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为救生艇插上翅膀,小谈各国空投式海空救援设备发展
送交者: Fremont[♂☆★★声望品衔12★★☆♂] 于 2020-10-09 12:23 已读 1141 次 1 赞  

Fremont的个人频道

原创不易 认可价值 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 以及来自空军之翼 6park.com

  海洋面积占地表总面积的71%,如何及时援救在广阔大洋上落难的船员与飞行员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难题。航空器相比船舶,拥有速度更快、搜救效率更高的优点,但这些翱翔于蓝天之上的铁鸟又要如何从空中挽救在海面上漂流的落难者?

早期发展

  在航空工业的萌芽期,这一艰巨的任务往往交由飞行艇或水上飞机完成,这类海上搜救飞机的代表有美国的PBY“卡特琳娜”,英国的“海象”与德国的亨克尔He 59。但是无论是大型的飞行艇还是小型的浮筒式水上飞机,救援行动都受制于事发海域的海况,恶劣海况下于海面上起降是一件极度危险的事情。


PBY卡特琳娜,飞行艇式海空搜救机的典型代表

  二战爆发后,海上搜救的需求更是极度飙升,仅在不列颠之战爆发后的头21天内,被击落的220余名皇家空军空勤人员中,绝大多数都是于英吉利海峡或北海海域上空遭到击落。

  为了提高落水人员的生存几率,皇家空军的ASR(Air-Sea Rescue)中队于1940年夏季开始使用“莱桑德”式联络机向被击落的空勤人员空投充气式救生筏。这类救生筏直接取自当时在皇家空军内大量装备的机载多人充气式救生筏,挂载于“莱桑德”的起落架短翼上,在发现落水人员后一方面靠近空投救生筏,另一方面则联系在附近游曳的友军船只,标识落水人员的位置。这类土法上马的航空救援设备在当时仅仅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并未能大幅提升救援效率。


皇家空军第277中队执行海空搜救任务的“莱桑德”联络机,注意起落架短翼上的救生筏挂架

  在战争中期,大约50架早期型的“喷火”Mk.II战斗机在被更新型号的“喷火”替换后,被皇家空军改造为了搜救飞机,重新命名为Mk.IIc或者“喷火”ASR Mk.II。这些“喷火”战斗机保留了它们的武装,在驾驶舱下方的机腹位置拥有一个可开合的圆形口盖,内部可携带由75码浮力绳系在一起的两个大型充气式救生筏与少量应急口粮。相比“莱桑德”式联络机,这些“喷火”搜救机拥有更强大的自卫能力,同时也能更快抵达事发现场,因此从1943年夏天开始逐步替代了ASR中队中的部分“莱桑德”。另外有模糊的证据显示少量奇特的普顿保罗“无畏”式战斗机在战争中末期也被赋予了海空搜救的职责。


地勤人员为喷火ASR装载充气式救生筏,喷火P8131在此之前是一架喷火Mk.IIa


二战期间的空投式救生设备

  然而这类以空投救生筏、联络附近船只前来打捞落水人员的救援方式仅仅适用于英吉利海峡这类沿岸海域,在北海这类广阔且冰冷的海域,如果附近没有恰巧路过的船只,被击落的空勤人员在低温的侵袭下很难撑到救援船舶抵达,而充气式救生筏上又缺乏保暖设备、食品、淡水、急救包等求生必需品。同时没有动力就意味着落水的机组人员只能在海面上随波漂流,如果救援飞机不能保持对落水人员的持续目视,当救援船舶终于赶来的时候,落水人员可能已经漂流到了另一片海域,这在无形之中也增加了救援的难度。

  为此,英国船舶设计师,帆船爱好者,乌法•福克斯(Uffa Fox)于1943年初为皇家空军设计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款空投式救生艇。这是一种使用多层木板打造的32英尺独木舟,重达1700磅,由两台4马力的电动机作为主要动力来源,同时还有一根可拆卸的桅杆与船帆可以作为辅助动力,足以驱动这艘并不算大的救生艇以最大6节的速度在海面上航行。


统称为乌法·福克斯救生艇的英国空投式救生艇

  这种被称为Mark I型空投式救生艇的小船由经过改装的洛克希德“哈德逊”轰炸机挂载,在发现落水人员后于700英尺高度投下,在空中救生艇会展开6枚降落伞减缓落水速度,在降落至海面后,降落伞会沉入海中,帮助稳定救生艇,同时小艇会自动向两侧以小型火箭发射长达300英尺的救生索,帮助落水人员爬上救生艇。这种救生艇拥有自扶正能力,即便落水后上下倾倒,也能够自行回正。船上还额外放置有食物、淡水、雨衣、净水器、无线电信标、医疗包等求生物品,甚至还有一副船桨与一本简易的航海教程,教授落水的机组人员如何操作救生艇在必要时向着友方控制海域航行,在那里他们更容易得到救援。


