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对印反击战中的庞国兴小组
送交者: 刀锋[♂★★★★仁党政治委员★★★★♂] 于 2021-02-25 17:47 已读 1352 次 1 赞  

刀锋的个人频道

俗语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邻居之间友好相处,在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远比地处遥远的亲戚还要及时。

家与家的关系如此,国与国的关系亦是如此。

中国与印度两国正属于这种“邻居”关系,互相交往的历史非常悠久,新中国成立以来,毛主席对待印度,一直都采取睦邻政策,目的就是与印度这位“好邻居”保持友好的合作关系。

毛主席看待问题,历来具备高瞻远瞩的精准性,对待中印关系的问题上,也不例外。如果中印两国友好合作,携手共同发展经济,未来会有无数种可能,一定可以携手走向美好未来。


印度当局却并不这样认为,1951年,他们趁中国全力抗美援朝期间,侵占中印边境东段“麦克马洪防线”以南的9万平方公里。

“麦克马洪防线”简称“麦线”,是英国殖民者与西藏地方政府划定的一条非法边界线,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以及新中国,从未对麦线承认过。

印度却对此奉若至宝,将英国殖民者划定的“麦克马洪防线”当成是划定边界线的“法理依据”,将入侵中国领土装扮成一场“合理合法”的自嗨。

印度非法侵占的中印边境东段“麦克马洪防线”以南的9万平方公里,在西藏素有“小江南”之称,这部分土地与西藏绝大部分土地不同,这里一改荒芜的地貌,物产丰饶、雨量充沛、植被良好。

印度非法占有这部分中国领土以后,并没有就此停止入侵的脚步,他们当时虽然已经脱离英国统治,独立建国,却依然深受英国殖民统治影响。

英国殖民者虽然离开了印度,但是他们的殖民思维和地缘思想却在印度高层的脑海里深深扎根,印度甚至妄图建立“大印度联邦”,成为继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后的第三大国。

正因如此,印度的“胃口”越来越大,甚至提出要我国将阿克赛钦地区领土交给他们的无理请求。

阿克赛钦地区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川藏之间交通枢纽,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怎么可能交给他们,印度这个莫名其妙的要求,遭到中国的断然拒绝。 6park.com

笔者以为,中国当时是真心诚意地不想与印度发生战争,为了避免战争,可以说是步步退让,周总理曾经四次访问印度,而印度总理尼赫鲁却只访问了中国一次,从外交方面来看,中国表现出极大诚意。


从军事方面来看,印度侵占我国9万多平方公里藏南国土,并且继续越过麦克马洪线,在我国领土上建立据点,这本身已经是一种入侵行为,但是毛主席依然希望避免战争,通过友好方式解决中印边境问题,毛主席很多时候都替印度着想,并且主动表示出诚意,为中印和平做出努力。
毛泽东:“两军的边防战士一天到晚鼻子对着 鼻子站在那里,手里都拿着枪,一扣 扳机,子弹就会打死人,冲突怎么能 避免呢?”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中国以实际控制线为准,单方面后撤20公里,大有古代“退避三舍”的风范。

然而,毛主席的大度不仅没有换来印度人的真心,反而使他们变本加厉,认为中国的举动是因为惧怕他们,而采取的示弱行动。

1962年7月,印军悍然入侵新疆加勒万河谷,不仅寻衅滋事制造事端,同时切断哨兵退路,对我国边防的国家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印度在“前进政策”的驱使下,气焰愈发嚣张,他们将中国为和平做出的不懈努力看做是软弱可欺。

1962年10月12日,尼赫鲁公开发言,要将中国人从东北边境特区“赶出去”,并集结两万余人至中印边境,从东西两段发起全面进攻。


关于中印边境问题,毛主席曾认真考虑过很久,但他始终没想明白一件事儿,尼赫鲁为什么会坚决发起对中国的入侵。毛主席曾开玩笑说过一句话:“我想了十天十夜,都想不通为什么印度要打我们”。

