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百家论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科举漫谈:没什么比考试更公平
送交者: 北冥巨鲲[★★★士大夫你快滚★★★] 于 2020-05-03 13:00 已读 610 次 11 赞  

北冥巨鲲的个人频道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种人才选拔制度,比如依据血统、家庭、名声、还有在职官吏推荐等等,但是最客观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直到今天也莫过于考试,它不是没有缺点,但是依然没有更好的方法来替代它——在考试内容公开,考试答案有一定标准可循,同时考试判卷过程相对公正透明的情况下,选拔出的人才必然是最优秀的群体,甚至和考试的内容没多大关系。 6park.com

记得几年前高考之后,又是一篇篇年经贴控诉应试教育的各种缺点,当时一个回帖让我印象深刻: 6park.com

“你就算把语文数学英语换成打游戏,上清华北大的还是同一批人”。 6park.com

所以,全世界人才选拔,尤其是官员/公务员选拔到今天依然是通过考试。 6park.com

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是中国人的发明,按照历史书上的说法,科举考试制度开始于隋朝。不过隋朝的科举制度顶多算科举的雏形,因为每个州只能推荐三个人,再加上没有严格的选拔程序,基本都是由皇帝下诏征辟的非常设选拔,同时由于州郡荐举的存在,最多也只能算是举荐制度的修正。 6park.com

到了唐代,科举总算是成为固定项目(所谓的“常科”),但是和后世不同,内容非常多样,难度也各自不同,有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等等。进士就是写议论文,明经就是把经典语句中的一些词挖掉做填空,所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除此以外,唐朝科举和后世最大的不同就是不糊名,也就是说考官能够看到考生的名字,作弊串联的可能性很大。在唐朝,政府不仅允许,还鼓励考生在应试前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社会名流,称为“行卷”,结果就是唐朝高中者中大族世家占了大头,依然有很浓厚的举荐制度的影子。 6park.com

容易得到的资格自然价值就会下降,明经科的上上第授从八品下官职,进士甲第只有可怜的从九品上。。。比如大诗人王维中了状元之后,只给了太乐丞这样的小官(朝廷负责礼乐方面事宜的官职,从八品下)。 6park.com

在五代十国把最后的贵族政治摧毁后,两宋开启了真正的科举选拔制度。首先就是各种监察反作弊制度,例如糊名、抄写等等的完善,使得考试的公平性大幅度上升,“富不过三代”的谚语就出自宋代,还有就是著名的《劝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要想出人头地,年轻人,考试去吧!更重要的是,高级官员必然是科举出身,那些高官子女如果考不上,也只能终身担任低阶官员。 6park.com

到了明清,科举制度最终完善并且固定下来,那么如果您生活在明清两朝,如何才能金榜题名,出人头地呢? 6park.com

首先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请确认您是良民,抗日神剧看多了的这位同志您别着急找良民证,所谓的“良民”指的是出身,也就是所谓的“良籍”,跟一直到九十年代填写各种表格还需要填的本人出身,家庭成分差不多。 6park.com

那什么又是“良籍”呢,换句话说,什么是对应的“贱籍”?贱籍总体包含杂役(门子、长随),演员(倡、优、乐户),乞丐(丐户),个体经营者(疍户),军人的孩子也不行(军户),除此以外囚犯,方外之人(和尚、道士),商人都属于敌对阶层,没有资格参加考试,也就没必要浪费时间和金钱去学四书五经了。 6park.com

简单来说,如果您出身官宦之家或者农民之家,而且没犯过事情,那良民大大的,科举大门是向您敞开的。 6park.com

身份确认完了,接着就是上学。明清两朝虽然有所谓的官学,但是基础教育还是交给民间私营,并且允许市场竞争,这就产生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私塾——一个老夫子带着一群小豆丁摇头晃脑的背三字经。政府不管教育的过程(也没法管),只看考试的结果。更有意思的是,因为竞争有的私塾脱颖而出,很多读书人即使中了秀才也不愿意离开而继续在私塾就读。 6park.com

春去冬来,您头悬梁锥刺股努力学习了好几年,万事俱备,只等考试。要考取功名,第一步就是一次二连试——首先要通过的县一级的考试,被称为县试(由县令亲自主持),县试一般在每年固定时间开考,连续数天;只有通过县试的人才有资格参加州府举行的考试(府试),通过了府试,那么恭喜您终于闯过了科举的第一道门槛,您的title也从“无”变为了“童生”。 6park.com

童生不是士大夫阶层,也没有任何特权,但是却是科举考试的入门卷。但是这入门卷也不好拿,很多人读书人要多次尝试才能成为童生,白发苍苍的“童生”大有人在。 6park.com

