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航趣事:深耕香港4鱼龙混杂话九龙为了方便和准时,那时候船经常要请香港的修船公司修理,原因是船上的机器多数是进口的,那时在国内洋备件不容易找到,到香港修理就没有找不到备件的问题,毕竟船期耽误不得。香港的这些小修船公司就集中在大角咀一带,说是某某公司,按那时中国的企业规模,这不过是小作坊。千万不要小瞧这些小作坊,那时他每年的利润不比国内国有企业低,我观察他能够盈利的原因之一是他们没有长工,有工作就找人,没工作也没必要给工人发工资。大角咀说是香港的工业区,实际上大角咀的工厂都是在居民楼的一层,我有几次去过帮我们修船的航修公司,也就2、3百平方米的样子所修的机器在工作台上,工人们身穿连体工装,紧张的忙碌着。这里还有一个“办公室”,这是一个类似阁楼的办公室,办公室有个可能是会计吧,这是我猜想的。从楼梯走上办公室,那就对不起了,您将就一下吧腰就别想挺直了,因为房顶低,办公室到是比较凉爽,因为那里安了一个窗式空调,这里面积非常小,我也没见过这个公司的老板在办公室办过公。举目四望大角咀,每一个居民楼的下面都是这样的小工厂,并且都在忙碌着,这里工厂叮叮当当刺耳的噪音;刺眼的电焊发出来的弧光;刺鼻的化学清洗跑出来的不明液体交汇在一起。真不知道附近的居民怎么生活,他们从来没有投诉吗?大角咀靠海,海边有小码头,修理好的船部件直接上船运到大船上。大角咀这些小工厂、小公司、小作坊让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日本电影《阿西们的街》,这些工厂和日本的小作坊有相似的地方,他们一定也在激烈的竞争中挣扎,经过无数轮的淘汰才幸存到今天,这些香港的阿西们就像在风浪、激流和暗礁浅滩中行船,稍不留神就会倾覆大海。从大角咀出来,走不很远就到了深水埗了。深水埗应该是一个老的居民区,房屋的高度不如其他地方,楼房的外墙也比较旧。深水埗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街叫鸭寮街,为什么鸭寮街有名呢?因为它是一个露天市场,露天市场卖的都是旧货,这个市场其实是卖旧电器为主,当然也有老人在那里卖旧衣服,我一个朋友曾经在这里买一双旧皮鞋,我们还笑话过他说“你也不怕穿上得香港脚”。我喜欢逛那里是为了淘旧杂志。开始到香港出于好奇我买了不少《龙虎豹》杂志看,买旧杂志为了省钱,旧杂志看几天回到国内港口联检之前就把杂志加上境外报纸等等一股脑的扔到海里,这样能省去不必要的麻烦。到后来这种色情杂志看多了就厌烦了,其实艺术点的色情杂志还是很吸引人的例如我曾经买过一本阁楼杂志(penthouse)仅仅因为它封面上躺着一个身材非常好的全裸的漂亮女子,在关键部位放了一个有几个鸟蛋的鸟巢,这样的艺术处理就勾起我的购买欲望。看政治类杂志是我另一个爱好,我一般都是买《争鸣》看,因为我觉得它报道和分析国内新闻客观、准确。慢慢的我从鸭寮街买旧杂志转到了香港的摩羅街(深耕香港1中我说过,在上环),摩羅街买的杂志干净些,虽然价钱高点。摩羅街卖古董的店铺比较多,街边还有印度或者巴基斯坦裔的商贩。夜幕渐渐的降临时,华灯把深水埗的街区照的通明。各式各样暧昧的灯箱心照不宣的告诉你这里有什么样的服务。“芬兰浴”“土耳其浴”挂的都是羊头;“按摩”和“指压”没有一点点医疗效果;“某某别墅”“某某公寓”只不过是摆上一张牙床小屋。这时候你漫步街头,不一定在哪个住宅楼门口,会坐着一个油头粉面的老太太,她会向你指向楼上意思是楼上有“料”,一般这个老太太都是退役的资深从业人员,在“门前冷落车马稀”之际也只好干这个了。从街头走到深水埗码头,这里有立交桥,立交桥下面有一些无家可归的露宿者,露宿者的家当就是衣服和购物车,夜晚他们在桥下抽烟,烟头的红火一闪一闪的,我发现他们并不打扰别人,我也看过这里有人在往自己的大腿上打针,经验告诉我他们在吸毒。今天我贴上《阿西们的街》主题曲为大角咀的阿西们加油。敬请关注远航趣事:深耕香港5鱼龙混杂话九龙续
贴主:simon52于2021_12_10 13:30:42编辑评分完成:已经给 simon52 加上 100 银元!
喜欢simon52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simon52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