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百家论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朝战的一场惨败:砥平里战斗 (续-4)
送交者: greatwarii[☆★★声望品衔12★★☆] 于 2019-10-03 6:46 已读 3255 次 5 赞  

greatwarii的个人频道


《从这章开始,真正的战斗开始了。任何文字都很难重现战斗场景。只有现场的老兵,才有发言权。双方的军人,各自远离家乡,在38度线附近的冰天雪地里,为了各自的理想拼杀。》 6park.com

第8章 砥平里战斗的前夜 6park.com

  6park.com

战役和战斗什么都不是,就是一长串需要克服的困难而已。缺乏装备、缺乏食物、缺这缺那,都只是借口;真正的领袖必须战胜艰难险阻,才能展现其卓越能力,无论困难有多么巨大。 6park.com

                 
           —乔治·C·马歇尔上将 6park.com

团结和信心不可能临时造就。仅此两点,就可创造相互信赖,使人产生强大之感,勇敢和大胆也由此而生。自豪感只存在于那些相互熟悉、有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的人们中间。一个组织必须具备自己的个性,只有这样才会团结一致。 6park.com

                               —阿丹·迪·皮克 6park.com

充份的准备和正确的布置兵力,是胜利的一半。》  6park.com

双洞战斗使美法两军信心十足,深信无论敌军投入多少部队,自己都能够顶得住。这场战斗实际上险些输掉,只是在灾难即将降临时,空军神奇地拯救了守军。尽管如此,联合国军毕竟取得了最后胜利。 6park.com

战后次日,第23团派出巡逻队,对附近地区及通往砥平里的道路进行了侦察。他们发现在新垈(Sindae)村有中共军队,位于双洞以北约两英里处,即由双洞至砥平里的半道上。他们召唤后方炮火射击,随伴坦克也开炮轰击。[1] 6park.com

2月3日,第23团向北挺进,进入了砥平里
    该村是公路枢纽,位于双洞西北,直线距离2.5英里,公路距离约4英里。与附近其它村庄相比,砥平里并无独特之处。一些乱糟糟的茅草房,几条肮脏的街道纵横其间。在村庄周围,所有平地都栽着水稻。在村子西边,稻田一直延伸
到了茅屋旁边。在其它三个方向,低矮的山头环绕着村庄。站在村中瞭望四周,只能看到远处的荒山秃岭。双洞战斗之后,弗里曼变得十分谨慎,命令部队小心地向前推进。第1营沿公路东侧高地搜索前进,法国营沿西侧高地搜索前进。两个营离团主力翼侧很远,后者沿着公路缓慢推进。第1营发现在砥平里以东的506高地上有敌军活动,遂召唤空军发动空袭。除此之外,第23团的推进十分顺利,傍晚前进入宁静的村庄。20时许,该团占领了村子北面、南面和东面的几座山头。[2] 6park.com

当天,团部显得异常忙碌。第8集团军各级将领都来了。午饭后,阿尔蒙德和拉夫纳首先赶到15时许,李奇微在陆军部长助理厄尔·D·约翰逊(Earl
D. Johnson)陪同下,也来到第23团团部
。由于双洞战斗的胜利,李奇微将“总统部队嘉奖”授予团部、第3营和法国营,并授予弗里曼上校“优异服务十字勋章”。弗里曼后来回忆道,附近到处是敌军尸体,给李奇微留下了深刻印象。[3] 6park.com

弗里曼的任务是:坚守该地区,防止敌军利用公路网,使砥平里成为南朝鲜第3师的左翼屏障,后者将于攻势发起前机动至附近地区。经过原州和双洞的战斗,弗里曼深信必须建立尽可能紧密的环形防御阵地。他认为最重要的是,防线上不能留有任何缺口,否则敌军会象双洞战斗中那样,伺机从各部队间的空隙渗透。最后,他和梅斯扎尔决定,沿着几座山头建立防御圈,同时注意保留少量预备队—防御圈不能太大,以便有足够兵力防守,避免留下任何漏洞。[4] 6park.com

最后形成的防御圈呈不规则的椭圆形,东西长约1.5英里,南北宽约1英里。该阵地确保了防线的连续性,敌军很难从空隙渗透,即使猛攻也很难突破。防御圈的面积也足够大,可以容纳团营指挥所、预备队、迫击炮阵地、榴弹炮阵地、空投区和一条不长的跑道。不过,防御圈面积毕竟有限,无法防止敌军迫击炮火的袭击,也无法避免其观察防御圈内部情况。[5] 6park.com

从原州和双洞战斗中,弗里曼和蒙克拉尔学到了不少宝贵经验。中国人擅长在夜间对防线进行试探性攻击,以便寻找弱点或空隙,随后立即蜂拥而入,守军很难顶得住。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使用坚定的部队立即反击,才能够夺回被中国人占领的阵地。在山头掘壕固守的中共军队,几乎顶得住美军所有武器的轰击。因此,死守阵地总比使用少得可怜的预备队反攻要好。弗里曼知道,防守部队一般要比进攻部队占有优势。当然,他必须准备应付极端情况,因为在局势紧张时他既得不到炮火支援,又远离第8集团军的其它部队。两位指挥官还得到一个教训,即必须在手头储备充足弹药,以便在无法补给的情况下连续作战。在双洞战斗中,仅仅激战一天就几乎打光了弹药。
如果中国人再发动猛攻,守军必然会被一扫而光。为准备发动反击,必须随时掌握预备队。在双洞和砥平里这种较大的防御圈,必须及时派预备队进至指定地点,才会在局势恶化前有效发挥作用。亲临现场的高级指挥官至关重要。有权动用预备队的指挥官,必须在现场作出决定。在法国营是巴托罗缪少校,在第23团则是梅斯扎尔中校。[6] 6park.com

榴弹炮和迫击炮火力在战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必须为尽可能多的目标区域作好火力计划,以便能够更快速地提供火力支援。哪怕只晚3分钟,就可能会误大事。精确性极其重要,因为美法军队都习惯于让炮火轰击阵地前沿,近失弹将造成致命后果。在多次战斗中,迫击炮充分显示了其有效性。正如砥平里战斗屡次证明的,迫击炮往往是唯一能够得到的间接火力支援。蒙克拉尔写道:“在炮火支援的低音合唱中,担任领唱的男高音却是步兵的81毫米迫击炮。”[7] 6park.com