下一级考试被称为“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正三品大员,位在巡抚之下,和各省布政史平级),您不负众望通过院试,从童生晋级为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正式跨入了士大夫行列,成为相当当特权阶层,包括免除差役徭役(官府强制摊派的义务劳动),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6park.com

获得秀才功名后,职业路线就出现了选择,如果您对自己的才学有自信或者心比天高,那么请继续埋头读书,准备下一场晋级考试;如果您随遇而安,见好就收,那么可以去吏部候选(等着排队)或者申请进入国子监,成为贡生,登上一段时间后就会有州县一级的教育职位,虽然都是从九品和不入流的官职(海瑞是比秀才更高一级的举人,最后也只给了教谕的职位,比从九品还第一级),但好歹也端上铁饭碗了不是。 6park.com

值得注意的是,贡生不一定是考出来的,如果家里有钱通过捐纳给政府,或者通过家族的军功,也可以获得贡生资格(知道为啥贡生资格不值钱了吧?) 6park.com

不过万事总有例外,清朝雍正年间,为了推行士绅一体当差纳粮的国策,打击科甲官员,重用捐纳出身的贡生,最有名的就模范总督田文镜,以恩监出身,官至河北河南山东三省总督田文镜。 6park.com

秀才的下一级考试被称为“乡试”,从之前的每年一考变成了三年一考,一般在八月两京及各省省城的贡院举行,连考三天,所以也被雅称为“秋闱”,考官是有最高进士功名的读书人担任。 6park.com

从乡试开始,电视剧里那种一人一个号子,进去之前要搜身的情景就出现了,您虽然被非人虐待了三天,吃喝拉撒都在一个小号子里,但是不负众望,一举夺得乡试头名获得“解元”头衔。 6park.com

举人不仅是特权阶层,同时已经有做官的资格(秀才只能担任吏),也是当地士绅阶层竞相拉拢联姻的对象,大家现在明白为啥范进同学中举后直接疯了吧。 6park.com

乡试的难度比起之前的所有考试都是直线上升,清朝有个读书人叫李炜,此人头脑一般但是有一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狠劲,他三十岁中了秀才,一直考到97岁把皇帝都熬死了好几个也没能通过乡试,99岁的时候主考官实在是扛不住了,向上级反映了这个情况,李炜也在100岁的时候终于获得了举人头衔,如愿以偿拥有了进入下一级考试的资格。 6park.com

举人虽然已经够牛了,但是文曲星下凡的您肯定不会满足到此为止,跑去吏部候选。在获得举人身份并且乡试第一之后的第二年春天,您开始了下一步征程——会试。被称为“春闱”的会试举行地点在京城贡院,只有各省的精英有资格参与,到了这一级,主考官基本都是帝国的实际掌控者内阁学士了,考试内容自然也更加刁钻古怪。不过好处是考试形式和内容基本上和乡试一致,也是关到号子里连考三天。 6park.com

通过会试的举人被称为贡士,在您主角光环发动的条件下,自然是有惊无险的再次夺得第一——会元。 6park.com

到了这一级,读书人的心基本就放下来了,虽然还有最后一层考试(殿试),但是往往只是决定一甲、二甲、三甲的排名,贡士几乎不会有落地无法成为进士的情况。 6park.com

殿试一般在会试之后的两个月举行,由皇帝亲自出题(大家也都成了天子门生),不过不再是淘汰制,而是定名次。一甲只有三人,就是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状元、榜眼、探花,剩下的就是二甲、三甲,统称为进士。 6park.com

您作为皇帝钦点的第一名,状元,实现了一个超高难度的技术动作——三元及第,省一级的乡试,国家一级的会试,中央一级的殿试,全部都是第一名,中国千年科举历史中,也不过十几个人而已,殊荣可想而知。 6park.com

到此,您的科举考试之路完结,准备进入翰林院开始抄写国家行政策略,之后慢慢积累经验外放,一级一级上爬,总之和现在官员选拔制度差不多。 6park.com

最后说下科举的难度,虽然影视作品中基本是个人都能金榜题名,但是大明二百七十七年开科八十九次,获得进士的只有24,536人,相当于每三年一届录取275人(满清数字与此相似),考虑到数千万甚至上亿的人口基数,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多少人熬干了血,熬白了头,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评分完成:已经给 北冥巨鲲 加上 200 银元!

评分完成:已经给 北冥巨鲲 加上 500 银元!

评分完成:已经给 北冥巨鲲 加上 500 银元!

喜欢北冥巨鲲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北冥巨鲲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百家论坛首页]
北冥巨鲲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