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张玉凤与毛家后人合影,与李敏、李讷关系融洽,晚年气质优雅出众
送交者: DsiHqsVqs[★品衔R5★] 于 2022-03-17 0:25 已读 1825 次 3 赞  

DsiHqsVqs的个人频道

网络上曾经有这样一张照片引起大家的争相转发与盛赞,照片的主人公分别是毛新宇夫妻和一名气质优雅出众的女士。



这名女士,虽已满头银丝,但却丝毫难掩她优雅从容的气质,看神态观,似与毛家人走得很近,但是毛家的亲戚中大家又对她毫无印象。

那么此人到底是谁?

1958年,一位年仅14岁的牡丹江女孩因为家中经济困难,只能辍学外出打工。



当时牡丹江铁路局正在招收服务员,所以她想到那里去碰碰运气,谁也不曾想到小姑娘做的这个决定,竟最终把她带到了毛主席身边,并作为主席最亲近的工作人员陪伴伟大领袖度过了他的整个晚年时期。

这位小女孩正是照片中那位神秘女士,也是毛主席最后一位机要秘书张玉凤。

可话又说回来了,张玉凤与毛家的故事到底是如何开始的呢?



毛主席问小列车员名字

故事还得从57年前讲起。

14岁那年,张玉凤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应聘列车服务员,可没想到的是铁路局的领导却一眼相信中了她。

她的条件不错,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而且形象秀丽,性格温和有包容心,做事也干净利落。工作2年后,她被调到北京负责中央领导们的专列。



1962年,她又破格而出,再次被调到了毛主席专列。

当时主席专列有很多节车厢主席就固定在几节之间活动,不是亲近重要的机关同志,是不能到他车厢去的。

那时张玉凤刚到时,并没有权限到主席车厢,把他调到主席车厢,还是主席自己的意思。



一次毛主席特意让汪东兴把她叫来,问了她的名字,还特意把她的名字记在了小纸条上。

这次谈话后,毛主席在小纸条上刻意写下了“张玉凤”这三个字,汪东兴不经意看到了,心领神会地问:“主席,是否要把他调到您的车厢来?”

毛主席含笑默认。



“小辣椒”碰到了毛主席

从那之后,张玉凤就被调到了毛主席的车厢,主席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也会逗逗这位憨厚可爱的小列车员,对她的工作能力与态度也相当满意。

比如1966年毛主席回老家韶山冲,在为数不多的陪同人员中就有张玉凤这位小列车员。



往后的几年,只要毛主席坐专列,张玉凤都事无巨细地照顾他的衣食住行,两人在融洽默契的相处中渐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一对忘年交。

闲暇之余,毛主席常和张玉凤聊天解闷,教她读书、写字,教她待人接物的道理,视如己出。



1970年,毛主席已经77岁了,这时他出现一些老年性疾病,身体已经不如以往出巡时那样方便。

7月,按照毛主席的意思,中央把张玉凤调到了主席中南海的住处,贴身照顾主席的生活与起居。

张玉凤回忆,从1962年到1976年,在与毛主席多达14年的相处中,两人一直十分默契融洽,主席对她十分包容爱护,有不懂的东西也经常和她耐心讲解,慈祥地就像自己的老父亲一般,一点距离感都没有。



那时候毛主席的家人儿女,不能轻易来探望主席,所以大多数时候他的身边人就是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因此更加待他们想待自己的小孩一样。

但是,在为毛主席服务14年的岁月里,两人的相处也不尽是顺风顺水,张玉凤回忆自己期间也犯过一个大错误被毛主席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有一次,毛主席接见了一位客人,张玉凤很不喜欢他,因此服务的时候就一直全程努着嘴,毛主席看了很不开心。



作为服务人员来说,上门是客,微笑是给别人最好的礼物,这是服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操守。

于是在客人离去后毛主席找到张玉凤狠狠地批评了她,但此时的张玉凤丝毫不觉得自己犯了错,仍旧固执己见的狡辩。

这一次毛主席罕见地瞪了她一眼狠狠道:“想干就干,你要是不高兴就给我滚!”

相处十多年来,这还是毛主席首次对张玉凤大发脾气,着实把她给吓哭了,当即委屈巴巴地收拾东西就回了家。



回家待了近半个月,双方都“按兵不动”,老死不相往来。

有一次,毛主席派人去让她写保证书,张玉凤把头一横——“不写!”

这一下又被毛主席彻底晾在了一边。

两人此次的较量,最终以毛主席的完胜告终,因为最终还是张玉凤自己主动向毛主席妥协认的错。



毛主席曾这样感慨地对她说:“小张啊,你是办事认真,工作尽职,没想到却是张飞的后代,一点就跳,以后可得注意点儿哦!”

