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纳粹德国空军覆灭记
送交者: 熠熠童心[★★★★仁党文化部长★★★★] 于 2019-08-23 13:01 已读 690 次 1 赞  

熠熠童心的个人频道

空军之翼 6park.com

  译者注:本文原文发表在1999年3/4月刊的《战略与战术》杂志(Strategy & Tactics)上,原作者是卡尔?舒斯特(Carl O. Schuster)。译文所配图片有改动。

  “几乎是从1933年的一无所有中崛起,到1939年时,纳粹德国空军已成长为世界上最具战斗力的一支空中力量,并相继参加了整个欧洲、北海和北非上空的战役。那么,在这支突然崛起的空中力量背后,是以什么样的军事学说和条令条例为支撑的呢?”

秘密发展

  纳粹德国空军的迅速发展壮大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战结束后德国进行的多年准备工作的结果。尽管《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国拥有作战飞机,不过,德国人仍在战后的“魏玛国防军”中保留了一小批前德国空军的核心军官。早在1920年,这批军官就开始筹划德国空中力量的重建工作了,并在1922年与欧洲的另一个“弃儿”——苏联联手,在后者的主动掩护下发展自己的航空工业。通过柏林与莫斯科方面达成的一项秘密协议,德国人秘密地在位于莫斯科东南的利佩茨克机场展开了飞行员训练和战术性空战研究活动。利佩茨克的毕业生和其他航空受训军官被安置进了魏玛共和国那支小小的“十万国防军”中重要的参谋岗位上。在这些军官中,大部分后来成长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空军各级飞行部队的指挥官。


战后羽翼初丰的德国空军

  这种秘密的训练项目也有军事学说和军事条令方面的探索。德国军界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教训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激烈的讨论,对这场战争中的战术性空中对地支援、空中遮断和战略轰炸行动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检讨。不同于西方的许多航空理论家,德国的航校学生仔细剖析了一战期间德国和协约国战略轰炸作战的实际影响,他们得出的一个结论是,除了首轮空袭造成的初始打击,轰炸对民众的士气几乎不会产生什么影响。更重要的是,德国人注意到,民众采取的防备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伤亡人数。其结果就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岁月里,德国军界的领袖们为其所有的主要城市和工业复合体制定了疏散计划。这些研究同样塑造了德国航空轰炸军事理论的面貌。

通过战略空中力量取胜?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空军,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其军事学说完全是围绕着支援陆军而打造的,德国空军也是遵循这一学说而进行战斗的。这绝对是大错特错:从很早的时候,德国军界的领导者们就将德国空军视为是一支将被用于执行战略任务的独立力量。他们把“为陆军作战提供空中支援”视为满足战略任务需求后的“附带要求”。对这一点不应感到惊讶,因为德国空军军事学说的缔造者们深受德国传统军事理论的影响,这甚至可以追溯到克劳塞维茨的时代。他们将战略性空中行动视为可影响战略平衡的手段,相应地,战役和战术层面上的活动分别指向战役和战术目标。在这种大背景下,德国空军认为其作战应当分以下三个阶段来进行:

  (1)摧毁敌人的空中力量和支援设施。

  (2)摧毁敌人后方的预备队和后勤基地,继而让敌人的陆军无法得到支援。

  (3)摧毁敌人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士气。

  每个阶段的作战都必须融入整个军事态势的要求,摧毁敌人的空中力量可以让德国空军腾出手来攻击敌人的后方地域,进而有助于德国陆军在地面上的推进。德军地面部队可以夺取或修建前线机场,德国空军也可以以这些机场为基地,进一步摧毁敌人的抵抗意志。事实上,德国人将战略轰炸视为能够破坏敌人维持战争能力(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的空中战役任务。在这一背景下,战略轰炸就成了空中战役的最终阶段。


正在俯冲投弹的Ju 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

  上述一系列行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德军不要再打那种代价高昂、惨烈血腥的消耗式进攻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正是这种类型的战斗将德国人的军心士气消磨殆尽。1941年之前,德军开展的所有空中行动全部且只能放在这一大背景下来理解。1939至1940年间进行的波兰战役、斯堪的纳维亚战役和闪击西欧都是按照上述顺序进行的。“不列颠之战”原本也应按照这一顺序进行,但希特勒下令轰炸伦敦,这严重背离了德国空军的军事学说。在希特勒下令轰炸伦敦时,英国的防空体系尚未被击败,而令人唏嘘的是,德国空军对空中战役重心的改变恰恰是在英伦三岛的防空体系濒于崩溃的前夕做出的。倘若“不列颠之战”的第一阶段顺利完成的话,那么第二阶段,即对英伦三岛的入侵(“海狮计划”)很有可能成为现实。一旦德国陆军上岸并朝伦敦扑去,德国空军的战斗机和战术轰炸机就能靠前部署到英国本土,为地面部队提供战斗机护航,并为打击英国重要的政治和工业目标提供更多的空袭兵力。这样一来,德国空军原本有机会转入他们军事学说的第三阶段,即战略轰炸,不幸的是,希特勒做出的轰炸伦敦的决定是一场赌博,他妄图在这场空中战役中投机取巧,跳过至关重要的第一阶段,这是一个灾难性的错误,其代价是让德国输掉了这场战役,甚至是整场战争。轰炸伦敦暂缓了对英国战斗机部队及其机场设施等的攻击,这让英国皇家空军的实力得到了充分的恢复,并最终在大不列颠的天空中击败了纳粹德国空军。


