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百家论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发人深省的“阳谋”
送交者: Lv200[☆★★★声望勋衔16★★★☆] 于 2019-09-11 11:52 已读 724 次 1 赞  

Lv200的个人频道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发人深省的“阳谋”? 6park.com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中国历代的权谋博弈,向来奇招迭出,比如那些如冷箭般的阴谋,常见后人连呼“烧脑”。不过对于历史上的当事人们来说,有时更叫人头疼的,反而是“阳谋”。

比起或偷偷摸摸或防不胜防的阴谋来,阳谋看上去很“光明正大”,往往一出招,就好像个大坑横亘在面前,也更“硬核”,哪怕是看得见的大坑,也恰恰卡在对手的死穴上。叫对手明知是坑,却也必须硬着头皮接招,甚至咬牙往坑里跳。因此上演的多少经典碰撞,至今叫人回味无穷。

一:围魏救赵

若论中国古代最老资格,且屡试不爽的一桩“阳谋”,当属“围魏救赵”。

这桩“阳谋”的操作过程,也早已是战争史上的经典:公元前354年,战国霸主魏国派悍将庞涓攻赵,接着赵国求救的齐国,并未直接蹚浑水,反而采用军事家孙膑的谋划,重兵直扑魏国国都大梁,引得仓皇回兵的庞涓,掉进齐军陷阱了挨了一顿揍。十三年后魏国攻韩,孙膑故伎重演,再次猛攻魏国国都大梁,然后且战且退,终于将庞涓的魏军主力,诱入马陵道射杀——同一个坑,叫对手连跳进两次,直到爬不上来。 6park.com


战国初期的霸主魏国,经此一战彻底衰落,整个战国时代的强弱格局乃至历史走向。

而这整个操作的最厉害之处,就是其“攻其必救”的威力:如果说第一次“围魏救赵”,魏国吃的还是不熟悉的亏,那么第二次时,这招也成了双方心知肚明的阳谋。可就算熟知对方的打算,哪怕深知对方有埋伏,这坑也要跳——作为魏国军队,大梁丢不起,作为魏国主将,丢大梁的责任庞涓更担不起,于是只能把战略主动权拱手相让,被人牵起鼻子走。

这化被动为主动的智慧,正如上世纪一位伟人的击节叫好:“攻魏救赵,因败魏军,千古高手”。

当然,想把这桩“阳谋”,用到“千古高手”的效果,一是要“攻”得准,找准对手“必救”的软肋,叫对手在强大压力下乖乖往坑里跳。二是要“攻”得动,“攻”还不够,更要以强大的战斗力,结结实实打疼对手。典型的例子,就如太平天国战争时期的安庆之战。在安庆被围的困境里,太平军坚决围魏救赵,猛攻清军重镇武昌,却无奈攻坚不力,反而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蒙受安庆陷落的苦果——“攻”不动,再好的阳谋,也没救。


二:困蕃之策

中晚唐最杰出的“阳谋”高手,当属一位因为电视剧而走红的牛人:李泌。

而他一桩不太知名,却给中晚唐“改命”的“阳谋”,正是“困蕃之策”。

“安史之乱”后,大唐一度半死不活,内部的藩镇割据,隔几年就闹得翻江倒海。偏偏西北的强敌吐蕃,趁机强势崛起,连大唐帝都长安,都一度陷落在其手中。若不摁住这个强敌,内外交困的唐王朝,很可能提前上演明末亡国的命运。关键时刻,李泌的“阳谋”应运而生:不好打,就“困”他——困蕃之策。

单看“困蕃之策”的内容,似乎每一条都平淡无奇,一是转攻为守,通过在边境设立堡垒,阻遏吐蕃骑兵攻势。二是外交战,结好回纥南诏大食三强,建立共同防御吐蕃的同盟。三是经济战,通过党项部落为媒介,以丝绸向吐蕃换取耕牛,囤积农业生产资料。


此时的唐德宗,对这“阳谋”的执行,也是百分百坚定。比如“结好回纥”这条,唐德宗早年做皇子时,曾在出使回纥时遭到羞辱,心腹部下也遭回纥士兵殴打身亡。但国家大局面前,他最终还是放下了私怨,经过艰苦的谈判,与回纥达成五项协议,换来回纥“子请以兵除(吐蕃)之”的承诺。一个针对吐蕃的大坑,终于挖好。

这个大坑,对于如日中天的吐蕃,真成了无解难题:吐蕃攻坚非所长,而且跟回纥大食南诏都结了仇,外加大唐国力虽削弱,手里的丝绸茶叶是硬通货,“站队”问题没悬念。而且明知“丝绸换耕牛”有猫腻,可唐王朝的丝绸,更是财政吃紧的吐蕃急需,咬着牙继续换。于是自贞元四年(788)“困蕃之策”实施后,杀气腾腾的吐蕃,不出意外踩坑里。