毛主席高瞻远瞩,放眼全球领袖,又有几人能够与毛主席相提并论?这个尼赫鲁究竟是何许人也,难道他比斯大林、丘吉尔、杜鲁门都要更有智慧吗?当然不是,毛主席之所以想不通,不是因为印度入侵中国这步棋有多深,而是这个决定太蠢了。

尼赫鲁为何敢如此肆无忌惮地不断挑衅中国底线?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心里的真实打算无非就是四个字——趁火打劫。

新中国当时成立不久,中国经历多年战争的洗礼,国内百废待兴,又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本身的处境十分艰难。

由于抗美援朝的缘故,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留守了大量兵力驻防,蒋介石趁机高喊“反攻大陆”,也带来一定的边防压力。

中国当时不仅面临来自美国的压力,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吸附了中国大部分兵力,仅仅这两个方面,就牵制了中国的近90%的兵力。

印度选择出兵的时机,正是中国最困难的时机,印度入侵,不仅是军事行为,在道德层面来看,也是趁火打劫的不齿行为。

毛主席得知印度出兵入侵以后,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既然尼赫鲁非打不可, 那我们只有奉陪了”。

毛主席与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进行了沟通,在问及对此战有没有信心时,毛主席在张国华处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毛主席听罢,在巨幅作战地图面前沉思一会儿,大手一挥:“扫了它!”


毛主席的决策从开始为和平持续做出努力,到后来下定决心“扫了它”,无一不是恰到好处的决策。张国华给毛主席的肯定答复,也不是空喊口号,因为张国华长期处于对印战争中,对印度的王牌军队战斗力很有了解,他说“能打赢印度”的结论,是从长期、大量的实践当中得出的结论。

不过话说回来来,尼赫鲁嚣张其实也有一定道理,中国当时不仅经济困难,西部兵力不足,而且中印边境的地理环境也对中国极为不利。

中印边境,印度一边的领土地势平缓,背靠南亚平原,又有公路网支持,而且英国留下的工业基础,当时也要优于我国。

而中印边境处的中国一边则环境恶劣,运输非常不便利,支前大队主要还是依靠老乡和3万头牦牛运输,即便是汽车运输,代价也十分高昂,就拿运油车为例,运输车往返一次,本身就要消耗掉半车油。


总数7万多人的参战部队,前线战斗人员仅8000多人,其他人都服务于后勤,真可谓是“一人战斗,八人支援”。


中国当时对印自卫反击战,国际环境艰难,作战环境艰难,经济环境困难,尼赫鲁选择此时趁火打劫,时机选择的非常恶毒,可惜的是,尼赫鲁唯有一个地方失算了,那就是军事实力,尽管他们派出王牌部队,对战我军时,依然没有任何胜算。

对印自卫反击战开始以后,战况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中国军队势如破竹,以风卷残云之势,轻松横扫了入侵的印军,歼灭入侵印军 8900 余人,缴获火炮 300 油门、飞机5架、坦克10辆、汽车400多辆、各种枪 6300 余支(挺),除此以外,还缴获许多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张国华笑着说 :“这样容易取得的胜利,我当兵33年,还是头一次 !”

对印自卫反击战中,涌现出无数的战斗英雄,其中一位名为庞国兴的战士,在战后的报告中写下的一句,至今都广为人知的话——“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这句话,如果从别人口中说出,一定会被认为很狂妄,但是这句话从庞国兴的口中说出,却没人有任何质疑,他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的表现,足以承担起这句话的分量。

庞国兴,汉族人,1940年1月生于陕西省子洲县裴家湾乡庞家沟村,父母都是贫苦农民。

7岁那年,父亲被国民党军强行抓去当民夫,母亲因为急火攻心病倒,长时间的哭泣导致双眼失明,幸福的三口之家,瞬间崩塌,本来是上学读书的年纪,庞国兴却没有机会拿起书本,过早的扛起家庭的重担,举起牛鞭、牧羊铲,为了生计奔波,直至他父亲归来。

1955年,庞国兴家里的经济条件好一些,他得到梦寐以求的读书机会,可是,他的家庭情况依然堪忧,仅靠父亲一个人,糊口尚可,供他上学却是千难万难,庞国兴无法安心读书。

庞国兴断断续续地读书生涯,持续3个学期以后戛然而止,庞国兴重新回到为生活奔波的轨道上,不能糊口,何谈未来?