“不列颠之战”中的德军Ju 87B俯冲轰炸机

  一些批评家指责1940年时的德国空军缺少重型轰炸机,他们却忽视了以下几个重要事实:首先,直到1943年,德国空军总司令赫尔曼?戈林都是倾向于打造一支战略轰炸机部队的,他们预计将装备亨克尔和梅塞施密特公司研制的重型轰炸机。不过,这一计划被战争打断了,此外也被德国空军技术总监恩斯特?乌德特拖了后腿——乌德特轻率地要求所有的轰炸机都应具备俯冲轰炸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亨克尔公司被迫投产了超重且工程设计糟糕透顶的He 177轰炸机,这是一款四发轰炸机,但只有两台螺旋桨,每台螺旋桨由两台发动机驱动,这使得该机型成了地勤维护人员的噩梦,且从未具备过真正的战斗力。亨克尔公司其实有一款常规的设计,即四发的He 274轰炸机,该机早在1940年12月便已首飞,它要是能继续发展下去会比He 177好不少。乌德特在1941年去世,他的死终于让德军的轰炸机在设计上摆脱了“应具备俯冲轰炸能力”的限制,可惜此时已经太晚了。


正准备起飞的He 274轰炸机


“秃鹰军团”

  德国空军在西班牙内战期间获得了不少经验,这也体现在了其对作战条令的修订上。纳粹德国对西班牙局势的干预始于1936年8月,它支持弗朗哥领导的右翼民族主义势力。这次干预最终发展成了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德国空军向西班牙派出的特遣部队被称为“秃鹰军团”,他们的作战活动深深地影响了后来二战期间德国空军的装备、战略、条令和战术。战后的很多分析认为,正是在西班牙的行动导致德国空军的军事学说偏离了“强调战略作战”的方向,这是不对的。事实上,德国空军在西班牙内战中学到了很多经验教训,对于这些经验教训,同盟国空军直到二战开打好一阵子后才接受。

  “秃鹰军团”学到的诸多经验教训中,影响最深远的来自空战方面。德军双翼战斗机的数量不足,这一点在战斗中表现得很明显。战前的战术要求飞行员在空中保持紧密的三机队形,一切动作都要跟随编队长机进行。与苏制先进战斗机的较量表明,这些战术太僵化了。相反,德国空军很快改用更加灵活的双机(长机、僚机)编队,这种编队方法被各国空军一直沿用到了今天。德国空军基本的飞行编队是四机编队,每个四机编队包含两个“对”,每个“对”下辖两架飞机(长机、僚机),长机发动攻击,僚机负责掩护。

  西班牙内战还证明,轰炸机需要得到保护,否则即便是最轻度的战斗机防空兵力也会让轰炸机难以飞抵目标上空。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许多战略轰炸鼓吹者来说,这不啻是一次震惊,因为他们认为重型轰炸机总是能突破战斗机的防御。对英美两国的空军指挥官来说,直到他们空袭德国的轰炸机群分别在1940年和1943年遭受了损失之后,才得到与战前的德军相同的结论。


Ju 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首次参加实战就是在1938年随同“秃鹰军团”一起干涉西班牙内战

  在西班牙内战中,“秃鹰军团”在发起行动时首先会派出战斗机对敌方空域进行“扫荡”,即让战斗机前出,在极大的范围内摧毁敌人的战斗机部队,这样后者就无力拦截德军的轰炸机了。德国空军在西班牙内战中学到的另一大教训是,攻击敌人的防空体系及其支援基础设施是掌握制空权的最佳方法。这一切让德国空军受益匪浅,直到戈林在“不列颠之战”期间下令不再采用这些战术为止。

  德国空军在西班牙内战中最知名的战术创新是对近距空中支援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秃鹰军团”的参谋长沃尔夫冈?冯?里希特霍芬。这些新战术要求,当友军与敌人的地面部队短兵相接时,要使用俯冲轰炸机和轻型攻击机打击敌人的地面部队。这其实算不上是什么新鲜的想法,事实上,德国空军高层甚至激烈地反对这种理念,认为这样做带来的风险超过了收益。不过,通过在地面战斗的运动战阶段引入与快速机动的机械化部队协同的机制,里希特霍芬革命性地改变了近距支援战术。在这之前,空军需要避免卷入高度机动的地面作战,因为极有可能因为“友军火力”而造成误伤。里希特霍芬解决了这一难题,他的做法是将德国空军的联络军官派往地面部队指挥部,以协调近距支援活动,并将飞机引导到目标区域上空。这是一项重大创新,甚至当战争在1939年9月正式爆发时,德军上下也仅是部分地理解和接受了这一战术。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德军的近距空中支援战术日臻完善并趋于完美,到1941年时,其已成为德军作战行动的一大决定性因素。

纳粹之鹰在海上

  在纳粹德国空军成立后的早期岁月里,其领导层几乎未对海上作战行动有过什么关注,不过,当德国海军在1937年将其飞机移交给德国空军后,事情发生了改变。从根本上来说,德国空军接受了德国海军的军事学说,并将其作为自己的使用,不过却对之做出了三方面的改变——有两项是正确的,第三项却大错特错:

