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朱道来是不是毛泽东第四个儿子毛岸红?
送交者: 刀锋[♂★★★★仁党政治委员★★★★♂] 于 2021-10-02 14:04 已读 2746 次  

刀锋的个人频道

贺子珍是毛泽东第二任妻子,十年婚姻期间,二人孕育了六个子女,除了我们熟悉的李敏以外,其他五个,要么出生不久夭折,要么送人寄养流落民间。

建国后,有关部门曾组织寻找过当初送走的儿女,除了长女毛金花外,四子毛岸红的寻找经历也充满了曲折。

毛岸红,乳名毛毛,1932年11月在福建长汀出生。红军长征前夕,被送往江西一农民家寄养,后来失去联系。

关于毛毛的下落,一直是个迷。后来的寻找中,一名叫朱道来的红军后代,走进了人们视野,甚至引发一连串认子风波。那么,他到底是不是毛岸红呢?



毛泽东与贺子珍

(一)长征前夕送人寄养

1932年11月,贺子珍在福建长汀生下一男孩,毛泽东从江西宁都赶来探望。对于这个来到身边的小生命,夫妻俩很是喜欢,毛泽东根据“岸”字辈顺序,给第四个儿子取名毛岸红,小名叫毛毛。

彼时,毛泽东受到“左倾”路线攻击,被免去了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失去了红军指挥权。

毛毛的到来,驱散了笼罩在毛泽东头上的政治阴霾,每次来探望儿子,心情无比愉悦。

时间来到1934年秋,由于错误路线指导下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

长途跋涉,艰难险阻,困难重重,谁都无法预料危险何时到来。为了不给队伍增加负担,毛泽东决定将毛岸红,交给留守的弟弟毛泽覃和弟媳贺怡抚养。

贺怡既是婶婶又是姨妈,交给他们再放心不过。就这样,夫妻俩与儿子忍痛分离,踏上漫漫长征路。没想到,这一去竟是永别。

战争年代,每天都充满危险,随时都有牺牲。中央苏区被敌人攻占后,为了毛毛的安全,毛泽覃把他交给警卫员,再由后者秘密送往一处老乡家寄养。

不幸的是,毛泽覃在此后的战斗中牺牲,知晓下落的人不在了,毛毛也就是彻底流落民间,失去了联系。



贺子珍与贺怡(右一)

(二)贺怡牺牲在找寻路上

当初,是姐姐、姐夫亲自把小外甥交到自己手中,后来却因为丈夫的牺牲,导致孩子下落不明。尽管是时代造成的悲剧,心中仍充满愧疚,贺怡一直都在秘密调查毛毛的下落。

1949年的一天,贺怡满心欢喜地跑来跟毛泽东说,毛毛找到了。

主席喜出望外,详细询问了孩子的一些特征,贺怡一一陈述。然而主席发现,不管是年龄、相貌还是其他特征,孩子与记忆中的样子不同,自然不是毛毛,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同年11月,贺怡在赴任吉安地委组织长之前,再次前往赣南,踏上找寻之路。不幸的是,贺怡在这次寻找途中遭遇车祸牺牲。

关于她牺牲的过程,有两种说法。
第一,根据贺子珍外孙女孔东梅的叙述,贺怡找到了古柏烈士的遗孤古小明,错误地以为他就是毛毛。
为了尽快把古小明带到毛主席身边,星夜兼程,结果遭遇车祸,二人当场身亡。
第二,李湘文在《毛泽东家世》一书中提到,贺怡因公事前去广东出差,顺便接回一双儿女,以及古柏烈士的遗孀和遗孤古小明。
当贺怡赶到广东时,收到了来自江西的关于毛毛的消息。为了尽快找到毛毛,贺怡不顾众人劝阻,连夜返回,导致车辆翻落,贺怡与古小明身亡。

不管哪种说法,都是一种结果,即贺怡牺牲,毛岸红身份并未落实。

晚年王家珍



(三)王家珍找到了“毛毛”

尽管贺怡不幸牺牲,寻找毛岸红下落的脚步从未停下。作家刘晓农在其发表的《王家珍寻找贺子珍儿子波折之谜》一文中,详细记载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相关方面寻找毛毛的曲折故事。

