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航趣事--精耕香港2告诉你什么是高效船到香港后大多数时间是系浮筒装卸货作业,浮筒也说成浮鼓。在香港附近的海区浮筒永远固定在水面,至于浮筒怎么固定在水面不漂走我还真不知道,我猜想它可能是锚将浮筒固定在这个地方。香港的引水员把船领到了事先预定的浮筒那里,锚链系到浮筒上后,他的任务就完成了,机舱接到了完车的命令后,我就可以上到甲板上了,这时候装卸货的驳船,浮吊就迅速的靠到了船的两舷,运送装卸工的交通艇同时也来了,理货和代理同船到达,他们穿的比较正规一些,并且马上联系船上主管安排装卸事宜。这种工作效率我之前从来都没有见过,甚至被欧洲人命名的“经济动物”日本人也没有这种高效。装卸工年轻人居多,他们他们没有发达国家那种非常正式工作服,更没有穿什么铁头工作鞋,他们怎么上货柜顶上呢?准确的说他们是窜上去的,他们跳一下双手钩到货柜边,然后手脚同时发力,一只脚窜到货柜顶整个身体就上去了,我在这里描写的啰里啰嗦一大堆,可是他们的动作绝对是以秒来计算。从货柜下来对于他们来说就更简单了,他们直接向下跳,动作是那样潇洒自如,并且让人看的眼花缭乱。在国内的企业还吃大锅饭的年代,效率的差距与香港人比好像不是一个星球上的级别,看到这样的工作效率,船上的政委感慨的说“你们看看香港同志的工作态度”,哈哈“香港同志”不知道有没有听到我们大政委在夸奖你们。其实在那个年代很多类似这样的话会很自然的说出来例如看到港人争分夺秒的工作有人就说“这才叫‘抓革命, 促生产’了”哈哈。刘小波说过香港被殖民一百年才成为这个样子,……,船上也有类似的感慨说,如果香港还是共产党领导那“香港只能是香港公社,九龙大队”。有一个时期我们从香港回船乘坐的交通艇在湾仔的香港会展中心附近,有一天我们到那里早,等船的时候下起雨,有胆大的同事跑到了会展中心里避雨。大家一看没人管就一窝蜂的进到了会展中心,这会展中心的大厅真大,并且地面的铺的方型瓷砖也独具特色,它是一块光滑的瓷砖和一块表面粗糙的瓷砖间隔排列着,在灯光的照射下有着不一样的感觉。交通艇到了我们就从这个小码头往交通艇上跳,这个小码头其实就是层层的石阶到海里,没有任何保护装置,我们船上一个水手一个踉跄直接跳到了海里,大家七手八脚把他从水里拉到小船上。这时候他自己感觉不好意思了,可是大伙并没有饶过这可怜的哥们,一时间什么“你还是水手呀?”“你算是给我们海员争光了”等等话来奚落他。其实这样的玩笑几天就过去了,可是过了几天以后我们再到湾仔的这个小码头,台阶上修了栏杆,并且栏杆上挂了一个救生圈,于是我们又多了一个话题是“香港政府为你这个不合格的水手买单了”等等。看来香港的效率不单单在企业运营上,政府部门也在高效的运转中,一个船员的落水就迅速的补足了保护措施,这就是那时候的香港给我的印象。香港有这样的成绩当然是港人不懈努力的结果,如果按我每次在文的最后贴一首歌,那我一定会贴上许冠杰唱的《半斤八两》来体会一下打工的港人的勤勉,若您问下一次我会写什么呢?敬请关注:精耕香港3 鱼龙混杂话九龙
贴主:simon52于2021_12_05 19:24:20编辑评分完成:已经给 simon52 加上 100 银元!
喜欢simon52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simon52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 远航趣事--正露丸 2023-09-10
- 我那18年--善与恶 2023-08-19
- 我那18年--潮信 2023-08-13
- 我那18年--张娘 2023-08-07
- 我那18年--划洋火的 2023-08-05
- 我那18年--七荤八素 2023-08-03
- 我那18年--诅咒 2023-08-01
- 我那18年--五经路10号 2023-07-29
- 我那18年--名讳 2023-07-25
- 我那18年--父母的婚事 2023-07-24
- 我那18年--母亲这厢 2023-07-20
- 我那18年--父亲这族 2023-07-18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