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百家论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巨人还是”恶魔“ 一一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
送交者: Lv200[☆★★★声望勋衔16★★★☆] 于 2019-09-25 13:13 已读 910 次 2 赞  

Lv200的个人频道


                   巨人还是”恶魔“ 一一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
6park.com

西方的工业革命时期不愧为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这个时期不但出现无数让生产力产生前所未有的飞跃的科学发明家,还出现了很多从零开始完全靠个人拼搏而获得成功的商界巨人。在这些巨人的排行榜中,高居榜首的就是一个几乎人人知道的名字:洛克菲勒(Rockefeller)。

洛克菲勒出身极度贫寒,受教育程度不高 – 在商业方面的教育只有10个星期的财务课程。而他的成就远远超越了他家庭条件和教育基础。这个令人费解的事实也导致了世人好奇心,想象他一定是天才一般的人物,有着一般人不具备的非凡气质。洛克菲勒性格内向,从不在公共场合露面,更导致公众的想入非非。1921年洛克菲勒因为法律官司不得不显身于法庭时,引起了美国社会新闻界的爆炸:大家都争相一睹这个”恶魔“大亨的真实面目。出人意料甚至几乎令人失望的是,洛克菲勒相貌平平,和一般人毫无二致。

1,早年


洛克菲勒的父亲威廉 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1839年出生于纽约。父亲威廉·洛克菲勒最早是伐木工,后来做草药买卖,自称”植物医师“,实则无异于江湖骗子,俗称“恶魔比尔”(英文“威廉”William的俗称为“比尔”Bill)。父亲在私生活上极为放浪,不但婚外有染,私生子一大推,还一度被控强奸。为逃避丑闻,”恶魔比尔“带着一家人东奔西跑。后来比尔一个人去了加拿大,并在加拿大再娶妻。于是两边养家,两边都经常”失踪“。洛克菲勒的母亲只好拖着6个孩子在穷困中挣扎过日。

母亲爱丽萨·戴维森(Eliza Davison)的人品和父亲形成鲜明对照。她是极度虔诚的基督徒,勤俭过日,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极为严格。也许,父亲在生意上的狡诈和母亲在道德上的高洁,这两种难以调和的品质,共同造就了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出生的房屋。

洛克菲勒上下6个兄弟姐妹,排行老二。由于动荡贫寒的家境,不得不很早就开始挣钱。从父亲那里他学会了一些买卖的基本技巧,很小就能在邻居附近做一些小买卖为家里挣钱。由于贫寒的家境,洛克菲勒在高中毕业后仅仅在一所大学里修了为时10周的商业课程,然后开始找工作独立为生。几个月后终于找到了一份薄记(记账)工作。由于这第一份工作来之极其不易,更是他职业生涯的开始,洛克菲勒把找到工作的日子 – 9月26日 – 定为自己终生的纪念日。


18岁的洛克菲勒

两年多后,洛克菲勒和一个从英国来的叫莫里斯·克拉克(Morris Clark)的年轻人合伙开办了一个佣金公司,买卖当时几乎一切可以买卖的产品。二人合作很成功,公司第一年盈利就很可观。不久石油成了当时商业投资的热门,被称为黑色金子(black gold)。洛克菲勒看准了这个发财的项目,决定投资石油,但克拉克却犹豫不决。精明的洛克菲勒便很快提出解散合作,克拉克只好答应。二人把公司放进了拍卖行,结果洛克菲勒自己立即出巨额买回,获得完全的控制权,并把公司改名为“标准石油”(Standard Oil)。

洛克菲勒这样做实际上是风险极大的。他买断这公司的价格是7万美元(相当于今天一百多万),且绝大部分是贷款买下的,这让他陷入巨大的债务之中。如果石油的发展不尽如人意,或稍有经营不当,洛克菲勒可能会承受无法想象的后果。所以当时洛克菲勒内心产生极大的焦虑。在后来的采访洛克菲勒中谈到这次投资,说他当时是夜不能寐,巨大的压力成为他一生的梦呓,按他自己的话:”我后来巨大财富都没有彻底消除那段时间留下的阴影“(“All the fortune that I have made has not served to compensate me for the anxiety of that period,” )(注1)。

2,“克利夫兰大屠杀”

幸运的是,历史的发展验证了洛克菲勒的预测。美国对石油的需要才仅仅开始。把对手踢开,独立控制公司经营的行为无疑是洛克菲勒敏锐的商业眼光和惊人的勇气的结果,更是他宏伟的商业征战的一个无声的序幕。之后洛克菲勒的生意越做越大,抱负也越来越大。

