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奇珍异宝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新开栏目【收藏知识】--送给陶瓷收藏入门者的话
送交者: 万发[★★★吃喝玩乐诺奖★★★] 于 2020-11-03 14:39 已读 958 次  

万发的个人频道


  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及现任馆长马未都:送给陶瓷收藏入门者的话。

  从收藏角度讲,如果你想做出正确的文物鉴定,要得到基本的正确判断首先应该好好读书。如果有条件最好找个老师。如果想投资,最重要的是应该有专业人员指点,我们现在常常习惯于把完全科技的投资交给专业人员,比如炒股,但买古董找专业人员的几乎没有,都是自己亲自上阵。因为那个东西看得见摸得着,又有美感,亲自上阵可以得到乐趣,但确实风险很大。

  陶瓷收藏的必要准备

  具体到收藏陶瓷的入门知识,我推荐两本书:《中国陶瓷史》和《明清瓷器鉴定》,前本书不必说原因。后一本书因为现在市面上能收的陶瓷都是明清以后的,再早一点的东西对于一般人都比较难遇到,遇到了也不容易辨识更不容易获利,如果没有专业人员技术指导很容易出差错。所以从入门角度说,主攻方向应该是明清陶瓷作品,那么此书必读。


  鉴别陶瓷应当了解哪些东西?

  首先要了解中国陶瓷发展过程,比如青瓷,南边的龙泉北边的耀州,一个在今天的浙江一个在陕西,当时皇家用的瓷器。还是要了解历史。

  关于五大名窑

  陶瓷讲究窑口,宋代汝、官、哥、钧、定是五大名窑。五大名窑所产瓷器的价格历来在国内外古玩市场上高居榜首。五大名窑,即:宋汝州的汝窑,北宋汴京和南宋杭州修内司及郊坛下设立的官窑,宋浙江龙泉的哥窑,宋河南钧台的钧窑,宋定州的定窑。这五大窑口所制瓷器的美学境界是前无古人的,至今价值不菲。五大名窑的特点是以颜色,即釉色说话。除五大名窑外,其他瓷域窑口也有达到较高成就、烧制出精美绝伦瓷器的,如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等。


  缺陷的意义

  陶瓷古董都是纯人工制造的,而纯人工的东西就注定是有缺陷的,它的缺陷往往便是它的美丽所在。如果它是一个非常规整的东西,就没有什么意思了。所以太完美无瑕的东西未必是真货。

  陶瓷最讲究的部分

  因素,是集中国人智慧之大成,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延续。我们今天对陶瓷的尊重就是尊重中国陶瓷发展的历程。

  陶·炻·瓷

  问:你能否介绍一下中国陶瓷发展的大概脉络,什么东西好?为什么?

  马:中国古代陶瓷史上,首先出现的是陶器,而后是瓷。我个人收藏主要是瓷器,陶器很少。

  我们现在所说的陶和瓷与一般老百姓挂在嘴边的陶和瓷不完全是一个概念。老百姓认为有釉的是瓷,无釉的是陶。唐三彩有釉,但它不是瓷,而是陶。科学的划分是凭借一件器物的物理性,如含铁量、是否采用高岭土、烧结温度、吸水率、透光率等等。


  一般吸水率高的是陶器。将瓦片和瓷碗同时放入水中,几分钟后捞出,瓦的质量会因吸入水分而变重,瓷碗的吸水率极低,其重量也就几无变化。西方人在陶与瓷之间,还划分出一种称之为“炻”的器物。这种“炻”器介乎于陶与瓷之间,它烧结温度高,吸水率低,而透光率差。比如我问你,水缸是陶还是瓷?

  问:当然是瓷了。它有釉、吸水率低、烧结温度高马:它却不具备瓷器另一个要素——透光率,透光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西方人将缸这类器物划归为炻器。这种纯科学的划分,在生活中意义不大。“炻”这个字我查了几次字典才记住。念石,石头的石。

  问:陶器出现多少年之后才有的瓷器呢?

