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杂论闲侃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许氏家族与许崇智早年往事
送交者: 澥涛[♂☆品衔R3☆♂] 于 2021-01-02 23:33 已读 1031 次  

澥涛的个人频道


6park.com

  外祖父家是广东的一个望族,据说是伯夷之后。家族格言是:智、仁、勇。到近代,许家更是人才辈出,有鸦片战争时期领导绅民抗英的许祥光;有曾当过浙江巡抚、被老百姓称之为“许青天”的许应鑅;有当过闽浙总督的许应骙;有孙中山重要的军事助手、粤军总司令许崇智;有辛亥革命时期南京临时卫戊司令许崇灏;有鲁迅夫人许广平;有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许崇清;有领导百色起义、任红七军政委的许卓;有在解放战争的秘密战线为党作出重要贡献的许锡瓒…… 6park.com


6park.com

  外祖父于1887年出生,许多书对他的出生时间有误记。他与蒋介石是同年出生,并大几天,他是九月初十,蒋是九月十五。他们结成兄弟时,外祖父是老大,蒋介石是老三。 6park.com


6park.com

  家族中的许应骙,官至礼部尚书,可以有在紫禁城内骑马的待遇。有一次,许应骙回家祭祖,路上见有人躲在树中,以为遇到了刺客,惊慌之余发觉是一小孩藏在树上,那小孩就是我外祖父。当时他六七岁,也不惊慌,说自己是哪一族哪一宅,父亲是谁,对许应骙的问题也对答如流,给许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后来清政府让二品以上官员,保送两名子弟到外留学,外祖父和他的哥哥许崇义,因此获得许应骙的帮助,到了日本。 6park.com


6park.com

  外祖父先是到马尾一个船务学堂的陆军科学了一年,第二年到日本,当时他很小,没有枪高。在日本停了一年,又在成城学校陆军科学了一年,才进陆军士官学校,跟李烈钧、蒋方震、蔡锷是一届的。在日本,他看到了日本的昌盛和清朝的腐败。有一次,在上野车站,他看到日本青年参军和家属欢送,看到“大和魂”的条幅,很有感慨。后来他的文章里有这一段记叙:对中国人来说,最迫切的莫过于要发展中国魂,要激发其自爱心和爱国心,才能造出一个强大的现代化的中华民族。后来在草原的时候,他是总司令,带的学生队伍,扛一面大旗,旗上书“大和魂歌”。 6park.com


6park.com

  许应骙保举外祖父的时任职闽浙总督,外祖父学成后也回到福建,参与福建新军,任讲武堂帮办、总教习等,给新军和学生讲孙中山和梁启超(在日本时结识)的革命思想,并在自己部下中发展同盟会会员。 6park.com


6park.com

  辛亥年许崇智在福建的活动 6park.com


6park.com

  辛亥年,福建的新军由福建提督孙道仁掌握,他是深受许应骙赏识的人,据说孙道仁的升迁是缘自许应骙的奏章举荐。孙道仁因这个原因,与外祖父关系也非同一般。辛亥革命爆发,外祖父利用这层关系活动。但孙道仁久在官场,老奸巨猾,并不是很想参加革命。经过外祖父和许多军官的游说,孙道仁还是有些害怕,一直推诿拖延,于是,外祖父就用威胁的口吻对孙说:“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必须当机立断。如果知难而退,贻误大事,则许某不得不替身而出,越俎代庖。”孙看到这种情势,新军又站在革命党一边,无奈之下,只好答应,当天即加入同盟会。外祖父担任敌前总指挥,新军从这一天起,就变成了革命军。 6park.com


6park.com

  外祖父在于山作部署,与清军作战。清军招架不住,就竖旗投降,旗上书“将军出走,停战议和”。当革命军去接受投降时,只见清军阵地涌出几百号人,快速向炮兵包围过去,抢大炮;另外一支则从后面包抄过去,形成夹攻之势,革命军的阵地陷入一片混乱。外祖父临危不惧,下令攻福州将军署,并悬赏奖励最先攻入的人。他自己也身先士卒,亲率总预备队,冲锋在前,将清军精锐切开。当时有民军、社团勇兵、学生军全部加入炮队,协助作战。最后局势稳定。双方对峙三个小时后,清军请降。外祖父对降军训话,晓之以理,每人发一块钱,让他们回家。为了安抚满人,又成立了旗人生计筹备处。于山之战,宣告大捷。当时,外祖父才24岁,在这以前很多人都不买他的帐,这以后,大家一致推举他做福建海陆军的总司令。但外祖父自知资历尚浅,情愿退居第一师师长。当时的孙道仁因外祖父胁迫而起义,不是很高兴,又担心外祖父做大,所以外祖父做师长的提议,正中其下怀,立即被应允。 6park.com


