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审视自己与引导他人
送交者: 顾晓军[♂☆★★声望品衔11★★☆♂] 于 2023-12-04 0:25 已读 2024 次  

顾晓军的个人频道


审视自己与引导他人

 

    ——随笔·五千零一十二

 

  出小区大门,就是体校击剑馆的停车场。

  如今的孩子金贵,望子成龙的愿望也更甚了;因此,带孩子学击剑的特多。

  到了散场时分,小区门外不说人山人海,也堪称水泄不通。

  有的父母,开来自家车,打开后备箱,把孩子的击剑用具包往后备箱里一扔,孩子爬上车的后座……家长,上了驾驶座,系好安全带后,一踩油门,车一溜烟走了。

  而有的家长,开来两轮电瓶车,一手扶着车,一手将孩子挟上车,再把击剑用具包塞给孩子、让其抱着;自己,这才跨上车……上车后,因空间小、不好驾驶,又要说孩子一番等等。

  看到了这些,我在想——如果是我,我会咋做、说什么呢?

  许,我会说——孩子,是爸爸不好,没给你创造更优越的条件;所以,你得努力,别像爸……

  可,我又想——孩子,会不会就真的觉得是爸爸不好、没给他创造优越的条件……孩子,会不会觉得,创造优越的条件、是爸爸们应尽的义务呢?

  「是爸爸不好,没给你创造更优越的条件」,是父母们审视自己,也是自责;这,是教给孩子方法,自然要比只责怪孩子好得多。

  然,如果孩子没有领悟,把「是爸爸不好,没给你创造更优越的条件」当成结论,那么,这样的孩子就完蛋了。

  显然,审视自己与引导他人,也是要讲究时机的;时机不对,领悟反了,就可能走向另一面。

  纠结这些,是因为我最近写了篇〈鲁迅不是新文化运动领导者〉。不敢说该文写的多好,但至少符合做学问的规矩,且比较含蓄,不再咄咄逼人。

  如是,我想到早年与台湾作家江明树的交往,想到江兄说过,「你骂李敖。李敖若是看得起你,才会回骂你」。

  翻翻当年我批评李敖的文章,虽说的大多都是对的,然,有些不太符合做学问的规矩,也少了含蓄,而多了咄咄逼人……此刻,我在想,如果我当年能写出〈鲁迅不是新文化运动领导者〉这样的文章,或许,早有一场与李敖的大论战。

  当然,前提是——李敖,得会审视自己,而不自以为是;因,李敖在〈播种者胡适〉中的「东风来了,来自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民国六年的九月里,北京大学来了一个二十六岁的新教授……北京大学热闹起来了!梁山泊上又是添了几条好汉,他们是:胡适之、刘半农(复)、周豫才(鲁迅)、周岂明(作人)……」肯定是错的——我在〈李敖顾晓军留下了什么〉与〈鲁迅不是新文化运动领导者〉中都证明——鲁迅是1920年秋后才接触到北大的(《鲁迅年谱》也证明了这一点)。

  审视自己,很重要。世间的文人,往往善于引导他人,而不善于审视自己。

  而世间的麻烦,也多因为只会引导他人。

  麻烦,因此而生。

 

              顾晓军 2023-12-4

 

 

喜欢顾晓军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顾晓军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顾晓军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