由于当时的克利夫兰离原油出产地的宾夕法尼亚西部很近,自然成了是炼油厂最多的地方,竞争异常激烈,油价越来越低。洛克菲勒决心做大企业,便计划吞并当地所有的炼油厂。他的策略是先出高价买断几家最大的炼油企业,然后出越来越低的价格买下小企业。当然买进这些企业的手段也是各个不一。

第一家就是奥利弗·H·佩因(Oliver H Payne)的炼油厂。佩因出身商业家庭,耶鲁大学毕业,且是内战英雄,在当时的克利夫兰已经是出名的贵族,甚至有计划竞选总统。对这样一个人,直接买断是不太可能,洛克菲勒深知得有更智慧委婉的方法。很快,在克利夫兰的炼油企业中传出小道消息,当地铁路公司已经和几家炼油厂形成商业联盟 – ”南方发展公司”(Southern Improvement Company),简称SIC(注2),联盟成员会在运输的价格上享受优惠,非成员则将面对越来越高的运费。消息传出不久,洛克菲勒和佩因约会私谈。洛克菲勒首先告诉佩因自己是第一个被告知这个SIC计划的,他加入了联盟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之后洛克菲勒并没有邀请佩因加入联盟,而是提出购买佩因的工厂,价格非常优厚,并让佩因在普通石油公司一个非常好的职位。看到佩因一时犹豫不决,洛克菲勒便彬彬有礼地邀请佩因看自己的账本,展示自己精明的管理和丰厚的利润。佩因看了后认识到自己的确完全无法和洛克菲勒竞争,价值洛克菲勒出价不菲,于是答应所有条件。


驰骋于商业战场的洛克菲勒

之后,用各个不一的方法,越来越低的价格,洛克菲勒买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炼油厂。最后一家企业的老板曾今是洛克菲勒以前的老师伊萨克·海维特(Isaac Hewitt)。洛克菲勒的出价连公司实际价值的一半都不到。海维特实在无法接受,祈求洛克菲勒给自己留下一条生路,而洛克菲勒的回答异常冷漠:“我有你完全不想象不出来的办法挣钱“(I have ways of makeing money you know nothing about)(注3)。于是海维特被迫廉价出卖自己所有的家当。

于是,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中,洛克菲勒买下了克利夫兰总共26家炼油厂的22家,而那个神秘的联盟SIC也在洛克菲勒成功垄断了当地的炼油企业后自动消失,油价回升到能获取很大利润的价位上。克利夫兰的市民大约也看到在短短的两个月期间油价一涨一跌,无数豪宅出卖,无数企业家破产,也许很快他们就不难把这个事实和瞬间垄断了当地石油业的标准石油公司联系起来。这个事件后来被历史学经济学家称为“克利夫兰大屠杀”(Cleveland Massacre)

3,宾州铁路的倒闭

”克利夫兰大屠杀“仅仅是洛克菲勒吞并石油业的开始。之后,洛克菲勒用类似的方法,扩大企业,很快买断了匹兹堡、费城和纽约几乎所有的炼油工业。之后,他的目光转向了石油运输。

在宾夕法尼亚出产的原油在炼油厂加工之后,很多被运送到东岸,然后再海运至欧洲 – 这个当时最大的煤油(kerosene)市场。由于当时的最大石油开采是在宾夕法尼亚西部,所以宾州铁路公司理所当然地是石油运输的主干线。但洛克菲勒为了控制运输,开始在宾州建立了自己的石油运输系统,和宾州铁路展开了竞争。


汤姆 斯考特

宾州铁路总裁汤姆·斯考特(Tom Scott)曾经在内战是林肯的助理秘书,负责美国北方的军事运输的畅通,现在面对洛克菲勒的挑战,他毫不畏惧,设计了一系列对应策略。同时他也买下很多炼油厂,以降低运费和洛克菲勒竞争。然而一旦宾州铁路降价,洛克菲勒会出更低的价格。双方不断压价,洛克菲勒最后竟然免费运输。非但如此,洛克菲勒还关闭他在滨州的所有炼油厂,导致斯考特基本没有石油可运。