6park.com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福建的第一师改成全国陆军第十四师,外祖父被任命为十四师师长,并为福建北伐军总司令,讨伐山东清军残余。 6park.com


6park.com

  “宋教仁案”后讨袁斗争中的许崇智 6park.com


6park.com

  袁世凯此人一贯喜欢用各种手段拉拢有权有势的人。他用人有一个特点,特别注重门第。知道外祖父是许应骙的侄孙后,就很感兴趣。1912年11月,袁世凯发电报邀请外祖父进京襄赞商务。入京后,袁本人不但亲自来套近乎,还让亲信段祺瑞来拉拢,希望回福建后掌握军队,伺机为袁卖命。外祖父尚未离京,便发生了“宋教仁案”。后来,他就没有直接回福建,而是到上海见了孙中山先生。 6park.com


6park.com

  回到福建后,袁世凯的本来面目越发暴露了,外祖父对他彻底失望,于是铁了心跟随孙先生革命,并认定孙先生是中华民族的良心和中华民族的希望。1913年9月,革命党人发动了“二次革命”,李烈钧、黄兴、柏文蔚等纷纷响应宣布独立。福建的总督是孙道仁,福建是否能够宣告独立就要看他的态度。孙道仁见革命军和北洋军实力实在太悬殊了,就持观望态度。此时,袁世凯派密使到福建,要求外祖父举兵拥袁。当时李烈钧和黄兴分别在江西和江苏,袁世凯希望收买外祖父,打李、黄的侧面。同时,袁世凯也笼络广西的陆荣廷等,让他们对付讨袁军。外祖父拒绝了袁世凯金钱利禄的诱惑,再次与黄光弼、刘通一起,胁迫孙道仁反袁。孙道仁虽然同意,但让外祖父出面,他躲在幕后见风使舵,推许崇智为讨袁总司令。外祖父亲自起草电文,宣布福州独立,还打电报给段祺瑞,劝其早日悔改,电文中写道“立即辞职,与袁脱离关系”云云。段祺瑞收到电报,非常生气,并将电报原文交给了袁世凯,袁世凯一看也很生气,于是全国通电,革去外祖父的军职,并且全国通缉他。 6park.com


6park.com

  革命军的力量没办法同北洋军相比,袁世凯进行了血腥镇压。李烈钧和黄兴都陷入困境,看到徐铮不听指挥,黄兴辞职走了。外祖父的部队也缺乏粮饷,涣散的姿态也出来了,这时孙道仁幸灾乐祸地将袁世凯通缉外祖父的电报给他看。在这种情况下,外祖父就乘船去了广东,想请陈炯明出兵,但是徒劳而返。再回到福建时,他的处境已非常危险,后来不得不从马尾出走日本。当时遭到通缉的还有黄兴、陈其美、李烈钧、陈炯明等,“二次革命”就这样失败了。日本就成了这些亡命之客的集中地。当时,大部分人都很沮丧、消极。为此,黄兴还曾说,十年不言革命。 6park.com


6park.com

  1913年9月,孙中山先生又发起成立中华革命党。为了使革命进行地更为纯粹,孙先生定下了凡是要参加中华革命党的人必须宣誓向他效忠,而且还要在他本人写的宣誓书上盖手印。而黄兴和其他追随者李烈钧、柏文蔚、陈炯明、熊克武等激烈地反对,从此就发生分歧。黄兴、李烈钧等几十个人就离开孙中山去了欧洲、南洋。中华革命党还是在1914年成立了,总理是孙中山,总务部长是陈其美,副部长是谢持,党务部长是居正,副部长是田桐,财政部长是张人杰,副部长是廖仲恺,军事部长是许崇智,副部长是周应时。这时,孙中山对外祖父是很信任的,未决之事他总是指定外祖父为调查委员。 6park.com


6park.com

  中华革命党成立以后,军费非常紧缺张。当时在南洋的陈炯明、柏文蔚、李烈钧、熊克武,以国民党的名义另建了中华水利促进社,跟孙中山先生对着干,这样一来,革命党的经费更加筹集不到。而且,他们还说了一些对革命党不利的话,大大阻碍了革命党的军费筹集工作。那时,罗翼群、邓铿访问南洋,有一个华侨叫邓泽如,也是同盟会的元老,就向他们反映了黄兴等人的情况。他们商量后,发电报到日本给孙中山先生,请其速派人到南洋,还特别提到派许崇智或陈其美来联络各部的同志,方能有济,因为南洋兄弟素来仰慕许崇智和陈其美。外祖父为此三下南洋,到各地宣传,发行债券筹款,历经艰辛。外祖父去南洋时,孙中山亲自写信给邓泽如:“许等若有所需,望兄设法钱款,作公款开支”。从这里可以看出,外祖父对孙中山先生忠心耿耿。 6park.com