  首先,戈林把德国海军最初的航母舰载机设计方案(双翼机)扔进了废纸篓,代之以德国空军最先进的设计方案:航母舰载型Me 109E战斗机和Ju 87B俯冲轰炸机。德军的航母舰载机联队早在战争爆发之前就做好了战斗准备,不过德国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海军上将延后了航空母舰的完工时间,因此这些飞机在1940年被转交给普通的德国空军部队使用。


纳粹德国海军的“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该舰最终未能投入使用

  其次,德国空军采取了海上布雷战,就像它进行的空中轰炸战役那样。不同于德国海军,德国空军的领导者们倾向于出动庞大的轰炸机编队展开大规模布雷,形成密集的雷场。在战争最初的几个月里,雷德尔海军上将仅开展了小规模的布雷活动,但事实已证明,这是一种非常高超的战术。

  尽管如此,在更改海上袭击战术方面,德国空军的领导高层却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由于坚信仅凭轰炸便足以用来攻击舰船,因此德国空军取消了对新式空投鱼雷的研发。其结果就是,在战争的头两年,德国的海上打击联队在航空鱼雷这种有效的反舰武器方面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在某些时候,他们甚至要向邻近的意大利部队“借”鱼雷用,但这只能作为一种应急措施。

  除上述之外,德国空军还不怎么重视反舰攻击训练。尽管倾巢出动的德军飞机给同盟国海军部队和商船运输造成了惨重损失,但他们的海上作战行动原本可以更有效。德军在这方面的努力,如研发更好的航空鱼雷、防区外武器(如空对海制导导弹)和其他对海打击兵器方面开展得太晚了,以至于未能对海上战局产生什么影响。


“弗里茨X”炸弹,二战期间德国空军的空对面制导武器


战争爆发

  正是以前文所述的军事学说和条令为根基,并以此为指导,戈林的副手、空军元帅厄哈特?米尔希缔造了纳粹德国空军。尽管如此,米尔希的工作总是受到希特勒的干扰,后者的战略需求总是在变化着。最初,希特勒下令建设一支庞大的“威慑力量”,米尔希便将精力集中在较小的、易于生产的装备上,因为这些只需要极少的资源。米尔希从未忘记,需要将德国空军打造成一支均衡的力量,而且他建起了可支持一支“均衡空军”的基础设施和工业基础。1938年,希特勒指示要让德国空军为“将在1942至1944年发动的战争”做好准备,米尔希终于可以放手打造一支均衡的空军了。

  根据自己的想法,米尔希提出了一份建设计划,要求到1942年时建成一支装备5000架一线飞机的空军,包括重型、中型和轻型轰炸机。基于在西班牙内战中吸取的教训,在米尔希的这份计划中,远程战斗机护航力量是一大关键因素。梅塞施密特Me 110战斗机被认为是一款初始设计优秀的机型,但米尔希却把他的希望寄托到了更强悍的Me 210(后改名为Me 410)身上,这种飞机将在1943至1944年间与德军的重型轰炸机几乎同时入役。不过事实证明,上述计划全然是徒劳无功。


梅塞施密特公司研制的Me 410“大黄蜂”双发战斗机,共生产了约1200架

  米尔希的计划几乎还未结出任何硕果时,战争就爆发了。更有甚者,戈林嫉妒米尔希的成就,再加上他与希特勒融洽的私人关系,致使他开始打压米尔希的权威,并慢慢地把米尔希排挤到了幕后。没有了米尔希的组织能力和理性政策,德国空军便在发展后继乏力的情况下卷入了二战的烽火之中,不过其在战争伊始的实力还是颇令人畏惧的。但是,倘若要打一场持久战的话,德国空军的后备力量、训练、研究项目和后勤基础设施都是不完备、不充足的。更糟糕的是,德国空军缺少能修正其缺陷的领导力量。戈林把德国空军支援保障体系中能干的技术型管理者悉数代之以自己的心腹,后者缺乏专业经验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更不用说解决问题了。

闪电战

  就是在这样一种态势下,1939年9月1日,德国空军投身到了战争之中。尽管存在种种缺陷,但德国空军的飞机和支援体系还是大大优于其对手们。在兵力方面,德军相对于其对手也是占据了优势的:德国人总是能够保证在天上有比对手更多的飞机,起码在战争的头两年是这样。一系列问题直到后来才逐渐浮出水面。

表1. 二战期间德国空军战斗机兵力的分配情况


注:正如上面表格中的数字所显示的那样,德国可用的战斗机兵力在整个战争期间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增长。连续不断的战斗造成的消耗让德国人很难打造一支后备力量。这样一来,当某条战线上出现空中的紧急情况时,德军只能将其他战线上的飞机调过去应急。在二战中期,德国空军开始将其战斗机力量集中于本土,以抵抗英美对德国开展的轰炸机攻势。让德军流血不止的主战场还是东线,苏联空军正在缓慢地建设自身的力量。1944年,德军在地中海战区部署的飞机数量也增加了,不过这被意大利从这场战争中抽身的举动所抵消。德国空军承担了太多太多的任务,这也导致了战争末期其整个体系的崩溃。

