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百家论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志愿军机要科长被俘后为何选择去台湾?
送交者: 长岛风[♂★★★声望勋衔14★★★♂] 于 2024-02-15 8:17 已读 14089 次 42 赞  

长岛风的个人频道

前两天宋阿毛网友写了一个志愿军战俘选择回到大陆后的悲惨遭遇。此人属于国军起义后的留用人员,编入解放军后担任180师炮营副营长。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他和他所在的180师被中国政府以“志愿军”的名义送到朝鲜作战,第5次战役中当了联军的俘虏。战俘中绝大多数人还是了解共产党对待被俘人员的政策,遣返时担心受迫害而拒绝回大陆,然而他却贪恋老婆孩子而选择返回大陆。果然人们的担心不是多余的,自愿归国战俘回到母亲怀抱后几乎无一例外遭受了迫害,轻者开除党籍军籍,重者判刑劳改,至今还有1300多名归国战俘人间蒸发(估计已被杀害)。这位副营长贪生怕死当了俘虏不说,历史上还有污点(原国军少校),因此被判重刑,在绝望后最终选择投水自杀,成了新中国成立后众多的“湖人队”的一员。。 6park.com

既然原国军的军官选择回大陆遭受如此不公的待遇,那么根正苗红的解放军军官被俘后选择去台湾的结局是什么呢?这些人也遭到了迫害?对于台湾的正面消息,我国官方肯定是不会介绍的,教科书更是只字不提。他们不说,咱来说说,今天我就来曝一个志愿军团级军官被联军俘虏后选择去台湾的思想历程和其人去台湾后的真实遭遇。 6park.com

很多中国人不了解,朝鲜战争从来就不存在什么所谓的“阵地战”阶段。1951年4月—5月的第5次战役是决定性的,志愿军越过三八线向南攻击失败后,自知中国军队已无可能“解放南朝鲜”,毛泽东担心丢失更多的土地,便通过斯大林向联军提出停火谈判。经过艰苦的谈判,双方在领土和军事分界线等方面都达成了协议,战争本应在1951年底就签字停火。但是,美国政府担心志愿军的战俘回大陆后会遭受迫害,因此在战俘遣返问题上坚持自由的原则,即战俘在释放后由本人自由选择去大陆、去台湾、或去中立国家。得知多数志愿军战俘不会返回大陆,毛泽东不肯在国际上丢面子,因此拒绝签字,战争只好小大小闹又额外僵持了两年(大家熟知的上甘岭战斗就属于这两年里的小打小闹)。1953年斯大林死了,新任苏联领导人拒绝再为战争买单,没了卢布没了枪炮,毛泽东不得不低下头来老老实实地签署了停火协议。 6park.com

由于战俘问题成为后期的焦点,人们这才发现联军战俘营里竟然关押着将近20万余名中朝俘虏,这还不算抓获后由于条件不允许当场释放的(长津湖一次释放800人),伤重不治死亡的,违反战俘营纪律被枪决的,如此众多的“活口”让“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誓死不做俘虏”的神话彻底破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甄别后的多数战俘竟然不肯回到强大的祖国,而是选择去了“万恶的旧社会”的台湾,这件事确是实实在在让北京政府在全世界面前丢失了脸面。如何向自己的人民解释呢?无奈之下一个谎言便开始流传:赴台的战俘都是原国民党起义人员,仿佛只有国军俘虏贪生怕死,而共产党自己教育的革命战士都是热爱祖国宁死不屈的。 6park.com

咱们先说说战俘中的国军问题。首先,1950年时解放军/志愿军中原国军俘虏的比例超出50%,所以战俘中存在大量的原国军俘虏并不奇怪。第二,赴台战俘中原国军的比例并没超过50%,然而归国战俘中原国军俘虏的比例其实更高!为什么呢?国军官兵对共产党的了解比较肤浅,尤其是对共产党对待自己人被俘的政策基本无知。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有句经典台词:三爷最恨当了俘虏又跑回来的人。其实共产党也是三爷, 对待自己人被俘又跑回来真是仇恨无比,原因就是你丢了他的脸! 6park.com