到了十多年后的唐宪宗年间,“困蕃之策”的威力,已经尽显无余,吐蕃“西迫大食之强,北病回纥之众,东有南诏之防。”曾经被动挨打的唐王朝,才凭着这良好外部环境,放心大胆调重兵削除藩镇,实现了安史之乱后的“元和中兴”盛世,并终于在唐宣宗年间收复了吐蕃侵占的河西失地——“阳谋”固然好,但坚决的执行力,才是决胜的关键。


三:联蒙灭金

说起两宋的失败,北宋的“联金灭辽”与南宋的“联蒙灭金”,常被看做两大坑事。但这两个“坑”,本质上还不同:“联金灭辽”是大宋主动挖的坑,“联蒙灭金”呢?却是北方的“邻居”们早早挖好,大宋明知有凶险,却必须往里跳。

首先,这“联蒙灭金”,严格说应叫“联宋灭金”,因为整个谋略,最早是由蒙古方面提出。摁着金国狠揍的蒙古,早在1214年时就派使臣来到临安,请求与南宋联合出兵,却被南宋婉拒。1231年蒙金三峰山决战,蒙古托雷部向南宋“借道”遭拒,干脆武力强行“借道”,才算完成了这场大迂回歼灭战。南宋为什么不“借”?正如南宋重臣真德秀所说:“今之女真,即昔之亡辽,而今之鞑靼(蒙古),即向之女真”。历史教训?真没忘!


可正挨揍的金国,却又送来神助攻:自己已经被打的稀里哗啦,却还想着从南宋身上“找补”。金宣宗在位时,金国就是一边挨蒙古打,一边疯狂朝南宋进攻,反而两边都被打的头破血流。但一直到金哀宗被困蔡州时,蒙金杀到白热化,南宋还是按兵不动,没敢往坑里跳。

可金哀宗的昏聩决定,却叫南宋不跳都不行:绝路下的金哀宗,竟偷偷集结主力部队,打算搏命一击,去湖广四川再打下一块疆土栖身。他若这一顿乱打,后面还是蒙古大军虎视眈眈,南宋的防线必然一片稀烂。于是“看风景”的南宋,也终于果断踩坑,孟珙率领的宋军果断北上,与蒙古军密切配合,把金国,这个理论上的“屏障”,实际疯了似的敌人,彻底送上了不归路。

虽然,“联蒙灭金”后的南宋,到底也没逃过亡国的厄运。但通过“联蒙灭金”,灭掉“屏障”的南宋,到底还是巩固了防线,又顽强坚挺了四十五年。以这个意义说,扛着“积贫积弱”包袱跳进大坑的南宋,“爬坑”爬的很不错了。


四:二十一条

比起古代中国的几个“阳谋”,近代日本对华的一桩“阳谋”,更叫多少国人刻骨铭心:1915年的《二十一条》。

在日本侵华的各种狡诈诡计里,《二十一条》却是简单粗暴的“阳谋”套路:趁着西方列强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机会”,实力膨胀的日本,大口吃起对华利益的“独食”。1915年1月18日,日本越过中国外交部,直接把《二十一条》甩在袁世凯大总统眼前:内容涉及“山东问题”“南满洲及东蒙古优越地位”“日本在华权益”,倘若中国照单全收,以外交家顾维钧话说,就是“以埃及朝鲜待我”——不用侵华战争,一笔签下去,秒变殖民地。


但这么个大坑,中国还不能不跳?西方列强当时鞭长莫及,明知日本吃独食也没法插手。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甚至含泪劝说中国外交部签字。袁世凯心腹孙宝琦也叹息“问题已没有谈判的余地,只能接受”。那武力抗拒?跟日本人拼了?袁世凯也不是没想过,那那些北洋政府“名将”们,除了段祺瑞表态力战,其他人清一色不敢打——拼,你都没得拼!

如此悲催局面下,北洋政府最终也只能无奈“跳坑”:外交家陆征祥率领的谈判代表团,在谈判桌上软磨硬泡,活活磨了三个多月,外加中国国内舆情高涨,反日浪潮大起,终于“磨”得日本也无奈让步,删去了几项凶恶条款,在1915年5月8日达成了“十二条”协议。虽然已属不易,可内容依然丧权辱国,甚至成了多年后抗日战争里的大坑!


毕竟,国家博弈舞台上,再好的阳谋阴谋,都植根于国家实力的基础上,否则再精巧的谋略,也抵不过弱国无外交的悲情——国家强大,才是王道。

参考资料:《旧唐书》、《宋史》、《袁世凯与北洋政府初期的外交》、伍纯初《南宋联蒙灭金政策形成原因分析》、刘海霞《困蕃之策:中唐名臣李泌的边疆战略》、曹俊《袁世凯与中日“二十一条”》



喜欢Lv200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Lv200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百家论坛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