庞国兴的父亲和叔叔都是石匠,但他没有继承石匠这门手艺,务农才是他的强项。

别看庞国兴的个子不高,但是在劳动的时候,却谁都不服,别人扛一捆麦子,他就要扛两捆,即便是村上修水渠这样的“公事”,他也永远都是最卖力的那个,哪怕是后背被石头磨出血泡,也不会轻易停下来休息,在庞家沟村提起庞国兴的名字,无人不竖起大拇指,赞他是好样的!

1959年,庞家沟村传来征兵的消息,正值壮年的庞国兴向父母提出要当兵的想法,庞国兴的父亲犹豫了。父亲的犹豫,庞国兴很理解,老两口拼死拼活带大的孩子,如今刚刚成人,是家里劳动的顶梁柱,正是借力的时候,却提出要去当兵,考虑一下是人之常情。

我们看待这件事情,也应该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当时的人养儿子都有一个统一思想,那就是就是养儿能防老,而庞国兴提出的当兵选择,不仅会使家里失去一个重要劳动力,万一牺牲,老两口养儿能防老的想法也就落了空。

庞国兴的父母在深思熟虑以后,依然同意了庞国兴去当兵:“兴娃子,你去吧,家里的活有爹做。去了好好干。”

一句朴实无华的语言,背后承载了多少辛酸和舍不得?中国陆军战斗力冠绝世界,背后离不开这一位位普通又伟大的父母支持,毕竟,“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乡?”

庞国兴离开那天,身披红花,满脸笑容,父母乡亲十里相送。

庞国兴所在的队伍是第五十五师一六三团九连,这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连队,曾涌现出近百名功臣模范人物,庞国兴为此感到光荣,暗自下定决心,自己也要为连队争光。

庞国兴在连队与家乡时一样,无论是训练还是执行任务,他永远不甘于人后,连里评功评奖,他经常是全票,深得战士们敬佩,在连队里的威望很高,被称为“全票人物”。

庞国兴也并非全无弱点,他在部队中开采石棉等劳动是一把好手,那是因为他早年在家经常干农活,有丰富的劳动经验,但是在军事素养方面,他的基础就要薄弱很多。


庞国兴刚入伍那会,身体素质虽然不错,但是体格并不算壮,在投弹训练时,仅投出29米的成绩,令他非常沮丧。

他听连长和他们讲,当年在淮海战役中,他的战友们投弹,都是50米开外炸碉堡的投弹能手,没有这样的本事,怎么支援冲锋的战友呢?

庞国兴一向都不服输,暗自定下投弹距离必须达到50米以上的目标。庞国兴训练的秘诀无他,苦练而已,付出别人十倍的努力,终于突破50米大关,考取了投弹能手。

庞国兴练习射击的时候也曾遇到难题,虽然刚接触射击的时候,他就展现出非凡的天赋,但是在后来的训练中发现,连队里射击高手太多了,他的天赋不算什么。

团里有一次举办特等射手集训队,仅给到9连六个名额,他非常遗憾地以一枪良好的成绩落选了。

比赛就是这样的残酷,只要一枪没拿到优秀,就与前6名无缘了,后来还是集训队队长范天禄慧眼识珠,看到了庞国兴的射击天赋,才破例给了他进入集训队的机会。

庞国兴则以加倍努力回报范天禄的“知遇之恩”,很快将天赋转化为实力,成为一名“神枪手”。不过,这个“神枪手”着实来之不易,他刚到集训队之初,便传来“母逝速回”的坏消息,这个消息对庞国兴来说,是一个沉重打击,但是他没有选择回家,他知道此刻国家更需要他,他要用哭泣以外的方式,去悼念母亲!
庞国兴:“现在蒋介石企图窜犯大陆,部队随时都可能执行战斗任务,我不能在这个关键时刻离开岗位,我要用实际行动来悼念母亲!”


