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百家论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茶与“老虎灶”
送交者: 我有仙心一颗[★三清馆道士★] 于 2021-05-07 9:33 已读 1377 次 2 赞  

我有仙心一颗的个人频道

茶炉灶”?如今的年轻人可能已不知为何物了,但对上了些年岁的人来说,却是难以忘怀的生活记忆。与我而言,说到“茶炉灶”这三个字,一缕温馨便从心底油然而生,远逝的思绪也会变得丰润起来。 6park.com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城市的街头巷尾曾经遍布“茶炉灶”,生意非常兴隆,很多人都需要依靠茶炉灶来供应热水,大街小巷人们拎着水壶或竹壳水瓶去茶炉灶打开水的场景,是一道极为平常的风景线,还形成早中晚三个“高峰”,大有“巷口街头炉遍设,卖茶卖水闹声盈”之景。 6park.com

    我经常光顾的茶炉灶在东大街西头第一家,是同行中较有名气的秦家茶炉灶,因为市口比较好,生意格外好。经营者名字为秦文秀,两口子和气生财,见谁都很友善。男主人瘦瘦高高的,少言寡语,在我是记忆中,他的腰里永远是围着一条带着一个口袋的深蓝色围裙;女主人成天乐呵着与客人一边打招呼,一边忙着朝水瓶里灌开水。秦家还有一个50岁左右的妇人在帮忙。老妇人个头不高,小巧玲珑,但干起活来干净利索,冬天经常穿一件蓝色士林的中式布棉袄,为了便于操作,她像西藏人那样,把一个棉袄袖子脱下来用布带子别在后腰间。我原以为这个老妇人是秦文秀的母亲,后来得知是饮服公司把当时一些无固定职业的小商贩,安置到各家茶炉灶帮忙,以维持生计,也是增加社会闲散人员的再就业机会。 6park.com

    每到冬天的晚上,我会邀上几个邻居小伙伴一起到“茶炉灶”去打滚烫的开水,回来用它洗脸、烫脚,临睡前,再灌满“汤婆子”或是用挂吊瓶的盐水瓶灌满热水,为防烫伤,在盐水瓶上再套上一只旧袜子塞进被窝,在那寒冷的漫漫长夜,睡觉就有了温暖的感觉。 6park.com

    茶炉灶是一个“组合”的烧水锅灶,用砖头砌成,灶面置有四口锅,三只小的是烧水锅,中央有一煤孔带着铁皮盖子,那是留作观火添煤之用,烧水锅和烟囱之间还有一只大锅,作为储存凉水的容器,如果烧水锅里的水被顾客打完,店家就会顺手用舀子从大锅中舀水补满小锅。大锅后头有一根烟囱直接伸到屋顶外。大锅里的水需要先预热再舀进小锅既节约燃料还节约时间。 6park.com

    可能是茶炉灶体积比较大,人们有把茶炉灶叫做“老虎灶”,两个装水的锅像老虎的两个眼睛,后面有一个烟囱在屋顶上,形似老虎的尾巴,炉膛内烈火熊熊如同老虎张开的血盆大口,几个盛满水的锅具组成了老虎身体,形状宛如一个卧着的老虎。民间也有人叫它“熟水店”的。茶炉灶烧水的锅,老辈人也有称其为“甄子”,桶状的小锅盛水不够多;店家因此而脑洞大开,用木板箍成一个圆筒,扣在锅口上,以增加高度,扩大其容量,清浦区还有老人称茶炉灶为“铁镏子”。 6park.com

    茶炉灶烧水的锅最早是铜质的,是扬州、江都一带的手艺人用手工敲制而成。后到了战争年代,铜价暴涨,从业人员承受不了高昂的价格而改为铸铁锅。铸铁锅虽然价格便宜,但由于受热不均还极易损坏。1958年后,茶炉灶还是多以使用铁锅为主,其特点是使用寿命长,价格也相对低廉。店主们就将那些已经破损的铸铁锅,都扔进了那个大炼钢铁时代火红的炉膛。 6park.com

    烧茶炉主为了养家糊口,挣得是一份辛苦钱,常年起五更睡半夜。秦家一家三口吃住在店里,睡觉休息也是蜗居在店后逼仄的楼阁。夏天早上四点、冬天五点就要起床,一年到头也睡不了一个囫囵觉。 6park.com

