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中国承认了!火箭军反航母实弹打靶,暴露出中俄火箭军最大区别
送交者: 熠熠童心[★★★★仁党文化部长★★★★] 于 2019-07-11 15:23 已读 9849 次 7 赞  

熠熠童心的个人频道

上周,外媒普遍报道了中国在南海海域“试射”DF-21D反舰弹道导弹的新闻。就在近日,国防部新闻局对此事正式回应说:解放军南部战区根据年度训练计划安排,在海南岛附近海域组织了实弹射击演练,不针对任何国家和特定目标。


外媒认为,此次实弹训练可能跟美国海军时不时地就向“俄亥俄”号战略导弹核潜艇下达无预案的发射任务一样,可能是实战背景条件下针对战斗部队的抽查性发射;同时,发射数量也不止一枚,按照境外媒体报道火箭军部队在两天的时间里起码打出了6枚反舰弹道导弹。据此,我们可以推测,火箭军的反舰弹道导弹已经形成战斗力了。

这是你们之前要的视频

但是今天我们来谈另一个话题,前段时间很多读者在小编的后台留言询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改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问题,还有些人问为什么不学习俄罗斯,把导弹部队改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火箭军”。


其实,军队改名不改名,从什么名字改成什么名字,在本质上都反映出了国家战略与战争学说层面上对这支军队的定位与定义,也反映出了这支军队的实际建设水平与遂行各型作战任务的能力,下面我们就来展开说一说。 6park.com

“第二炮兵”概括了早期导弹部队特点

首先需要说的是“第二炮兵”,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术导弹与战略导弹部队最早的名称,也是1966年7月1日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毛泽东主席批准建立的兵种。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这段历史,很多人都会提到“周恩来总理从保密角度考虑,婉拒了钱学森等人给导弹部队取名‘火箭军’的提议”这一细节。


这一事实尽管有那么一点点道理,但是细细想一想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毕竟当时美苏加上逃台蒋记“匪帮”对大陆导弹部队的侦察主要靠的是航天、航空侦察与人力情报,把导弹部队命名为“火箭军”还是“第二炮兵”,对航空航天侦察不会有任何影响,对人力侦察也只有一点小小的影响。毕竟,导弹部队与炮兵的活动规律与军令特点完全不同。


因此,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将导弹部队命名为“第二炮兵”而非“火箭军”,将其降格为“兵种”而非直接定义为“军种”,在排除了保密因素后,反而是相对准确地概括了我军导弹部队在建立之初所承担的战役战术任务与存在的问题:作为军委直接指挥的战略打击力量,我军的导弹部队承担着在战时使用常规弹头导弹或核导弹直接攻击敌方战役或战略纵深兵力物资集结地、重要指挥通讯节点、有效瓦解敌军战略进攻能力的任务;同时,还兼顾打击敌方战略纵深的居民区/厂矿企业/能源基地、消除敌方的战争潜力与战争意志的任务。


由于当时导弹部队的装备以短程型号的战略导弹为主,各种中程导弹型号和数量都较少,在承担的任务方面偏重于战役打击而非战略攻击,且导弹部队尚没有自己的目标指引能力,在战时必须得到其它军种的目标指示与有效支援配合,所以当时将导弹部队定义为“加强版的战役炮兵”也就是“第二炮兵”反而很符合实际。

“第二炮兵”的第一次升级

而伴随着我军导弹部队规模的不断提升,各型号弹道导弹不断入列,建军之初的“靠一个型号打天下(即DF-2型中短程弹道导弹)”的局面在进入70、80年代后得到了极大的改观,尤其是1980年我军第二炮兵部队执行580任务成功、DF-5型洲际弹道导弹全程发射试验成功基本形成完全战斗力。


我军装备的诸型号核弹头数量稳步提升,型号也逐渐增多,第二炮兵部队的任务侧重开始发生转移。从建军之初偏重于战区一级的战略/战役攻击任务,开始向偏重于国家战略层面上的战略攻击任务尤其是所谓的“二次核反击”任务转型,打击目标也从以打击敌方重兵集团与战略纵深重要节点为主,逐步增加了对敌方国家战争潜力的攻击任务比重。


此时的第二炮兵部队在本质上已经脱离了“增强版战役炮兵”的范畴,开始具备实施独立攻击战略目标的能力了。但是在对战役目标的攻击上反而还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其它军种的目标指示与战果评估。说白了,这个时候导弹部队距离升格为军种已经很近了,就差那“临门一脚”了。

从“第二炮兵”到“火箭军”的跨越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在2015年12月31日正式升格为军种,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部队”,笔者认为需要考虑如下两个重要的因素:


第一是导弹部队的任务转型,尤其是2009年在建国60周年大阅兵上公开提出的“射程衔接、核常兼备”建设原则。意味着我军起码在当时已经将战略与战术核力量建设作为导弹部队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加以考虑、导弹部队的各型带核弹头的导弹装备与训练工作也已经被提升到同常规弹头导弹相同的位置上了。


第二则是导弹部队遂行独立战略战役任务的提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正如我们之前所说,导弹部队除了可以独立遂行战略攻击任务,在战役战术攻击任务上是受到极大限制、必须仰赖其它军种进行目标指引的。


而伴随着导弹部队自己战场态势感知系统的建设,尤其是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的在导弹突击战术中使用先导弹/观测弹对攻击效果的实时观察与即刻调整下一波次导弹的突击方向。


我军导弹部队本质上已具备了“一切靠自己打击”的能力,对于战场态势能力的要求已经基本上同陆海空三军摆在同一水平线上了,在具备这种能力的情况下,将“第二炮兵部队”正式升格为“火箭军部队”很恰当。

中俄“火箭军”有何不同?

当然,我军的火箭军部队同俄罗斯军队的战略火箭军部队还是有区别的,区别隐藏在二者的名称里。


俄军的“战略火箭军”部队如名称所言,只承担战略打击任务,由于《中导条约》(当然现在已经被废了)的限制,战略火箭军的主力是各装备洲际弹道导弹、只承担战略核攻击任务的洲际导弹师。


而俄军的地对地战术导弹则全部装备给了诸兵种合成化集团军的炮兵旅,一般装备的是9M723“伊斯坎德尔”地对地导弹承担集团军首轮炮兵突击任务。


相对来讲,我军的导弹部队则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除了承担战略攻击任务,比如前段时间负责攻击航母这种战役进攻任务,或负责打一个两个点目标这种战术攻击任务都是火箭军部队的任务范围。


因此,我军的导弹部队只称作“火箭军”而非“战略火箭军”,这就非常清楚了。

喜欢熠熠童心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熠熠童心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