坦克是支援步兵作战的重要武器。它们可以伴随巡逻队行动,但最适于巩固防御圈的薄弱之处,或增援遭到严重威胁的地点。在双洞战斗中,坦克实际上充当了活动碉堡的角色,弗里曼可以迅速派其巩固阵地。在协助法国营守卫南侧山谷时,坦克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在北侧第3连绝望的防御行动中,坦克也提供了机枪火力支援。[8] 6park.com

几座山头从四周俯瞰砥平里山谷。西面是248345高地,北面是348411高地,东面是506319高地,南面是397高地。这些高地要比村子附近的几座山头高出两三百米,占领它们意味着防御圈周长将处长到10英里,至少需要一个师的兵力。弗里曼的防御圈周长约4英里,在各部队间不存在危险的空隙。[9] 6park.com

守军最后部署如下:第1营位于12点钟至1点钟之间,第3营位于1点钟至5点钟之间,第2营位于5点钟至7点钟之间,法国营位于7点钟至12点钟之间
    大部分阵地位于相对高度20米至80米的山头上,旁边便是砥平里周围结了冰的稻田。约1英里外的248和345高 地,是山谷西侧仅有的两个制高点。这意味着法国营阵地最糟糕,基本上是结了冰的稻田。法国营的士兵们自嘲道:不知这是否意味着弗里曼歧视他们,将最好的阵地分给美军部队;抑或是他高度评价法国兵的战斗力,认为他们更善于守卫这块糟糕的阵地。不过,法国营阵地的射界极佳,只是没有高地可以减缓攻击者的冲锋。[10]
在严密但缩小的防线,和有露洞而且长的防线。美军选了前者。但后者的好处是占有更多的制高点。我想志司如认识到这一点,用一切办法把火炮运上来。结局会大不相同。曾有一个炮兵师,但被空袭和美军远程炮打掉了。用人肉冲击火海是不行的。》 6park.com

开始时,士兵们还估计会很快调往别处,正如过去许多时候那样。然而,在阵地上呆了两三天后,关于离友军部队足有12英里的消息流传开来。各部队的指挥官精心选择了阵地,以确保射界良好。
作战阵地位于山脊“作战棱线”(military
crest)上,使守军在山坡上可以看到山脚的情况,并可用间接和直接火力打击攻击部队。他们命令士兵们挖掘工事,要能顶得住最猛烈的进攻。天气再次变得寒冷,气温虽很少低于华氏10度,但也从未升至冰点以上。冻土使得挖掘工事极为艰难。一般的做法是,先用铁锤钢钎凿开冻土表层,再用铁铲深挖修建工事。士兵们有时也会点燃汽油以融化冻土,实在不行就用炸药爆破铁硬的地面。 6park.com

随后10天,官兵们在不去巡逻的时候,就会大力加固自己的工事。只要条件许可,军官们便指挥部队大修散兵坑,间距以能听到小声说话为限。他们用轻重机枪控制敌军可能通过的接近路,在侧翼则部署了勃朗宁自动步枪。大家都喜欢双人散兵坑,长约5英尺,宽约2英尺, 深仅齐腰。多数步兵排都在前沿建立了弹药储备点,一般位于阵地后方反斜面的散兵坑或战壕里。前沿散兵坑距弹药储备点很近,只要快跑几步就可补给弹药。炮兵前沿观察员制订了迫击炮集火射击计划,需要时可快速召唤火力支援,不必再进行校正射击。工兵们的散兵坑还特别修建了顶盖。这些散兵坑约6英尺见方,用6英寸粗的木材,垒成1英尺厚的顶盖,再铺上两三层沙袋。 6park.com

法军,战壕建设得象家一样舒适。》
    法军阵地多少要比美国兵的好一些。每名士兵都挖了很深的散兵坑,底部铺上了稻草。有些地方还挖了战壕,将散兵坑及后方阵地联接起来。一名到过现场的记者写道,法国兵将阵地建设得象家一样舒适:“[在散兵坑里],他在墙壁上挖出一块平台,就象菜市场的柜台一样,整齐地摆放着手榴弹和备用弹药,战斗时随手可取。再下一点还挖了个平台,他在这里生起一小堆火以便温暖自己的双脚……在头顶上,他支起披风遮阳挡雨,还用纸盒作了个烟囱。”[11] 6park.com

弗里曼和蒙克拉尔竭尽全力,提供一切可以弄到的东西,使士兵们能够加固工事。在防御圈周围的接近路上,守军铺设了大量铁丝网。在作战阵地前沿,士兵们设立了前哨阵地,白天派人在那里守卫。黄昏时分,前哨阵地的哨兵设下陷阱,拉上可用电线引爆的绊发式照明弹,随后再撤回夜间阵地。在阵地前沿的一些地点,守军埋设了凝固汽油桶。通讯兵在前沿阵地及后方指挥部之间敷设了电线,在有些地方甚至拉了三重电线,以便在遭到炮击后仍有可能继续通话。 6park.com

这些铁丝网和凝固汽油桶对志愿军的冲锋,造成了巨大伤亡6park.com

  6park.com

在朝鲜战争的这一时期,步兵们往往不愿给临时工事加修顶盖,因为担心它们会在激战中倒塌。在基础军事训练中,步兵们从未学习过构筑此类阵地的技巧,往往也缺乏锯子、鹤嘴锄和铁铲等工具。工兵连在砥平里构筑了配有加强型顶盖的永久性作战工事,并且为车辆和火炮挖掘了1米多深的防弹坑。这种坑既可防止炮弹在车辆底部爆炸,又可防止弹片刺破汽车轮胎。[12] 6park.com

  6park.com

弗里曼和蒙克拉尔经常视察防御阵地,不时停下与士兵们谈话,告诉他们情况进展不错。弗里曼不断地储备物资,以防补给线被切断。他储备了大量弹药,是该团到朝鲜后最多的一次。弹药之多甚至使弗里曼有些发愁,万一敌军不进攻砥平里,自己势必会因搜刮弹药受到处分。[13] 6park.com

  6park.com

23团战斗群抵达砥平里后,所有支援部队都陆续赶到。它拥有3个步兵营、一个重迫击炮连、一个中型坦克连、一个卫生连。加强和支援分队包括法国营、第37野炮营、第82高炮营B连、第2战斗工兵营B连和第1游骑兵连。不过,该团配属的重炮部队,即第503野炮营B连,还未归建。[14]
6park.com