    早晨,必须确保在人们起床之前烧开足够多的热水,否则周围群众的生活就要受到影响。因此,灶主们每天一般凌晨四点钟左右就开始生炉子,要把炉火烧得旺旺的,因为那不仅是周围居民的生活所需,还是要支撑一家老小的谋生之火。 6park.com

    差不多要到五点前后水烧开,这时候人们也大都起床了,茶炉灶便会陆续迎来打水的客人,店主就会用一个带把的小木桶把紧挨着汤罐的大铁锅里面的热水灌到汤罐里,继续烧。然后,把最靠近烟囱的大铁锅里较凉的水舀到前面的大铁锅中,这相当于北方烧土坑的原理,充分利用热能,看似简单的道理,其实是劳动人民很有智慧。间或再打开进料口,用铁通条搅和一下将炉火烧得旺旺的,略过一会,又该加煤炭了。 6park.com

    用烟煤烧灶是一个需要经验的技术活,用的是四个汤罐里的水,这水一天到晚沸腾着。汤罐里水少了,便从大锅里舀过水来满上,再从水缸里舀水进大锅。店家会用铝制的水舀漏斗放在水瓶上往里面灌开水,其间还要不停地往锅里加水,往炉膛里添煤。每天如此,枯燥重复的操作,从黑忙到天天黑,晚上为了节省燃料,还得封炉子,再上门板,睡觉。 6park.com

    任何产业都讲究“配套”。茶炉灶的生存也离不开其他产业的配套服务,茶炉灶算是消费终端产业,在它的上端还有其他人在为其服务。 6park.com

    茶炉灶的用水是请专门的挑水工挑来的,最初的水源取自里运河,因为用水量很大,挑水工也是相当辛苦。挑水工在那个年代也是一种卖苦力的职业,除了为茶炉灶挑水,还要为市区各个饭店等用水大户、家中没有劳动力的人家挑水,开茶炉灶的店家都会放几口备用的大水缸在炉灶旁,挑水工用木桶挑来水后,倒在大缸里,再放入一小块明矾,用木棍搅动水波旋转一会儿,使水垢沉淀、以净化水质。 6park.com

    1965年,市政开始铺设自来水管道,优先供应饮食服务行业,再供应机关、旅社、茶水炉,到1968年普及自来水,茶炉灶全部用上自来水,还向附近居民代卖自来水,一是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再则也为增加茶炉灶的经济收入。 6park.com

    茶炉灶另一样配套工程,是雇佣人力用平板车运送煤炭,当时为茶炉灶供应煤炭的地方叫西煤建,位于现如今西郊的电石厂。煤炭又分烟煤和无烟煤两种,烟煤是乌黑发亮、形似大小呈无规则的石头状,茶炉灶最多使用的是烟煤,因为烟煤发热量高火头旺还耐烧,缺点是会冒出浓浓黑烟污染周围环境。当时为秦家送煤有相对固定的两个人,一个叫赵长富,年稍龄大一些,大眼睛,黝黑的脸庞,满脸络腮胡子,神似黑旋风李逵,个性比较强,一着急就会瞪着他那双大眼睛,但为人真诚,有一身好力气,干活也肯卖力。哪家需要煤炭了,总是风雨无阻及时地把煤炭送到各家,大家对虽然对他的火爆脾气颇有微词,但对他的工作还是没话说的。如果还健在的话,应该有百岁以上高龄了。还有一个叫林家祥,年龄稍小些,若还健在也该有90多岁了。 6park.com

    清江浦的茶炉灶应该是与这个城市伴生发展的,15世纪初,明朝大臣陈瑄疏山阳湾,带动清江浦兴起。朝廷把“江南河道总督署”一个今天说来相当于副部级的衙门,就设在如今人民路上的清晏园内,于是官员云集清江浦,指挥治河、理淮;国家每年近八分之一的财政拨在这里,在没有现代会计制度的当时,除了用于治理河道工程,大量的钱币被贪官无度挥霍,有的官员挥金如土,灯红酒绿、醉生梦死。 6park.com

    也有一些文人墨客爱去茶馆求清静,喜欢品茶鉴水。相比之下,喝茶既是廉洁的小开销,也是中国人保健且享受的生活方式,更是社会交际的一种形式。因此,茶馆是城市生活的必有场所。同时,因为清江浦作为水利交通的重要枢纽,自然有商贾云集来此交易,就会利用茶馆,歇脚、交谈。还有一般的居民、工人阶层,也会因各种事情的需求到茶馆消费。这样,就支撑起一个规模庞大的茶馆业。 6park.com

