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鹰(1924年10月—2023年9月1日)是中国作家、曾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
他写的散文名篇《井冈翠竹》入选中小学课本,镌入中国几代青少年的集体记忆。我在初中语文课上,学过此文,而今早已经忘记,也不想再读。
袁鹰在2006年第10期的《炎黄春秋》杂志发表文章《李庄和我在动乱年月的一段经历》。
李庄是人民日报创始人之一,当过人民日报社总编辑。他们两人都经历了文革苦难。袁鹰活了99岁,作为文革的遭罪人,这种高寿不容易。他于2023年去世。
袁鹰的上述文章谈到他们陪着彭德怀被批斗的情景,也谈到北京街头出现的“打倒大军阀朱德”的大标语。我摘录相关内容如下,用楷体字显示。其中第二段很长,我给分成了几段。
大动乱的第二年,1967年8月,我正在“群众监督下劳动”,每天打扫印刷厂办公楼的卫生,随时还要回部门接受批判。……
“—月风暴”引起的“夺权”恶潮,还在到处泛滥,神州大地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一片混乱。北京街头满城风雨,人心惶惶,今天不知明天会发生什么事。
……我们……前些天在造反派揪斗彭老总的大会上见过。说到那次荒唐的揪斗,那令人悲愤而又胆战心惊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几十年出生入死,为缔造人民共和国和人民军队功勋卓著的开国元戎,竟被诬蔑为“反党野心家”,真是从何说起!更叫人惶惑不解的是:彭老总同人民日报社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不像前几个月刚被拉来批斗的胡乔木,领导人民日报社多年,为什么竟然也会拉到报社来批斗?这样一位名震中外的元帅,能随意想揪就揪,说斗就斗吗?
那天五楼大礼堂里挤满了人,气氛激烈,人们实际上都想来看一看景仰已久的彭大将军,未必会关心“批斗会”的内容。我们这类人照例充当陪斗角色,心里都有难以言宣的郁愤。我正站在李庄身旁,只见他脸色阴沉,紧咬嘴唇,呼吸有点急促。他抗日战争时在太行山,抗美援朝时期在朝鲜前线,都曾在这位叱咤风云的彭大将军麾下,亲聆训诲,怎会想到今天竟低头站在台下充当陪斗!
彭大将军像一头受伤的狮子,威武不屈,目光炯炯,只用简单的言语回答迎面泼来的污水:“我没有反党,更没有反对毛主席。工作中的错误,我已经向中央检查过。”“有的事情,涉及党内机密,我不能说!”然后就一言不发,用沉默蔑视接连抛来的诬陷和污辱,直到终场。
李庄和袁鹰当时被监督劳动,搬运印刷报纸用的纸卷,装卸卡车。
有一天,他们乘坐的卡车路过厂桥附近的大街,忽然看到一条新的大标语:“打倒大军阀朱德!”
厂桥是北京的一个小区,位于《解放军报》报社、有名的北京四中以及女子第六中学附近。那标语和这些机构有关系吗?袁鹰写道:
这一条使我们两人万分震惊。沉思好久,那年月,“打倒”谁都不会叫人意外,但是污水竟然泼到全国军民敬仰的总司令头上,却是怎么也想不到的。想来未必会怎么样,然而这年月,谁又能担保不会怎么样呢?彭老总不是也竟然被拉到报社来批斗吗?要是没有人授意、暗示、怂恿,谁有那么大胆量敢贴出这样的标语!我低声问李庄:“这是怎么回事?”他冷静地摇摇头:“不奇怪。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中央军委扩大会上,林彪不是就破口大骂朱老总是野心家吗?”我又问:“你说发生这样的事,他老人家究竟知道不知道?”他没有回答,盯住我望了几秒钟,叹口气:“谁知道!”
林彪破口大骂朱德,是为了讨好毛泽东。李锐回忆说:
在庐山批彭德怀的时候,朱老总发言,我是亲眼看到了,毛把脚抬起来,他穿着双皮鞋,对朱老总说:“隔靴搔痒。”朱老总当即满面通红,再没有说话。
毛泽东是嫌朱德批判彭德怀不狠,不触及要害,避重就轻。下图是1959年的庐山会议。
李锐(1917年4月13日—2019年2月16日)是中共党史专家,曾短期担任毛泽东的兼职工业秘书。他曾任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李锐是在接受作家丁东访谈时提到庐山会议的那一个细节的。在那次谈话中,李锐先是谈到毛泽东欺负周恩来,然后说:
毛对朱德也是一样,萧克七大的时候不是中央委员,就是因为毛嫉恨他,因为他那个时候是拥护朱老总的。朱德到后来没办法,就养兰花,大概在住处养了有上千盆。
丁东:其实朱老总在中央就是个闲人吧?
李:闲人。朱老总后来的政治秘书叫沈毓珂,在热河的时候,他是我负责的报社的编辑,他跟我谈过一些情况。因为兰花怕太阳,朱老总要求搭个凉蓬,保护他的兰花。那个负责办事的人不知道怎么搞的,把朱老总的要求转到毛那里去了。毛批了句什么话呢?——“中南海不是朱家花园。”
丁东:闲人还不让人家养兰花吗?
李:毛这么一批,朱老总当然生气了,把兰花都捐给了中山公园,一盆都没有留。
我想起小时候在中山公园唐花坞看过的的那些兰花,原来其中有不少是朱德种的。
说到“中南海不是朱家花园”,当中国各地的高官为了取悦毛主席而竞相给他建造别墅的时候,毛泽东怎么不说“中国不是毛家花园”呢?
李锐谈到朱德和彭德怀关系很好。
李:彭老总后来不是被关到吴家花园吗,朱老总常去跟他下象棋,也不谈什么。彭老总爱悔棋,两个人吵来吵去,就是下棋。
丁东:朱德没有参加过整人,他没权。
李:朱老总后来好像管过一点手工业什么的,另外就是喜欢写一点诗。田家英跟我讲过,对朱老总写诗,毛都要批评一下。
丁东:毛自己也写诗呀。
李:是啊。他对朱老总一点面子都不给。
丁东:但是在文革中,毛对朱德还可以。因为打倒的人太多了,他得保留这个牌位。
李:后来陈毅去世的时候,让他又复出,那是陈毅的功劳啊。
贴主:Weiggg于2025_01_29 22:18:58编辑贴主:Weiggg于2025_01_29 22:20:37编辑评分完成:已经给 Weiggg 加上 200 银元!
贴主:Weiggg于2025_01_31 0:20:51编辑
喜欢Weiggg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Weiggg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