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百家论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李渔:我写过黄色小说,也写过中学课文
送交者: 风干北极[♂★品衔R6★♂] 于 2020-05-06 3:18 已读 2269 次 4 赞  

风干北极的个人频道


6park.com

休言再觅同心侣,

岂复人间有二乔。



作者:大圣

来源:大圣的小宇宙


6park.com


6park.com



明万历年间,中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金瓶梅》问世,轰动一时。



这并不奇怪,以往那些唐诗宋词散文之类的东西,过于高雅,基本上是文人的专利,只有通俗易懂的白话小说,才真正属于我们劳动人民。



《金瓶梅》与后来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一起,并称“明代四大奇书”,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特别是《金瓶梅》,出版商一版再版,供不应求。



为啥《金瓶梅》这么火爆?



这个我也说不好,反正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市井平民,雅俗共赏,争相传阅,爱不释手。



当然,主要是男性读者,比如平时根本就不看书的王建国,说他至少看了八遍。



书写得好不好,读者最有发言权,既然人民有这方面的需求,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就应该把握机遇,紧跟市场,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对不对。



清朝初年,继《金瓶梅》之后,又一部充斥大量色情描写的章回体小说《肉蒲团》诞生了,一上市,瞬间被抢购一空,读者反映:嗯,这个,比《金瓶梅》还好看。



很快,《肉蒲团》就被有关部门列为禁书,全面下架、收缴、查封、销毁。



其实,不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肉蒲团》都远不及《金瓶梅》,之所以火爆,主要是因为,它在历代都被视为“淫邪之作”,一直在禁封之列。



好多东西就是这样,不禁还好,一禁就红。



那么,这本宅男必备的《肉蒲团》到底是谁写的呢?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作者并非专门写小黄书的三流作家,而是一位大咖,我们上学时候,还学过他的一篇散文叫《芙蕖》,还记得吗?



对,他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美学家、出版家,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戏剧家,文化产业的开拓者,休闲文化的倡导者,公认史上跨界最成功的文化名人——李渔。



1



李渔,原名李仙侣,号笠翁,浙江金华人,自幼勤奋好学,饱读诗书。



父亲做药材生意,家里每天人来人往,母亲怕影响李渔学习,效仿孟母三迁,让李渔从家里搬出来,在外面找了个僻静的地方,让他免受干扰,专心学习,备战高考。



明崇祯八年,李渔参加童子试,也就是科举资格考试,首战告捷,高中“五经童子”。



街坊邻居都说,你看人家老李,孩子多争气,将来肯定有出息。



老李嘴上跟人家客气:哪里哪里,孩子运气好,蒙上的。



其实心里早就乐开了花,觉得以小李这个开局,唯一要发愁的是,将来到底是上北大还是上清华?


6park.com


6park.com



崇祯十二年,李渔29岁,参加乡试科举,出人意料,落榜了。



考前一练二练三练每次都700分上下,成绩稳居年级前三名,结果最后连三本线都没过,你说搁谁身上能受得了?



深受打击的李渔十分消沉,在极度苦闷中,他迎来了自己的30岁生日。



想自己堂堂五经童子,少年学霸,也曾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如今已三十高龄,仍一事无成,不由感慨万千,作《凤凰台上忆吹箫》一首咏怀:



昨夜今朝,只争时刻,便将老幼中分。问年华几许?正满三旬。昨岁未离双十,便余九,还算青春。叹今日,虽难称老,少亦难云。



闺人也添一岁,但神前祝我,早上青云。待花封心急,忘却生辰。听我持杯叹息,屈纤指,不觉眉颦。封侯事,且休提起,共醉斜曛。



好多人劝李渔,一次高考失利并不能说明什么,你应该振作起来,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崇祯十五年,李渔再次赴杭州应试,万万没想到,这竟是大明朝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国内外形势风云突变,满清入关,势如破竹,铁骑很快逼近江南,大明江山风雨飘摇,生死存亡之际,谁还有心思搞科举?



试卷虽然交上去了,但高招办已经没人上班了,考生最后连自己考了多少分都不知道。



李渔万念俱灰,在父母坟前,作诗感叹:



三迁有教亲何愧,一命无荣子不才。

人泪桃花都是血,纸钱心事共成灰。



生逢乱世,李渔通过科举求取功名的理想彻底破灭。



2



清顺治三年,清军占领浙江金华。



李渔顺应时代发展,重新调整了自己的人生规划,他在家乡弄了块地,亲自设计,亲自监理,修建了一处园林,亭台楼阁,湖水假山,一应俱全,自诩可与杭州西湖比美,取名“伊山别业”,准备效仿王维,隐居园林,了此一生。



园子里种点儿菜,养两条狗,养几只鸡,几只鸭,几只鹅,每天摆弄摆弄花花草草,喝喝茶,看看书,钓钓鱼,晒晒太阳……



这种悠闲自在的日子,大概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吧。



看上去很美,其实,你试试,时间长了,也觉得乏味。



住在偏僻的农村,信息滞后,每天无所事事,虚度光阴,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



世界那么大,难道不应该趁着年轻,投入更广阔的生活,体验更丰富的世界吗?