在这场战斗中,双方似乎都抱着同归于尽的决心在拼杀。滨州铁路承受巨大损失,股票狂跌,斯考特不得不辞掉很多工人,降低工资,然后又导致工人罢工,局面完全无法控制。洛克菲勒按理也应该同样损失巨大,但他却从头到尾面不改色心不跳,看上去无所损失的样子。斯考特最后完全破产,不得不宣布投降,把他所有财产 – 铁路系统、蒸汽船只以及所有的炼油厂,统统出卖给标准石油公司。之后,斯考特再没有从这个巨大的失败的羞辱中恢复,一年以后中风去世,享年58岁。

4,世界首富

标准石油公司以惊人的速度膨胀,不久之后垄断了全美90%的石油业。当然在此期间不乏很多勇士敢于挑战洛克菲勒,但均以失败告终。1880年初美国煤油灯需求量大涨,洛克菲勒不但控制煤油灯的生产和批发,还迅速垄断煤油灯的零售市场。标准石油公司不但把其产品低价批发到全国各地的几乎每一个商店,还派人挨家挨户地兜售他们的产品。这自然导致其他商家不满,纷纷杜绝标准石油的产品。结果标准石油公司就派人去各个商店游说,警告他们如果不买进他们的产品,他们就会在旁边建专卖店。不难想象,零售商好多都是小贩,完全不可能和这样的大公司竞争。当然还有些愤世嫉俗正义感超强的店主铁心要和洛克菲勒对着干,专买标准石油的敌手公司“公共石油”(Public Oil)的产品。然而他们哪里知道,此时公共石油已经是标准石油的分公司了。


标准石油公司在纽约的大厦

就这样,短短的几十年时间,洛克菲勒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孩子,奋斗成了美国商界帝王。洛克菲勒曾经的梦想是要挣十万美元(约等于今天的几百万)。这个梦想在当时已经不小,但结果他远远地超越了自己的梦想。他不但是美国的首富,还是把排名第二的富翁以很大距离拉开的世界首富。如果把洛克菲勒去世时的财产换成今天的数额,比目前的首富之一比尔·盖兹的财富多出三倍以上(注4)。

是什么导致这个奇迹?答案应该是多重的。首当其冲的原因大约洛克菲勒敏锐的商业直觉和精明的管理能力。当时正值工业革命上升时期,美国对石油的需求日益上升,洛克菲勒抓住了时机,踢开伙伴,独占企业。洛克菲勒在金钱数额管理上极度认真。一个明显例子就是他的记账的习惯 – 很小开始他就每天记账,终生不变,导致他对金钱的出入了若指掌。

其次,心理上的动机应该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洛克菲勒的时代有着精明的商业才能的人显然并非他一个,就在他的对手中也不乏商界的佼佼者,但洛克菲勒的拼搏意志却是很多人不具备。这应该和他的童年关系最大。心理学家认为洛克菲勒的从小的贫困和父亲长期的”缺席“是洛克菲勒拼命挣钱的一个巨大动力。

再次,历史机遇肯定也是洛克菲勒成功的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19时机下半叶是美国工业革命的高峰时期,被马克·吐温称为“镀金时代”(Gilded Age)。此时的国情造就了很多商业巨人,比如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外号”海军准将“的康内留斯·范德比尔特等等。所以洛克菲勒可谓是生逢其时。

洛克菲勒成功的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不择手段的商战策略。江湖骗子的父亲无疑给了自己儿子很重要的影响,更由于当时的经济法律还不够完善从而有太多漏洞可钻,使洛克菲勒在商战中可以不惜一切手段。“发现法律的漏洞,通过各种秘密协议保持自己的垄断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控制。。。“(finding loopholes in the law, keeping the monopoly together through secret agreements, and maintaining his control. ”)(注5)

”镀金时代“出现很多像标准石油这样的垄断企业,产生了无数类似洛克菲勒这样的亿万富翁,这不能不说是”奇迹“。同时,垄断给社会带来的副作用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小规模的”垄断“或许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大规模的垄断不但导致太多人无法挤进商业市场,还减弱甚至消解商业中的”正常“竞争。” 对于标准石油公司,当时美国当时的报纸形容它是“本国有史以来最为无情,无耻、冷漠,也是最贪婪的垄断企业”(“the most cruel, impudent, pitiless, and grasping monopoly that ever fastened upon a country”)(注6)。由于把太多的人挤出了商界,洛克菲勒可以说在美国社会中激起了公愤。为此,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垄断法(Sherman Antitrust Act),美国总统罗斯福甚至立志打垮洛克菲勒。终于,在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处标准石油违反法律,裁决该企业分裂为34家相对小的公司,结束了洛克菲勒的垄断史。

