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百家论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延安时期的陈伯达
送交者: Lv200[☆★★★声望勋衔16★★★☆] 于 2022-12-07 0:19 已读 937 次 1 赞  

Lv200的个人频道

                                                 延安时期的陈伯达

更新时间:2014-05-14  6park.com

作者: 朱鸿召   6park.com

    

   1939年3月,陈伯达在延安被调任毛泽东秘书。1970年8月,陈伯达在庐山被毛泽东发动的“批陈整风”运动打倒。三十余年政治秘书生涯中,陈伯达的学问是三流的,政治是二流的,文笔是一流的。延安时期,他在毛泽东思想形成中的作用被海外学者高估了,在毛泽东领导下思想路线斗争中的作为被低估了。

    

   坐了两年冷板凳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陈伯达经请示北方局同意,挈妇将雏,从天津出发,取道青岛、西安,大约1937年10月底来到延安。

   据他晚年回忆,“我到延安时,已经是来得很晚了,文化人来得多了,开欢迎会的形式已没有了。另外,当时有些干部对我们这些白区做地下工作的人似乎有些偏见,所以我们并不受重视”(陈晓农编纂:《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61页)。此前,丁玲奔赴陕北,周扬、艾思奇、李初梨、何干之等文化人受命调赴延安,都受到热烈欢迎。陈伯达曾留学苏联,与何凯丰、陈昌浩等同班,与洛甫(张闻天)、博古(秦邦宪)、王稼祥等同校,颇有革命资历,初到延安,感觉没有被重视。经组织部门安排,陈伯达先是在陕北公学担任教员,校长为成仿吾。不久,调任中央党校教员,校长为康生。作为教员,陈伯达感觉为难,也很委屈。因为他讲话带有浓重的闽南腔,学生很难听懂。所以,他站在课堂上授课,实际上近乎写课,需要不停地板书,才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意思。几个月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兼中央宣传部部长的张闻天将他调到中宣部工作,担任出版科科长。1938年5月,延安马列学院成立。这是当时延安最高学府,培养党的高级理论干部。张闻天兼任院长,任命王学文、陈伯达为副院长。为人谦和,处事公正的张闻天曾经在公众场合介绍陈伯达:这是从北平来的陈伯达同志,他是北平“新启蒙运动”的发起人。

   但是,陈伯达并没有引起延安的关注,因为延安革命队伍里很少有人知道“新启蒙运动”,毛泽东似乎也没有关注这个叫陈伯达的文化人。寂寞冷落中,陈伯达利用中宣部出版科分管新闻出版业务之便,用心著述,频繁发表文章。据不完全统计,自1937年11月至1939年8月的将近两年时间里,陈伯达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二十八篇,整理出版专著两本。这些文章中,很多都是长篇学术论文,虽然有此前学术积累,但是哪怕整理文稿,形成篇章,誊抄一遍,也是需要坐得住冷板凳的。文字背后的勤奋与多才,在延安知识分子中是不多见的。

   这些文章著述大体可分为三类:其一是关于中国古代哲学,先秦诸子中如《老子的哲学思想》《孔子的哲学思想》等,用清晰、狭隘、偏激的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给古人在唯物与唯心的阵营里排队,漫画式定位定格,六经注我,强词夺理,把学术与历史直接拖进现实斗争。

