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粟裕抗命中央拒绝南下支援刘邓大军
送交者: 刀锋[♂★★★★仁党政治委员★★★★♂] 于 2019-03-27 9:06 已读 6118 次 3 赞  

刀锋的个人频道

面对粟裕的坚持,毛泽东出人意料的说:“如你感到确有困难或不愿意率一兵团南下,我们可以考虑另换统帅。”粟裕冷静下来,陈毅却坐不住了,说:“另换统帅?换谁?谁去都只有全军覆灭的结果,只有粟裕同志去,还可能保留三五万人,等待救援。”本文节选自《军事文摘》2001年08期《粟裕的两次重大建策》,作者爱萍。

1948年5月,解放军军区领导在西柏坡合影。右起:聂荣臻、陈毅、朱德、彭真、粟裕、李先念、蔡树藩、薄一波

共和国的开国功臣中,有一位用兵如神、屡建奇功、深得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器重的将领,他就是名列十大将之首、享有“常胜将军”美誉的粟裕大将。1946年10月,华中、山东野战军集中行动后,中央曾专门指示: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谈起粟裕的战役指挥,与他一起指挥过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等重大战役的陈毅元帅,曾深有感触地说:“粟裕将军的战役指挥,一贯保持其常胜纪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就连不可一世的国民党王牌师第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也不得不承认:“此人用兵,狡猾异常,常常在你想不到的地方、想不到的时候狠狠地咬你一口。”

粟裕将军戎马一生所建树的丰功伟绩,犹如巍巍崇山,浩浩大海。这里我们撷取他在解放战争中两次重大建策,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军事谋略的华光异彩。

在中央军委决定由他率兵南下时,粟裕却提出了:暂缓渡江南下

1948年1月下旬,刚在鲁西南打完沙土集战役的华野副司令员粟裕,突然接到中央军委命令:为把战争进一步引向敌人的深远后方,以配合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派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3个纵队,组成一兵团,由宜昌、沙市一带渡江南下,深入敌后,进行宽大机动作战,调动吸引中原敌人20至30个旅回江南,以减轻大别山和中原地区的负担,为中原部队创造大量歼敌的战机。军委还指示,渡江时间可在2月,或5月,或秋季,并要求粟裕把自己的想法“熟筹见复”。

显然,中央军委的意图涉及的是重大战略决策。

但一向不以单纯地执行上级指示为满足的粟裕,从全局出发,对敌我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以更为谨慎的态度,投入了深深的思索。粟裕把3个纵队带到濮阳地区进行整训,厉兵秣马,同时以多种手段对敌人进行侦察,向长江沿岸地区派出先遣分队积极做渡江的准备工作。这段时间,人们经常看到,粟裕常常拿着中央军委的来电,仔细阅读、琢磨,陷入沉思;又常常一个人站在地图前,用铅笔和手指在图上比划着,一站就是半天。

经过反复考虑,粟裕逐渐认定了自己的意见:偏师南下,3个纵队10万大军,渡江后完全失去后方。在敌人心脏作战,敌人围追堵截会更为猖狂。渡江南进后,可以调动江北部分蒋军回防江南,但估计调动不了蒋军在中原战场上的4个主力军。而在中原战场,解放军要打大规模的歼灭战,必须组成强大的野战兵团,虽然中原已有我野战军10个纵队,但如果3个纵队渡江南进,而又调不走敌人在中原的4个主力军,则势必分散我军兵力,增加我军在中原战场打大歼灭战的困难,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敌我兵力对比。3个纵队渡江转战预计会有5万人减员,如果留在中原地区作战,会以相当的代价歼敌3至5个整编师。两相比较,还是留在中原作战更为有利。

然而,粟裕这个决心是不容易下的。当时部队已为渡江南下作战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真有点“万事俱备,只待渡江”的样子了。但粟裕还是从全局出发,于4月18日,把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报告了中央军委。 6park.com