  马:陶器的认定东西方从无异议。龙山文化、仰韶文化出土的器皿都属于陶器,对此,东西方的认识是一致的。东西方打架的是瓷器。

  中国人认为中国是瓷器的发祥地,认为中国是个瓷器大国。中国学者认为商代就有原始瓷器的存在,即3000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开始烧制瓷器了。西方人认定那些器物不是瓷器,是炻器,是缸,它们不透光。于是,中国学者提出了一个折中的说法——原始瓷器。西方人先不接受这种说法。他们认为,中国在汉末至晋期间,才出现完备的瓷器。后来接受了中国学者的说法,在他们的论文中也开始使用“原始瓷”这一译名了。


  问:大量出土的汉绿釉器物都是陶器?

  马:陶器。

  问:陶与瓷的材料有何不同?

  马:材料不同,优秀的瓷器使用了高岭土,也就是景德镇的高岭土。西方人16世纪时还不明白,中国人怎么能烧出如此精妙的瓷器,中国人真神。这比毛和棉花织出的东西永远也不一样,原料本身区别很大,器物的品质自然不同。陶器使用的是粘土,比如常见的花盆,挖点儿好粘土就可以烧成。

  溯源

  问:你的藏品形成如此规模,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

  马:八六、八七年。当时文物的价格比较便宜。东西比较多,我在人家里一次看见过上百件待卖的瓷器。

  北京南城有一位姓张的老人,靠拣破烂为生,人称“破烂张”。由于职业的缘故,他跟农民接触较多。农民从乡下背来各种瓷器,块八毛钱卖给他,他再加价卖出。他发觉经商比拣破烂强,于是坐镇家中,一边收,一边卖。慢慢发展起来,在四九城有了名声。在他这个集散点里,有大量的古瓷器,京城里的“倒爷”、收藏家都是他的常客。而且,每次去都有收获。他挣了多少钱,无人知晓。我在他那里买了不少东西。一般几十元一件。老张头对瓷器和其他文玩,毫无认识,一律只当值钱的破烂。现在,老张头已作古,人亡物在,也算为收藏作出过贡献的人。

  问:文物界的一大损失。

  马:我在老张头那儿收到的古瓷器很多。老张头后定出了规矩,卖东西的人上午来,买东西的人下午来,否则不接待。可见老张头的生意做得十分红火,而且稳定了。他在屋里贴了一张条,“现在流行肝炎,请大家不要久留”。那是为了防止买货人和送货人见面,怕“跳槽”,他希望所有人在他家的交易速战速决。

  问:当时他出货的价格是多少?举个例子。

  马:一只雍正民窑的一尺盘几十块钱,一把唐代的执壶100块。现在唐执壶好的都上万。除了在老张头那儿,我在市场上买的好一点东西很多,市场挑选余地大。再有是朋友送来的。还有北京市文物商店有个内销门市部虹光阁,最早内销在韵古斋二楼。在那里我也没少买,虹光阁的人我都熟,对我不错,我没事就去瞎侃,当然也买不少好西。通过这几种方式,1988年基本有了现在你们所见的规模。

  经验

  问:在你的藏品中,最得意的是哪件?

  马:很难说,往往有些别人很重视的东西,我并不以为然,比如官窑。

  问:你有官窑精品吗?

  马:我如果能算瓷器收藏家,并不是靠官窑精品,不过当然也有点儿。

  问:能让我们见识一下吗?

  马:你们俩呆在那儿别动。……其实东西很一般,好的都在故宫。

  问:你能否为读者提供些购买常识?

  马:当你看好一件古玩,想买时,千万别说好。要装得漫不经心,千万别出汗,别结巴,别哆嗦,否则货主发觉,你就准备挨宰吧!首先,你得说这东西不好,找碴儿,但必须说在点子上,让人心服口服.然后再谈价钱,尽量给人买不买两可的感觉,你还得盯住货主的眼神,别老瞧东西,把东西撂原处。出了价以后,轻易不要乱加价,加价就要加足,不要挤牙膏似的一点一点挤,这样货主会认你还有潜力可挖。买古玩很重要的一点是,不管货主开价多么便宜,你都必须还价,必须有这个过程,买卖双方才会获得心理平衡。如果你认为这件开价非常便宜,没必要还价了,就一口答应掏钱,往往会发生另一种结局——货主不卖了,他有许多回绝你的办法。


  比如,你看上一件瓷器,他开1000块,你认为这东西值5000,没必要再讨价还价,你说行,货主一看你这么痛快,就知道要少了,一句话就能收回来。

  问:哪句话这么灵?