5,洛克菲勒的慈善事业

如果对洛克菲勒一生的叙述就此结束,那么显然是不完备的。洛克菲勒除了他在商战中极度杀伤力以外,还有一个极其不同的一面:他的慈善事业。说洛克菲勒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是一点不夸张,他一方面相信适者生存的进化规律,另一方面又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把巨量的财富投资于社会。

洛克菲勒曾经说过:”大企业的成长无非适者生存而已。”(”the growth of a large business is merely a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注7)。所以为了打败对手他俨然是一个不惜一切手段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然而另一方面由于母亲的影响,作为极其虔诚的基督徒,在很小的年纪,且还在非常贫穷的境况下,洛克菲勒就开始把自己辛苦挣来的钱的十分之一捐赠给教会和穷人。这个捐赠的习惯延续了一生,并且和他的企业的膨胀一同增长。


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教堂

洛克菲勒自己虽然没有读过大学,但他却慷慨解囊,让世人能受到更好的教育。他最有名的一个教育投资就是芝加哥大学,前后捐款八千多万美元,使当时这所小小的浸礼会学校在1900年成为世界顶尖高等学府之一。洛克菲勒自己曾经说过,”这是我最棒的一个投资。“(“The best investment I ever made”)(注8)。除芝加哥大学以外,他还投资了美国很多其它的一流高等学府: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布朗大学等等。


斯皮尔曼学院洛克菲勒大楼

洛克菲勒不但投资精英高等学府,还大力发展普通教育,让下层人普通人受益。1903年,洛克菲勒投资建立了普通教育委员会(General Educational Board), 这个组织致力于提高全国各个层次的教育,尤其当时南方的黑人教育。而早在19世纪80年代早期,洛克菲勒就资助了亚特兰大的一家私立黑人女校。当时南方黑奴解放不久,两位从马萨诸塞州去南方从事教育事业的两位女性哈尔雷特·盖尔和索菲亚·帕克兰(Harriet E. Giles and Sophia B. Packard)在亚特兰大的一个教会地下室里开设了第一家黑人女子学校。后来学教渐渐扩大,两位女士回到马萨诸塞,寄希望于在意识开放的北方找到更多的援助。此时有人介绍她们会见洛克菲勒。两年之后洛克菲勒亲自访问了该校,并立即帮助学校付清了房地产贷款,并出资修建了教学楼。洛克菲勒的妻子一家 – 尤其妻子的父亲 – 是非常积极的废奴主义者(abolitionists),都参与了对这所学校的援助,后来这所学校以洛克菲勒岳父的名字命名:斯皮尔曼学院(Spelman College)。


1921年的北京协和医学院

洛克菲勒还在医学研究和教育方面的贡献做出巨大贡献。1901年,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Rockefeller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成立,后改名为洛克菲勒大学。至今已有3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和此学府有关。1909年,洛克菲勒卫生组织委员会成立。该委员会最有名的成果就是成功地根除了长期蔓延于美国南方的勾虫病和黄热病。1913年,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此基金会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建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之后根据此校的模式,基金会又在中国投资建立了北京协和医学院,这所迄今为止中国医学界的最高学府和医学研究机构。

洛克菲勒对社会的贡献是惊人的。在1912年,洛克菲勒的财产高达9亿美元,而他用于私人生活的费用只有2千多万美元,约等于他所有财产的3%(注 https://thehustle.co/the-history-of-john-d-rockefeller-standard-oil),其余的资金都用于慈善事业。由此,他无可争议地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的最大的慈善家。

6,简朴的生活习惯,谦虚的人格

洛克菲勒在生活中的勤俭如同他的财产的巨大一样不可思议。最有名的就是他自己一年最多只买一套衣服。他每天都穿同一套西装,直到破旧到不能再穿。在他第一个女儿出生之后他们举家搬回克利夫兰,虽然当时他完全可以买克利夫兰富人区最豪华的房子,但他刻意买了一个相对普通的住房。

对子女的教育洛克菲勒夫妇也是勤俭为本。他们一共5个孩子,最小的儿子约翰到8岁还在穿姐姐们留下的衣服。从孩子很小时候他们就教育孩子节约,比如让孩子们记得关掉不用的电灯,节省的电费用于奖励孩子。