经此一事之后,张玉凤知错就改,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工作表现一直很让毛主席满意,并慢慢有了让她兼任自己机要秘书的打算。

知道毛主席最多“秘密”的人

晚年在毛主席所有的工作人员中,张玉凤是与主席最亲近的一位,别的护士如吴旭君、孟锦云等大多都是轮值照顾主席,只在主席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候才会扎点蹲守,只有张玉凤是一年几乎365天不断地守在毛主席身边。

一方面是毛主席需要她,离不开她,有她在身边感觉踏实顺心。另一方面是张玉凤放心不下毛主席,自愿守在主席身边。



在两人相处的岁月里,彼此间的认识与了解越来越深,张玉凤也成为了毛主席最踏实放心的人。

从1971年开始,毛主席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常见的老年性疾病是其次,最主要是肺叶出现了严重的发炎问题,一到后半夜转凉总是咳个不停,张玉凤听了分外催心。

1月的一天,毛主席突然因为严重的咳嗽导致缺氧休克过去,这一下可把在场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吓坏了。

幸好当时中央考虑毛主席身体状况不好,一套紧急医疗设备与医护班子一直随时待命。

在大家紧急地抢救之下,终于把毛主席从鬼门关那里拉了回来。

毛主席醒后,看着额头满是汗珠哭得梨花带雨的张玉凤笑着说:“嘿……我刚刚好像睡了一觉。”



在诸多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一致照料下,毛主席肺的问题好转许多,精神也渐渐抖擞起来。

那段时间毛主席发现张玉凤相较以往瘦了许多,他明白那是照顾他累的。

诚然,在所有的工作人员中,张玉凤付出得最多,为了照顾毛主席,她连过年都没有回去和家人团聚。

可惜毛主席肺的问题好了以后,眼睛又出现了毛病,白内障开始困扰着他,陆续至半失明状态。



那个年代来说做白内障手术我国的医生还是有相当的把握的,但是毛主席一直不大相信西医手术的作用因此一直不愿手术,平时均以中医药保守治疗为主,最终使得他白内障的状况更加糟糕。

此时恰逢他的机要秘书徐业夫有病在身不再适合担任秘书一职,当周总理问他有没有机要秘书的合适人选时,毛主席不假思索地想到了张玉凤。

就这样张玉凤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毛主席最后一任机要秘书,成为了知道毛主席最多“秘密”的那个人。



在做机要秘书前,毛主席特意找到张玉凤和她约法三章:

一、要守纪律!

毛主席特意举例,有些中央给的文件,她做秘书可以看,而汪东兴张耀祠,包括主席的家人都不能看,也不能让他们看。

二、不要以为当了毛主席秘书就可以指挥一切,要知道自己为谁工作,代表谁办事,永远不要得意忘形。

对此毛主席又举例说他以前有个卫士,仗着自己是主席身边人,一次让他给总理打电话,回来后神气得不行,他就看了很不舒服。



三、做秘书首要的是谦虚谨慎,多学习,除了每天收发文件,还要多看材料。

毛主席交代的这些事情,张玉凤都牢牢谨记,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全心全意为主席服务。

不知不觉间,她知道国家的事情越来越多,知道主席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越深入了解,越发体会这位老人很多时候的心酸与无奈。同时对他的爱戴之情也越来越浓厚。



毛主席当时眼睛看不清了,就开始让张玉凤给自己读报、读书、读文件,遇到疑惑处常停下来让她多读几遍。

有时候遇到晦涩难懂或者有教育意义的地方常常会拎出来剖析,培养张玉凤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老人看不清了,出门的机会便少了很多,有时候烦了闷了,便会和张玉凤天南地北的聊天,谈到自己的母亲,谈到生死,谈到自己以前革命时期发生的一些趣事,当然还有一些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最内心深处的想法。

老人讲话的时候,张玉凤就怔怔地撑着小脑袋看着他,静静地聆听着这位伟大的老人述说着曾经的光辉岁月。



后来毛主席的身体越来越糟糕了,时常陷入半昏迷状态,他又把自己小保险柜的钥匙交给了张玉凤。

并交代她这份钥匙打死也不能交给别人,万一哪一天自己去世,一定要遵从自己的嘱咐交给党和国家。

1976年9月毛主席临终之际,张玉凤谨记毛主席的嘱托,死死地守住了这把钥匙,并在毛主席去世后将它交给了华国锋。



最后一个新年

张玉凤记忆最深刻的一个春节是1976年。在这一年共和国的冬天显得分外寒冷。

在前新华社记者段文华采访张玉凤时,张玉凤回忆,1976年的时候,祖国人民都沉浸在“毛主席万寿无疆”的深切希冀中,毛主席公开亮相时看起来也是那么神采奕奕。

然而实际上毛主席当时的身体已经很糟糕了,甚至已经不能下地走路了,讲话也很困难。

对于1976年,祖国人民是无比沉痛的。在这一年,先是周总理去世,后来毛主席也溘然长逝。



对于当初周总理的去世,围绕毛主席,当初外界是有议论的,议论的主题主要是围绕毛主席没有出席周总理的追悼会。

对此张玉凤在记者的提问下,首次吐露了实情。

张玉凤回忆,1月8日那天是周总理的追悼会,可当时毛主席一直没有要去参加追悼会的意思,最终还是她鼓起勇气问:“主席,总理的追悼会咱还去么?”