挂载空投式救生艇的“哈德逊”轰炸机


Mark I型空投式救生艇的宣传画

  而大量生产的改进型被称作Mark II型,由三枚降落伞投下,广泛地由维克斯“沃里克”ASR Mk.VI搜救机与阿芙罗“兰开斯特”ASR.III挂载,此外还有一种较小的版本,相比之下只有17英尺9英寸长,但由于其较小的体积与重量,甚至可以由费尔雷“梭鱼”舰载鱼雷轰炸机携带,从航空母舰上起飞。整个二战期间。英国一共制造了500余条空投式救生艇,挽救了超过600名空勤人员的生命。


1943年7月26日,皇家空军的“哈德逊”在营救一架迫降于北海的B-17机组期间投下了一艘救生艇


挂载Mark II型空投式救生艇的“沃里克”轰炸机


挂载空投式救生艇的“梭鱼”鱼雷轰炸机准备从甲板上起飞


  1943年末期,以制造LCVP登陆艇与PT艇而闻名的美国希金斯工业公司测试了英国人的木制空投式救生艇,但认为这种木制小艇太过脆弱,无法在较为恶劣的投放环境下幸存。事实也确实如此,不完美的空投很容易导致这种小船在接触海面时因为过大的冲击而破裂。于是,1943年11月,希金斯工业以乌法•福克斯的设计为基础,设计并制造了一款更坚固的空投式救生艇,被命名为A-1型。长27英尺,重达3300磅的A-1型救生艇由层压桃花心木制成,拥有20个独立的防水隔层,由两台小型气冷式引擎驱动,也拥有一根可拆卸的小型桅杆,如果两台引擎同时启动,可以驱动救生艇以7节的航速前进,而如果仅启动一台引擎,则依然可以保持4节左右的航速,设计上可以自主航行超过1500英里。


A-1型空投式救生艇

  通体涂成黄色的A-1型救生艇上装载有足够12名幸存者航行20天的食物、淡水、燃料与衣物,还有一台昵称为“吉布森女孩”(Gibson Girl)的SCR-578无线电求生信标。这种手摇发电式求生信标机配套有一枚可折叠的金属框架风筝与一枚氢气球,可以将天线尽可能地升高,扩大发信范围。


昵称“吉布森女孩”的SCR-578无线电求生信标

  A-1空投式救生艇由被称为“小飞象”(Dumbo)的SB-17G搜救机挂载,在进行救援时,SB-17G需要以大约12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通过落水人员上空,在1500英尺高度投放救生艇,三个标准的48英尺降落伞可以保证救生艇以每秒27英尺的速度下降,与英国人的设计一样,在接触到海面后,降落伞会浸入水中起到类似海锚的作用,防止救生艇飘走,同时自动向两侧发射长达200码的救生索。1945年3月31日SB-17G首次在北海投放了一艘A-1型救生艇并成功地在恶劣的风暴环境下挽救了一架“卡特琳娜”上的6名机组人员。战后美国海岸警卫队也获得了一批由B-17G改装而来的PB-1G海上搜救机与A-1救生艇。


挂载A-1型空投式救生艇的SB-17G

  除了空投式救生艇之外,皇家空军各场站自1940年夏天开始,积极地设计并制造了至少三种空投式救援套件,均由设计它们的皇家空军场站命名。第一种是由皇家空军索納比场站(RAF Thornaby)设计生产的索納比救生品补给包(Thornaby Bag),这是一种非常简易的空投式救生包,使用现成的降落伞包作为主体,缝上从梅•韦斯特救生衣上拆下来的木棉浮垫, 在伞包中放置有储存在防水容器中的口粮、淡水、香烟和急救用品。虽然这种简易的救生包并不结实,在投放过程中经常因为速度过快而破裂开来,导致内部储存的补给品沉入大海,但得益于其较小的体积,救援机上可大量携带,也易于大量生产。第二种则是由比尔查姆-牛顿场站(RAF Bircham Newton)设计生产的比尔查姆救生桶(Bircham Barrel),本质上就是将一个转载有救生物资的防水帆布包塞进一个刚性容器,可以挂载在通用炸弹挂架上,这一设计克服了索納比救生包落水时易破碎的特性,同时由于更大的体积,比尔查姆救生桶在投放后更容易被落水人员找到。而由皇家空军林霍尔姆场站(RAF Lindholme)设计的林霍尔姆救生组件(Lindholme Gear)是其中最成功的设计,可以被视为现代空投式海空救援设备的奠基者。一套完整的林霍尔姆救生组件,或称Mk 4型海空救援设备(Air Sea Rescue Apparatus Mk 4),由三或五个装载在具有浮力的刚性圆柱型容器中的救援设备组成,之间由长达400码的浮力绳连接在一起,其中包括可容纳9人的风帆动力Q型充气式救生筏,在撞击到海面后会自动充气展开,而其他圆柱状容器中则装载有食物、淡水、保温服、加热袋、信号弹、海水染色剂、急救包甚至还有一小瓶朗姆酒。林霍尔姆救生组件具有极佳的通用性,搜救机无需经过特殊改装便可挂载,因而在战争期间广泛地挂载在“汉普登”与“沃里克”轰炸机的弹舱中执行搜救任务。战争结束后,林霍尔姆救生组件的各种变体在冷战期间依然得到了相当广泛的运用,被挂载在“沙克尔顿”、“猎迷”、P-3“猎户座”等海上巡逻机的弹舱中。


