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百家论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长城防境外之敌,也防自家百姓,清长城最粗糙(组图)
送交者: nurgaci[★★四星铲屎上将★★] 于 2019-09-01 10:06 已读 1615 次 6 赞  

nurgaci的个人频道

     长城在历史上发挥过什么作用,历来争议颇多。有人认为,长城抵御不了游牧民族的入侵,“既不能阻挡敌人,更不能保护汉人”,能发挥的仅是预警功能;也有人认为,预警功能其实也很有限,长城实属“无用之物”,“顶多是个摆设”。
这种质疑是不成立的。 6park.com

防御外敌入侵 6park.com

长城,不仅仅是指城墙,还包括关城、烽燧、城障、堑壕等一系列配套的军事设施。 6park.com

从先秦时代的楚、齐、秦、赵、燕、魏、郑、中山等诸侯国,到后来秦、西汉、东汉、北魏、北齐、北周、隋、辽、金、元、明、清等朝代,都曾修筑长城。其中,北魏、北周的建立者是鲜卑人,辽、金、元的建立者分别是契丹人、女真人和蒙古人。 6park.com

曾被长城阻隔的游牧民族,占领中原后继续修筑长城,显见在他们的经验里,长城确有防御北方之敌的功效。 6park.com

具体案例也能够证明长城的这种御北功效。 6park.com

6park.com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朝“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西汉灭楼兰、车师后,将长城从酒泉修到玉门,汉军凭借这段长城,出兵攻击大宛,迫使大宛归降。汉昭帝、汉元帝在位期间,“建塞微,起亭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北魏修筑长城,有效防范了柔然的侵扰。明朝将领余子俊曾大规模修筑从清水营(今山西省谷县)到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县)的长城,其后“北虏知不能犯,遂不复入套者二十余年”——河套地区的蒙古人在坚固的长城面前,似乎无计可施。明朝后期,女真人7次绕道河北、山西等地关口,攻城略地,但都因后方有长城阻隔,不能及时输送大批粮草,被迫撤军。如果不是吴三桂献出山海关,女真人的确很难突破长城防线。 6park.com

历史学者罗家伦说:“北方地势平坦,大漠一望无边,敌军骑兵,随地可以出没。所以只有靠此项连续不断的伟大工事,才能‘限胡马之足’。”古建专家罗哲文说:“长城这一防御工程,为什么几十个诸侯和王朝两千多年来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要修建它,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有用。” 6park.com

这些都是中肯之论。 6park.com

防止人口外流 6park.com

除了御外,长城还有防内的功效。 6park.com

西汉元帝时期,郎中侯应上书,详谈长城的重要价值。除对外的军事价值外,侯应特别提到了长城的防内功效: 6park.com

“设塞缴,置屯戍,非独为匈奴而已,亦为诸属国降民,本故匈奴之人,恐其思旧逃亡”(防止归降的西域人、匈奴人回归塞外故地);“往者从军,多没不还者,子孙贫困,一旦亡出,从其亲戚”(防止边郡的贫困子弟投靠在匈奴的亲属)、“又边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曰‘闻匈奴中乐,无奈侯望急’何,然时有亡出塞者”(边郡的奴婢听说匈奴地区生活好,时常有人流亡过去;这是防民众用脚投票);“盗贼桀黥,群辈犯法,如其窘急,亡走北出,则不可制”(很多人犯罪后,为逃脱制裁,会选择流亡匈奴)。 6park.com

按照汉朝法律,非朝廷使节私自出塞,与盗贼同罪。即便如此,从汉朝流亡匈奴者依旧很多。 6park.com

出土的汉简记录了不少相关内容。如“门伤人亡”“颍川郡长祝自建里李广元凤四年六月己亥亡”等。流亡人数过多,严重影响了西汉政府的税收。汉朝后来和匈奴约定,“自长城以南天子有之,长城以北单于有之。有犯塞,辄以状闻;有降者,不得受”,意即以长城为汉、匈国界,双方都不能接受来自对方的归附者。 6park.com

这种防内功效,延续至明代依然存在。不过效果似乎不佳。 6park.com

比如,明朝正德年间,蒙古人控制的归绥地区赋役较轻,长城内的百姓“颇有苦所司之诛求,思虏中之安乐”者,常出现“边人告饥,又苦于朘削,往往投入虏中”的现象。嘉靖年间,蒙古俺答汗“悬书穹庐外”,以优厚待遇招纳边地汉人,越过长城“用脚投票”者更众,“或因饥馑困饿,或因官司剥削,或因失事避罪,故投彼中。” 6park.com

“隆庆议和”之后,明蒙互市,关键条约之一,就是要求蒙方:若有汉人越过长城往投,须拿住送还,且对送还者有重赏。 6park.com

水土沙漠化 6park.com

在花费巨大人力、物力修筑长城后,历代都会向边塞移民屯田,以满足驻军的人员补给和粮食供应。 6park.com

比如,秦始皇以“拜爵一级”为奖励,迁移3万家人到边塞戍守。汉朝延续秦朝政策,继续向边塞移民,最多的一次,迁动的人达70万。有学者称,“秦汉两朝累计投入军屯、民屯、实边的民兵当近千万之众,分布范围遍及长城沿线诸多战略要地”。屯田制自“魏晋而下,无代无之”,在明朝一度出现“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的情况。 6park.com