张玉凤说:“当时主席的腿不好,他一手拿着文件,一手无奈地拍了拍自己的大腿说:我也走不动了呀~”。

1976年是毛主席的最后一个春节,除夕夜时由于总理新丧,中南海出奇的安静,整个北京似乎都没有了往年鞭炮齐响的热闹。



毛主席静静地躺在屋子里,突然听到远方有鞭炮的声音,想起是除夕,感觉太安静了,转头对张玉凤说:“去放几挂鞭炮吧,你们这些年轻人也该过过节!”

这时候张玉凤才赶紧出门张罗着大家放鞭炮,一会之后门外鞭炮齐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硝烟的年味,北京城好像一下子又热闹起来了。

1976年9月9日那天,伟大领袖毛主席永远地离我们而去。



在他去世的那天,张玉凤如丧考妣,哭得肝肠寸断,她再也不能聆听这位敬爱的老爷爷的教诲了,再也不能和他讲话了。

回归平凡,恪守承诺

诚然,作为毛主席生前最亲近的人,知道毛主席事情最多的人,张玉凤在当时具有极高的能量。

毛主席去世后,组织上考虑她曾经为毛主席工作的履历,把她调到了国家第一档案库,希望她能发挥余热,帮助国家整理一些事关毛主席的重要资料与档案。



然而,从始至终张玉凤都觉得,自己除了做过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就是个服务员,主席的列车服务员,如今更应该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回归本来的生活。

最终在张玉凤的请求之下,组织上充分尊重其意愿,把她调回了铁道部,重新做一名列车员。



她的内心深处与毛主席的羁绊,比任何人想象中的都要深,故而婉拒了中央的安排。

重新成为一名普通的列车服务员之后,张玉凤得以有了自己更多的空余时间。



此后,一家人一直居住在北京西单的某个僻静胡同的老楼房里,平日里夫妻两人回归平凡,正常上班,进进出出几十年,邻居都不知道这家的女主人曾为毛主席工作过16年。



平时,偶尔也有中央的同志来找她取证关于毛主席的某些资料,对于毛主席生前愿意说的,她都言无不尽,对于不愿意让人知道的,她都绝口不提,一直拿捏着巧妙的分寸。

恰恰是张玉凤的这份淡泊名利,为她赚取了美满的晚年。



追忆伟人身影

晚年的张玉凤老人过得美满幸福,两位女儿都很有出息。

她和丈夫都是从铁道部处长的位置上退下来的,因此退休之后,两人的生活保障还算不错,让他们有充足的条件可以安享晚年。

退休之后,丈夫刘爱民还学会了开车,平时就带着妻子去旅行、探望朋友。



退休之后,张玉凤与毛家人走的最近,如毛新宇一家,还有李敏、李讷一家。

面对记者采访时,张玉凤常说,主席生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便与孩子们见面,平日相处的时间就更少了,自己作为主席曾经最亲近的人,一直不自觉地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了。

其实不仅是张玉凤,毛家后人早已经把她当做毛家人看待了。平时他们是有话题,了解彼此的心酸与艰苦,能聊到一块去的。



平时李敏、李讷一家常出去旅行,或者参加某些活动,总会热情地拉上张玉凤一同前往。

闲下来的时候,张玉凤说自己最喜欢做两件事,一个是看书,看毛主席曾推荐她看的书,为此她还从毛主席生前所看过的诸多书中整理出了最具主席代表性思想的100本书,编成了《毛泽东藏书》供世人领略毛主席生前的读书精要与伟大思想。

另一个是写毛笔字。

众所周知,毛主席的毛笔字乃天下一绝,颇有张旭、怀素的底子,尤善狂草与行书,文风笔走龙蛇、大气磅礴。



对文化程度低的,他写工整秀丽的行书,对文化程度高的如民主人士、爱国诗人与科学家等则写草书。

毛主席生前曾教张玉凤写毛笔字,但那时候一来张玉凤没有耐心,二来大家都忙,所以张玉凤的毛笔字一直写得歪歪扭扭十分蹩脚。

晚年的张玉凤退休之后想起了毛主席昔日的教诲,又重新写起了毛笔字,重新从楷书写起,追忆主席身影。以前毛主席总说她写字:“还没学会走呢就想着跑了!”



网上流传着张玉凤与李敏、李讷、毛新宇等人的合照。照片里张玉凤笑容洋溢,气质优雅出众,丝毫不见岁月的痕迹。

看得出来她过得很好,只有恬淡、知足常乐的人生,才能焕发出这样独特魅力。

张玉凤老人用事实证明,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岁月不是只给人的容颜以衰老,同时也能给人以魅力与韵味。

致敬这位曾不平凡最终却甘于平凡的伟大老人!

参考资料:《张玉凤退休后的平安生活》——前新闻社记者段文华

《毛泽东秘书:张玉凤的晚年生活》——黄海(湖南省档案局)(盛弘)

喜欢DsiHqsVqs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DsiHqsVqs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