也许有人会问?堂堂的人民解放军中为何混着如此众多的国军俘虏?这是因为三年内战中新兵的补充是困难的,并且国军官兵普遍的军事素质要高于解放军,记得丁秋生在他的《源泉》一书中(注1),详细讲解了国军官兵的高素质以及政工人员如何把大量的国军士兵改造成革命战士,如何变国军俘虏成为解放军损失后补充的“源泉”。事实上情况也是如此,派去抗美援朝的原国军官兵在战场上的表现毫不逊色于根据地入伍的官兵,甚至涌现出一批战斗英雄,比如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就是国民党的俘虏,一级战斗英雄孔庆三也是俘虏,甚至革命样板戏《奇袭白虎团》里的侦察排长严伟才的原型杨育才(二级战斗英雄)也是国军俘虏。所以立场是否坚定,爱憎是否分明与是否是国军出身没有直接关系。 6park.com

以前我在论坛就说过,选择去台湾的志愿军战俘不仅有原国军的俘虏,也有大批根据地参军的农民,其中不乏军官干部,甚至还有40年代入伍的老八路。说完这番话,有个网友就站出来让我拿出证据。我这个人有时犯懒。写东西全凭读书后的记忆,很少引经据典给出索引。《留园》是个玩的地方,不是专业期刊,查证索引是个力气活,仅仅是为了满足个别人的好奇心,我觉得实在没有必要。今天写这篇也算是对他的一个答复,内容基本是引用这位名叫文清云的八路军老战士写的回忆录(注2)。 6park.com

回到主题。文清云,1928年出生,河南偃师人。1944年,文清云出于抗日救国的初心,放弃学业参加了八路军,在队伍上担任过战士,宣传队员,河南公学学员队的文书,八路军129师太岳军区司令部机要科的见习科员。日本投降后,太岳军区所属的地方部队改编为王新亭领导的第8纵队参加了内战,文清云调到了第8纵队里继续着他的军旅生涯。1949年,解放军整编,第8纵队整编为华北兵团的第60军,文清云从60军军部调任180师的机要科,担任科长职务。这里稍微对机要科这个部门解释一下:军队里机要科这个部门虽然不大,但却是非常重要,职责就是负责电台通讯以及保管密码和来往的电文,算是个要害中的要害部门。记得1986年中央军委发过一个文件,部队里军级以上干部的子女不得自费留学,后面又特别增加了一条:机要人员(不论级别)的子女也不得自费留学,这条的意义就是担心机要人员为了达到子女出国的目的用秘密文件与国外做交易换取留学的资金。 6park.com

1951年3月,60军奉命跟随第3兵团(抗美援朝的第三梯队)入朝作战,担任朝鲜中部地区向韩国攻击的主力。由于美军反击作战迅速,志愿军全线失利,80多万人的进攻部队不得不溃退回三八线以北。文清云所在的180师由于右翼友军擅自提前撤退放水,孤零零地落在后面,遭到韩军第6师团19联队的正面攻击以及美军三个营沿公路的包抄。从古到今中国军队有个问题(共军国军都是如此),一旦得知后路被切断,也不去侦察一下敌军到底有多少,立刻自行陷入混乱,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失去了建制。军队的战斗力在于建制,通过建制可以层层指挥,但一旦失去建制,好比人体的神经中枢短路,部队就如同逃难的老百姓,自求多福,各自奔命。 6park.com

1953年5月26日,180师的领导们认定自己被“美军重兵”包围后,便下令丢掉重武器装备轻装突围。师长郑其贵找到文清云,命令他立即毁坏电台烧毁密码本,自行组织小组,各自为战,分散突围(能跑多少算多少)。一听要砸电台烧密码,全科都吓傻了。机要科一共8个人,跟着文清云趁乱地往外跑,两个科员在混乱中被美军击毙,另外两个负伤,最后负伤的和没负伤的全体被美军活捉。文清云等人被美军俘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如果落在韩军手里生死就两说了(韩军特别仇恨中国军队,枪杀中国俘虏几乎是普遍公开的,押送途中走慢一点没有警告就是一枪)。被俘后美军将文清云等人押往金浦战俘营,战俘营里待遇虽然一般(20万战俘吃饭就是个巨大负担),但至少有吃喝的保证,至少不必担忧生命安全。金浦战俘营还有其他一些被俘志愿军,文清云在这里还遇到一个重要人物:化装成伙夫的180师代政委吴成德。后来吴成德的身份被暴露,美军将其关入单间并给予高级军官待遇(香烟啤酒糖果)。因为文清云的机要科在师部,当然知道“老伙夫”的真实身份,吴遣返回中国后在回忆录里怀疑是文清云告密,但文清云给予否认:同是天涯沦落人,何必相煎太急?大家猜一猜,到底是谁告的密? 6park.com