支援武器 6park.com

37野炮营共574名官兵,装备18门105榴弹炮。自该营启程前往朝鲜时,它就隶属于第23团战斗群。只是在中国人参战前的一小段时间是例外,当时由第15野炮营为该团提供火力支援。该营名声很好,善于制订火力支援计划,情况紧急时能够迅速开炮。约翰·海克特(John
Hector)中校任该营营长,以在炮火下表现冷静、指挥有方著称。他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对敌军炮火毫不在乎,为部下树立了好榜样。在砥平里,海克特将营部设在C连阵地上,位于防御圈西南角法国营第1连阵地后方;A连位于村子西北角法国营第2连阵地后方;B连位于村子南面第23团G连阵地后方。[15] 6park.com

配属第23团的炮兵部队还有第503野炮营B连。该连装备有155毫米榴弹炮,于2月9日赶到砥平里。这是个黑人炮兵连,指挥官则是白人军官,在第23团口碑很好。他们喜欢比赛火力支援的速度,炮击精度也很高。他们还会玩些心理战花招,如将罐头盒底挖空,套在炮弹引信头上。炮弹出膛后,高速气流穿过罐头盒,会产生令人恐惧的尖啸声,令人脊梁骨直冒冷汗。没人会因肤色问题而歧视B连,第23团官兵只希望他们能够提供准确及时的火力支援。 6park.com

82高炮营B连装备有四管点50高射机枪(半履带车)和双管40高射炮(全履带底盘)。由于联合国军基本没遭遇过空袭,这些防空武器都被用于支援步兵,具有极其强大的杀伤力。虽然该炮连满编为198人,但实际上只有100人。在砥平里时,B连只装备了6辆四管高射机枪和4辆双管高射炮。不过,该连储备了两倍于规定数量的弹药。克莱德·C·哈撒维(Clyde C.
Hathaway)上尉将连部设在村子中心,以便随时增援防御圈上的任何危险地段。 6park.com

2战斗工兵营B连满编为168人,但在砥平里只有约125。该连的任务包括布雷、扫雷、构筑障碍、清除障碍以及协助第23团 执行简单的建筑任务。正如所有战斗工兵分队一样,该连在必要时也可作为步兵使用。它在砥平里的主要任务包括:为团急救站修建防御工事,伤员们可在这里进行
治疗,随后再撤至后方,或返回前沿作战;修筑一条可供轻型飞机和直升机使用的短跑道;协助步兵构筑战斗工事和障碍物。工兵们为“加固”急救站帐篷,在其周围用铁轨垒起一道墙,上面堆着在村子里发现的大米包。在入口处以更多铁轨垒成障碍物,既不妨碍抬伤员的士兵们进入,又可防止炮弹破片的杀伤。工兵们既无时间也无材料,无法为急救帐篷加修顶盖,因此顶部毫无防炮能力。[16]
    
    游骑兵(Ranger) 6park.com

1950年12月,第1游骑兵连加入了第23团。该连满编为105任务是渗透到敌军后方,攻击指挥部、支援单位、通讯中心等关键部位。游骑兵受训于佐治亚州的本宁堡,那里的教官们向他们灌输了如下教条:游骑兵是一支“打了就跑”的精锐部队,不能象其它步兵部队那样执行守卫阵地一类的任务。其实游骑兵连的武器装备与普通步兵连毫无差别,而且其正式任务中就包括“夺取并守卫
阵地”,但游骑兵仍强烈反对担负守备任务。除非游骑兵得到加强,否则必须配属于其它大部队,才能享受全般后勤支援服务,包括行政管理、食堂服务、后勤供应 和装备维修等。[17]第23团包括弗里曼在内的指挥官,都对游骑兵连不以为然。
  弗里曼认为:“这
是一支非常令人钦佩的部队,但我并不认为这种组织形式有多好……他们就是将最精锐的远程巡逻兵组成连队。他们可以长途滑雪或步行,可以进行空降行动,可以做很多事情。但他们本身缺乏后勤功能。他们甚至不会自己煮饭。他们无法维修自己的车辆。他们甚至无法收发邮件、分发给养,或到后方运输弹药。他们就是一群食客。”[18]《有点损啊,上校!》 6park.com

弗里曼指定B连、游骑兵连和工兵连作为自己的预备队。在必要时,这三支部队将按上述顺序陆续投入战斗。 6park.com

  6park.com

尽管官兵们付出了最大努力,砥平里防御固有的缺陷仍未能克服。环形防御阵地上有几处弱点。最令人担忧的是与防御阵地相连的鞍部和山脊,比如南面由397高地伸向G连阵地的山脊,东面由506高地伸向I连和K连阵地的山脊。防御圈周围的高地,为敌军提供了良好的观察哨,可以校正其炮兵火力。指挥所、炮兵阵地和弹药屯集点都缺少防护设施。友军炮兵无法为砥平里提供火力支援,防御圈内的榴弹炮也难以向1英里内的目标射击,无法向前沿部队提供有效火力支援。这意味着迫击炮,特别是4.2英寸重迫击炮,必须担负原应由榴弹炮承担的任务。因此,充足的迫击炮弹供应就成为重中之重。最后,预备队数量很少,一旦前沿部队伤亡较大,很快就会消耗殆尽。[19] 6park.com

占领高地,兵力不足。收缩防线,敌军就有为敌军提供了良好的观察哨,可以校正其炮兵火力。取其轻,建立紧密防线。解决的办法是迫击炮?》 6park.com

  6park.com

医疗支援 6park.com

砥平里的医务人员也准备自力更生,不依赖防御圈外的资源。不过,他们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功,主要归功于防御圈指挥官的理解和支持。这些指挥官竭尽全力从各方面
支持医疗工作。弗里曼上校对医务人员十分尊敬,欢迎他们提出的建议,并迅速、坚决地予以落实。尽管弗里曼和上级都预感到,该团将独立行动相当长一个时期, 医疗队却没有从外界获得任何增援。如果医疗队与外界联系被切断,无法及时撤退伤员,营团急救站都将人满为患,无力提供必要的护理服务。尽管存在不足之处,
但在砥平里被围期间,医务人员仍成功地完成了使命。 6park.com

第23团抵达砥平里后不久,团急救站找了块地方支起帐篷。但在旁边一间小屋里,士兵们发现了两名中国士兵的尸体。两人都穿着中共军队特有的竖绗棉军装,身上都没有任何伤口。在暴露在外的皮肤上,也未发现擦伤或不正常之处,搞不清其死因到底为何。团外科医生和卫生连长罗伯特·M·豪尔(Robert M. Hall)上尉在小屋外设了岗,防止任何人进去。随后,他找到弗里曼和梅斯扎尔共同研究此事。 6park.com