  德国空军确实为战争做了准备,其在战争初期所赢得的诸多战役胜利就是证明。在闪击波兰的战役中,德国空军先是摧毁了波兰空军的主力,然后转为执行对地遮断任务,摧毁波兰的部队集结地、后勤设施、通信设施和坚固据点。里希特霍芬麾下的飞行大队有效地执行了近距空中支援任务,极大地方便了德军在波兰中部地区的推进。短短两个星期之内,波兰军队便不再是一支能相互协同配合的作战力量了。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空军转入其作战的第三阶段,即粉碎波兰人的抵抗意志。1939年9月25日,德国空军对华沙城防和关键设施进行了大规模轰炸,两天后,这座城市陷落。


德军空袭华沙

  波兰战役结束后,在闪击西欧之前,德国空军花了数月的时间,对若干部队单位进行了重新装备,组建了一些新的单位,并吸取了波兰战役中的经验教训。浮现出来的一大问题是,航空侦察单位遭受了不成比例的损失。尽管如此,在胜利带来的狂热情绪下,其他几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被忽略了。在波兰战役爆发前的几天里,德军情报部门未能发现波兰空军采取了分散布置的策略。德国空军的通信安全也说不上有多好。在战争临爆发时,维修保障部门的情况也是马马虎虎。不过,德国空军的领导层却把目光集中到了表现良好的方面上,他们进一步优化了近距空中支援的作战流程,并额外训练了一些执行此类任务的单位。

表2. 二战期间德国空军轰炸机和运输机的总兵力


注:表中的轰炸机包括水平轰炸机、俯冲轰炸机和对地攻击机

  1940年的斯堪的纳维亚战役和西欧战役中,德国空军同样表现良好,无论在战术上还是在战役上。德国空军先后统治了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和法国的天空。一时间,德国空军看上去似乎是不可阻挡的。

  很快,他们迎来了“不列颠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德国空军在组织和装备方面的短板暴露无遗。在对阵一支现代化空军时,“斯图卡”俯冲轰炸机、Me 110双发战斗机,以及除Ju 88之外的所有中型轰炸机都被证明是力有不逮的。Me 109战斗机被证明航程过短,难以深入英国领空纵深。情报机构的失误导致德国空军的指挥官们几乎无从获得一张关于英国皇家空军的组织结构、状态、弱点或意图的清晰画卷。


在“不列颠之战”期间,英国和德国飞机空战格斗后留下的尾迹

  与之前的战局类似,在1940年夏秋季,纳粹德国空军逐渐在不列颠的天空中占据了上风,就在这时,戈林和希特勒的干涉却把一切都硬生生地拖入了严重的困境,并最终转变为一场灾难。由于将目标从空袭英国皇家空军的基地改为对伦敦和其他城市的无差别轰炸,德国空军失去了作战重心,并从不列颠的天空中被赶了出去。要想横渡海峡对英国发动入侵的话,必须获得制空权,不过德国空军再也不可能获得制空权了。“不列颠之战”尚未结束,德国空军便挥师东进,准备参加“巴巴罗萨行动”,即入侵苏联。


“巴巴罗萨”

  1941年6月,出现在苏联天空中的德国空军实际上已经不再处于其实力的巅峰时期,他们的兵力分散在纵深广阔的整个欧洲地区。“巴巴罗萨行动”开始时,德国空军投入的飞机总数量几乎与前一年可用的飞机总数量相当(1941年6月21日为4880架飞机,1940年5月11日为4780架飞机,这里统计的机型包括战斗机、轰炸机、对地攻击机、海岸巡逻机和侦察机等)。德国国内的产能根本无法补充德国空军在二战初期几场战役中损失的飞机数量,其中尤以“不列颠之战”为甚。

  更糟糕的是,德国空军的空降和空中运输单位在克里特岛空降作战中损失惨重,而“使用领航训练单位支援克里特岛作战”这一决定无疑在一段时期内给德国空军的训练工作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这一时期也恰恰是德国空军谋求迅速扩张发展的时期。在某些部队单位中,飞机的在航率不足65%;更严重的是,从战争一开始,燃料储备就不断处在下降状态。尽管德国空军的领导者们从未忽视空袭苏联工业核心地带的必要性,但他们不幸地发现,随着苏德战争的持久化,德国空军已然沦为了“救火队员”的角色,被用于支援形势更加令人绝望的地面战局。


被摧毁在机场上的苏军雅克轰炸机,后方还有同时被摧毁的伊-16战斗机和斯勃轰炸机

  “巴巴罗萨行动”给德国空军提供了一个在广阔战区内践行其空战军事学说的机会。在战争的初期阶段,德军严格按照其军事学说来组织战斗,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在1941年的战局中,当苏联工业中心进入德军轰炸机的航程后,德国空军先后轰炸了莫斯科、图拉、列宁格勒甚至斯大林格勒市的工厂。1942年和1943年的空袭目标包括位于高尔基市的苏联坦克工厂、位于雅罗斯拉夫尔的合成橡胶工厂、位于萨拉托夫的炼油厂,甚至包括位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巨型坦克工厂。