毛泽东接到粟裕的电报后,十分重视,立即和中央书记处其他同志讨论。第二天,毛泽东便命令陈毅、粟裕从中原前线赶到中央驻地西柏坡当面汇报。4月下旬,粟裕和陈毅赶到西柏坡,前往毛泽东暂时居住的阜平县城南庄。

毛泽东听说粟裕来了,走出房门、走过庭院前去迎接。毛泽东此举,令卫士们吃了一惊,朱德、周恩来也很感意外。因为毛泽东自担任党的领袖以来,从未出门迎送党内同志。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刘少奇等中央领导详细听取了粟裕的汇报。毛泽东饶有兴味地问粟裕:“你说的打大仗,有多大?”粟裕回答:“歼敌10万、20万,甚至更多。”毛泽东又问:“甚至更多?你是想把蒋介石450万正规军全部歼灭在长江以北吗?”“不”,粟裕坦率地回答,“我没有想到这么多,只是构想过一次歼灭蒋介石50万至60万精锐之师。”毛泽东微微点了下头,说:“这需要时间,而现在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日子相当艰难。”

周恩来对粟裕说:我们考虑你如能率领华野一兵团挺进江南,就可能把敌人一部分主力从刘邓周围牵走。下江南确实不易取胜。能轻易取胜的地方,也不会派你去。对此高度信任,粟裕很是感激,但他仍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时,毛泽东不知出于何故,对粟裕说:“如你感到确有困难或不愿意率一兵团南下,我们可以考虑另换统帅。”对此,大家似乎有些不理解。粟裕也有些激动,但很快冷静下来,自信地说:“现在我们既然已经具备了大战中原的基本条件,就应该争取把敌人主力歼灭在长江以北,如果从中原抽走了10万主力,削弱了坚强突击力量,我们就会失去更多的时间,甚至有可能推迟夺取全国胜利的时间。”

陈毅这时也坐不住了,说:“另换统帅?换谁?谁去都只有全军覆灭的结果,只有粟裕同志去,还可能保留三五万人,等待救援。”是啊,率兵南下,仅是一个统帅者的问题吗?大家难言时,毛泽东笑了,他环顾四周问道:“还有什么不同意见吗?”说到这儿,毛泽东示意休息。10分钟后继续开会,毛泽东问粟裕:“怎么样?粟裕同志,还坚持放弃南下的意见吗?”粟裕坚定地回答:“是的,我个人意见还是认为3个纵队暂缓渡江南进,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海地区大量歼敌,把敌人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为好。”“好!”毛泽东称赞了一声,又对大家说:“粟裕同志的坚定,进一步促使我们改变战略方针的决心。我认为粟裕同志的意见是可取的。华野一兵团暂时不南下了,先加入中原作战,力争实现歼敌主力于长江以北的新战略。”

正是中共中央领导群体如此从善如流、豁达大度,才使粟裕这个战役指挥员的建议,得到扩展、升华而派了大用场。

会后,毛泽东单请粟裕吃饭。席间,毛泽东告诉粟裕:中央已决定,陈毅到中原局工作,华野由粟裕负责。对此,粟裕很感意外,忙说:“华野离不开陈军长。”“中央已经决定了,不能朝令夕改啊!”毛泽东仍坚持已作出的决定。粟裕思考了一下说:“那么,陈军长去中原局工作,最好仍然保留在华野的领导职务。”毛泽东对此表示同意:“就这么定了,陈毅同志去中原局,保留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职务,你兼任代司令员、代政委。”

就在此后的6月中旬至7月中旬,粟裕指挥取得豫东战役胜利,歼敌9万余人;中原野战军取得襄樊战役胜利,歼敌2万余人。这无疑是对粟裕建策的有力佐证。不久的淮海战役,歼敌55.5万余人,更加证明了粟裕建策的正确。

6park.com

贴主:刀锋于2019_03_27 10:28:55编辑
贴主:刀锋于2019_03_27 10:30:15编辑

评分完成:已经给 刀锋 加上 100 银元!

喜欢刀锋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刀锋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