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百家论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方言和普通话 | 口音象征阶级曾是不言而喻的“潜规则”
送交者: yejushi[★★★★强图奋发★★★★] 于 2019-03-20 23:36 已读 877 次 3 赞  

yejushi的个人频道

方言和普通话 | 口音象征阶级曾是不言而喻的“潜规则” 6park.com

原标题:方言和普通话 | 口音象征阶级曾是不言而喻的“潜规则” 6park.com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方言是萦绕在心间那一抹挥之不去的浓郁乡愁,更是破译地域文化基因的独特密码。留住一地方言,就是留住一域的文化与历史。

钱锺书在《围城》中说:“人哼诗和临死吃语,二者都用乡音。”这大概是百年前的旧俗。如今的人临死不管用何呓语,哼诗恐怕是不会用乡音了。走在北京的大街上,除了偶尔听到纯正的京片子,最多的还是不标准的普通话——这普通话尚有“粤普”“闽普”“湘普”……之分。



钱钟书

在北京待久了,只是听人说话也能听出许多乐趣。例如有的地方“l”和“n”不分,会把“料理”说成“尿你”。有些地方的人说普通话时音调颇为清奇,一句话里声调先升再降,如同拱桥,圆润无棱。福建人分不清“h”和“f”,把自己的“福建”也要说成“胡建”。



北方方言易懂,而南方方言似乎大都艰难晦涩,北方人一概难解其意。梁实秋就曾在《清华八年》中记载,由于南方方言颇为特殊,以致刚入学时南方同学与其他同学几乎无法交流。



梁启超

梁启超最初觐见圣上,也因为一口“广东官话”让光绪摸不着头脑,两人四目相对,或许都在心里感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现在的同学中也多有“粤语跟鸟语似的没人听得懂”的笑话。话虽这么说,其实颇有一种“酸葡萄”的心理,因为现在似乎只有母语为粤语沪语者敢于公开展示自己的“乡音”。



村上春树

在大都市里,口音象征阶级,这已成为不言而喻的“潜规则”。日语有关西口音与关东口音之分,如东野圭吾就曾因浓重的关西口音被当作“乡下人”看待;村上春树也是关西人,但如他在《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来》中所说,他已能在两种口音中转换自如,不至于被人嘲笑。而在香港,也只有腕儿大到王菲的地步才敢不讲究口音。



纵观中国,俗话说“十里不同音”,中国的方言是一片姹紫嫣红。身在北京,如沪语之类有上海撑腰的方言自然不怕,而豫鲁方言就没那么幸运了,平日里只能躲在普通话这“遮羞布”后面,如亚当、夏娃一般小心翼翼,生怕出丑。是所谓“谨言慎行”。



沈从文



张爱玲

但方言也能产生文学。如沈从文作品中常见湘西方言,海派作家如张爱玲又爱用吴地软语,《西游记》里夹杂安徽土话,皆富有地域美和人性美。鲁迅也说:“方言土语,很有些意味深长的话。”可见方言虽“土”,但用词造句中也是卧虎藏龙。

英国广播公司的发音向来被称为“女王之音”, 因其纯正优雅,受到众人追捧。而今BBC为了消除国民以口音划分阶级的现象,也开始故意加入“杂音”了。百花齐放,大概好过一家独鸣。

评分完成:已经给 yejushi 加上 100 银元!

喜欢yejushi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yejushi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百家论坛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