   其二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如《纪念马克思与孙中山》《关于马克思学说的若干辩证》等,把思想理论与社会阶级对号入座,从马克思到孙中山,纵横捭阖,下笔千言,滔滔不绝,说的几乎全部是正确的废话。唯一值得关注的是,陈伯达推演并明确提出,“我国过去这一切优秀思想的发展,要到中国无产阶级的科学家——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手里才能集合其大成,而成为完整的和贯彻的科学共产主义思想。而中国无产阶级科学家的出现,是只有中国无产阶级发展到一定的自觉程度,才是可能的。”[陈伯达:《纪念马克思与孙中山》,《解放》周刊(延安),66期,1939年3月]这里所谓的“中国无产阶级科学家”,实际上是指“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其三是关于现实政治斗争的时论,尤其是政治论辩,如《一二九运动三周年纪念》《评陈独秀的亡国论》《随感录》等,找点准,下手辣,撕咬扯拽,嬉笑怒骂,或逻辑穿越,或上纲上线,纵向刨根挖底,横向联想对比,形成一种强悍的话语霸权。他把陈独秀定性为“托洛斯基派在中国的著名首领”,“从陈独秀的老实话看来,陈独秀是抗战亡国论者;从陈独秀的‘哲学’看来,他否认民族内在的力量,而指望外力,正是有利于日寇的进攻的;从陈独秀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观点看来,他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支配之歌功颂德者(在今日就是对于日寇的歌功颂德),从陈独秀上述的整个观点看来,从陈独秀对于中国前途的观点看来,他是反三民主义的;所以,在事实上,陈独秀不但是共产主义事业的背叛者,而且是民族的背叛者,而且是中国文化的背叛者;他在现在一切的言论和行动,完全是于日寇有利的,完全是为日寇服役,并且,是假借反共的名义去在实际上反对国民党的。这样,陈独秀还不是全民族的公敌?还不是国共两党的公敌?”[陈伯达:《评陈独秀的亡国论》,《解放》周刊(延安),60、61期合刊,1939年1月]这种抓住一点,无限放大,扣帽子,打棍子,杀出刀口子,再往里面撒盐揉沙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骨子里没有是非标准,缺失作为一位学者所应有的定见与定力。其文章品格,与公共知识分子很遥远,与御用文人很接近。

    

   一支文笔受重用

   陈伯达具体是怎样被毛泽东看中,选调担任其政治秘书的?他自己的说法是,“我跟毛主席第一次认识,是在一次讨论孙中山思想的会上。那次会上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孙中山的思想属于资产阶级思想,一种意见认为属于小资产阶级思想。我在会上发言认为孙中山的思想有两个两重性,既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两重性,也有资产阶级思想的两重性。毛主席在做总结发言时表示,我的意见是对的。会散以后,毛主席请我到机关合作食堂吃饭。在席的,除毛主席外,只有一位英国记者和我,一共三个人,席间,毛主席问了我一些北平的情况,还问到张申府的情况。”(《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63页)尽管当时毛泽东不是党的最高领导人,但是,被毛泽东留饭,陪客人,怎么也是一件荣幸的事。至于毛泽东是否就因为在这次讨论会上陈伯达的发言观点而看中了他,倒未必。

   在当时延安供给制生活条件下,毛泽东留饭待客,谈不上什么奢华,相对于单位食堂伙食,那是一种改善。留饭,对于陈伯达是第一次,被深深记忆着;对于毛泽东却是经常性的,有很多文化人都曾经被毛泽东留下共进午餐或晚饭。

   陈伯达受到毛泽东的关注,应该是在两年多时间里,陈伯达勤于笔耕,在延安报纸杂志上频繁发表文章,尤其是其论辩类文章中所显示出的犀利文笔,以及关于“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观点提法。

   对于陈伯达上述三类文章写作,毛泽东无意于先秦诸子研究。1939年3月,陈伯达调到毛泽东身边工作时,毛泽东就明确要求他放弃这类研究:“你的思想不要老停留在老古董上面,还是要着重研究现实的问题。”(《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65页)按照这个指示精神,陈伯达担纲编写了《九一八以来的国内形势》《抗战中的政治》《抗战中的军事》《抗战中的经济》《抗战中的文化》等几部系列资料图书,并经毛泽东审阅后付印。毛泽东所需要的,也是看中陈伯达的,正是其滔滔文笔与辛辣辩才。

   汉语传统中对“文笔”一词,可分可合,合起来泛指文章辞藻,分开来,有韵为文,无韵为笔。现代汉语沿袭使用“文笔”一词,更偏重于指向辩论问难类文章,大体属于政论文、议论文范畴。