韩战结束后,美国政府为中朝战俘争取到一个难得的机会(为此战争结束推迟了两年):由战俘本人做出回大陆中国还是去中华民国的选择。本文的主角文清云在自传书中自称当时是选择回大陆,但是最终不知为啥还是去了台湾。作为中共军队中一个9年军龄的老兵,作为一个团职干部,当然了解大陆对待被俘人员的政策,特别是如何处理1949年金门战役被俘的官兵,也知道回到大陆将会遭受怎样的待遇,即便选择去台湾也无可厚非,大家都是人类,求生的本能是一致的,台湾虽非故乡,但总比加入“湖人队”的结局好得多。 6park.com

文清云到达台湾后,随即接受了政治审查,并编入“反共义士训练队”,进行思想改造。因在“义训队”中表现良好(义务为其他队员理发并被队员们选为伙食委员),半年后感训结束时颁发了革命军人身份证,姓名改为“文晓村”(担心大陆家属受迫害),级别一栏是“暂支少尉薪”,每月工资新台币540元。1954年的540元新台币能买什么呢?文清云先是买了一枚金戒指(140元),又买了一块手表(360元),还买了喜爱余光中的《蓝色的羽毛》诗集和《唐诗三百首解析》两本书和一些毛巾香皂牙刷牙膏等日常用品。离开了“义训队”,文清云调入保干团的警卫连,接受各种严格的军事训练。经过6年艰苦磨练,文清云终于走完了审查、感训、思想考核三个阶段,也在国军战友的关怀帮助下熟悉了国军部队的生活。1960年8月1日,在解放军建军节这个喜剧日子里,文清云接到蒋介石亲笔签字的委任状,委任“文晓村”(文清云)为陆军通信兵中尉,调入国防部担任参谋工作。据说这是参照国军被俘人员归队后降级2级使用的惯例。准尉都540元的工资,中尉参谋应该更是进了一大步,无论是经济层面,还是政治层面,文晓村与其他的志愿军战俘们都在台湾开始了新的生活。 6park.com

早在义训队期间,爱好文学的文清云就报名参加了中华文艺函授学校的小说班,后又参加该校兼办的军中文艺函授班诗歌组,多年来一直坚持诗歌和文学的创作, 并在1957年首次公开发表作品。文清云虽然在八路军中算是知识分子,但其实仅有初中一年的学历,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修成正果:1975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专修科,担任台北市松山中学国文教师,中华民国新诗协会常任理事,中国作协(大陆)会员,在这期间,获得国军新文艺金像奖,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中兴文艺奖章,并与友人合作创办台湾三大著名诗刊《葡萄园》,成为台湾知名诗人和作家,对台湾新诗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年的机要科长文清云成了“叛徒”,如果当年回国也许就是另一个“湖人队”,然而在中华民国这块自由土地上,取得了人生的成功。当年由于相隔怒海有家不能回(也不敢回),前妻与其早已划清界限改嫁他人,文晓村在台湾遇到一位人生知己,秀外慧中的摄影家邱淑嫦女士,又在台湾组建了美满的家庭 6park.com

注1. 丁秋生,《源泉》,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北京,1964年 6park.com

注2. 文晓村, 《从河洛到台湾》, 诗艺文出版社,新北,中华民国,2000年

评分完成:已经给 长岛风 加上 200 银元!


贴主:长岛风于2024_02_15 11:35:16编辑

评分完成:已经给 长岛风 加上 1000 银元!

喜欢长岛风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长岛风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百家论坛首页]
长岛风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