  马:好几句呢。比如“我说的可是美元!”瞧,变1000美金啦,按现在的牌价合8000多,没便宜了。又比如“跟你开玩笑呢,这东西1000块有多少我收多少。”


  再比如“哟,我弄错了,不是这件是那件”……这类打耙的话有的是。为了双方的和气,一定要有这个过程,实在打不下来价,就装出一副慷慨就义的样子,忍痛掏钱将便宜买走。

  问:把这些印成书会不会就不灵了?

  马:我也只是纸上谈兵。其实我一见喜欢的东西就出汗,直眉瞪眼,谈恋爱时落下的毛病。

  问:你是过来人,能不能给新人道的人指条收藏捷径?

  马:我说四项基本原则吧。

  一、眼力。你如果想收藏古玩,又不是专家,一朋友,特别自信,自己跑古玩市场瞎逛,遇上一老乡背着一大堆东西,然后鬼鬼祟祟地成了交。花去了大半辈子积蓄。拿来给我看,全是假的,我看着他那虔诚的样子,都不好意思将真情告诉他。需要说明的是,你找的眼睛应该是个正确的眼睛。

  二、量力而行。收藏古玩是无穷尽的,你有多少米做多少饭,不可强努。你现在有一笔闲钱,想投入收藏,买什么呢?画最贵,陶瓷玉器其次,其他便宜一些。无论你想投入到哪方面,投入多少,都不要一次花光,如果倾囊而上,下回再碰见合适之物拿不出钱你将后悔。

  三、持之以恒。这条似乎对其他行当也适用,抽烟除外。收藏不必这山望着那山高,你看准目标就应该照直走下去,日积月累,眼力和收藏并驾齐驱,成为收藏家是早晚的事。跟打麻将一样,梃上大牌就不必乱换张儿,早晚你和。

  四、去粗取精。收藏总有这么个过程。开始眼力差,要求也低,看见什么东西都好,都想要,买回来时间长了,又有些腻了,或者又碰见更好的了,想淘汰,这时就可以找机会匀出去,当然尽量别赔钱,赔钱总是让人不痛快。

  问:现在投资,投向哪项好呢

  马:这可不好说。我说收清官窑,万一过几年跌了,人玩收藏时尚变化较慢,也没有人在报纸电视上预测。民国时期宋瓷很贵,不光五大名窑,好的磁州窑、耀州窑、龙泉窑都贵,颜色釉也贵,一个郎窑红顶一大堆清官窑,还有“珐花”也贵,法国人重金所求。现在的人追求漂亮,一种简单的漂亮,谁都可以明白的漂亮,我想以后人们的审美水平提高了,是不是会回到这个时尚上来?这可说不好,大主意您自己拿。

  问:一个凭工资过日子的人,能否染指文物?

  马:这要看你工资多少了,施拉普纳一年挣30万美金,也是工资。这两年,文物价格增长很快。但是收藏,如果追求的仅仅是陶冶性情,不是开仓库,那你不见得非收藏正热门的,先找冷门。比如这几年文物市场卖的荷包十分便宜,它的工艺水平也令人称赞叫绝。如果你潜下心来,收藏到一定规模,研究透了,随便拿起一个荷包,你就知道它的产地、绣法、年代,不也是件有趣有益的事吗?仅仅花几千块钱就可以达到我说的这个规模和境地。此外,水烟袋也是一项极有观赏价值的收藏品,几年前十几块钱一个,现在也仅百块左右,当你收藏100件,你就会对中国的錾铜工艺有一个透彻的认识,甚至于可写一本书。历史上的收藏不都是富甲一方的人物,也有穷人,不过就是有心人罢了。

  必须说明的是,收藏永远是少数人的事,远古留下的东西多,也不可能人手一份。在我这里见到的东西,世上还有,再遇见的机会微乎其微。收藏是人们在兴趣方面的有意选择之一,不是唯一。

  价格趋势

  问:文物市场还会出现文物价位上扬的情景吗?