   1937年8月洛川会议确定毛泽东为中央军委主席,1938年9月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确定毛泽东的政治领导地位,但是,毛泽东面对的依然是来自共产国际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权威。六届六中全会虽然传达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关于中国共产党内领导权的指导性意见,毛泽东所代表的思想路线主张必须依靠自己树立其权威,巩固其地位。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最关键的是孙中山之后中国现代革命的传承与发展。陈伯达预计“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观点,呼应了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所提出的看法:“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毛泽东:《论新阶段》,《解放》周刊(延安),第57期,1938年11月]“洋八股必须废止……而代替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4页)这是毛泽东思想论证形成的前奏。

    

   思想建设无大功

   1939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根据毛泽东提议,决定调陈伯达到毛泽东处工作,具体职务是“中央军委主席办公室副秘书长”。中央军委主席为毛泽东,办公室秘书长是李六如。上任伊始,陈伯达工作由李六如安排,负责处理军务电文,把前方发来的军事电报内容向毛泽东报告,然后按毛泽东的意见草拟复电,发往前线。对军事一窍不通的陈伯达觉得很不适应,不久毛泽东吩咐他收集整理抗战中国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研究资料。

   延安时期毛泽东的大量文章都是自己执笔写作,秘书工作主要是帮助收集、查阅相关资料,协助从事政治理论研究工作。据陈伯达回忆,“那时毛泽东四十多岁,正值中年,精力充沛,毛泽东的著作一般都由毛泽东亲自执笔,不用秘书代劳。只是一些技术性文件,要秘书起草,以节省他的时间。毛泽东写毕,有时请秘书看看,提些意见,作些修改。毛泽东本人便是著作巨匠,擅长写作,他的著作别具一格,自成一体,非他人可以代笔的。”在收入《毛泽东选集》的篇目中,只有《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个别章节分工写作,最后由毛泽东修改定稿。“毛泽东需要秘书动笔的,常常是他的演讲。他在演讲时,一般只有很简单的提纲,有的甚至是即兴式发言,连提纲都没有。这时,需要秘书作记录,整理出讲话稿,由毛泽东改定。”(叶永烈:《陈伯达传》,134页,作家出版社,1993年11月版)这些简单的记录整理工作,陈伯达担任的也很少,先后由和培元、胡乔木承担。1941年7月和培元在延河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胡乔木帮助毛泽东整理讲话文稿,最典型的例子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整风运动中,李六如被调离毛泽东办公室工作。随着毛泽东在党内领导地位的逐步确立,陈伯达的工作也由军委主席办公室,调任中共中央秘书处秘书。中央政治研究室成立后,陈伯达担任主任。虽然他的工作岗位数次变动,实际上一直担任毛泽东政治秘书工作。

   延安时期(1937-1947),是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成熟阶段。在毛泽东思想的论证形成过程中,陈伯达在思想理论上的贡献并不突出。其突出表现是在毛泽东思想形成后,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开展对敌思想文化批判斗争。

   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斗争经验的集体智慧结晶,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思想理论体系。从井冈山到延安,毛泽东首先关注的是军事斗争和政治路线问题,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论述,相对单薄。处在战争环境下,毛泽东对现实经济工作的关注,要到1942年12月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所作《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报告。遵义会议后,至延安整风时期,张闻天主管党的思想文化工作。抗战后,大量知识分子奔赴延安,毛泽东对于思想文化问题的关注,仅仅代表其个人观点。1940年1月召开的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张闻天代表组织作“文化政策报告”,毛泽东作《论新民主主义政治与新民主主义文化》(稍后更名为《新民主主义论》)的“演讲”。从此文以及其他有关文章主要内容观点分析,毛泽东关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论述,基本观点来自艾思奇的文章。

艾思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国社会历史典故、生动活泼地阐释解读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观点,影响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的写作。


贴主:Lv200于2022_12_07 0:20:37编辑
喜欢Lv200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Lv200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百家论坛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