虱子携带的伤寒病菌曾在亚洲一些地区广泛流行,二战后几年间在中国和朝鲜都曾经发现。此外,亚洲某些地方的跳蚤也可传播瘟疫等传染病。如果这两名士兵死于伤寒,在他们身上吸过血的虱子,可能仍留在衣服上和屋子里。如果他们死于跳蚤传播的疾病,那么屋里的跳蚤和耗子也会携带病菌。豪尔建议彻底烧毁这间小屋,以免防御圈内部爆发传染病。虽然夜晚即将来临,火光会使阵地暴露,但为预防烈性传染病,弗里曼仍下令立即烧毁小屋。 6park.com

这个有疑问。除伤寒,还有可能是饥饿?寒冷?6park.com

根据陆军的规定,师卫生营负责将伤员从团急救站运到师急救站。但第2师卫生营却规定,救护车连不派车上前线撤退伤员,因为它们可能会在炮火下损失。这意味着,伤员们不能乘坐保暖的3/4吨箱式救护车后撤,而必须乘坐卫生连的1/4吨“担架”吉普车或步兵连的卡车撤退。这导致伤员们在后撤时苦不堪言,第23团还必须抽调人员、车辆负责撤运。实际上,这项工作应由上级司令部负责。 6park.com

豪尔上尉向弗里曼上校报告了这项愚蠢的“土政策”,建议团急救站只负责自己份内的事儿,伤员们应由3/4吨救护车撤运。在管理自己的团队方面,弗里曼从来不会在士兵福利问题上让步。他微笑而坚定地说道,从现在开始,团急救站只做它份内的事儿。此事被提请师卫生营注意,营长不敢对弗里曼表示怠慢,同意向第23团提供救护车服务。在该团被包围时,4辆救护车也被困在防御圈内。 6park.com

救护车的价值不仅仅是能舒适地撤运伤员。战斗开始后不久,团急救站便人满为患,无法再容纳汹涌而至的伤员。此时,救护车便成为轻伤员们的天堂,发动机和供暖设备会不时启动,他们可以温暖舒适地坐在车里。第2卫生营第2救护排后与第23团战斗群一同被授勋,实际上只有那4辆救护车的司机们曾在砥平里参战,他们表现得勇敢而坚定6park.com

救护也是战斗力!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巡逻行动 6park.com

  6park.com

巡逻行动是弗里曼保卫砥平里计划的重要一环。无论第23团 要在那里呆多长时间,都必须做好对付中国人进攻的准备。他对附近敌军位置知道得越清楚,就越能使部队做好防御准备,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
    在中国人看来,这个孤立的团级战斗群,远离后方炮火和友军支援,仿佛一只熟透的桃子,其诱惑力不可抵挡。不过,守军不断扩大防御范围,将敌军尽可能地驱向远处。这阻止了中国人收紧包围圈,直到发起攻击前一两天。巡逻队还将摧毁发现的物资储备,搞得中国人鸡犬不宁,从而丧失安全感。当联络机伴随行动时,敌军大部队很难袭击巡逻队。[20] 6park.com

以上情况,邓华副司令该考虑进去,血的教训6park.com

  6park.com

23团 进入砥平里后次日清晨,便向周边地区派出首批巡逻队。村子里有些南朝鲜伤兵,他们说前几天成群的中共军队经过该地区,甚至就在昨天夜里刚有一支大部队路过
此地。弗里曼命令各营派出一个排,带着电台到前方高地巡逻。这一做法随后保持了下去,直到中国人对防御圈发动进攻。巡逻队负责搜索各个山头,探查敌军活动痕迹,摧毁作战物资储备。如与敌军遭遇,就以随身武器与其交战,也可召唤间接炮火和空中支援。[21] 6park.com

第2营巡逻队的目标是南面的345高地。登山开始后约一小时,他们发现了约半打中共士兵,便向其开火射击。联络机报告说,在山头西侧散兵坑中发现敌军。不久,在东北方向的506高地,K连巡逻队与敌军发生交火。士兵们后撤并召唤火炮和飞机支援,对敌军实施火力打击。夜幕降临,第23团情报参谋报告师部,一支巡逻队在砥平里东侧6英里处发现,约有100余名敌军成一路纵队前进。当地人报告说,前两天敌军每天经过这里的公路,数量大约在300人左右。[22] 6park.com

2月5日,一支巡逻队被派往西南方向,与最近处的友军部队取得联系。他们从友军处获悉:6000名敌军位于西面约7英里处。同日,在砥平里西面约4英里处,一支巡逻队同25名敌军发生了交火。 6park.com

次日,(6日)在砥平里周边5英里范围内,共上报了25次与敌军接触的事件;有几次导致了美军伤亡。一名空中观察员报告,在东面约2.5英里的上高松(Sanggosong),发现有大批敌军集结,估计约有600人。周围地形异常崎岖,还有一些废金矿洞,为敌军125的残部提供了掩蔽。该师曾在双洞地区攻击过第23团战斗群,其作战基地位于上高松附近。2月5日,第23团情报和侦察排派出巡逻队,企图进至该村。但刚离开防御圈约1.5英里,便被几个大弹坑挡住去路。一支连级巡逻队企图爬上砥平里与上高松之间的506高地,但在距顶峰不远处,陷入齐膝深的积雪,在敌火下动弹不得,直到空袭后才得以脱身。弗里曼命第2营于次日派一个加强连进至上高松。当晚,士兵们发现砥平里周围山头上不时有敌军发出的闪光信号。 6park.com

第2营营长詹姆斯·爱德华兹中校将巡逻任务派给了E连。连长比克福德·E·索亚(Bickford E. Sawyer)上尉是位经验丰富的军官,于1949年来到第23团。他的外号是“布兹”—一部喜剧的主角名字。索亚上尉以前曾任营情报参谋,后来还担任过迫击炮排排长。1月份,当佩里·萨戈尔上尉改任助理作战参谋后,他接掌了E连指挥权。爱德华兹从重武器连抽调了一个机枪排,以加强E连火力。他还请求团作战参谋派出1辆坦克、几辆双管40高射炮和四管点50高射机枪。营长还从向导和弹药排(Pioneer
& Ammunition)—相当于轻战斗工兵—抽调了一个班,以使车辆能够通过先前发现的大弹坑。 6park.com

2月6日9时许,即太阳升起后约一小时,E连巡逻队开始出发。在E连离开防御圈后,由F连的支援排占领该连阵地关键地点。沿公路前进约一小时,索亚上尉让部队停了下来。炮兵观察员同后方炮兵取得了联系,向敌军可能隐蔽的地方打了几炮。 6park.com