  马:肯定会上扬。你现在开始收藏,收藏品虽较几年前贵了很多倍,但依然会继续增值。中国现今真正有钱的人绝对数目还是很大的,而真正有钱人尚少有涉足古玩的。我认为,随着人们对古玩的认识,古玩价格会有一次大的飞跃。当炒股票、炒房地产、炒邮票的人转向古玩市场,古玩价格就会猛涨。随着开放,中国人越来越清晰地看清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差价,自然会投资进来。

  问:你估计再次大幅度涨价,将是什么时间呢?

  马:中国经济稳步发展,没有大的政治动荡,最多七八年后,中国文物价格会有很大改变。从香港、台湾的发展来比较得出此结论,毫不过分。台湾人从家里摆设XO酒瓶到摆设古玩前后仅用10年的时间。

  问:咱们现在已开始竞相买画王、装电话、置BP机。

  马:10年前的台湾人也是家里摆酒瓶子。现在无论摆什么,都不如陈设一件古玩。路易十三、轩尼诗、XO等也是很贵的,七八千块吧,花七八千就可以买到很不错的瓷器了,如果用这些钱挑选古典家具就更可观了。人类的发展会越来越注重家庭的文化气氛。欧美人的家庭,文化气氛很浓。我们学人家陈设酒,只学了人家的生活必需品的陈设。人家是有酒,而我们是瓶子。

  问:酒瓶子也是一种文化。

  马:那是次文化派生出来的。

  顺便说一句,有些东西也许在某一时期的行市价格不好,当你对古玩有了深刻认定,你便可以判断出它的价值将在何时体现出来,这种认定我看类似“星探”的工作。

  问:你看现在什么要走红?我们好去准备钱。

  马:这两年明清官窑停滞不前。超年的,宋元以前的老窑价格上扬幅度很大。这个趋势,两三年前我曾说过,老窑瓷器将会升值。因为在民国时期宋元以前的瓷器就特别贵,当时明清瓷器并不太受重视,不大值钱,它的年代毕竟很近,存世量也很大。

  问:现在明清瓷器为什么反而超过老窑瓷器价格了呢?

  马:主要是收藏者多了,文化层次又有限,明清瓷器比较漂亮,一般人能懂,所以下手的人就多,供求关系不平衡,求大于供,价格自然上升。而宋元瓷器古朴无华,特别是宋瓷,美学境界非一般人所能体会。明清瓷器工艺水平极为发达,瓷器五彩斑斓,款识完整,内外行都看得出彩儿,装饰性也强,放在哪儿都惹人喜欢。老窑瓷器的欣赏者,要有很强的艺术感受力和文化积累。

  问:现在从摊上发现东西,好的,有价值的古玩,是不是越来越难?

  马:难。东西少,价格高。尤其最近,古玩价格特别高。劲松古玩市场的价格高得吓人,是两年前不可想象的。八七年买一件官窑大概要用一个人几个月的工资。一个康熙官窑青花碗要300块钱,相当于一个人两三个月工资。现在虽然一个月挣300了,但一个官窑碗3万都买不下来,有的要价9万。当时三四百买一件官窑碗,还是很行市的价格,非常容易买到,乡下县城、地摊早市就更便宜。我有一个朋友八四年花几十块钱买了一张黄花梨桌子,现在值上万元。他说当时没钱才买的旧货。现在卖七八百的青花瓷罐,最便宜时才卖几分钱。

  问:当时中国人受“文革”冲击,对整个古代文化有一种轻蔑和躲避的心理。

  马:古玩本不是凭工资买的东西,可是就有人凭工资成了收藏家,而且东西还特别好。所以说,有志搞古玩收藏的人现在收藏古玩并不晚,现在价格高于前几年,但有些项目与国际市场的差距依然很大。国内的古玩市场的东西,价位还属一种正常的价位,需要你独具慧眼。

  问:某些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的也是正常状态吗?