顺治八年,40岁的李渔变卖了园林和所有家产,举家迁往杭州。


6park.com


6park.com



具体到杭州干啥?



李渔也没太想明白,先过来再说,大城市的机会毕竟多一些。



许多事情不是等你想明白了再去做,而是先做,在做的过程中,慢慢想明白的。



李渔到杭州,首先面临的是生计问题。



虽然变卖了老家的房产,现金流看起来很充足,但杭州的房价,你懂的,二环内买了套房子,然后装修,添置家具、家电,再买辆车,等把一切收拾停当,手里基本上就没剩几个钱了。



咋办?



进体制内找份工作?



这个绝不考虑,虽然被迫留了辫子,但我心依然是大明心,岂能委身满人,这点儿底线和节操还是要坚守的。



那段时间,李渔走遍了杭州的大街小巷,对各行各业进行了深入的市场调研,终于找到了一条既适合自己的特长,很有发展前景的工作——写作。



3



当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写作,那些高雅的诗词散文,写得再好又能怎样?



阳春白雪有多少人喜欢看?



看看网上那些10万+的爆款文章,有哪个能称得上文学作品?



当今社会,流量才是硬道理。



在杭州,大家最感兴趣的,不是唐诗宋词,也不是散文,而是戏剧和小说。



不论身份地位,也不论学历高低,大家人手一本《故事会》,越通俗,越畅销;越接地气,越受欢迎。



这些通俗文学,不登大雅之堂,历来为正统文人所不齿,要搁以前,李渔也看不上。



但是,时代不同了,由于此类作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通俗易懂,寓教于乐,所以,深受广大基层群众的欢迎。



主抓意识形态的部门也是干生气没办法,你管得了作品获奖不获奖,你还管得了群众爱看啥吗?


6park.com


6park.com



李渔正是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经过认真思考,他毅然决定,放下文人的清高,改弦更张,变雅为俗,全身心投入通俗文学创作。



几年来,他以旺盛的创作力,连续写出了《怜香伴》《风筝误》《比目鱼》《凰求凤》《意中缘》《玉搔头》等轰动一时的传奇和剧本,还创作了大量短篇小说,并将这些作品收录在了《无声戏》和《十二楼》两部小说集中,出版发行。



李渔小说的最大特点,就是通俗,不管是北大中文系博士,还是识字扫盲班学员,都能看得懂。故事新颖,情节离奇,布局巧妙,语言生动,雅俗共赏。



李渔说:“传奇不比文章,文章做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做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看,又与不读书之妇女小儿同看,故贵浅不贵深”。



爱情是文艺永恒的主题。在戏曲创作方面,李渔迎合观众喜好,专写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而且一改以往“重曲轻剧”的传统,在剧本中大量穿插人物对白,就连不爱听戏的人,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他将创作的十个剧本编辑成册出版发行,合称《笠翁十种曲》,此书一经问世,便广受好评,戏剧界称李渔“所制词曲,为本朝第一”。



此外,李渔还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一个专门从事喜剧创作的作家,他创作的剧本,几分钟一个包袱,整场演出,观众笑声不断,差不多就是清朝初年的德云社。为此,李渔曾作诗阐述自己的创作主张:



传奇原为消愁设,费尽枝头歌一阙;

何事将钱买哭声,反会变喜成悲咽。

唯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

举世尽成弥勒佛,度人秃笔始堪投。



大家花钱看戏,就为图个高兴,你总唱《窦娥冤》怎么行呢。



4



作为一个成功的畅销书作家,李渔笑傲文坛,稿约不断,稿酬也水涨船高,连续多年位居作家富豪榜榜首,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依靠“卖赋糊口”的专业作家。



那部毁誉参半的长篇章回体小说《肉蒲团》,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李渔火爆文坛,难免遭人嫉恨,大家都是作家,凭啥你的文章阅读量那么高,粉丝那么多,还挣那么多钱?



看看你写的那些东西,都是啥?



庸俗、低俗、媚俗,“有文无行”,三俗代表,简直就是我们作家的耻辱。



李渔从不与这些所谓正统作家争辩, 依旧我行我素。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生前荣辱谁争得,死后方明过与功”,爱咋咋地,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6park.com


6park.com



所谓名誉,都是身外之物,李渔根本不在乎,只有一件事,让他无法忍受。



对,就是盗版问题。



李渔的作品流传甚广,获利颇丰,谁看了不眼红?