  与大不列颠不同的是,苏联的工业复合体是些庞大的、易受攻击的目标。对同盟国来说,幸运的是,德国空军的飞机尚不足以执行空袭苏联腹地工业中心的任务:德国缺少相关的资源,不足以维持一场针对苏联工业的战略作战。德国空军的情报机构知道乌拉尔地区苏联工业复合体的位置和产能,特别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地区的那些,但德军基本没有航程能飞抵这些目标且载弹量足够大的轰炸机。在战争的这个时间点上, 纳粹德国工业基础的限制令其无法打造一支战略空军。生产优先权已被赋予了执行对地支援和国土防空任务的飞机。


侵苏战争初期,被德军炸得千疮百孔的基辅市

  从多个方面来看,在整个战争期间,德国空军在东线战场上的命运可视为其整体情况的一个缩影。随着战争的进行,德国空军发现其也被“撕扯”得越来越四分五裂。德国空军的领导者们认识到了支援大西洋战役的必要性,这也有些许战略方面的考量,即对英伦三岛发动“饥饿攻势”,并迟滞美国人的战争准备活动。不过,海上作战的优先权始终是次于地面战争的。德国是个大陆性质的欧洲列强,其空军的组织和作战优先权反映的是国家整体的战略需求。的确,德国空军与先前的海军打击联队结成了有效的统一战线,后者在作战方面受德国海军控制。

  在北非及东线战场上,德国陆军将德国空军作为“飞行炮兵”来使用。在斯大林格勒和突尼斯战役中,德军的空中力量开展了大规模的空运行动,但在扭转战局方面收效甚微,且损失了数目庞大的飞机和宝贵的、难以替代的飞行员及空勤人员。希特勒还想让德国空军保卫法国、挪威和罗马尼亚免遭盟军的突然袭击,与此同时,德国空军各部队一直在使用战前设计的飞机去迎战越来越精密复杂、数量也越来越多的盟军飞机。无论何时,这种态势看上去都不会得到迅速的改观,因为德国空军的技术和采购部门已被颟顸无能的领导层和种种不重视的行为搞垮了。面对越来越壮大的来自西边的空中威胁,1942年时的德国空军依旧缺乏准备。


一大群美军第8航空队的B-17轰炸机正在飞向目标。“飞行堡垒”通过空袭德国境内的铁路编组站和封锁其他目标来达到阻断德军向前方输送燃料和其他补给品的目的

  此时,战前的种种缺陷开始涌现出恶果了。在战争爆发时,德国空军维持着一支相当于一线兵力10%至25%的后备力量,具体数字取决于机型。这些飞机将用来取代和补充替换战损及消耗。1939至1941年间的连续征战已经掏空了这些储备兵力,当战争进入1942年时,德国空军发现其面对的未来毫无疑问是黯淡的。

走向灭亡

  对德国人来说,1943到1944这两年是“咬紧牙关”的两年。战败暂时还不会到来,但除非战略态势发生重大改变,否则同盟国一方注定会赢得战争。尽管在1939至1941年的战局中,德国空军让德国陆军在地面上获得了优势,并在1942年和1943年初迟滞了盟军的攻势,但盟军的空中力量现在已经主宰了天空。1944年夏同盟国相继发起的两场大规模攻势——英美盟军自诺曼底登陆后一路横扫法国,以及苏军发起的“巴格拉季昂”战役并消灭了德国中央集团军群——都是在庞大空中机群的支援下进行的,这也让德军在白天进行大规模的部队调动变得不可能,亦无法在盟军进攻的点上集结起大量打击兵力。

表3. 几场战役开始时德国空军投入的兵力


注:(1)表格中的数据仅为德军在此次战役中投入的兵力,并不包括此时其他战场上的德军力量。
(2)第三栏中的轰炸机包括普通轰炸机和对地攻击机。
(3)库尔斯克战役中德军各机种的投入数量尚不清楚。
(4)“大礼拜”攻势中德军投入的这约1200架飞机几乎全部是用于本土防空的战斗机。

  德国空军灭亡的丧钟是由西方盟军的战略轰炸战役敲响的。在英国皇家空军的夜间轰炸和美国陆军航空队的白天空袭下,德国空军被迫将越来越多的资源集中到本土开展防空作战。德国人在战争初期所享有的技术上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而且他们的对手此时也拥有了数量上的优势。此时的空战越来越像是比拼产能和消耗的战争,在这方面德国根本无望与同盟国竞争,特别是美国。1944年2月,英美空军发起的“大礼拜”空中攻势协同一致地打击了德国空军的基地和飞机工厂,单是在空中就击落了约700架德军飞机,摧毁在地面上的更多。


