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百家论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悄然消失的南方暴雨洪灾……
送交者: 草庐听雪[♂☆★★声望品衔11★★☆♂] 于 2020-06-18 19:27 已读 902 次 2 赞  

草庐听雪的个人频道


  

 

  南方告急!洪灾造成江西、湖南、广西等8省(自治区)45市(自治州)200个县(市、区)176.3万人受灾,9人死亡,5人失踪,12万人紧急转移安置,6.9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900余间房屋倒塌,1.3万间不同程度损坏……

  南方发洪水了吗?看朋友圈,一张张城市被洪水围困、高速公路被冲毁、汽车被困在“孤岛”的图片,触目惊心。但是看国内正规、权威的媒体机构所推送的新闻,又似乎压根儿就没有什么洪水,举国上下风平浪静。

  有好事的网友说为了证明南方确实发生了暴雨洪水,他特意打开电视新闻,想看看南方究竟被淹成什么样子了,南方的同胞们还好吗?结果,他看到的是电视台滚动播放美帝的混乱局面,和主持人一脸幸灾乐祸的笑容!

  今天,有网友撰文愤怒地发问:中国的媒体人都死绝了吗?本轮波及南方多个省的暴雨洪灾,为什么就没有国内的新闻媒体关注?为什么没有记者去报道?为什么没有人关心南方暴雨灾区群众的遭遇?

  这个发问,其实是个天问,也是一个伪问题。很快有网友在微信群隔空对话:媒体人没有死绝,只是他们的眼睛都瞎了,他们看不见南方的暴雨洪灾,更看不见暴雨洪灾之下的民生疾苦……

  不管是死绝了,还是眼睛瞎了,反正我的手机上,各大主流媒体、门户网站,推送的新闻中鲜有南方暴雨洪灾。看上去,这场席卷南方多个省市、淹城没路、毁桥断道的暴雨洪灾,就像根本没发生过一样。

  不仅这次洪灾如此,前不久南方某地发生的暴雨内涝,大片城区被淹,汽车像馒头一样泡在浑黄的洪水中,被洪水冲走的人声嘶力竭地呼救,似乎新闻媒体也没有报道过,也假装没有发生过。

  我们都知道,新闻媒体靠新闻活着,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新闻;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记者、就有新闻媒体人。还记得当年汶川大地震,多少媒体记者冒着生命危险,历尽千辛万苦跑到地震核心区,在颤抖的大地上发回第一手新闻信息!

  为什么朋友圈照片、视频,看上去损失惨重且触目惊心的南方暴雨洪灾,竟然会没有媒体人关注呢?我很奇怪。或者说,假如新闻媒体人连暴雨洪灾泥石流都不关注了,他们又在关注什么呢?

  昨天(指6月8日——编者注)上午7点13分,新浪、网易、凤凰、一点资讯等门户网站平台,几乎同一时间推送了美国死亡11万人的新闻。还有其他很多媒体机构,都无一例外、无差别地争相报道这则美国新闻。

  

 

  今天(指6月9日——编者注)下午5点左右,门户网站几乎在同一时间给我推送了三条关于美国的新闻。今天的新闻节目中,依然没有南方暴雨洪灾的影子,洪水不是退了,而是消失了……

  

 

  同胞的生死他们毫不在意,美国人死亡他们却如丧考妣!这算不算吃里扒外?当然算!用我们四川话说就是:吃家饭,拉野屎!他们赚的是中国人的票子,关心的却是美国人的命运!

  网传国内有美分带路傥,这些吃中国人民的饭,干美国群众的活的分子,才是真正的美分带路傥。中国老百姓的血汗钱养着他们,他们却死心塌地帮美国人干活。美国人骂特朗普、美国媒体骂特朗普,他们也骂特朗普……

  点开最近的主流大媒体的新闻稿件,你会惊讶地发现新闻媒体报道的重心都落在了美国黑人佛洛依德之死引发的抗议上。他们都在关心美国的动荡、关注美国老百姓的生死存亡,所以他们没功夫关注南方暴雨洪灾,肆虐的南方暴雨洪灾,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我总感觉他们赤裸裸地有个美国爹,但他们偏偏强调自己有颗中国心!既然生在中国、赚中国人流量、有颗中国心,就该为中国人说话,为中国人办事,而不应该去跪舔美国的老百姓。

  相对于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南方暴雨洪灾受灾地区的人民群众,才是中国媒体人的衣食父母,才是你们的亲爹亲妈!中国老百姓,不能尽养白眼狼!

喜欢草庐听雪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草庐听雪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百家论坛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