一些不法书商大量私刻翻印,署名“李鱼”、“李渔名”、“笠翁著”等各种假冒作品也大行其道,别的不说,光是《肉蒲团》,市面上就有18个版本,里面还各种添油加醋,细节描写之直白,之露骨,之大胆,连原作者本人看了都脸红心跳。



这些行为不仅侵犯了李渔的著作权,更极大影响到他的收入。



为了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李渔召开新闻发布会,作出严正声明:



至于倚富恃强,翻刻湖上笠翁之书者,六合以内,不知凡几。我耕彼食,情何以堪?誓当决一死战,布告当事,即以是集为先声。总之天地生人,各赋以心,即宜各生其智,我未尝塞彼心胸,使之勿生智巧,彼焉能夺吾生计,使不得自食其力哉!



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李渔与各类盗版行为做着艰苦的斗争,可以说,李渔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具有版权意识,并为之抗争的作家。



由于整个社会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相当淡薄,盗版现象屡禁不止,特别是南京方面,几乎就是盗版的大本营,为了便于交涉,康熙元年,李渔索性离开杭州,举家迁往南京。



5



此时的李渔早已今非昔比,可谓财大气粗,在南京黄金地段全款买下一处带院子的豪华别墅,取名“芥子园”。



为了防止别人私自翻刻他的作品,李渔干脆成立了芥子园书铺,进军出版界,自己写的书,自己印刷,自己出版,自己发行。



除了出版自己的作品,芥子园书铺还高举弘扬通俗文学的大旗,编辑出版了大量通俗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



由于书铺紧跟市场需求,善于把握商机,始终把读者利益放在第一位,很快成为国内出版界的一面旗帜,芥子园书铺历经两百多年历史,长盛不衰。



李渔本人,也被视作国内出版业早期的巨头之一。


6park.com


6park.com



在南京,李渔一手抓文学创作,一手抓文化产业,个人声望和财富收入与日俱增。



作为文化界的名流,李渔交际甚广,相识满天下,这其中,既有位高权重的政府要员,也有三教九流的江湖人士。



比如内务府江宁织造曹玺,就是李渔的多年好友。



说曹玺大家可能不熟悉,但他有个曾孙后来比较有名,叫曹雪芹,也是畅销书作家,喜欢写言情小说,我爱你你不爱我你爱他他不爱你爱我那种,总之就是乱爱一气,作品很受欢迎;



还有一个叫蒲松龄的年轻人,也是个落榜考生,也是文学爱好者,平时喜欢写些个神呀鬼呀之类非主流的东西,虽然跟李渔年龄相差足有30岁,但相似的经历,相同的爱好,让两人结为忘年之交。



类似的还有很多。



这么说吧,只要是在社会上有头有脸的,特别是混文化圈艺术圈的,几乎都是李渔的座上客。



丰富的人脉关系,既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他的文化产业经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6



要名有名,要利有利,不愁吃不愁喝,早点退休,安享晚年不好吗?



为啥还要每天在外面奔波忙碌?



有这种想法的,基本上都是你我这种没出息的人。



真正的成功人士,人家干事儿不光是为了挣钱,到底为啥,咱也不懂,咱也不敢问,反正人家就是闲不住。



李渔就是这样一个人。



康熙五年,已经56岁的李渔又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



自己创作的戏曲剧本,为什么要让别人拿去表演?



为什么不组建一个戏班,自编自导呢?



主意已定,李渔把书铺的工作交给助手打理,自己二次创业,转身投入戏班的组建工作。



为此,他详细考察了各地戏剧团的演出经营状况,一面在各地考察,一面挖掘戏剧人才。



在山西临汾,他花重金挖来了年仅13岁的花旦小乔;在甘肃兰州,又把擅长扮演小生,同样13岁的小王姑娘签约到了戏班。



当年,万众瞩目下,李家班组建完毕,正式宣布成立。



李渔自任班主兼总导演,事无巨细,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对乔王二姬更是倾尽全力,悉心栽培,有时忙了一白天,晚上还不顾劳累,把小演员叫到自己房里,言传身教,通宵达旦。



在李导的谆谆教诲下,两个小姑娘进步很快,事业上,二人珠联璧合,成为戏班的金童玉女,票房保证;生活上,二人也与李导萌生了深厚的感情。



没错,乔王二姬后来都成了李渔的小妾。



怎么了,这种事儿,在演艺圈很新鲜吗?



年龄咋了,在伟大的爱情面前,年龄是问题吗?