E连步兵沿着与南北向公路平行的小道前进,向导排在公路上保护坦克等车辆前进。索亚上尉判断,最大威胁在于埋伏在公路两边的敌军步兵。只要美军离开公路,当伏兵射击坦克时,他们自己的侧翼就会受到威胁。 6park.com

上高松距砥平里直线距离仅2.5英里,但公路曲折蜿蜒长达5英里。路上有两个山口,头一个山口长仅数百米,第二个山口却是长约1英里的“之”字形弯道。附近山头上并无稠密的树林,但比其它山头上的树要多一些。灌木丛中散布着几株马尾松,大多数地方则只有漫漫荒草。巡逻队平安通过头一个山口,索亚上尉再次命令部队停止前进。 6park.com

第二个山口是个鞍部,北面约半英里是506高地,南面数百米是363高地。山口海拔约340米,索亚认为扫清南侧山头十分重要,随后才可让车辆通过山口。他命令第1排和支援武器停在第一个山口附近,为第2排和第3排提供火力支援。这两个排将穿过山谷,并占领南侧山头。 6park.com

两个排进至363高地山脚,遭到了轻武器和迫击炮射击。敌军隐蔽于山坡上灌木丛中。两个排立即展开,并以火力还击。连长则命支援武器,包括重机枪、57无座力炮和60迫击炮朝山坡开火。同时,伴随巡逻队前进的炮兵观察员,指挥砥平里的炮兵对该地区进行炮击。半小时后,大约中午时分,敌军停止了射击,E连继续向前推进。计划由第2排向山口攻击前进,第3排夺取363高地北半部,第1排夺取363高地南半部。 6park.com

当巡逻队进至半山腰时,一架炮兵观察机从高空飞过。几分钟后,这架飞机返回,几乎掠过巡逻队的头顶。观察员投下一个信盒,拴着长长的黑色飘带。盒子落在士兵们身边,里面是一张纸条:“大批敌军正朝你们那个方向的山头前进。”索亚上尉不知道敌军距山头还有多远,但明白部下正在与敌军进行着一场登山比赛。 6park.com

又是观察机!》 6park.com

13时30分许,第3排平安抵达363高地北部。但当士兵们向南前进以便与第1排会合时,却遭到山顶上的轻武器和机枪火力暴风雨般的袭击。几乎同时,第1排在沿着树木更为茂密的南坡前进时,也被敌军火力阻止。中国军队赢得了登山比赛,将美军两个排都压在原地,动弹不得。第3排排长发起了两次刺刀冲锋,结果只是导致数人负伤。连长命两个排后撤约100码,以便动用坦克炮、无座力炮、迫击炮和榴弹炮将山头炸个稀烂。 6park.com

15时30,第3排后方的第2排也开了火,约50名中国人从506高地冲下来加入激战。半小时后,美国兵看到更多敌军由506高地和上高松开来。与此同时,一名空中观察员指挥炮兵,向上高松约600名敌军开火。当爱德华兹中校得知巡逻队遭到北、南、东三个方向的射击后,便命令索亚撤退。第3排和坦克、防空炮车掩护其余部队后撤,平安返回砥平里。巡逻队共3人阵亡、11人负伤,但证实了砥平里附近几英里处集结有大批中共军队。(译注:125师在当面执行阻击任务。) 6park.com

同一天,其它巡逻队也发现敌军在第23团打击范围内活动。法国营的巡逻队报告,在防御圈西面约3英里处发现了三支敌军部队。由于遭到敌火阻击,巡逻队无法进至预定目标。第3营报告,敌军在防御圈东北方向掘壕固守。该营巡逻队遭迫击炮射击,随即与敌军脱离接触,并携伤员返回。第1营派往西北方向的巡逻队,到了高山(Kosan,音译)便无法继续前进,距防御圈仅1英里。 6park.com

当晚,弗里曼研究了当天的行动并看了索亚上尉的报告,
6park.com

随即命第2营于2月7日前往上高松巡逻,天黑前返回砥平里。爱德华兹中校将E连留下,负责第2营的整个阵地。爱德华兹的计划与索亚昨天的计划大体相同,只不过扩大到营规模。在4辆坦克支援下,第2营(欠E连)将于清晨出发。先进至头一个山口,部署好火力支援阵地。随后派一个连夺取363高地,再夺占第二个山口。填平两山口之间的弹坑,使坦克能够伴随巡逻队,第2营再继续向上高松所在山谷前进。[23] 6park.com

斯坦利·泰雷尔上尉指挥F连的“战斗狐狸们”(译注:美军F连习惯上称作“Fox”。)担任尖兵,配属了两辆坦克。托马斯·希斯(Thomas Heath)中尉的G连(一个排被抽调担任该营后卫)随后跟进,然后是另两辆坦克、营部分队、重武器连和后卫排。行动按计划顺利进行。10时30分,F连兵不血刃便夺取了363高地。向导排估计,要填平弹坑、修整道路,使坦克能够通行,至少需要两小时。爱德华兹中校请求由砥平里再派一个向导排,以便加快修路速度。于是,团部从第1营抽调了一个向导排前往协助。 6park.com

爱德华兹中校性格谨慎,不轻易冒险。他不愿离坦克太远,尤其不愿离重武器连的运载车辆太远。他的弹药补给都装在车上。但要完成任务且在黄昏前撤退,该营必须立即向前推进。爱德华兹命重武器连的士兵下车,尽可能多地扛着弹药前进。除坦克、车辆及修补道路的向导排以外,全营官兵步行前进。他们走了不到1英里,拐过最后一处弯路,眼前顿时豁然开朗,整个山谷尽收眼底。鉴于曾在此遭遇数百名敌军顽强阻击,爱德华兹决定暂时停止前进,等待自己的车辆纵队赶到。士兵们趁机吃了点C口粮。 6park.com

13,车辆纵队终于赶到。搜索整个山谷的计划是,由泰雷尔的F连占领并搜索上高松,该营其它部队在南面进行掩护。当占领上高松后,G连将向东北方向的506高地前进,随后再顺着山谷进至下高松(Hagosong)上方,那里距上高松约半英里。F连和G连随后将包抄下高松。13时10分,F连十分谨慎地向前推进,未遭抵抗便占领了上高松。村子里没有发现敌军部队,但有迹象表明一支大部队最近曾在此驻扎。 6park.com

当F连的先头部队抵达上高松时,G连开始艰难地攀登506高地。他们发现了几具敌军尸体,遂进行了搜检以求获得文件。另外,还发现了先前阵亡的一名美军。 6park.com