弹舱中的林霍尔姆救生组件


战后发展

  二战结束后,虽然海空搜救的需求开始逐步下降,但在战争中已经发展成熟的空投式救生艇仍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47年,美国EDO公司设计并建造了A-1型救生艇的后继者,长30英尺,重2736磅的铝合金制A-3型空投式救生艇。

  A-3型救生艇由红翼发动机公司生产的两台“流星”四缸四冲程引擎提供动力,在平静的海面上可以达到接近8节的航速,船上除了食品、淡水、医疗用品与无线电之外,还有多达380升的燃料,根据设计,救生艇上的物资应该足够15名幸存者自力航行至少800英里。


地面展示状态下的A-3型救生艇

  这些救生艇取消了由火箭发射的救生索,取而代之的船舷两侧可收放的登船梯,同时这也是第一种配备了双向通讯求生无线电的空投式救生艇。这种金属救生艇由经过特殊改装的16架SB-29“超级小飞象”(Super Dumbo)搜救机挂载,它们以艇艏朝后的姿态被装载到机腹上,螺旋桨与舵面由一个流线型的金属罩保护,在艇艏下安装有一副可以拆卸的V型尾翼,使用巨大的单个100英尺降落伞被投放至海面,在降落后前后两个自动扶正气囊将开始充气。美国空军于1947年正式接装了SB-29搜救机与配套的A-3型救生艇,这些金属救生艇与它们的木制老前辈一起在朝鲜战争期间服役。


挂载A-3型空投式救生艇的SB-29“超级小飞象”


降落中的A-3型救生艇

  而作为使用空投式救生艇的先驱者,由桑德斯-罗设计生产的Mark III型全金属空投式救生艇于1953年进入了英国皇家空军服役。Mark III型救生艇由阿芙罗“沙克尔顿”海上巡逻机挂载,在救生艇由四个42英尺降落伞以每秒20英尺的速度投下的时候,位于艇艏与艇艉的加压二氧化碳气瓶会自动为自扶正气囊充气。长达31英尺的Mark III救生艇由文森特摩托车公司专门开发的救生艇引擎驱动,这是一种极为高效的两冲程小型汽油发动机,耗油低且使用寿命长,艇内的储备燃料足够其自力航行1250英里,船上储备的求生物资足够10个人使用至少14天,同时还额外备有可拆卸桅杆、帆具、睡袋与钓鱼竿。


挂载Mark III型空投式救生艇的“沙克尔顿”MR.3海上巡逻机


风帆动力的Q型充气式救生筏

  现今,空投式救生艇由于其结构复杂,重量与体积较大,且价格昂贵而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依靠已逐渐成熟的远洋海空搜救体系、海上巡逻机日渐增强的续航能力与精确的定位能力,遇险人员不再需要自持能力强大的大型空投式救生艇,现代化的充气式救生筏已经足够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庇护所等待直升机或救援船舶抵达。目前仍在大量使用的空投式海空救援设备如英国的空中救援套件(ARK)与空投式救生套件(SKAD),美国的通用空投救生套件(UNI-PAC/UNI-PAC II),基本上都可以被视为现代化的林霍尔姆救生组件变体。这类新型空投式救援设备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通用性强,性价比高,可以挂载于各种类型的航空器上执行搜救任务。例如由美国LSI公司设计生产的第二代通用空投救生套件(UNI-PAC II),本质上是一个半刚性的圆柱形容器,内置有足以容纳8人的充气式救生筏,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在内部配置不同的救生器材,如食品、淡水、急救包与求生信标,直径仅15英寸,长48英寸,重量只有110磅。UNI-PAC不仅可以从弹舱内投放,也可以由尾门坡道,甚至直接从侧门投放,因而拥有极高的使用灵活性,可以由各种航空器上投放。目前UNI-PAC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在全球16个国家服役了超过20年,甚至还推出了可以由塞斯纳“天空大师”这类轻型飞机于翼下挂载的版本。


当前空投式海空救援设备的代表之一,美国LSI公司的UNI-PAC II挂载在美军P-8A海上巡逻机的弹舱中
喜欢Fremont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Fremont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