被航空照相枪捕捉到的一架Me 210战斗机被击落前的最后时刻,时间是1944年

  当然了,德国空军的终极脆弱性体现在汽油储备上。1944年春,盟军对德国合成燃料工厂的轰炸战役粉碎了德国继续运用现代化机械化部队的能力——无论是在陆地上还是在空中。由于燃料供应逐渐告罄,德军的飞行员训练计划也一减再减,老飞行员们承受了越来越多的伤亡。无论是飞机还是空勤人员,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德国空军都在走下坡路,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到1944年中期,德国空军在数量和质量上被盟军全面压倒了,并被迫在劣势的技术条件和情报支持下战斗。新型防空武器、喷气式战斗机和火箭动力战斗机出现得太晚了,以至于无力抵挡盟军的空中狂潮。德军的雷达在技术上无力对抗盟军的反制措施。1944年12月,德国空军发起了“底板行动”,原本指望以此来再次与盟军达成某种力量上的“平衡”,却因为戈林的考虑欠妥而告吹。德军的本意是将盟军的战斗机和对地攻击机摧毁在地面上,以便为“阿登反击战”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不想却赔上了他们最后的飞行员和后备飞机力量,整场空中攻势执行得也非常糟糕。有经验的空勤人员的损失是如此惨重,以至于“底板行动”结束后,对德国空军来说,在一次战役中能出动十几架飞机都算得上是大规模行动了。


在突出部战役(即阿登反击战)中被击落的Fw 190战斗机

  归根结底,纳粹德国空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可以认为是其缺少有能力的技术和战略领导层所致——戈林完全无法胜任长期规划工作,他建立的指挥高层充斥着矛盾重重的机构,他们没兴趣或很难作为一个整体来工作。在1942年之前,技术需求部门和采购部门接受的领导非常糟糕,这让德军在战争的最后两年里几乎是用与开战时相同的主力机型和装备打仗。如果德国空军的研发项目能在阻碍和竞争最小化的状态下推进的话,那么新型喷气式飞机和“秘密武器系统”原本可以在6个月之前出现。尽管如此,从根本上来说,德国空军的失败是由于它被要求去做的太多,但德国根本没有与整个世界为敌的资源。


原文所附材料一:天空中的“猎兵师”

  德国空军是空降作战的先行者。根据前文所述的德国军事学说,空降作战符合第二阶段的空中战役要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空军是唯一一支既控制着空中运输单位,又控制着他们所要空投的伞兵的空中力量。这样做的一大好处就是,就作战执行和空投目标而言,能让运输者和被运输者处在同一个“视角”上。这也可以解释,在二战期间,与其对手相比,为什么德国空军在确保精准空投方面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正准备执行任务的德国伞兵

  对德军空降部队来说,不幸的是,根据德国空军的条令,空降部队需要在其目标的近乎正上方投下。空降部队司令库特?斯图登特(Kurt Student)大将也相信,在伞降/机降着陆时,应采取“油滴”式的进场方式。也就是说,他相信为数众多的小股伞兵可以极大地分散防御者的兵力(犹如水面上漂浮着的一个个油滴一般),这样德军空降部队只需出动不太多的兵力就可以迅速控制较大的区域。在1941年5月德军突袭克里特岛的空降作战中,这种方式被证明付出的代价是非常惨重的:尽管德军最后拿下了克里特岛,但岛上的英国-希腊抵抗者给德军突击部队造成了骇人听闻的伤亡。

  在德国空军看来,空降作战主要分两种类型:战术性的和战役性的。战术性空降是在战线前方50千米以内的距离内进行的,只需动用有限的部队,且只达成有限的目标。德军预期,一支战术性质的部队在伞降敌后并被“包围”后,在24小时之内即可被常规地面部队“解救”出来。1941年的希腊战役期间,对科林斯(Corinth)运河大桥的空降突击就是一次战术性的空降作战。战役性的空降作战要求在距离前线50千米甚至更远的地方进行空降,投入的部队规模也较大,其所针对的是对战役胜利至关重要的目标。战役性空降部队预计在伞降敌后并被“包围”的48至72小时内被常规地面部队“解救”出来。德军在荷兰(1940年)和克里特岛(1941年)的空降行动就是按照战役性空降作战来规划的。


德军进行克里特岛空降作战的照片,可见有一架Ju 52运输机被击落

  尽管德军并未提出关于战略性空降作战的条令条例,但斯图登特将军已经意识到,这种类型的作战在将来每一天都是有可能进行的。战略性空降作战针对的是位于敌人后方纵深、对赢得战争具有战略意义的目标。参加战略性空降的作战部队有必要深入敌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96小时甚至更久)。尽管如此,德国空军的领导层认为,在没有真正的战略空运力量,同时没有发展一支机械化(起码也应该是摩托化)空降部队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开展战略级别的空降作战的。在德军看来,摩托化(如果无法实现机械化的话)空降部队在1940年年底之前根本无法出现在现役战斗部队的序列之中。对克里特岛的突袭可以视为是一次战略性质的空降作战,因为预计要发起两栖登陆的部队被击退了,迫使德军空降部队只能凭一己之力拿下了这座岛屿。

原文所附材料二:德军的航空情报活动

  为了支援战斗活动,德国空军率先探索了如何运用航空侦察的方式获取情报。与德国军事学说中的其他部分类似,德国空军在组织航空侦察活动时也是分三种基本类型——战术性航空侦察、战役性航空侦察和战略性航空侦察。


德国空军Ju 86P型侦察机的高空增压座舱,取消了机首机枪

  战术性航空侦察几乎全部用来支援陆军,其方式基本是在战术地幅(据前线不超过50千米)内通过目视直接观察并报告情况。战役区域内的侦察既包括对可能影响当前或未来军事行动的敌工事、机场和部队单位进行拍照,也包括直接目视侦察并报告战术地幅后方的敌军部队单位。战役区域内的侦察还包括对陆军推进轴线前方的情况进行侦察。