14时30,爱德华兹命泰雷尔派出部队,谨慎小心地朝着320和218高地搜索前进。这两个高地位于山谷东侧、下高松上方。就在此时,迫击炮弹开始落在上高松的士兵头上。泰雷尔率部下向西转移,出了村子。敌军炮击随后便停止了,可能是因为美国兵出了射程,也可能是因为其观察哨看不见美军。情况已很清楚,由于G连行动缓慢,不太可能在天黑前抵达下高松。于是,爱德华兹修改了计划,命F连派两个排进至320和218高地即停止,由第2排提供火力支援。他命令后者直接向下高松挺进。 6park.com

F连第2排排长命各班冲过山谷底部。当冲至半路时,遭到320、218高地和下高松敌军的猛烈射击,趴在地上无法前进。爱德华兹觉得已经达到了巡逻目的,于是命令F连从山谷里撤退。此时,他的电台突然失灵,只好通过营炮兵前进观察员,通知F连炮兵前进观察员。为掩护撤退行动,榴弹炮、坦克炮和迫击炮朝着敌军山头猛烈开火。同时,爱德华兹命希斯中尉停止执行先前的命令,率G连直接下到谷底,取捷径与营主力会合。
17时30分,夜色逐渐降临,巡逻队开始沿原路返回。
6park.com

爱德华兹命G连一个排和两辆坦克担任后卫,拖在主力后方约200米处。团部派出车队进至头一个山口处,以便将该营运回砥平里。但在黑暗中,营主力仍在陆续上车时,后卫部队便撤了回来。如果敌军尾随攻击,必将造成致命后果。气氛极其紧张,直到全体部队上车。车队不开大灯,立即开始撤退。20时15分,第2营巡逻队返回防御圈。战斗中共有4名士兵被迫击炮弹击伤,但只有一人是重伤。 6park.com

就在2月7日当天,第1营再次向北派出巡逻队,但再次未能越过高山(Kosan)。不过,巡逻队在高山(Kosan)发现北面约两英里处,川流不息的中共军队正在行军。中国人决定不让第23团巡逻队再北进一步。在防御圈的西面和西北面,几支巡逻队刚前进了数英里便接触到敌军。第2师师部通知该营,在东北面约7英里处,测知有敌军指挥部电台在活动。弗里曼警告所有营长要特别警惕,估计敌军会在当晚或次日晚发起进攻。[24] 6park.com

2月7日晚,师部命第23团派一个营清除上高松的敌军,并同从相反方向接近的第9团巡逻队取得联系。弗里曼命查尔斯·凯恩中校率第3营执行这一任务。巡逻队将于16时返回;第2营负责接管第3营阵地,直到后者返回砥平里。[25] 6park.com

2月8日清晨3加强了坦克排和高炮排,但只携带了一日的弹药给养,实际上此次巡逻持续了4天之久。按照弗里曼的说法,他们还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坏天气”。出发时,天空乌云密布。
    10时15,先头部队抵达上高松山谷,漫天雪花飘飞。还没到村子,行军纵队便遭到444高地敌军的射击。中午,凯恩中校报告,巡逻队被火力阻止在山谷中无法前进。敌军数量似乎并不多,但工事做得很好,伪装得很巧妙。凯恩请示是否应将部队全面展开。按照S3日志的记载,弗里曼简短地答道:“继续进攻”。换句话说,就是继续执行夺取444高地并与第9团取得联系的任务。[26] 6park.com

13时10,凯恩中校得到了几个坏消息。尽管第3营与第9团巡逻队取得了联系,但师部又命其在山谷过夜,次日继续执行巡逻任务。此时,各连已经冲上山谷两边的山坡,遭到步机枪和迫击炮猛烈射击。第9团第1营已离开砥平里以南约12英里处的阵地,沿着444高地东侧山谷向北开进。预计他们将在444高地附近遇到第23团巡逻队。但该营又报告说,他们仍位于两英里以外,天黑前不太可能会师。[27] 6park.com

凯恩决定,必须占领俯瞰整个山谷的539高地,随后才有可能攻占444高地。他派K连和L连占领这座陡峭的山头,I连则向西侧的506高地前进。但是,两路攻击都遭到了顽强抵抗。黄昏时分,凯恩将部队撤入两个防御圈。539高地上的两个连原地不动组成一个防御圈,I连撤回山口与装甲车辆、营部分队组成另一个防御圈。此时,第9团B连已进至444高地东侧山谷。 6park.com

凯恩希望撤回砥平里,因为士兵们没带睡袋,也没带挖掘工事用的大铁锹。但是,上级命令他留在原地,次日清晨继续攻击。23团第3营和第9团第1营在几个山头上度过了酷冷而平静的夜晚。
    次日8时30分,两个营又开始发动攻击
。第23团和第9团的团部协调了这两个营的作战计划。第3营不再由山谷底部直接攻击539高地,而是派L连登上539高地西南侧的401高地,由连接两座山头的鞍部发动攻击。同时,K连沿着山谷向444高地推进,I连充当预备队。 6park.com

10时许,L连登上了401高地,从这里可以看到539高地敌军阵地。士兵们还可听到东侧第9团方向的射击声。K连现位于山谷底部,在上高松南侧与敌军交火,出现了少量伤亡。由于地形崎岖复杂,4人担架组将伤员抬回团急救站需8小时。 6park.com

2月9日,弗里曼派出他的预备队B连,在谢尔曼·普拉特上尉率领下,前往506高地。该高地控制着上高松山谷的西北端。只要B连占领了那里,凯恩中校便不必再为此而费心。下午,普拉特率队占领了506高地。[28] 6park.com

整个下午,第3营都在缓慢地向前推进。539高地敌军掘壕固守,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东侧山谷里的第9团巡逻队也在缓慢向前推进。傍晚,第3营再次后撤组成防御圈,准备度过又一个寒夜。L连和K连在539高地上,其它部队返回山谷入口处。19时30分,师部下令,在此次行动期间,第3营归第9团战斗群指挥。[29] 6park.com

午夜前,凯恩通过电台收到第9团发来的次日行动命令。攻击将于7时开始,第9团第1营攻击442高地—位于444高地南侧约1英里处,凯恩的营将攻击539高地。首先攻占目标的那个营,应协助另一个营进行攻击。随后,两个营再共同对444高地发动进攻。[30] 6park.com