  马:我觉得国人最终要进入国际市场,与外国人一搏。中国人对中国文物的认识越深刻,古玩倒流就越普遍。只要中国人有了钱,会首先将祖宗的东西买回来。现在文物拍卖会上,中国艺术品的拍卖价创记录的大都是台湾、香港人喊的。中国人在海外花大价钱买的艺术品,也都是本民族的遗产。

  朝鲜瓷,也称高丽瓷,原先一钱不值,收藏瓷器者视高丽瓷为等外。但最近两年,高丽瓷在国际市场价格骤增,与原先相比几乎成了天价,一个很糙的瓷罐卖个十万八万美金是常事。以至于我们这里寻找高丽窑都成了风,原因是什么?就是大韩民国经济大发展,有钱有闲阶级骤增,在国际市场一搅和,把他们民族的文物弄得沸沸扬扬,说来也是狠狠出了一口气,朝鲜古瓷终于翻了身。那么一向独领风骚的中国陶瓷呢!


  我个人以为,只要中国经济照此速度发展下去,没有大的动荡,最多到2000年,中国人自己就会把国际市场搞个天翻地覆。你还别不信,中国人是穷,但基数大,1万人里有一个有钱的人就有12万,不用12万人喜欢古玩,只要有两万人进入古玩市场,古玩价格的上扬就不是高丽瓷可望其项背的。猴票,那是纸的,还可以印刷,以后科技发达了,造假也容易,再说这玩艺儿你有我也有没什么稀奇的。古玩就不同了,跟邮票比较起来少得可怜,重样的更少,拥有古玩的满足感,炫耀感大大地超过邮票。一版猴票值8万,那你说—个乾隆瓶该值多少?

  我是看好今后的古玩市场的,当然也有待收藏人士的眼力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的提高。

  辨伪·之一

  问:你能告诉我们一些辨别伪造古旧瓷器的知识么?

  马:开始喜欢藏瓷时,我在农贸市场碰见一位老乡卖瓷器。老乡拿出瓷器给我看,我凭借书本上的知识,感觉东西很旧,问多少钱?老乡说20块钱。不贵。可我身上没带钱,我就把老乡领到家里,做完交易,还让我老婆给他做饭。老乡大吃了一顿,特别激动,临走时对我说:“你对我太好了,这顿饭是我离家后吃得最好、最舒服的一顿。酒有点喝多了。兄弟,我告诉你吧,卖你的那件东西是假的。”说完撒腿就跑。


  后来我把这件伪造的旧瓷器拿到琉璃厂请人看,文物店的业务人员看了半天,也没说出所以然来。于是我发现了这里面的问题。如果很少与民间各色人物和货色接触,对新仿技术的认识也就很有限。当时吃古玩饭的人还很少。不像今天,有几十万人端这碗饭,高手如林。这些年,新出版的古玩图书印制质量的提高,增长了人们对古玩的识别和鉴赏能力。观看这些画册中的图片,除分量感受不到,其他几乎毫无差异。这些书籍使喜爱古玩的人少走许多弯路。至于怎样才能不上当,我认为是无法传授的。除非你不买,只看。让人帮你掌眼都保不齐上当。上当并不可耻。入这个道,上当是可以原谅的,学习任何东西总要交学费,但要尽量少交,不能搞得全军覆没,不能有赌一下的想法,上当与赌输了是两回事。

  问:那么你能否说出哪一类东西或品种历史上仿造的特别多呢?

  马:仿造有几个原因:一是物以稀为贵,追求商业利润,首先要对仿造的背景与动机有所了解。二是摹古。摹古是对古人的崇敬,乾隆时仿古,落款就写“大清乾隆仿古”。仿古在历史上有过几次高潮。一是宋代。宋代仿古主要是铜器和玉器,瓷器宋代成就极高,犯不着仿。元朝人老打仗顾不上仿就完了。明朝政治斗争异常激烈,虽创出超出前代的瓷器,但仿品,仿前代的瓷器相对不多。清朝是第二次高潮,雍正、乾隆两朝最盛,显示出官方对中原文化的崇尚和欣赏。这两朝仿品有的落款,有的不落款。

  问:哪一种型制的器物仿品最多?

  马:任何一种曾享有名誉的瓷器,均被仿制过。我以为在世界各博物馆内,都可能有被错标为宋代瓷器的清朝仿品。雍乾两朝的仿品达到了几可乱真,甚至比宋朝作品更完美的艺术水平。

  问:凭借碳14的方法可以分辨吗?