1953年3月,江西省长邵式平接到中央电报,要求当地政府确认毛主席的儿子毛毛的下落。就在不久前,隐居上海的贺子珍也亲自写信,拜托他帮忙寻找毛毛。

邵式平深感任务艰巨,亲自布置,同民政厅长朱开铨交代了事情缘由,后者安排优抚处干部王家珍,前往瑞金办理此事。

王家珍来到瑞金后,向县领导说明来意。县长刘辉山,随即组织当地老红军召开座谈会,虽然大家畅所欲言,纷纷回忆,但对于毛毛送给了哪户人家,却没有印象。

王家珍不会轻易放弃,开始挨个村走访调查。一天傍晚,他在叶坪乡偶然遇到两个老乡,同他们聊起此事。其中一位大伯提供重要线索:朱坊村有位姓朱的人家,收养过一个红军的孩子。

第二天一大早,王家珍来到朱坊村,找到朱盛苔黄月英夫妇。
“大叔,大婶,你们是不是曾经收养过一个红军的孩子?”
“是啊,是收养过,叫朱道来”。

王家珍喜出望外,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了些眉目。

随后,朱家夫妇将当初收养的过程详细说了一遍。

那是1934年农历九月的一天,一个乡干部带着两名陌生红军,来到朱盛苔家,将一位红军生的男孩交给他们寄养。

至于到底是谁家的孩子,哪个大领导交代的,来人也没提及,他们也不好过问。

事情来的太突然,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夫妻俩决定收下这孩子。白色恐怖年代,为防不测,他们给孩子取名“道来”,即半道而来的意思。

尽管日子艰辛,环境险恶,夫妇俩竭心尽力地抚养道来,为他的成长倾注了全部心血。

孩子在朱家健康快乐的成长,直到两个月前,一名南京来的叫朱月倩的女子,找上门来,说是找儿子的。

朱月倩的丈夫霍步青,曾任中央苏区巡视员,1933年病逝于福建宁化。当年他们一个儿子也留在瑞金,朱月倩看到朱道来时,一口认定那就是他们的儿子。

尽管有很多不舍,为了道来的前途着想,朱家夫妇还是让她带走了儿子。

毕竟自己只是替人收养,这么多年来算是尽到了责任,现在生母前来寻找,理应让母子团聚。

然而,让王家珍不解的是,当年与孩子一起送来的,还有一件旧军服改做的小棉袄,这么重要的历史证物,朱月倩并没有带走。

朱盛苔拿来孩子的近照,王家珍一看,心中又惊又喜。照片上的小伙子,面部特征与年轻时的毛泽东太像了。

王家珍感觉事情重大,不敢大意,赶忙向省里领导汇报。

邵式平经请示中组部同意后,指使王家珍与黄月英,将朱道来带给贺子珍辨认。



后排左一为贺学敏



(四)贺家兄妹认为朱道来就是毛岸红

1953年六月的一天,贺子珍的哥哥贺学敏,派人将王家珍、黄月英和朱道来接到贺子珍身边。

面对眼前这个眉宇间颇像毛主席的年轻人,贺子珍上下打量了很久。

此刻,她再也压制不住无比激动的情绪,多年来的委屈、磨难、思念,汇聚成大颗大颗的泪珠,从眼睛里喷涌而出:“是毛毛,这就是我的毛毛”!

贺子珍之所以认定眼前的孩子就是毛毛,除了他的相貌外,还依赖于三处实证:
第一,黄月英随身携带的小棉袄,贺子珍认为这就是当年她为儿子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一线缝制的那件,有着特殊感情,绝对不会认错。
第二,朱道来遗传了毛家的两个生理特征:油耳朵和腋臭。
第三,贺学敏将朱道来带到医院抽血化验,结果与贺子珍血型一致。

自此,贺家人认下了这个“毛毛”。

这么大的事情很快上报给北京方面,中组部随后通知,黄月英、王家珍带朱道来前往北京。

三人来到北京后,下榻在中组部招待所。当晚,有关领导前来找朱道来谈话,并要求其对自己的行程保密。

过了几天,不少中央领导知晓了此事,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老革命家纷纷前来看望。邓颖超、康克清、帅孟奇等老大姐也来了。大家私下认为朱道来与毛主席长得确实相像。

在北京住了二十几天,养母黄月英记挂着家乡,觉得是时候回去了。

临走之前,中组部相关领导代表中央,送给她500元钱、三匹布以及一些日用品,表达了对朱盛苔一家的感谢和敬意。对于工作出色的王家珍,中组部也赠送了礼物。

既然大家都以为朱道来就是“毛毛”,那南京的朱月倩又是怎么回事呢?