1962年10月,张国华回到西藏后,发起对印自卫反击战,庞国兴所在的九连争到了当尖兵打头阵的任务——夜袭西山口。

侵占夜袭西山口的印军部队,是号称“悍善战”的“王牌”部队,这个消息传到庞国兴及就连战士的耳中,迎来的不是“倒吸一口凉气”,反而是“一片欢呼声”,他们就是要打“王牌”。

身为一名战士,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固然是好事,但是此次攻坚战具备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也不容忽视。

第一、印军侵占的西山口,地处险要,不仅山高路险、林密涧深,而且经营日久的印军,已经在此处形成了大量防御工事,成为一个易守难攻的阵地;

第二、侵占我西山口地区的敌人,是印度步兵第4 师的一、二营,并且配有一个炮兵团,是印军的“王牌部队”;

第三、我军数量有限,从人数来看,是以寡敌众,并不占优势,而且后勤补给不如对方,必须速战速决才能克敌制胜,一旦陷入长期战争,胜算极低。

但我军也并非全无优势,丰富的陆战经验,坚定的战斗意志,超高的军事素养,这些都是我军的领先的优势,最重要的是,在轻武器方面,我军当时也难得一见的具备了一些优势。

我军装备的是56式冲锋枪、56式半自动步枪,印军主要配备的是李·恩菲尔德系列步枪、斯登冲锋枪、斯特林冲锋枪。二者相较之下,我军除射程稍逊之外,无论是射速还是精准度,都领先对手。

庞国兴组成的3人战斗小组,装备了一把56式半自动步枪和两把56式冲锋枪,在敌占区取得巨大战果,其精彩程度,要远远超过很多传奇故事。


战斗刚一打响,开战前还嘲笑我军是“娃娃兵”的印军“大胡子”们,开始顶不住我军的攻势了。九连副连长王元兴,此刻正带着带着尖刀排主力围歼顽抗的一部分印军,二排四班副班长庞国兴和战士王世军,发现一股向南逃窜的敌人,随后二人开始追击。

溃逃的这股印军,边逃边回头射击,庞国兴顶着敌人子弹不停追击,敌人丢盔弃甲, 一路上散落了枪支、弹药、衣服、毛毯等物。

追击过程中,遇到八班副班长周文轩和战士冉福林,二者汇合在一处,组成4人战斗小组。他们继续追击过程中,发现一个山梁背后配置着印军的一个炮兵阵地,向他们疯狂进攻。

八班副班长周文轩问:“怎么办?”

庞国兴说道:“先打掉敌人的炮兵阵地,再追歼逃敌!”

如果不了解当时情况,只看他们的对话,还以为他们一个连的兵力,然而,庞国兴就是有这样的魄力,面对敌人的炮兵阵地,4人小组也没有撤退的打算,而是制定了兵分两路,一路迂回包抄,一路抢占附近高地,对阵地射击的计划。

4人在执行过程中,又遇到本连九班班长魏应武等3人,在他们的掩护下,庞国兴按照原计划进行,登上附近的山梁,干掉了守在那里的印军,然后对印军炮兵阵地进行疯狂扫射。

印军突然受到攻击,顿时大乱,连火炮也不要了,抱头鼠窜。

战后,庞国兴等人将大炮上拆下来的的瞄准具和枪机藏在旁边的草丛里,继续追击敌人。此时庞国兴小组仅剩下3人,其他4人因追击各个方向敌人而分散。


庞国兴带着王世军、冉福林,组成3人战斗小组,继续深入敌占区进行追击,如入无人之境。

他们随后发现公路上有一伙印军正在推一部无法启动的吉普车艰难前行,庞国兴非常兴奋,指着吉普车向两个战友说道:“小车上可能有敌人的大官!咱们追上去抓活的!”