  马:碳14只可解决年代久远的器物的断代,它的误差是几百年,宋至清初仅几百年,没法儿用。现在还有一种叫热释光法,这种科技鉴定方法被一些鉴定部门所接受。但是它有一个缺点,就是必须取样,虽然只需很小一块,但那些著名文物的拥有者也不能接受。不过热释光法已经纠正了各大博物馆相当一批文物藏品的年代。据说作伪者得知这一鉴定方法后,想出了新的对策,用X光机照射瓷器,以迷惑热释光法。这种手段不易掌握,火候容易过了。曾有一件长时间受X光照射的瓷器,经热释光法测定,结果,使器物年代超前了2000年。

  还有,听说日本可以用激光来测定瓷器真伪,一些博物馆以此为准,只是这办法还未推广,或者说还未被权威部门认可。我想瓷器、玉器的年代鉴定,在我们活着的时候,应该会找到一种比较准确的科学鉴定方法,而不是仅仅依靠标型学和经验。那时候凭肉眼鉴定的专家就得退居二线了。

  问:但是也因此捣毁了许多乡镇企业。是不是当一种原来稀有之器,市面上大量出现或屡屡出现,就可能是仿品?

  马:一般是这样,但也不一定。某一种器物在短期内大量出现,就是有人在作伪,这是狭隘的观点。不能排除发现沉船,挖掘古墓等获得大批古物的可能。我曾在朝阳大棚看见一位摊主拿出十几个宋代黑釉碗,上面还粘附着贝壳,可以断定是发现沉船而得。我认为,当某一种东西大量出现,而你又有点疑惑时,那东西就可能是假的。瓷器分两种,一种艺术瓷,一种日常用瓷。后者大量出现是可能的。如碗、盘。如果尊、花觚这类艺术瓷大量出现,就有疑问了。

  规矩

  问:据说以前逛古玩铺有许多规矩,现在还有吗?

  马:已经很少了。老古玩行的规矩很大。拿一件瓷器看,不能手递手,必须对方放下,你才能拿起,以防失手打碎。

  越好的瓷器,越容易失手。好瓷器拿得往往比较紧,递给对方不轻易松手,而你一接没接动,手不觉地撤出来,这时他也松手了。古玩行看瓷器都是一个大八仙桌,蒙上厚绒布,东西一件一件往上拿。一件东西从锦匣中拿出,看完后放回锦匣,再取下一件。桌上不得摆两件瓷器。我亲眼见到两个人看一对盘子,看完递手一换,撞碎了。拿东西时,人的目测与实际距离是有误差的,我曾在水池洗一只康熙青花盘,洗完

  正面,一翻面,撞在水龙头上。当时怎么看都认为没问题,可错了,教训惨痛。

  古人就是从这些教训中,订出了一些规矩。如果你要上手拿官窑或薄胎瓷器,手上有戒指的,应先褪去戒指,以免硌出冲口。老话讲,瓷器毛了边,不值半文钱。一件官窑行情值1万,有一道口,连十分之一的价钱都卖不出。瓷器与许多古玩一样,重要的价值之一是它的完整性。还有,拿梅瓶这类小口器型的瓷器时,需将手指插入瓶口抠紧,以免脱手,拿罐子需握紧罐口。有盖的更需谨慎,翻身的时候或按住盖,或取下盖。现在带盖的瓷器越来越少,全甄光了

  问:你有这种经历吗?

  马:一年冬天,还是在玉渊潭的早市,我看见一个瓷方瓶,方瓶平躺着放在地上。我摘下手套拿起方瓶,由于手里有汗,刚拿离地面就发现拿不住了。方瓶顺着指肚往下溜,我迅速地往下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冬天地硬,瓷器又脆,摔个粉碎。我趁卖主还没反应过来,急速问价,卖主一愣,脱口说:“我15块买的。”我掏出15块塞在他手里,装作硬。


  汉走了。要是现在粹了这方瓶,少说得几千。进古玩铺,如果你是生手,千万别动手自取东西。万一粹了,心里很难受,而且卖主敢讹你很多钱。想买某件瓷器,先问个价钱,再动手。一件没有什么价值和意思的东西,不要去动。收藏古玩的人,一定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你取东西的手法规矩,店主会发现你是内行,出价就会谨慎,不大敢蒙你。许多人都是折过几回才记住,但有时你折不起。