洛克菲勒对公司的下属也非常地平易近人。据一个网络资料记载, 一次公司来的一名新会计搬进一间房子,其中有洛克菲勒的一个健身器。新来的会计很不高兴,碰巧看到洛克菲勒,就很不高兴地叫他把机器搬走。洛克菲勒二话不说就搬走了机器。后来会计知道了老板是谁之后,暗自猜想会被开除,但洛克菲勒从来没提此事(注9)。


年迈的洛克菲勒和家人

洛克菲勒性格极其内向谦虚,斯皮尔曼学院虽然是洛克菲勒的投资,却是用他的岳父的名字命名。洛克菲勒还很出名的是他的“媒体羞涩症”,即使在公众对垄断资本家的极大愤怒,并把他描绘成”恶魔“的那些年头,他也很少出来提及自己为社会所作的贡献,导致世人对他产生更大的误解。

7,新教道德与资本主义精神

洛克菲勒从小有两个心愿,一是挣十万美元,二是要活一百岁。第一个梦想他远远超越,第二个梦想他却没能实现。1937年,在97岁的高龄,洛克菲勒在他弗罗里达的冬季别墅中平安离世。

笔者对商人富翁从来兴趣不大,但读了洛克菲勒的故事之后发现此人在自己脑海中长久地挥之不去。想来想去,他的魅力大概就在于他极其复杂的,甚至极度矛盾的人格。

比洛克菲勒晚出生十几年的韦伯在《新教道德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认为新教的道德准则和资本主义精神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因素,在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其实是呈相互激励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笔者不是基督徒,更无意对韦伯的理论做出论断,但无法否认的是这个理论在洛克菲勒身上得到完美的验证:

“在他很小的时候,一个牧师就鼓励他沿用卫理公会牧师约翰·维斯勒的忠告,尽最大努力挣钱,尽最大努力给予。从这里,洛克菲勒意识到自己挣钱的才能是上帝的赐予,同时也是一种职责。”(”When he was a youth, a member of the clergy encouraged him to heed  the advice of Methodist preacher John Wesley and make as much money as he could and then to give away as much money as he could. From this, Rockfeller came to see his talent for making money as a gift from God; it brought rewards, but also responsibilities.“)(注10)


50多岁的洛克菲勒

一个有这样虔诚信仰的人,在有了这样的财富之后,不但不至于落入奢侈,还能极度有效地把绝大部分财富投入社会,让世人受益。笔者不知为何想起了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认为一个国家体制不应该由无知的大众来做主,而应该是由智者来掌控。如果把商界看成国家,也许洛克菲勒的垄断其实是一种”理想国“的现实版。不是吗?洛克菲勒不但以事实证明他是商界的智者,还把自己的商业帝国管理得次序井然,最终造福于社会。按他自己的话说:”我认为如果我们知道怎样用钱的话,有钱是一种好事;而如果不知道怎样用,则是一件坏事。“(I think money is a good thing to have if we know how to use it properly. I think it is very harmful to many people because they do not know how to use it properly)(注11)。洛克菲勒显然是知道怎样用钱的智者,成为商界帝王实为理所当然,且当之无愧。

然而,我们又怎么能保证每一个发财的都是像洛克菲勒这样具备道德克制力的人呢?也许,反垄断法的存在,标准石油公司的分解,也是历史的必然? 也许,洛克菲勒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他的人格映射了这个世界的本质:一个难以理解的极度复杂的矛盾体。

(全文完)

注1:https://thehustle.co/the-history-of-john-d-rockefeller-standard-oil

注2:SIC, 参见http://moglen.law.columbia.edu/twiki/bin/view/AmLegalHist/TylerConwayProject

注3:The Law of Human Nature, Robert Greene, Profile India, 2008.

注4:https://www.foxbusiness.com/markets/how-rich-is-the-rockefeller-family-today#targetText=The%20name%20John%20D.%20Rockefeller,today’s%20dollars%2C%20at%20%24318.3%20billion.

注5:The Law of Human Nature, Robert Greene, Profile India, 2008.

注6:https://thehustle.co/the-history-of-john-d-rockefeller-standard-oil

注7:https://www.loc.gov/rr/news/topics/rockefeller.html

注8:http://chronicle.uchicago.edu/011018/donors.shtml

注9:https://thehustle.co/the-history-of-john-d-rockefeller-standard-oil

注10:The Law of Human Nature, Robert Greene, Profile India, 2008.

注11:https://rockarch.org/inownwords/earlyexperiencestext.php

 09/01/2019,Durham, NC

 


6park.com

喜欢Lv200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Lv200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百家论坛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