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菲律宾3006号公务船不顾中方多次警告,执意侵闯中国黄岩岛领海。中国海警随即用强力水炮回应,水柱直接击中菲方船只,甲板上人员东倒西歪。
那么,对于南海问题,中方都做出了哪些行动和努力,又让菲律宾付出哪些代价?
黄岩岛风波再起黄岩岛的12海里线,是一条不成文但人人都懂的红线,过去菲律宾船只哪怕再有想法,也多是在外围打转,反复横跳的试探。
但在6月20日,菲方3006号船打着“补给渔民”的旗号,直挺挺撞向黄岩岛12海里那条看不见的红线。
原来,它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几艘船在远处摇旗呐喊。而这些船只身后,还有西方媒体的长枪短炮。
可惜,这种表演,中国海警看得太多了。
警告、喊话、驱离,一套流程走完,对方依然我行我素。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中国海警船毫不犹豫的开炮,没有对准人,而是直击3006号船的导航雷达罩。水柱扫过甲板,灌入船舱,菲方人员在自家镜头前东倒西歪,狼狈不堪。
直接干脆的开炮,打掉了菲方幻想的同时,又宣示了是中国不容侵犯的主权。
与此同时,人们也不由得联想起战火正酣的中东,难不成菲律宾在敏感时刻故意挑拨南海争端?为的是把战争进一步扩大?
谁在动嘴,谁又在动手? 说实话,在南海同中国做对手的,从来就不是菲律宾,而是其幕后的美国。
为了给菲律宾足够的底气去对抗我国,美国同菲律宾签订了《加强防务合作协议》,但随着中国海军的迅速壮大,美国的姿态却开始耐人寻味。
嘴上喊着“铁甲承诺”,行动上却往往隔岸观火。而这次黄岩岛的交锋,美国海军连一艘船的影子都没派来,只是动了动嘴皮子。
没办法,美国现在是既想用菲律宾这颗棋子在中国家门口制造麻烦,维持它在印太地区的存在感。又绝不愿意为了菲律宾的几块礁石,和中国发生真正的军事冲突。
也就是菲律宾自己一厢情愿的以为,自己是美国“印太战略”中不可或缺的堡垒。
事实上,它更像一个被推到前台的“压力测试员”,用来试试中国的底线。
小马科斯政府顾头不顾尾 自古以来,历届对外强硬的政府,往往是内部虚弱的写照。而菲律宾小马科斯政府的日子,显然应证了这一现象。
目前,小马科斯的国内支持率雪崩式下滑,通胀高企,失业率攀升,还要时刻提防着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反扑。
当内部矛盾快要压不住的时候,制造一个“外部敌人”,把民众的怒火引向南海,是政客们常用的手段。
但该举动效果明显,副作用也极大。
今年前五个月,中菲贸易额同比暴跌近两成。菲律宾的香蕉、椰子,这些曾经在中国市场畅销的农产品,如今堆在港口,望眼欲穿。菲律宾香蕉出口商协会主席急得直言:“失去中国市场,我们的香蕉会烂在地里。”
这种经济上的损失,关乎老百姓的钱袋子,远比政客们在媒体上表演来得真实。
而政府高喊“保护渔民”,却把他们推向冲突的最前线。
一桩桩一件件,全都让菲律宾民众的生活雪上加霜,支持率高的了才怪。
中方的反制措施 面对菲律宾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北京的回应,早已不是简单的见招拆招,而是一套立体的“防守反击”。
海警船的水炮,是看得见的压制,展现的是力量与克制。整个执法过程专业、透明,每一步都留下了清晰的法律证据。
水下的声呐、天上的卫星、空中的战机,构成了一个覆盖黄岩岛周边的全天候监控体系。任何船只一进入这片海域,都会被牢牢锁定。
中国对黄岩岛的主权有历史,有传承。1898年划定菲律宾领土范围的《美西巴黎条约》,明确将其西限界定在东经118度。而黄岩岛,在东经117度51分,清清楚楚地在界外。
甚至菲律宾自己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官方地图,也把黄岩岛划在国界之外。这种“禁止反言”的国际法原则,让马尼拉今天的说辞显得苍白无力。
经济方面,中国暂停进口菲律宾部分农产品,转而加大了从越南、泰国等东盟邻国的采购。失去了中国这样庞大的消费市场,菲律宾经济问题即刻浮现。
马尼拉工商总会公开呼吁“别让南海问题影响经贸”时,说明这步棋,已经开始起作用了。
当菲律宾民众发现,政府的强硬换来的不是尊严,而是空瘪的钱包和烂掉的水果时,怨气只会越积越深。加上国内政坛的明争暗斗,小马科斯在南海问题上还能走多远,需要划上大大的问号?
相比之下,中国一边坚决捍卫主权,一边仍在积极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对话的大门并没有关死,就是在等着菲律宾自投罗网。
毕竟,一个和平稳定的南海,才能让所有人的香蕉,都有一个好价钱。
热闹饭团Tv
4到时候了,应该给菲律宾上点眼药水,顺便让菲律宾的那个家长顾首失尾,无所适从
学里翁
2应该重新为侵犯领土领空领海制定行为准则了。
喜庆的百灵鸟nK
赞应该是美国又绝不愿意为菲律宾抢中国的几块礁石,而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
喜欢网中静草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