  在西班牙内战中,德军吸取的一大教训是,需要将侦察结果尽可能快地反馈给地面指挥官,这样战术和战役侦察的效果才能实现最大化。因此,德军的照相侦察情报主要依赖单视场摄影,这种方式能够迅速获取照片并进行分析。尽管这种做法加快了航空侦察情报的分发,但在后来的战争中,当同盟国方面开始广泛采取欺骗措施后,这种侦察方式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负面后果——单视场摄影和“瞥一眼”式的照片判读方式太不精确了,难以发现盟军采取的种种伪装欺敌措施。


阿拉多Ar 234喷气式飞机,该机型曾深入英国上空开展侦察活动

  战略性航空侦察则完全是德国空军的事。此类侦察活动针对的是敌人的工业和通信中心,旨在协助己方的战略规划活动,特别是轰炸战役。在德国空军中,战役性和战略性侦察任务由其远程侦察中队执行。不同于战术和战役层面的侦察行动,战略性的情报搜集活动依赖实体镜(立体)摄影,因此其照片判读员能够针对目标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分析。二战期间,德国空军真正意义上的(也是唯一的)战略侦察活动是在东线开展的,其针对的目标是苏联位于乌拉尔及其附近地区的工业力量。对德国人来说,不幸的是,无论是空军总司令戈林还是元首希特勒都不相信侦察的结果。他们也不接受得出的分析结论,即苏联的军火产能要超过德国。这种对真相的拒不接受给德国的战略规划活动造成了负面影响——要知道,东线战场是二战期间德国最重要的一个战场。

  二战爆发前,德国空军还建立了一套比较有效的无线电通信情报组织,该组织用来提供针对敌人空中活动的早期预警。无线电通信情报部队分为两种类型:固定式情报站,用于为指挥高层提供情报;机动式情报站,其被分配给各个航空队听候调遣。固定式情报站受“调查办公室”(Forschungsamt,纳粹德国的地下电话和无线电通信组织)统辖,对外国的外交和战略通信开展截获和破译活动。战前,德国在此类行动中取得了若干不小的成功,监听了外国大使馆的电话线、海空军指挥网络及外交活动。

  机动式情报站被编组成团级单位,其典型的行动方式是跟随航空队司令部一起机动,工作地点也在后者附近。他们的破译活动限于层级较低的战术密码,但颇为擅长提供关于敌人空袭活动的提前预警。对同盟国来说,幸运的是,德国空军只在战略层面对无线电情报和照片情报进行综合,且直到1944年中期才在各个航空队司令部之间建立起一套探寻各种报告和分析资料之间相关性的体系,但此时已经太晚了。


原文所附材料三:纳粹德国空军的直升机

  德国陆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吸取的一大教训就是,迅速机动和维持进攻的势头可以降低己方伤亡。在二战爆发前和战争期间的德军作战条令中,抓住主动权和维持进攻势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任何有可能会威胁并拖慢推进速度的因素都必须被清除。也就是说,对任何作战行动或战役而言,减少敌人的坚固据点数量,越过障碍并先于地面推进部队拿下关键地段是至关重要的目标。德军的战斗工兵被赋予了达成这些目标的任务。面对种种现实,如强大的敌人待在防护工事里、防御武器和火力日益增加等,再加上迅速穿越或突破障碍的需求,导致德军的战斗工兵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岁月里把研究精力集中到了如何更好地摧毁工事和高速运输上(后者是为了迅速、精确地将部队投送到目标上)。在20世纪20年代,这就意味着试验性质的摩托化运输工具、两栖车/艇、有动力登陆设备、高速冲锋舟和滑翔机。希特勒上台后不久,上述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出现了水翼船和直升机,不过使用目的仍然不变——在防御方能够做出反应之前,就将突击部队和装备投送到地面推进方向前方的远距离目标上。

  至于德国是否倾向于打造一支空中机动的突击力量(正如今天的各国陆军所做的那样),目前尚没有什么证据。不过,有证据表明德军工兵曾试图在军或集团军级部队组建某种类型的特种直升机运输单位,以便对战斗工兵进行支援。德国陆军的领导层也将直升机和旋翼机视为引人注目的战术侦察和通信联络飞行器。尽管如此,在1934年,当直升机研发工作的“赞助方”从德国陆军变为德国空军之后,德国陆军对空中机动作战学说的研究就停止了。


福克-沃尔夫公司为德军研制的Fw 61双旋翼直升机

  起初,在对直升机的使用方式上,德国空军与德国陆军的想法几乎一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航空部逐渐确信,固定翼飞机在侦察或攻击方面的表现优于直升机。尽管如此,作为一种战术运输工具,相对于降落伞和滑翔机,直升机具备好几项优势: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与滑翔机相比,直升机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且能提供高出不少的投送周转率。其次,直升机不需要机场,因此可以在靠近前线的前进基地使用。最后,在将负载空降到特定目标的精度方面,直升机与滑翔机相比不遑多让,这就可以将固定翼运输机“释放”出来,去执行更多的远距离运输任务。