印军受到攻击后,小吉普车在情急之下居然发动成功,一伙人急忙登上吉普车逃之夭夭,一路上将电台、地图等物全都扔了,以此延缓庞国兴等人的追击。

庞国兴见追不上敌人,组织大家一起收集战利品,与加上之前缴获的战利品放到一处,为了划定归属,年轻小战士冉福林捡起一张白纸条,上书:
“今收到印度侵略军大炮3门,电台4部……中国边防部队九连庞、王、冉。”

冉福林压好纸条,三人并没有就此作罢,而是继续前进追敌。

庞国兴3人沿着公路追,登上一个山梁之后,再次发现一个印军的炮兵阵地,庞国兴依然按照之前的打法,隐蔽到靠近炮兵阵地的山梁上,居高临下疯狂扫射。

炮兵阵地的印军遭到攻击后,显然是蒙了,他们根本想不明白,中国军队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对他们进行攻击,他们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对他们发起进攻,只听到“哒哒哒”的射击声,导致他们战意全无,直接将炮弹倒装,炸毁4门火炮后疯狂逃窜。


不知道他们事后得知仅有3人对他们发起攻击,人数还没有他们自毁的火炮门数多,会作何感想?

庞国兴3人一路追击保持着兴奋状态,但他们已经脱离主力部队,成为一支敌后的孤军,他们一昼夜都没吃没喝没休息了,直到战斗完毕后,他们到丛林中休息的时候,才发现嗓子已经要冒烟了,身体也已经疲惫不堪。

他们的食物只有随身携带的干粮,身边也没有水源,只好一口干粮一口雪地吃着,没等一顿饭吃完,再次出现敌情,原来是数百米西山口方向溃退下来的印军,正在向他们的方向奔逃,三人见状,已经做好牺牲的心理准备,他们推举庞国兴为组长,制定作战计划,约定生死与共。

庞国兴带着两位战友,不退反进,准备在森林边缘与敌人展开游击战。这个过程中,庞国兴发现一个帐篷在公路旁,准备包抄过去,结果刚一探头,一排子弹就射了过来,原来,距离此处300米左右又有一个炮兵阵地,正是此处向他们开火。


庞国兴不愿轻易放弃,死死盯着帐篷内的动向,果然,一个印军军官听到枪声后走出帐篷,打算逃命,被准备已久的庞国兴一枪击毙。

炮兵阵地见状,射击的频次更高了,庞国兴等3人只能隐蔽起来,就在印军炮兵阵地逞威时,西山口方向突然冲出一支部队,庞国兴定睛一看,是我军本团一连的战友,立刻兴奋地跳起来,印军炮兵阵地被拿下后,庞国兴跑过去汇报情况,并主动成为一连战士向导继续作战。

庞国兴战斗小组3人,深入敌后纵深几十公里,攻克印军炮兵阵地两处,歼灭数伙逃敌,缴获大量武器、军事物资,令人惊叹。


庞国兴在战后被提升为排长,授予少尉军衔,其所在班级被命名为“庞国兴班”。

1963年10月,庞国兴作为国庆观礼代表,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12月,庞国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5年9月18日,庞国兴在带领新兵进行投弹练习时,新兵由于紧张没能将手榴弹投远,为了保护周围的战友,庞国兴飞身扑向手榴弹,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了新兵的生命安全,自己却英勇牺牲,时年25岁!

中国今天的强大和地位,都是先辈用智慧、生命、鲜血换来,新中国在国际战争中,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出现,都是伟人的正确领导,抗住了山一般的压力,做出正确决定,再由战士们奋不顾身地在前线冲击,庞国兴是战斗英雄,更是整个中国对外战争史中的一个缩影,在环境恶劣、国力不足的情况下,拿下一个又一个胜利,靠的就是庞国兴这样不畏生死,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

即便是在今天,我们的岁月静好,我们的幸逢盛世,其实都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多少人戍守边陲,在我们酩酊大醉之时,昼夜不敢合眼守护着国家安全。

清澈的爱,只为祖国。

致敬,最可爱的人,

致敬,中国的脊梁!

喜欢刀锋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刀锋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