕痰等含病毒体液经过干燥和扰动后付着在灰尘上瞒天飞扬,加剧了病毒传播。当然我不是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观察到结论不一定正确,也没能力也没资源做进一步研究。但是CDC那些高官专家们完全有能力有资源去研究病毒的传播方式,就像我前面说的2013年自然杂志发表的那篇论文,研究过程并不艰深,以现有的技术条件完全可以在低速风洞中模拟各种室内室外条件,研究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生存和消毒方法,当然这种工作耗时费力,不像高福冯子健们通过他们“自己掌握”的数据轻易就能出篇论文,但是这种耗时费力的实际工作不仅能在国际期刊上产生高质量论文,还能建立和修订行业标准如口罩消毒液建筑通风等,更能解万民于倒悬,福报无边。 6park.com

        香港陶大花园在SARS期间怀疑病毒通过下水道传播,我倒是怀疑这种理论。高层建筑的下水道在楼顶有排气管排除下水道内的有害气体和臭味,由于烟囱效应,即使房间内下水道的水封干涸,密封不好,也不会把下水道内的废气倒灌到室内,当然不排除在某些气候条件和排风扇等因素可能会使下水道废气排到室内,这种情况下更危险的是下水道内的有害气体。我个人觉得还有一个可能的传播方式被忽略了,就是高层建筑在特定风向风速下形成向上或向下的小型局部气旋,使得病毒通过窗口从某个单元向上或向下蔓延,这些都可以成为CDC专家们的研究方向,肯定或否定都是成果,比用“自己掌握”的数据出论文更有意义。 6park.com

         CDC的高福冯子健曾光等人前期不作为不谨慎,把“可防可控”的疫情搞成天大的灾难,后期又“发国难财”把精力放在撰写发表论文上,肯定不应该再让他们吃这碗饭了,最少不能吃得这么轻松惬意了。 6park.com

评分完成:已经给 brotherbear 加上 200 银元!


贴主:brotherbear于2020_02_11 23:29:21编辑

评分完成:已经给 brotherbear 加上 200 银元!

喜欢brotherbear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brotherbear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brotherbear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