2月10日L连和K连毫不费力地攻占了539高地。敌军已于昨晚弃阵而走。由于需要物资补给,他们要求立即进行空投。因等待空投补给,这两个连过了两小时,才开始向442高地前进。当飞机抵达上空后,却将物资投到了第9团阵地上。L连和K连虽缺乏弹药,仍决定立即向东进发。13时30分,I连进入了上高松。15时30分,第9团第1营营长报告称,K连和L连正与他手下的两个连,冒着步机枪的猛烈火力,共同攻击444高地。黄昏时分,凯恩再次将I连和运输车辆组成防御圈。他还得到上级允许,将B连从山头调进防御圈过夜。另外两个连仍与第9团呆在一起,为争夺444高地而继续作战。当天深夜,山上的4个连也组成了防御圈。 6park.com

2月11日晨,K连、L连仍在444高地上,以火力支援第9团的部队,攻击东北方约半英里外的412高地。凯恩得到上级批准,可于9时开始将B连和I连撤回砥平里。巡逻队沿崎岖山路返回时,一辆坦克侧翻到路沟里。13时,凯恩要求团部派出推土机救援,坦克手开始拆除坦克上的武器装备。团部迟迟未下达指令,最后命巡逻队留少量人员,守卫坦克直到次日。鉴于电台、武器都已拆除,凯恩建议放弃坦克,等到明天再说。团部批准了建议。 6park.com

15时30,第9团命K连和L连归还建制。17时,第3营安然返回砥平里防御圈。原计划于2月8日完成的巡逻,最终却变成长达4天的远征。不过,虽未刻意计划,但因种种机缘巧合,现在整个第23团战斗群都返回了砥平里防御圈。[31]
所有这些侦察攻击行动,都是积极防御的一部份。主要是侦察敌情。还有消耗对方斗志的作用6park.com

  6park.com

最后抵达砥平里加入第23团的部队是第503野炮营B连。该连拖着6门155毫米榴弹炮,由法国营和G连之间的南面入口进入防御圈。弗里曼将这个野炮连部署在第37野炮营的一个连附近,位于防御圈南侧。黑人炮手们位于洼地中,周围三面都是高地,南面山头上是G连。
    重炮连的到来,使G连不得不从原阵地南移。正是由于这个原因,G连新阵地不太巩固,铁丝网障碍比其它连少得多。这一变动直接导致了后来的不幸后果。[32]
6park.com

第3营在上高松山谷作战时,第23团其它营也没闲着。各营每天都朝各个方向派出巡逻队,上报了大量关于敌军士兵和大部队的情况。巡逻队还带回不少从平民那里搜集的情报,表明有大量中共军队经过附近地区,特别是在砥平里北面。 6park.com

2月10日,师部通知说,一支拥有1200匹马的敌军大部队位于砥平里以北约6英里处,显然是要包抄第23团。空军观察员也报告说,防御圈周围到处是敌军部队。一批被释放的联合国军战俘报告说,看见5000至8000名中国部队,配备有驮畜和榴弹炮,位于防御圈以西约7英里。2月12日,第1营的情报和侦察排去北面巡逻,发现敌军大部队正在集结。巡逻队返回后,排长在地图上给营长乔治·H·罗素中校指出了敌军精确位置。他们在那里看到约2000名中国人集结在小山谷里。[33] 6park.com

  6park.com

2月11日夜没有月亮游骑兵连计划对防御圈西侧约1英里处的长垈(Changdae)发动夜袭。巡逻队近日发现,有敌军在村子里活动,而弗里曼一直渴望能从战俘口中获得情报。游骑兵计划在村子一头埋伏一个排,其它排则从另一头发起攻击。当敌军逃跑时,埋伏部队就可趁机抓俘虏。法国记者让·玛丽·德·普列蒙维尔(Jean
Marie de Premonville)正在法国营采访,希望能够写篇战地报道。卡斯特里斯上尉怂恿他,随同这支美军精锐部队一道行动。
20时许,巡逻队离开了防御圈,不到两小时便从西面传来枪声。游骑兵报告,他们与敌军发生了交火。原来还未抵达长垈,游骑兵便与敌军遭遇。中共军队据壕固守,以转盘冲锋枪、82迫击炮、机枪和步枪猛烈射击。游骑兵连有5人负伤,包括那名法国记者。由于没带担架,他们便拆下门板,将伤员抬回后方。23时55分,他们要求派出救护车。在撤退途中,一名游骑兵和法国记者伤重身亡。[34]
6park.com

最后的准备 6park.com

抵达砥平里后,第23团和法国营各接收了一批新兵。美法两军的士兵素质及所受待遇都截然不同。
    美国团的补充兵员主要是仅接受过基本训练的预备役部队。五角大楼决定,只派遣新动员的预备役部队和征召入伍的义务兵赴朝作战。其目的是节约使用经过训练的预备役部队,以防朝鲜战争扩大为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一决定导致朝鲜战争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伤亡。许多预备役兵员身体超重,素质低下,多数人缺乏斗志。虽然良好的教育并非优秀士兵的必要条件,但是这些补充兵员的文化素质未免太差。除军官以外,受过良好教育的士兵数量极少。高中毕业生已属凤毛麟角,大学毕业生几乎完全没有。义务兵的状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在多数人眼里,他们不过是等待敌军吞噬的“鲜肉”而已。由于五角大楼脱离实际地制订了一些极为愚蠢的政策,各部队只好绞尽脑汁为补充兵员找个合适地方呆着。身体超重的步兵无法跟上巡逻队,便被安置到迫击炮连或食堂打杂。《那么,不就更超重了吗?》
6park.com

头脑灵活且富有创意的军士长们,总是能为所有新兵找到合适的位子。 6park.com

有些部队制订了完善的接收计划,安排新兵与有经验的老兵呆在一起,由后者向他们传授作战技巧。有些部队对待新兵则十分粗率,有些部队甚至干脆不闻不问。无论新兵所受待遇如何,他们在熬过首次战斗后,便自然成长为一名老兵。《如果!否则,就是战死。这就是战争》 6park.com

  6park.com

法国营的情况则截然不同,不但拥有精锐的志愿兵后备部队,而且还可以很奢侈的精挑细选。该营配有一个补充兵营,约有400人之多。许多人都有战斗经验,所有人都斗志昂扬。军官们经常在成群的志愿兵中游荡,挑选自己理想中的人选,竭力保持各连队的特性。该营在法国组建时便形成了这种特性,到了朝鲜战场仍然一直保持着。一旦补充兵进入连队,各级指挥官很快便会将其当作亲儿子或亲兄弟对待6park.com