    早先的茶炉灶多是连带茶馆一起经营的,一般茶馆内靠墙边都会蹲伏一副烧茶水的老虎灶,茶馆内每天人来人往,具有较高的人气。众多茶馆的产生对茶炉灶的发展和经营,也有很大的助推作用。 6park.com

    据史料记载,茶炉灶最兴盛的时期是1954年,当时的清江市全市共有82家茶炉灶,这可能是清江浦茶炉灶最兴旺的时期,可想而知那是多么大的热水供应需求?需求决定存在,茶炉灶确实是那个年代的服务行业,也是一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事业。 6park.com

    有诗曰:“炉火炎炎暮复朝,锅储百沸待分销;一钱一勺烹茶水,免得人家灶下烧。”这就是当时对茶炉灶的形象最真实写照。 6park.com

    在那艰苦的年代里,普通百姓家中使用的是煤炉,当时国家是计划经济,各家的煤炭按人头30斤一人计划,家庭实际用煤量严重短缺,人口少的就按户来配制煤票,有人口多的大户,就将户口分成几个小户口就是为了多拿煤票。 6park.com

    有限的计划供应,远远满足不了人们日常所需,居民晚上就将煤炉“封”了,封好的煤炉上面通常都会放一壶水,一夜过来也就热了,留作第二天全家老小洗漱之用,以最大利用率节省煤炭。 6park.com

    因为自家烧水实在太奢侈,为了节省点煤票,大家都去茶炉灶打热水。还有“茶炉灶”热水价格低廉,那时一个热水瓶的水仅要1分钱,后来慢慢涨价到1毛最多涨至2毛一瓶。人们每天拿着热水瓶或者水壶来打水,遇到早中晚打水高峰期,还要排很长的队。可以想象,几十年以前的茶炉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 6park.com

    茶炉灶经营者为了方便省事,固定住客户,也卖茶筹子,就相当于现在的“月票”。在小竹片或是自家设计的小硬纸卡片上面打上特殊的标记。秦家在灶台的墙边放一个锈迹斑驳的搪瓷缸,专门用来收水钱。熟悉的客人会自己直接将零钱“咣当”撂进茶缸,店家看也不看,就灌满水瓶,热情地打个招呼,走人;更熟悉的左邻右舍干脆就自己动手灌水。 6park.com

    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对煤炭实行计划经济管理,经营茶炉灶的人家每个月供应煤炭一吨半,一天大约需要消耗掉100斤煤炭,秦家属于用煤大户,一个月最多可烧三吨煤。 6park.com

随着城市旧城改造步伐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就业机会也慢慢增多,属于私营个体经营的茶炉灶,收入日不敷出,以前可以维持一家基本温饱的茶炉灶,已经不能成为一个家庭的经济支柱,原有的从业人员也逐渐衰老,加上年轻人不愿意“子承父业”,茶炉灶面临后继无人的状况,“茶炉灶”更是门可罗雀。茶炉灶业逐渐走向衰落,很多茶炉灶因举步维艰、难以为继而陆续关门。   6park.com

    1975年市区内的茶炉灶经过改造仅剩18家,清江公社6家,城北公社5家,闸口公社因地处主城区有7家, 80年代初,茶炉灶慢慢退出生活的舞台,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八十年代初,政府将东大街改造成纯商业的步行大街,秦文秀一家,搬到市二院附近文渠河桥头,又开了几年茶炉灶,再后来也不知搬到哪里去了。 6park.com

    进入新世纪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尤其是煤气灶与各种现代化的家电炊具得到广泛使用之后,“茶炉灶”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6park.com

    热气腾腾的茶炉灶,排队打开水的场景,已成为我少年岁月中最温暖的记忆。小小茶水灶,水雾氤氲、热气腾腾的景象也成过去式。但它却真实纪录了我国一个时代的变迁。 6park.com

6park.com

本帖最后由 霓虹闪烁8 于 2021-5-5 11:06 编辑 6park.com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6park.com


贴主:我有仙心一颗于2021_05_07 10:03:30编辑
贴主:我有仙心一颗于2021_05_07 10:03:57编辑

版主:Lv200于2021_05_07 10:29:07编辑

喜欢我有仙心一颗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我有仙心一颗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百家论坛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