这种大规模移民造就了新的经济中心。 6park.com

比如,汉朝出现了河西、鄂尔多斯、辽阳三个新兴经济区,其中鄂尔多斯被称为“新秦”,那里“人民炽盛,牛马布野”。明朝的大同等九边重镇“富庶繁华,不下江南”。南北经济交流也多围绕长城展开。比如,明朝“隆兴和议”之后,汉、蒙之间围绕长城,通过官办的贡市、关市、马市,以及民间的民市、月市、小市等,开展贸易。长城沿线出现“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臻,无异于中原”的景象。 6park.com

但移民屯田也有副作用。 6park.com

6park.com

长城大多建在高原、山地地区,且多大雨、暴风。屯田加剧了这些地方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比如,毛乌素沙漠在明朝中后期不断南进,以至大段长城被堆埋,如边将涂宗俊上书所言: 6park.com

“中路边墙三百余里,自隆庆末年创筑……万历二年以来,风雍沙积,日甚一日,高者至于埋没墩台,卑者亦如大堤长坂,一望黄沙,漫衍无际……” 6park.com

在建设长城过程中,就近过度伐树烧砖取石,也会对植被造成很大破坏。 6park.com

明朝修筑长城时,原秦、汉长城所在地的环境已严重沙漠化,不利于战时防御,也无法就地屯田解决军粮问题。故而,明长城中段不得不向南退缩了约500公里,东段不得不后退100~300公里,西段退的最多,达到600公里。 6park.com

很快,明长城又重蹈覆辙。比如,自毛乌素沙漠后撤的神木-定边-宁夏线长城,仅屯田垦耕了约一百年,至嘉靖中期,已成“四望黄沙,不产五谷”之境。 6park.com

      清代时期,有过康熙的“不修边墙”令,且颇为有名,好像天下太平,但实际上,清不修长城是一个美化八旗无能腐朽统治 的大谎言。清代长城的规模也是相当大的,且地域跨度之大,则是空前绝后的,其修筑范围基本包括了淮河以北所有省份,包括蒙古和汉人交界的长城,黄河以北尤为密集。 6park.com

6park.com

满清政府曾下令“不修边墙”,但只是形式大于意义。 6park.com

顺治、康熙年间先后修建柳条边于辽河流域和今吉林部分地区。禁止汉人越过边墙打猎、放牧和采人参。辽河流域的柳条边,南起今辽宁凤城南,至山海关北接长城,周长850千米,名为老边,也称盛京边墙。又自威远堡东北走向至今吉林市北法特,长345千米,名为新边。老边自威远堡至山海关的西段,归盛京将军管辖;自威远堡至凤城南的东段,归盛京兵部管辖并受盛京将军兼统。新边则归宁古塔将军(后改吉林将军)管辖。在交通要道处初设边门21,后减为20。每边门驻官兵数十人,稽察行人。 6park.com

6park.com

清政府也曾修筑长城个别关口和城墙,并没有做到所谓的“弃长城而不用”,对山海关等重要关口和长城段,都有相当规模的修缮和使用,到顺治及其以后时期,曾修筑大境门等著名长城关口,位于河北西北的“大境门”也是清朝修筑的最大长城关卡之一。 6park.com

6park.com

清朝与前朝相比,长城的修建有很大不同 6park.com

1清长城与明长城及历代长城不同,主要是用于对内血腥镇压百姓起义的工具。 6park.com

2清长城相对粗糙,大多是豆腐渣工程且保存不多,作用单一,故而很少提及,更无法同高质量明长城比肩。 6park.com

3清长城多为清政府后期所建,清前期不屑于修,清后期仅仅是权宜之计,而今人又往往被康熙一人的豪情吹牛皮之言所蒙蔽,故多以为清朝无长城,其实差矣! 6park.com

6park.com

清长城的布局不象明代长城那样,连绵不断,而是因地势、要隘具体情况当密则密、应疏则疏。其基本原则是,重要隘口、渡口、筑高墙、重墙、设炮台;一般渡口、小道,筑营垒,挡墙;遇河水平缓或河岸平缓地段,“乃筑长墉、千里连蜷”,逢山势峭立若壁,人机难以攀授高岸,则仅在两侧或相邻陡崖径间筑棚卡。 6park.com

6park.com

县壶口瀑布东岸的山脚下,至今保存着同治年间为了防止西捻军东渡黄河而修筑的清代长城遗址,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长城。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壶口附近的清代长城,所处地势险要,西临黄河波涛,东依崇山峻岭,筑在岸边山崖上。墙的高低依地势而定,高则10余米,低则2米左右,由砖和方石砌成,断断续续保存有两公里。墙顶每隔一段筑有一处炮台,设瞭望口和射孔。在城墙入口处至今保存“河清门”、“四名碑亭”遗迹,此段长城是发现建造最晚的长城,在国内外影响颇大,将中国长城修筑史下限拓展了200余年。 6park.com

参考资料 6park.com

吉人:《万里长城——古代人类防卫设施的杰出代表》, 中国长城学会编《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 孙志升:《中国长城》,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 陈梧桐:《长城不是闭关自守的符号》,《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黄永美:《西汉若干问题研究》,西北大学,2013年。 孔繁德:《中国长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历史作用》,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1994年。

6park.com

.
贴主:nurgaci于2019_09_01 10:21:35编辑
楼主设置:谢绝布衣用户参与回复交流
喜欢nurgaci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nurgaci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百家论坛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