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台海紧张  为何中共再度突出“内战史观”
送交者: 刀锋[♂★★★★仁党政治委员★★★★♂] 于 2021-04-16 17:53 已读 539 次  

刀锋的个人频道

中国大陆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4月14日在回应香港部分历史教材近期将“中华民国政府迁台”改为“国民党迁台”时宣称,“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其发动的反人民内战中失败,退踞台湾岛,从此丧失了代表全中国合法政府的地位,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6park.com

6park.com

大陆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4月14日表示,国民党政权在其发动的反人民内战中失败,退踞台湾岛,从此丧失了代表全中国合法政府的地位,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新华社) 6park.com

此话一出,又引发台湾内部一波口水战,国民党中国大陆事务部主任左正东驳斥中共过度简化和扭曲历史,认为“内战”是近代中国的悲剧、“没有赢家的战争”,指国台办以“国民党在反人民内战中失败”简化当年的战争和迁徙,只会让民族的伤痕更难愈合。台陆委会发言人邱垂正则强调,“中华民国成立迄今已110年,台湾从未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6park.com

6park.com

比起国民党再度陷入龙应台“大江大海”式的“战败者史观”,急于用去脉络化的“悲情”语调,转移当年国共内战发生的背景与结果,民进党执政下的陆委会的回应则显得更加鸡同鸭讲,所言所行比在野的国民党还更像两岸事务的“边缘人”。

平心而论,中共将国共内战定调为“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内战”,始终是其不变的“正统史观”;而中共在内战中全面胜利,国民党政府则败退至台湾,也是中共声称代表中国的合法性基础,提出这种史观实在不足为奇。

但值得注意的是,“内战史观”再度出现于官方的国台办之口,在近年实属罕见,显示出中共在两岸问题上已经不太在乎台湾方面怎么想,而把解决两岸问题的主动性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回顾马英九执政时期,台湾以“九二共识”为钥匙和大陆往来,中共为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释出善意,几乎不提“内战史观”刺激国民党;甚至2015年习近平会见连战时,还修正了中共在抗日战争是“中流砥柱”之说,提出“国共两党合作抗日,都为抗战做出重要贡献”说法。

随着民进党上台,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且积极“联美抗中”情况下,两岸关系日趋恶化,加上国民党新一代的政治明星也在九二共识的“一中”原则上含糊其辞,论述愈趋本土化、向民进党靠拢,中共既在实际的对台政策上突出“硬的更硬”,如今连史观论述也出现了有别于以往的说法,亦即回归到“内战史观”。

事实上,近来陆方“内战史观”的复归是有迹可循的。去(2020)年10月8日台湾驻斐济办事处举办双十酒会,结果两岸外交官在会上大打出手,事后大陆外交部指责台方使用“中华民国”的“伪称”和悬挂“伪国旗”有违一中原则、搞“一中一台”等等,就已经彰显陆方对台湾的地位越来越不留余地。现在中共重提“反人民内战”的史观,更进一步反映过往两岸依循九二共识所创造出的“模糊空间”已经越来越缩窄,而这是蓝绿在口水战之余,最应该感受到的台海警讯。 6park.com

6park.com

中共军机近日频频绕台,图为中共轰6(后)等型机。(台防部提供) 6park.com

抗战后爆发的国共内战,在国共全面开打前至少还经历过重庆谈判,今日两岸局势则已陷入全面冰封,双方几乎谈无可谈,台湾一味拉拢美国对抗大陆,大陆军机绕台也成为日常,台海俨然成为战争的火药库。

只是国共内战的历史摆在前面,蔡英文和台湾蓝绿各方政治势力是时候好好想想,究竟应该继续非理性的“联美抗中”的路线,还是要务实地回到对话桌上,和陆方恢复正常的交流和协商?说到底,这不仅攸关台方能否在两岸问题上重获主动权,也攸关台湾人民能否享有和平的未来。而两岸在史观的比拼上,现在恐怕也进入了一场重新洗牌的新局面。

喜欢刀锋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刀锋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