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18年--五经路10号到了1962年初,部队分给我爸一处房子,它坐落于河北区五经路10号,五经路10号属于部队的产业,部队的产业地方上的人就不会住进这里,但是这里并非是封闭的小世界。10号院交于五经路和进步道的西北角处,它的东面是一化学品公司的职工宿舍,往北走是建国道,建国道比较宽我们当时称为“大马路”,大马路上有一电影院名“民主剧场”,现在“德云社天津分社”就在这个剧场里。五经路是南北走向,朝西与之平行的是“民族路、民权路和民生路”,往东就是四经路,再往东就是天津东站了。东西走向的称为“道”,从建国道往南分别是“光明,民主、进步、光复、自由和博爱道”,从上述地名可以看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普世价值的“自由民主博爱”都从这小小的区域表现出来。关于爱,有人把爱分为三种:色欲之爱、亲情之间的爱和博爱。佛主释迦牟尼、耶稣以及印度的圣雄甘地给人们就是宽厚无私的博爱,你可能会说那色欲之爱低级,肯定不是,如果没有色欲之爱,人类就不能繁衍。啰嗦半天该介绍10号院了,院门朝东,进院子右手边是一排平房,左是一三层楼房,据说这个院子以前是一意大利的面包店,整个这一区域是原意大利租界。平房住着秦姨一家和崔姨家,秦姨是现役军人,她家儿子小建和我同龄他就是小儿麻痹症的受害者。另一家是崔姨,崔姨是天津人,她的丈夫是北京人,当时在宁夏服役,我小时候叫她大辫姨很长时间,尽管她后来没有长长的大辫子了我还是习惯这么叫,她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大冬比我大3天,另外一个小我3岁。我家在左边的二楼住,我家楼下是郭叔叔,郭叔叔是山西人,他和我爸同时入伍也在一个部队,郭叔叔有文化,他念过两年私塾。郭叔叔的爱人我一直叫她秀华姨,她也是山西人她姓王,他们家有三个儿子,大哥叫小京在部队的八一学校上学并且住校,二哥叫小宏与我姐同龄,远近闻名的孩子头,老三小彪比我小一岁。一楼的另外一家男主人转业在天津铁路信号厂当厂长,女主人是中学老师,儿子小宝比我小一点。我家隔壁住着这个院子里最大的官,现在我估计至少是中校以上,他姓刘,我们很少见他,他家有三个儿子,老大当时已经当兵了,老二也在八一中学,只是老三比我姐小一岁,他的名字就叫刘三。他老婆叫白建华,她大概有精神问题,每天都从窗口探出头骂别人,我妈和大辫姨她不敢骂,因为骂过已经被她们俩回怼过去,天津土著不怕她撒野,秀华姨被骂时,只要我妈或者大辫姨在场一定为她鸣不平。老刘(大人们这么叫)在部队这么大的官却管不了他那疯婆娘,可能他根本不想管,也可能是他纵容的吧。三楼住着张家,孩子很小并且每天晚上才回来休息,另外还住着一位我叫爷爷的老人,也是每天晚上才过来睡觉。院子里的孩子都叫我妈小卢姨。和10号院相邻的8号院都是平房,这个院子里的张娘与我妈关系最好,她家有七个孩子,在以后我还会提到他们。在当时这片地方是非常方便的,离天津站近但是并不吵闹,楼边上进步道有一小商店,卖一些糖果调料,小店已经被公私合营,商店来什么紧俏商品我们院子的人第一个知道,因为店主用我们院子里的厕所时顺便就告诉我们的。进步道再往西走到和民生路交口有一大一些的商店,卖些水果点心等等商品,名字是公私合营永和祥商店。民生路向南走就是光复道,光复道有一比较大的副食店,再走到自由道和民族路交口是天津第一工人文化宫(简称一宫),天津一宫原来是意大利的回力球馆,天津的意大利风情区就以一宫为中心,如果你还往西南方向走就是著名的“望海楼”教堂,望海楼教案和火烧望海楼的故事在这里。如果顺着五经路往南走有一个那时大家喜欢去的地方“锦茂”,锦茂永远都卖一些残次水果,由于价钱便宜,成为附近的人喜欢也是最拥挤的地方。从锦茂再往南面走就是海河,当时的天津中心广场,在这里每年国庆节游行,放烟花也在这里,过了海河就是长春道菜市场,老一点的天津人叫它“法国菜市”,当然这里就是原法租界了。那时候部队发招待票去看电影等等活动,就去那附近的“八一礼堂”,八一礼堂当时都是军队的现役军人检票,天津商业中心有名的“劝业场”和“百货大楼”等等就在这里。关于租界小时候我曾经多次逗一个精神有问题的老人,只要我说一句“打皇帝去”,他马上就和我一脸正色地说“小孩子不要说打皇帝呀,你和皇帝弄好关系那法国地,意国地咱不是甩手就去吗?”我家和法国菜市就是法国地意国地,现在就是甩手就去。上述说的我住的这片区域,建筑都是一家一户的二楼或者三楼的房子,当时我也不知道什么建筑风格反正房子就是住人的,后来才知道这里大多数是意大利风格的,梁启超先生的“饮冰室”也在其中,但是当时都不是一家一院,住户多就会破坏很多原有风格。另外进步道上还有一片骑楼,就是街边的房子被一些柱子支撑,下面可以走行人,上面是房子,天津人称为这种房子叫厦子,那片地方我们说是厦子底下,厦子底下有我几个同学。2011年我回天津,五经路和进步道早就没有以前的样子了,其实10号院在80年代末就拆了,现在保留下来的就是那些洋楼和我小时候从没有见过的马可波罗广场上那个柱子。10院最大的缺点是只有院子的西北角有一个水龙头,全院子每一家用水都靠这个水龙头,我们那时候小不能帮我妈打水,我妈又有洁癖,每天用水特别多,这一桶桶水提到二楼真把她累的够呛。听听袁老师说的天津意大利风情街五经路周边图啰里啰嗦的介绍了五经路10号及其周边,很多故事也围绕着这些人和事,请关注下篇,我那18年--诅咒
贴主:simon52于2023_07_29 2:32:52编辑评分完成:已经给 simon52 加上 100 银元!
喜欢simon52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simon52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 远航趣事--正露丸 2023-09-10
- 我那18年--善与恶 2023-08-19
- 我那18年--潮信 2023-08-13
- 我那18年--张娘 2023-08-07
- 我那18年--划洋火的 2023-08-05
- 我那18年--七荤八素 2023-08-03
- 我那18年--诅咒 2023-08-01
- 我那18年--名讳 2023-07-25
- 我那18年--父母的婚事 2023-07-24
- 我那18年--母亲这厢 2023-07-20
- 我那18年--父亲这族 2023-07-18
- 我那18年--投胎 2023-07-16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