6park.com

  孙中山与许崇智 6park.com


6park.com

  外祖父是个不折不扣的军人,没什么政治头脑,但他对孙中山是绝对的崇拜。孙中山先生对外祖父也很信任、倚重,甚至可以用“宠爱”二字概括。当时在日本,很多人都说他们俩情同父子,因为外祖父比孙科大不了几岁。当时的胡汉民和许崇智被称为孙中山的左右手。在那个动荡的时候,孙中山依靠军队的时候,要比依靠胡汉民多得多,所以外祖父在当时的地位,更为重要。 6park.com


6park.com

  孙先生去世后,每逢孙先生祭日,外祖父总是带领全家一起向孙先生祭拜行礼。我有个舅舅看到孙先生的像、题词,随口便说了孙先生的名讳,结果被外祖父听见,一顿大骂,说:“孙先生的名字是你叫的?!”我们家人提起孙中山先生,都是不讲名字的,都是说孙先生。 6park.com


6park.com

  孙先生对外祖父很好,宋庆龄副主席对外祖父也很好。记得,我在黑龙江插队的时候得了肾炎,天一冷,脸就肿,但病情又达不到病退的标准。家人虽然着急,但都没想过要请托帮忙。后来,实在没有办法,我的母亲便写了一封信给宋庆龄副主席。宋庆龄副主席真的很念旧,她一收到这封信,马上做了批示,于是我的事情很顺利地就解决了。我想这个跟孙先生对外祖父的感情也有关系。 6park.com


6park.com

  还有一些小事。那是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的时候,我的母亲许锡慧到北京参加纪念活动。与会的张猛、范良找到母亲,一见面就问:“你是几小姐?”他们对母亲说:“你小时候,我们一直抱你。”他们就是外祖父当时的警卫员。后来,外祖父将自己最信任、条件最好的几位警卫员送给孙中山先生,让他们保护孙先生。这以后,张猛路经上海,上海方面接待他,他和太太还特意到我们家来。那时我在家里,所以记得很清楚。他穿了一件当时的军服,因为年纪大了,人有些发福。谈起往事,他觉得很自豪。 6park.com


6park.com

  外祖父对孙先生绝对服从,只有一次例外。当时粤军总司令陈炯明有异心,但是他又想要孙先生的旗帜,不敢闹翻。他知道外祖父和孙先生的关系,不能不用外祖父,但又防着一手。外祖父到广东,陈就把老弱病残的四个营给了外祖父,在军饷、军械等方面,也处处为难。陈也利用外祖父的军事才能和在军队的威望,攻打下闽南的几十个县。外祖父从福建回来时,兵力已可与陈炯明抗衡。于是,陈就想办法整编军队,他以粤军总司令的名义,自己担任第一军的军长,下辖三个师、一个独立营,而外祖父则只有四个旅。当时,外祖父很生气,有了离开军队的想法,后来被孙先生劝了回来。 6park.com


6park.com

  之后,外祖父参加北伐,一路打到赣州,还没缓过劲来,外祖父的堂弟许崇济(后改名为许济)到外祖父那里,拿缴获的陈炯明和江西总督陈光远的几封密电给外祖父看。其中,陈炯明写的信中就提到:“贵军宜聚兵山南,务操胜券,对许崇智部以及其本身,完全消灭之。”由此可见,陈炯明把外祖父看成重要的竞争对手,一定要把他置于死地。陈光远的电报还建议,由江西的军队诱引孙中山的部队深入,集中到一处,然后与陈炯明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外祖父看到这些电报后,马上电报通知胡汉民、廖仲恺等人。但当时广州电报不通、铁路也不通。那时,孙先生在广东,大家都很担心,估计陈炯明已经采取了行动。第二天,果然传出消息:孙先生宣布下野,其公寓亦被焚烧。但是,这只是一个传言,也不知道真伪。胡汉民就马上打电报给外祖父,外祖父得到这个情况立即与李烈钧等商议对策。这时,孙先生的特使送来亲笔信,命令各军回粤靖乱。外祖父当天和部将商议,但李烈钧认为攻取南昌胜利在望,就这样回去,很可惜,多数人也赞成李烈钧的看法。而外祖父则表示,就是你们都不走,我一定要带自己的部队回去救孙先生。一直僵持到胡汉民来,得知了真实情况。大家都很愤怒,连夜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下了决心回粤,由李烈钧留守赣南。 6park.com