戏班主要演出李渔的作品,以金陵芥子园戏院为中心,在各地巡回演出,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全国九州,历其六七”。



一流的剧本,一流的导演,一流的演员,就是最有力的票房保证,剧团所到之处,几乎场场爆满,万人空巷,一票难求。



几年来,李家戏班不但让李渔红遍全国,也为他赚取了更多的财富,客观上,也对中国戏曲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促进作用。


6park.com


6park.com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世事无常,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到。



就在李家班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康熙十二年,年仅19岁的台柱子乔姬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第二年,戏班的另一台柱,王姬也因病去世了。



男女主角双双离世,这戏就唱不下去了,李家班从此一蹶不振。



而对李渔来说,这种打击更是双重的,两个事业上的好帮手,生活中的好伴侣,先后撒手人寰,让年过花甲的李渔痛不欲生。



在无尽的哀思中,他先后写下《断肠诗二十首哭亡姬乔氏》《重过江州,悼亡姬,呈江念鞠太守》《后断肠诗十首》《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等悼念诗文,称“自乔姬亡后,不忍听歌者半载。



舟中无事,侍儿清理旧曲,颇有肖其声者,抚今追昔,不觉泫然。”



回想当年,初次相见,小乔长长的乌黑发 ,一双眼明亮,风华模样,落落大方,让李渔心神荡漾,一见倾心。



如今,佳人已逝,物是人非,怎能不让人肝肠寸断:



各事纷纷一笔销,安心蓬户伴渔樵。

赠予宛转情千缕,偿汝零星泪一瓢。

偕老愿终来世约,独栖甘度可怜宵。

休言再觅同心侣,岂复人间有二乔。



7



戏班解散后,李渔再也无心打理生意,闲居在家,着手总结整理自己的戏剧理论和生活感悟,并将其编辑成书,取名《闲情偶寄》。



这是李渔一生艺术和生活经验的结晶。



全书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分,堪称生活艺术大全,休闲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倡导休闲文化的专著。



《闲情偶寄》中的词曲、演习部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戏剧理论著作,也是世界戏剧史上第一部真正的导演学著作。



《闲情偶寄》的后六部分,是李渔的品质生活之道,从园林布局,到花草虫鱼;从古玩收藏,到美容装扮;从珍馐美味,到养生休闲。



无所不含,包罗万象。



我们中学课本收录的那篇《芙蕖》,便出自《闲情偶寄》。



康熙十六年,为了方便儿子在原籍参加高考,66岁的李渔又搬回杭州居住。



在搬家过程中,老李一个不小心,从楼梯上滚了下来,伤了筋骨,从此卧床不起。



三年后,也就是公元1680年正月十三,李渔病逝于杭州,享年69岁。


6park.com


6park.com



作为一个文化名人,李渔的一生,可谓丰富多彩;后世对他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



他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艺术杂家,也是一个风流潇洒的生活玩家,外表看,李渔豁达开朗,超然洒脱,跨界发展,游刃有余,在社会上混得风生水起,其实,内心深处,李渔也有作为一个文化人的矛盾和挣扎。



晚年时,李渔经过富春江畔的严子陵钓台,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曾写下一首词,对自己的一生做了深刻的总结:



过严陵,钓台咫尺难登。为舟师,计程遥发,不容先辈留行。仰高山,形容自愧;俯流水,面目堪憎。同执纶竿,共披蓑笠,君名何重我何轻。不自量,将身高比,才识敬先生。相去远:君辞厚禄,我钓虚名。



再批评,一生友道,高卑已隔千层。君全交,未攀衮冕;我累友,不恕簪缨。终日抽风,只愁载月,司天谁奏客为星?羡尔足加帝腹,太史受虚惊。知他日,再过此地,有目羞瞠。



8



作为一部饱受争议的作品,李渔的长篇小说《肉蒲团》被禁后,一直在地下以手抄本的形式秘密流传,目前最完整的手抄本,保存于日本东京大学。



进入二十世纪,《肉蒲团》曾被多次搬上大银幕,是的,你们最喜欢的舒淇、李丽珍、叶子楣等明星都出演过女一号。



公元2011年4月14日,根据李渔小说改编的3D版《肉蒲团之极乐宝鉴》在香港上映。



上映仅一周,票房就超过了《头文字D》,最终以4100万港币,成为2011年港产片年度票房冠军。



在台湾,《肉蒲团》继续保持强劲势头,以1700万新台币票房,成为台湾地区港产电影冠军。



随后,影片在韩国、日本、澳洲等地上映,不断掀起收视狂潮,在澳大利亚又刷新了华语片在澳洲的票房纪录。



遗憾的是,由于影片尺度过大,内地并没有引进此片。



所以,如果您也像我一样,喜欢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仰慕李渔老师震铄古今的文采,也想通过影片感受李老师作品的精髓,请在文末留言,我将从中选出获得点赞前5名的热心读者,然后,亲自告诉他,那部影片,我也没有。

作者:大圣,坐标洛阳,电视媒体人,喜欢摆弄文字,假装文艺青年。来源:大圣的小宇宙


版主:Lv200于2020_05_07 8:10:25编辑

喜欢风干北极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风干北极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百家论坛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