霍步青烈士与朱道来

(五)认子风波及中央的态度

根据笔者搜集的其他资料显示,朱月倩提供了一套完全不同的说法。

1933年秋,霍步青不幸牺牲时,儿子尚在腹中。朱月倩悲伤过度,孩子提前出生了。朱月倩生下孩子后,没有奶水,上级领导找来一位奶妈,即黄月英照顾。

黄月英自己的孩子出生九天就夭折了,正好有奶水。就这样,朱月倩把刚出生的儿子托付给了黄月英。为了纪念去世的丈夫,给孩子取名霍小青。

1934年7月,朱月倩最后一次来到朱坊村,看望了儿子。为了儿子的安全,给他改名为“朱道来”。1950年,朱盛苔带着霍小青去找朱月倩,并亲自交到她手中。

(注:这是与前文完全不同的一个说法,至于哪个是事实,就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没有统一结论。另,最重要的知情人朱盛苔夫妻,先后病逝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更无法亲自查问。如果读者朋友有最新的研究成果,可以共享。)

朱月倩知晓了朱道来在贺子珍处以及北京发生的事情,随即来到北京,希望将儿子霍小青领回去。

看来,朱道来到底是毛岸红还是霍小青,似乎一时难以下结论。那个年代,并没有DNA技术,无法做亲子鉴定,否则一切都可迎刃而解。

面对这个难题,毛泽东及中央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毛泽东与李敏

根据孔东梅的说法:
“50年代初,一个叫贺小青(即朱道来,据有关资料显示,霍小青曾私自改姓为贺)的孩子,似乎各方面都符合他(注:即毛毛)的特征,但外公看了他的照片和材料后说:不像小毛毛,但总归是红军的后代,由党来抚养吧”。

贺学敏在一次采访中提到:
1954年他到北京开会,同毛泽东谈起过毛毛,还拿出照片给他看。毛泽东问了是怎样找到的,孩子读书如何。最后说,这事他不好管,提出贺学敏来管,照顾他,让他去找邓小平。

有资料显示,中组部曾委托邓颖超,召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请来了许多了解内情的老同志,就孩子的归属问题作过讨论。

最后,邓颖超宣布了结论:
“朱道来”系革命烈士霍步青的遗孤,即霍小青。

中央既没有把朱道来交给贺子珍,也没有交给朱月倩。而是留在了北京,由帅孟奇具体负责照顾。后来,朱道来在北京读书,并考上清华大学,直至工作。

到此为止,围绕朱道来的认子风波终于平息。毛主席境界之高,不管朱道来真实身份是谁,总归是革命后代,党有义务培育他成长。



霍步青烈士,朱道来与青年毛泽东



(六)朱道来的态度及结局

在北京的朱道来,同时与三位“母亲”(贺子珍、朱月倩和黄月英)保持着联系,三位“母亲”对其尽心照顾。

实际上,贺家没有认可中组部的结论,一直把他当成“毛毛”对待。据贺学敏讲,1970年代初,朱道来的婚事是与贺学敏的女儿一起办的。

那么面对自己的身份问题,朱道来是什么态度呢?

笔者找到了这么一种说法:
他不是“毛毛”这件事情,他自己是知晓的。但他挡不住,也无法摆脱“当毛主席儿子的诱惑”。

甚至在1956年,私自将自己的姓氏霍改成贺,被帅孟奇发现后,当即严肃表示,今后不经过批准,姓名不得随意改动。

1964年,朱道来在“四清”运动中的一份“自我检查”书中坦言:
“我是知道自己是霍步青和朱月倩的孩子,但总觉得当一个烈士的儿子不如当主席儿子赫赫有名”。

关于朱道来的结局,也流传着两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1974年,王家珍拜访黄月英夫妇,被告知朱道来在一次武斗中意外死亡。
第二,根据朱月倩的说法,1971年12 月,朱道来死于癌症。

不管怎样,朱道来已经不在人世,其死因蹊跷。围绕朱道来的种种谜团,至今尚未揭开。

战争年代,多少仁人志士,舍家抛业,骨肉分离,义无反顾地走上革命道路。又有多少孩童,离别父母,终生不得相见。

朱道来只是其中的一个。不管他身份如何,总归是革命后代,他们父辈的事迹,值得永远铭记。

本文资料主要引自杂志《党史文苑》、《世纪桥》。

喜欢刀锋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刀锋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