6park.com

  没想到的是,外祖父部下梁鸿楷到了新丰便擅自逃走,并在惠州观望。当时外祖父和下面的将领立了靖难辞:“三军一致,誓同生死,拥护孙大总统,平定粤省之乱,如有离心,天诛地灭”。宣读靖难辞时,很多人眼泪都掉下来了,那时真的是群情激愤。陈炯明料到外祖父打回来,在韶关一路,布防都很严密。当时外祖父的部队打仗打了很长时间,又没有补给,很是疲惫,一路颠簸回到韶关。且其部队用的枪是六发子弹,这子弹只有广东造,江西缴获的子弹没用。就在这样的条件下,部队全体官兵还是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拿下了韶关,当时香港的报纸对这场战役有很高评价。 6park.com


6park.com

  那时孙先生深知外祖父的部队能否回去关系到广东的局势。于是,他做了部署,把李烈钧收编的洪兆麟等调到闽南,外祖父的部队在潮汕一带。但是洪兆麟等追随孙中山也是很无奈,李烈钧的想法是准备这几支部队在江西雪耻。因为这两场战争,孙先生对外祖父很有责备。外祖父也很生气,因为打到潮汕,兵力不足,当地又有很多问题。孙先生就想依靠滇军的力量,就找了滇军的杨希闵,任命他为滇粤惠敌前总司令。外祖父觉得杨野心很大,不会听孙先生的,就劝孙先生取消任命,否则将来反客为主,不能收拾。孙先生不以为然,反指责外祖父。 6park.com


6park.com

  杨希闵是敌前总司令,对外祖父也很防范,什么事情都要求向他汇报,包括军队的名单、军械都要造册报给他,外祖父很生气地说:“我又不是滇军,他凭什么命令我。”于是,外祖父就出走到了上海。出走的前一天,孙先生也觉得自己有点过分,便任命外祖父为粤军总司令,但外祖父没有接受任命。于是,孙先生写了一封信(该信现在北京的军事博物馆)叫人去追他回来,外祖父回粤的条件是请蒋介石做他的粤军参谋长。从此,蒋介石在国民党政坛就一飞冲天了。 6park.com


6park.com

  许崇智与蒋介石 6park.com


6park.com

  陈其美在日本时认识了蒋介石,那个时候觉得他很有才干,于是将他介绍给张静江,通过张静江再介绍给外祖父。有一段时间,外祖父也觉得他做事很认真。蒋介石一直是这样,在外祖父面前站得笔挺,叫他坐下,他都不坐,一直是“报告总司令”,而且蒋还对外祖父发誓;到外祖父家里,他也是很亲热,看到家里的小孩都要抱一抱。因此,外祖父对他印象也好。通过张静江,他们三人结为兄弟,张静江是老大,外祖父比蒋介石大五天是老二。他们在外面是叫总司令,在家就叫二哥。 6park.com


6park.com

  当时,孙先生觉得必须要有一支军队,于是计划成立黄埔军校,请外祖父处理有关事宜。外祖父很忙,便请蒋介石帮忙,孙先生也同意了。但蒋介石一听不是做校长,只是筹备,便不乐意。后来,他又回广东作了参谋长和黄埔军校校长,也就在这时他培养了很多亲信。外祖父和蒋介石的矛盾,是蒋的野心引起的。蒋介石到潮汕后又建军校,后来到北方也是如此。外祖父认为不对,劝其不要这么做,这时候两个人就有了一点矛盾。 6park.com


6park.com

  外祖父实在是太相信蒋介石。当时很多人都不买蒋介石的账,外祖父就召集开会,公开表示支持蒋介石,他说:“不管是蒋介石的章盖在我下面还是上面,我的话就是蒋参谋长的话,蒋参谋长的话就是我的话。” 6park.com


6park.com

  蒋介石倒许,其实酝酿已久。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被刺,在此之前,外祖父在广东的地位可谓至高无上,与汪精卫、蒋介石三权鼎立。“廖案”后,外祖父因为部下的参与而受到牵连,也成了他被释兵权的导火索。蒋在汪的支持下,用黄埔学生军解除了外祖父的兵权,包围家宅,甚至监视许家人起居。他还利用外祖父给与的权力,全面剪除了外祖父的亲信。当晚,蒋亲笔写信给外祖父:“粤军已有变动,请总司令去上海暂避一下,由我代为安排整顿。6个月后,再请回来共同主持北伐……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外祖父被迫离粤赴沪。后来看,这一走便和广东时局永远脱离开来,他的军事生涯,也从此画上了一个无奈的省略号。
喜欢澥涛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澥涛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杂论闲侃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