  现在古玩摊,货物摆放拥挤,过去劲松有的店内的地面悬空铺着木板,一走颤悠悠的,人进去时,转身一定要小心。不要背着包,要手拎包。背包极易将东西蹭下来,最好进屋后将包放在地上,尤其冬天。大概是1988年,我亲眼见一位老外碰掉一个新的龙钩,两瓣了。那老外当时想赖帐,没赶紧问价,等摊主反应过来,讹了他300块。

  问:可我们觉得这正是这本书里最关键的。

  马:购卖双方,在古玩交易过程中主要是心理较量。首先,少有参照的东西,器物价格单个计时,伸缩性很大。其次,东西的进货途径不同,价格上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当你进门看上一件东西,切忌喜形于色,可是漫不经心也得是有条件的,得是一对一的情况下,如身边有懂行人也想要这件东西,你就不能太漫不经心,否则就会被别人拿走了。

  问: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马:前面我说过了,进古玩行买东西,多便宜也要砍价,首先严防出现他不卖的情况。

  问:古玩行有什么忌讳吗?

  马:货主忌讳当着外人的面对东西品头论足。你不买就别瞎说,也许别人正想买呢,你不着四六地一说,他不买了,货主能不生气吗!还有,古玩行里没有坏的字眼,比如瓷器有裂叫“冲”,玉器有裂叫“绺”,象牙有裂叫“笑”,瓷器做伪你看出来了,不能说这是假的,应该说这东西“看新”,买卖之间没有假字,只有新老。你说谁的东西是假的谁也不干,瓷瓶子有什么真假!

  问:我听说有这样一句话,“老不玩古董”,这是什么意思呢?

  马: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它有几个方面。首先是人老了,视力、听力下降,感觉开始迟钝,容易犯错误其次是人老了,爱听恭维话,又过分相信自己,让小的们连哄带骗容易上当。再有就是人一老,活动范围随之小了,又不接触新的作伪技术,以旧的经验套新问题,难免不灵。这些都是人的弱点,所以有“老不玩古董”一说。但这个“玩”字只是买的意思。人老了,收藏还是可以的,修身养性。北哀有几位古玩界的老前辈,最后都是在以上说的几方面打了眼,翻了船,气大伤身,挺不值得的。

  对了,刚才还忘了说一条,古玩行里常说:“绷着”。买卖双方都要绷着。不买或不卖。绷着要注意火候,别绷丢了或把好主顾绷跑了。

  后记

  我是一个极爱说话的人,一遇上知己就按捺不住兴奋,想说。这有一个好处,一些原本在头脑中模摸糊糊的东西会忽然清晰起来。这本书对于我来说不知能否算“著书立说”。

  我对中国古代陶瓷一往情深,每获得一件新的藏品时总是乐不可支。这时候,藏品值多少钱是不重要的,价格不会影响我的审美,我诚恳地请大家相信这一点,值钱的东西可能是美的,不值钱的东西也可能是美的。这不能算是境界,而是一种痴情。在端详古瓷时,我常常产生幻觉: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一个老者身披蓑衣,孙子紧随其后,走进窑场。坐定后,吸一口烟。他拈起笔,捧着素胎,沉静片刻,随即熟练地画上山水、花鸟、人物。画完,将胎翻转过来,表情依旧平和,淡泊地在胎底写上——“大清乾隆年制”。

  问题在于,不光那老者一人,几乎所有的古代窑工都这么清心寡欲。他们没留下姓名,留下的是精神。我试图解释这种境界的成因,于是整天整天地对着古陶瓷发呆…… 

  财富对于贫穷者是财富,对于富有者可以变成精神。

  再说什么为时尚早。

  王春元先生是我的挚友,很熟,无话不谈。出版这本书,是他们器重我,那我更当努力并感谢他们给了我这样一个长聊的机会。

  此书前年就脱销了,很多朋友向我索书,可我最后连样书都借出去了,这种偏门的书有这么多人喜欢,实出人意料之外。值此书再版之际,又补充了一些,希望能对热爱传统文化的人有所帮助。一个国家,当百姓对收藏开始感兴趣或进一步热衷于此的时候,就说明已进入国泰民安的时代了。

喜欢万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万发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奇珍异宝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