  1934年,德国空军提出了其对直升机的初始需求,结果导致了世界上首款实用化直升机的诞生:福克-沃尔夫公司研制的Fw 61直升机。作为一架采用双旋翼设计的直升机,Fw 61于1936年6月26日首飞,且其试飞工作在国际上和德国国内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并有很多人前去观摩。该机型创造了多项直升机领域的高度和速度纪录,并启发了之后战争期间同盟国的直升机设计工作。更重要的是,在Fw 61项目推进过程中吸取的经验教训被应用到了世界上首款运兵直升机——福克-安吉利斯公司研制的Fa 223“龙”(德语:Drache)式军用运输直升机身上。1938年提出的初始规范要求研制一架能运载700千克货物的直升机,尽管首架原型机于1939年8月在工厂下线,但由于发动机和旋翼机械系统的问题,导致测试计划被拖了一年之久。尽管如此,一俟测试工作开始,这架直升机的性能便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龙”式直升机采用双旋翼设计,最多可运载4名士兵或2000千克货物。该机是一款兵员或货物运输直升机。倘若该机真的被用作这一用途的话,那么在那个年代,其将证实自身的性能,并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此,该机接受了一系列各种各样的测试和评估,且测试工作安排得非常紧张。在一次测试中,该机从一处河谷中运载着一门75毫米口径反坦克炮和弹药向海拔2000米高的预设阵地飞去。“龙”式直升机还被用来为山上的火炮阵地吊运弹药:它在执行这一任务时比一个下辖50匹骡子的运输连更快、更有效。在另一次验证飞行中,三架直升机往“敌”掩体后方机降了一个步兵班,步兵班安放炸药并摧毁了掩体。在后来的一次测试中,一架直升机运载着一台Fw 190战斗机的发动机(1300千克重)飞行了32千米的距离。


福克-安吉利斯公司研制的Fa 223“龙”式军用运输直升机

  上述测试工作的结果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如此深刻,以至于德军在1942年8月就下令开展生产工作,并期望在1944年3月前达到每月1000架直升机的产能。不幸的是,盟军在1942年8月发起的一次轰炸摧毁了德国生产直升机的工厂,在此之前,由于原材料短缺导致工厂的建设工作被拖了好几个星期;而生产工作开始后,发动机短缺又对产能造成了阻碍。最终,只有有限几架直升机被生产了出来。6个月后,盟军又对德国的直升机工厂发起了第二次空袭,这彻底终结了德国的直升机生产活动。在此之前,德国总共只完工了12架直升机,饶是如此,盟军的第二次轰炸还是摧毁了德军大部分完工的直升机。最终,只有3架Fa 223直升机幸存下来并被投入到了战争之中。

  二战期间,Fa 223原本应当是一款非常显眼的运兵直升机,并能为德国提供一种在战术地幅内(距前线50千米以内)开展空中机动作战的手段。不幸的是,这款直升机是在这样一个时刻服役的: 纳粹德国的资源已经被压榨到极限了。1943年,德国的飞机生产工作从进攻型飞机转向防御型飞机,同时德国空军也被迫在各条战线上挑战其对手日渐强大的空中力量。德国的空中优势将仅仅局限在东线战场一条窄窄的区域上空了,在敌人掌握有制空权的环境下动用“龙”式直升机无异于一种自杀行为。另外,关于德国空军将如何运用直升机也产生了不少有趣的猜测。有人认为,通过审视德军的“赫德里希行动”(Operation Hedderich)和1940年对比利时埃本-埃美尔(Eben Emeal)要塞的突袭行动,可以一窥德军将如何使用他们的直升机。

  “龙”式直升机以一定数量入役的最有可能的时间是1943年初,而其首次战役性应用可能发生在“堡垒行动”,即1943年7月德军发起的库尔斯克攻势期间。假定直升机被分配给了装甲军,那么“龙”式直升机可能会被用于输送突击工兵,以攻击苏军的坚固据点和夺取关键的道路交叉口——在地面部队的主要推进轴线前方。德军的直升机还有可能会被用来支援其“特种部队”的行动,如奥托?斯科尔兹内的突击队。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假如德军真成立过一支直升机部队的话,其究竟会如何加快空中机动作战这种战斗形态的发展。

原文附表一:二战期间德国空军战斗机概况


注:(1)这里的“作战速度”是飞机的最大作战飞行速度,即飞机无炸弹负载且以最经济的巡航速度飞行时所获得的速度。
(2)挂载可抛式副油箱时的航程。
(3)Bf 109T-1战斗机是为“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研制的舰载机,但从未正式投入使用。

原文附表二:二战期间德国空军轰炸机概况


注:(1)这里的“作战速度”是飞机的最大作战飞行速度,即炸弹已投下且以最经济的巡航速度飞行时所获得的速度。
(2)部分轰炸机的航程为挂载可抛式副油箱时的航程。
(3)He 277是亨克尔公司与He 177轰炸机平行研发的重型轰炸机,采用四发设计,减轻了机体结构重量。该款轰炸机满足了1937年提出的任务需求——在恩斯特?乌德特加上“能以60度角进行俯冲”这一要求之前。He 277是一款水平轰炸机。
(4)Ju 87C-1是为“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研制的舰载机,但从未正式投入使用。

原文附表三:二战期间德国空军运输机概况

喜欢熠熠童心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熠熠童心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