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杂论闲侃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聊电影】说中国电影二十二位明星(二)
送交者: 沙喉咙[★★声望品衔10★★] 于 2020-06-22 14:40 已读 1667 次 4 赞  

沙喉咙的个人频道

二十二位明星中,有三位是从延安走出来的艺术家:崔嵬、陈强和于蓝。崔嵬是中共艺术教育机构的鼻祖----延安鲁艺的创办者之一,陈强毕业于这所学校,而于蓝也曾就读于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三人都是杠杠滴“三八干部”。可别小瞧了这延安背景,这要搁国军那,也就算得上是黄埔一期了,绝对的根正苗红,这也为他们日后分别在新中国的电影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占尽了先机。 6park.com

崔嵬是山东大汉,长得高大威猛,眉眼间满满的正气。“九一八事变”后,由田汉创作的那部唤醒国人抗日意识的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就是由崔嵬首演的。建国后,他主演过《宋景诗》、《红旗谱》里的朱老巩和朱老忠父子二人,以及《老兵新传》里的老战,并且以他在《红旗谱》中的精湛演出,获得1962年首次举办的电影百花奖评选中的最佳男演员奖。老舍在评价崔嵬的表演时说过这样的话:“不管崔嵬演什么戏,他总是他,而他又恰好是他扮演的人物,很少看出他做戏的痕迹”,可谓精到。同时,崔嵬还导演了多部在新中国电影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影片:如1959年的《青春之歌》、1960年的戏曲片《杨门女将》(获第一届百花奖最佳戏曲片)、1962年的戏曲片《野猪林》等等;而他导演的《小兵张嘎》,更是新中国儿童片题材影片中的经典之作,直到今天还很难被超越。“文革”事起,崔嵬自然也是在劫难逃;因为他长期在北影厂工作,还出任该厂艺术委员会主任一职,在给他安的罪名中居然有一项是“北霸天”,并且还进了专门关押高级政治犯的秦城监狱,在所有受磨难的艺术家中,崔嵬的遭际也算得上是个异数了。 6park.com

二十二位明星中,以擅长扮演反面人物而得以上榜的只有陈强一位。这固然是因为建国以来的政治风向不允许过多宣传演反面人物的演员,同时也证明陈强在《白毛女》中塑造的黄世仁和《红色娘子军》中的南霸天形象,已经让人不忍有遗珠之憾了。坊间流传很广的故事说:陈强因为把黄世仁的形象刻画得太逼真,以致在演出《白毛女》的歌剧时,台下看戏的小战士怒火中烧,端起手中的三八大盖要射杀台上的陈强的。(其实在很多人看来,另一位同样是以演反面人物著称的方化的演技实在不在陈强之下,只是方化曾在反右运动中被划为右派,成为实实在在的里外不是人,自然无由上榜。)陈强在“文革”中出演的电影只有《海霞》一部,在剧中扮演性格倔强的旺发爷爷,戏份虽然不多,但一投手一举足,仍然是稳健老成,让人感叹老艺术家毕竟在演技上有过人之处。1979年陈强出演“文革”后的第一部喜剧《瞧这一家子》,从此以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他艺术生命的末年开始转型,专走喜剧一路。他和他儿子陈佩斯一起筹划了喜剧系列片《二子》,论者称为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一个新的流派。但平情而论,除《二子开店》和《父与子》外,系列中的其他影片并不那么叫好,社会影响也委实有限。 6park.com

于蓝一家五口有三位是电影人。他二儿子田壮壮是第五代导演群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丈夫田方是三四十年代活跃在电影及话剧舞台上的著名演员,建国后主要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曾出任北影厂厂长和演员剧团团长等职,难得在银幕上露面了。他在《英雄儿女》中扮演的王政委,不温不火,既威严又慈祥,的确是宝刀不老,甚至被誉为银幕上塑造得最到位的政委。影片中有个他回忆以前做地下工作时被捕、王复标带了幼时的王芳去监狱探望他的镜头。田方戴着手铐脚镣,身穿一件白色衬衣,缓缓从牢房中走出来,听见王复标和王芳的呼唤,他回头一个凝视,这里并没有一句台词,但仅凭眼神和形体语言,就把个革命志士的刚毅不屈与坚强果敢表现得淋漓酣畅了,在我的记忆中,若论扮演身陷牢狱的英雄,田方这极短暂的几个镜头也是无人能出其右的。说回于蓝。虽然于蓝在《翠岗红旗》、《龙须沟》及《林家铺子》中都有不俗的表演,但她最擅长扮演的还是革命女志士,代表作是《革命家庭》里的周莲和《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作为女演员,于蓝说不上漂亮,可她扮演的江姐让人觉得江姐就该是她那么个样子,再漂亮了就是一种轻慢和亵渎。最让人感佩的,是江姐临刑前在牢房里和难友们告别的那场戏。面对死亡,于蓝从容地换上件旗袍,强掩内心的感情波澜,俯身深情地吻了吻襁褓中的一个婴儿,还以“不要用眼泪告别”宽慰失声痛哭的孙明霞。这个镜头很长,好几次还有于蓝的大镜头特写,这就很考验演员的功力了,稍有闪失,便很容易沦为矫揉造作的假作慷慨状。但于蓝的表演把分寸拿捏得极其准确,既有殉道者异于常人的淡定与从容,又不失人在即将失去生命时的那份眷恋和不舍。粉碎“四人帮”后的揭批材料说,当年拍这部电影时,为了让演员“体验生活”,以期更加接近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江青硬是让演员们身戴手铐脚镣关在渣滓洞里,但没听说过有让他们有陪杀场的经历,而于蓝竟然可以把那样一个特定时刻的人物内心活动表现得如此细腻入微而又张弛有致,这就让人不得不叹服她的艺术造诣了。“文革”后,于蓝很少在银幕上露面了,她创办了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并出任厂长及艺术指导,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促进和繁荣儿童题材影片的事业上。关于于蓝,还有件事是有些让人不解的:七十年代,在北影厂译制的前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为女叛徒肖特配音的就是于蓝。在她扮演的江姐形象几十年来已经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译制导演凌子风怎么竟会想到让于蓝来给这么个人物配音,实在是匪夷所思。但你不得不承认:虽然不是专业配音演员,但于蓝为肖特设计的那略带嘶哑的嗓音,的确勾画出了这个叛徒极度紧张又空虚的内心世界。
贴主:沙喉咙于2020_06_22 14:44:53编辑

评分完成:已经给 沙喉咙 加上 150 银元!

喜欢沙喉咙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沙喉咙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杂论闲侃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