  6park.com

形势已经十分明显,第23团可能很快陷入包围,从而无法迅速撤退伤员。团军医罗伯特·豪尔上尉搞到了大量O型全成份血,以便用来抢救伤员。在二战和朝战初期,曾经广泛使用血浆。医生们发现,血浆中经常含有肝炎病毒。在抢救伤员和防治休克方面,全成份血要优越于血浆和代血浆—朝战后期使用的右旋糖酐。在二战中,各师急救站的外科小组曾偶而使用全成份血。但在朝鲜战争中,从未在团级急救站使用全成份血。 6park.com

团级单位储备全成份血这种前所未有的创意,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军医界官僚们的反对。虽然储备全成份血是团部军医的主意,但主要功劳应算在弗里曼上校和梅斯扎尔中校身上。他们与师参谋部关系不错,才使这一动议得以实现。他们愿意为此而使出浑身解数,没有这些全成份血,不知将有多少伤员可能牺牲。 6park.com

这样的后门,该支持!》 6park.com

 《战斗开始了!》 6park.com

2月11日夜,在原州以北集结的敌军终于发起进攻。 6park.com

中共军队四个师北朝鲜人民军两个师攻击了南朝鲜的两个师,在砥平里以东约20英里处将其击溃。南朝鲜军后方的几支美军部队也被冲垮,丢盔弃甲而逃。师部立即取消了第23团战斗群第2营的侦察行动。 6park.com

2月12日凌晨2时15分,第23团团部首次得知有大事发生。5时45,团部收到了真正惊心动魄的警告: 6park.com

自师部:第38步兵团第3营遭到来自西北方向的攻击。南朝鲜第21团向南撤退,在公路上遭到阻击,情况一片混乱。不清楚结果如何。他们损失惨重。南朝鲜第21团后撤了2000码。南朝鲜第23团也经过第187伞兵团战斗群撤退。上级司令部命令第9步兵团准备于3小时内集结于骊州。第38步兵团也接到了同样命令,准备在原州集结。由于上述原因,特下达此命令,这两个团可能支援你们,或在文幕里(Munmang-ni)至鹤谷里(Hungho-ri)一线建立阻击阵地。本命令为预警命令。[35] 6park.com

10军其它部队遭到了沉重打击。现在,第23团全体官兵都在琢磨,自己的好运气还能持续多久。 6park.com

注释: 6park.com

1. 参见《第23步兵团指挥报告,1951年2月份》。 6park.com

2. 同上,“弗里曼口述史”;弗里曼著《从原州到砥平里》。 6park.com

3. 参见“弗里曼口述史”;《第23步兵团S3日志,1951年2月3日》。 6park.com

4. 参见“弗里曼口述史”。 6park.com

5. 参见《蒙克拉尔将军报告》(Rapport
de General Monclar
),第7章,“防御”,P7。 6park.com

6. 同上,P1-5,P7-8。 6park.com

7. 同上,P5-6。 6park.com

8. 参见拉尔夫·蒙克拉尔中校著《朝鲜砥平里战斗始末,1951年2月13日至15日》(Compte-Rendu du Combat de Chipyong-ni (Coree) 13-14-15
Fevrier 1951
),EMAT,P5。 6park.com

9. 参见《第23步兵团指挥报告,1951年2月份》。 6park.com

10. 同上。 6park.com

11. 参见马丁撰“谁说法国人不会战斗”,P19。 6park.com

12. 参见蒙克拉尔著《朝鲜砥平里战斗始末》,P5。 6park.com

13. 参见“弗里曼口述史”。 6park.com

14. 参见《第23步兵团战斗群历史数据卡片》,组织历史分部,美国陆军战史中心,华盛顿特区。 6park.com

15. 参见沃尔特·基利勒(Walter
Killilae)和克莱德·哈撒维(Clyde C. Hathaway)撰写的“砥平里的成就”(Accompli
at Chipyong
),《防空杂志》(Antiaircraft Journal),1951年7月-8月号,P11。 6park.com

16. 参见《组织装备表》5-17N。 6park.com

17. 参见《组织装备表》7-87,游骑兵连(空降)(试行),华盛顿特区:陆军部,1950年10月17日。 6park.com

18. 参见“弗里曼口述史”。 6park.com

19. 同上;《蒙克拉尔将军报告》,P1。 6park.com

20. 参见《蒙克拉尔将军报告》,第7章,“防御”,P7。 6park.com

21. 参见《第23步兵团S2和S3日志,1951年2月4日》。 6park.com

22. 参见《第23步兵团S2日志,1951年2月4日》。 6park.com

23. 参见詹姆斯·爱德华兹中校著《砥平里之围》,其子将打印稿提供给作者使用,P4-7;《第23步兵团S2和S3日志,1951年2月7日》。 6park.com

24. 同上。 6park.com

25. 参见《第23步兵团S3日志,1951年2月7日》。在《从原州到砥平里》一书中,弗里曼指出这是一次“扩大了的行动”。然而,该团S3日志中记载了师部发来的一条提示命令,即第9步兵团应“准备派出攻击部队”。作战参谋通知第3营准备配合其行动,并明确指出“如果计划生效,该营应于16时返回”。 6park.com

26. 参见弗里曼著《从原州到砥平里》;《第23步兵团S3日志,1951年2月8日》。 6park.com

27. 同上;爱德华兹著《砥平里之围》,P8。 6park.com

28. 参见《第23步兵团S3日志,1951年2月9日》;普拉特著《朝鲜战争中的决定性战斗》,P167-75。普拉特的说法与S3日志中的记载不符;他还将这座山头称作503高地。五万分之一的战术地图显示,这座山头海拔506米,与S3日志中的说法相同。 6park.com

29. 参见《第23步兵团S2和S3日志,1951年2月9日》;爱德华兹著《砥平里之围》,P9-10。爱德华兹对第3营巡逻行动的其余部分语焉不详;他命令部队于2月9日返回。 6park.com

30. 参见《第23步兵团S3日志,1951年2月9日》。 6park.com

31. 同上,1951年2月10日和11日。 6park.com

32. 参见爱德华兹著《砥平里之围》,P9。 6park.com

33. 参见《第23步兵团S2和S3日志,1951年2月9日至12日》。 6park.com

34. 同上,1951年2月11日至12日;爱德华兹著《砥平里之围》,P11-12。爱德华兹把日期搞错了,将巡逻时间记成2月10日。他也对游骑兵连特别反感,认为成立这种部队纯属胡闹。 6park.com

35. 参见《第23步兵团S3日志,1951年2月12日》;莫斯曼著《潮起潮落》,P266-81。

评分完成:已经给 greatwarii 加上 200 银元!

评分完成:已经给 greatwarii 加上 300 银元!

喜欢greatwarii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greatwarii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百家论坛首页]
greatwarii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