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见闻(十 ) 去青岛—双轨春秋接上回回国见闻(九) 鸡娃,内卷和兴趣班
https://club.6parkbbs.com/pk/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14673412在京城待了差不多一个月,媳妇儿已经催了一次。该带娃去青岛看姥姥姥爷了。
在感叹国内科技发达,生活便利之时。手指点点戳戳,很快在手机上订好了去青岛的高铁票。一切准备停当,到了离京那日,告别爷爷奶奶,领着娃到了北京南站,抬头看见路边树上,停着一只喜鹊。和我二十多年前第一次和媳妇儿去她家上门一样。只不过当时那趟绿皮快车,到青岛要13个小时。而现在高铁3个多小时就到了。那时,我和小妖挤在一起,拿出母亲给买的义利厂的果料面包和稻香村的点心,散发出的甜腻味儿,混着邻座啃着德州扒鸡的味儿,和车厢里弥漫着的方便面味儿,竟带着一股子新婚的臊热。而现在干净空旷的站台,和二十多年前拥挤嘈杂相比真是天壤之别!车厢里的京腔儿追着铁轨向南飘,沿着永定河一路杨柳树护着高铁跑了十里,像北平舍不得撒手的絮叨。当铁轨切开华北平原的麦田时,车厢里又漫着出稻香村点心的甜味儿——那是奶奶硬塞进娃背包的,未说出口的牵挂。高铁离了南站,北平高楼的影子便淡了。娃扒着窗玻璃,眼珠儿瞪得活像市集上卖的琉璃弹儿。“爸!快看!云在追咱们!”可不是么,那大团大团的云絮贴着车窗飞,过了廊坊,华北平原的麦田绿油油的,到了潍坊忽地变了戏法一样。成了一片片塑料棚子白花花铺到天边。 从前慢,慢得能看清德州站外老槐树的枝杈。如今快,快到青州府的云刚投进车窗,已被济南府的楼影冲淡了。这高速铁龙竟似在山水屏风间的银梭子飞驰。过了沧州地界,窗外竟渐渐染了青灰——胶东的海气漫过来了。待到了胶州湾大桥,海在右车窗上蓝着,山在左车窗上青着,海风一撞,碎成了崂山脚下的一片蓝。胶州湾大桥跃出云层的刹那,海风仿佛要钻进车窗,却无功而返。车内还是淤积着空调气息。右舷是海,蓝得让人疑心是谁打翻了砚台。左舷是山,崂山余脉的褶皱,似被揉过的奇书,里面藏满未拆封的传说。 看着窗外的风景,思绪如风,被车头撞击,带着回忆向后闪去。人生有许多选择,许多坐标,决定了人的命运。如果说以爱情为坐标的话,那最重要的两个坐标就是青岛了,有两个青岛小嫚儿,影响了我的一生。第一位是出自位高权重豪门的她,与浑浑噩噩的我,在碎了所有人的眼镜之后,就那么公然在一起了。那段最刻骨铭心的感情里,所有人都觉得我是真心配不上人家。期间自然是阻力重重,最后是母亲出面调解,让我出国留学,以期许我能前途光明,不至于差距太大。就这样,我出国了,哪曾想是这样一条背井离乡的路。当波音747冲进云层时,我忽然想起那本《牡丹亭》里夹着的便签,上头钢笔字洇了的水痕:“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怎料却未能遂愿,异国他乡咽下苦果。真是“情深而命浅,亦难敌造化弄人,终成无缘之憾。。。”苍天有眼,让我遇到另一个青岛小嫚儿,二十多年来,我们一起在欧洲同甘共苦,读书创业,最终修成正果。这个小嫚儿成为我媳妇儿了。借用所有童话中幸福的结尾,“就这样,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恍惚见那绿皮车与高铁并驾齐驱——一个驮着泛黄的岁月,一个载着银亮的晨光,都在我心中铁轨上跑成的遗憾和希望。窗外恰有汽笛呜咽,茫然中看见二十多年前那个第一次上门的毛脚女婿,懵懵懂懂,闹了不少笑话。留下不少谈资。。。这铁轨原是把光阴尺,量得了千里路程,却量不尽三代人衣襟上沾的烟火。想起当年岳父的比方:“胶济线像是根扁担,一头挑着渤海的鲜,一头颤悠悠递到京城宝贝闺女的饭桌沿儿上。”见到了久违的岳父和岳母,小妖止住要扑到姥爷怀里的娃。娃长大了,岳父也老了,曾经笔直的腰杆也略显弯曲。饭桌上少了许多酒,五斗柜上多了许多药。泰山大人也八十多了呀!唉,真实的如老话儿:“日子是匹快马,驮着老的往下溜,载着小的往上蹿。”如这铁路上的双轨,一条碾着过往,一条轧向将来,中间夹着的碎石子儿,尽是捡不起的光阴碎片。只是那海雾一起,终归把新年旧月都搅成了团——像岳母灶上的蛤蜊疙瘩汤,稠糊糊的,鲜美,暖胃也暖心。夜深人静了,小妖靠着我,我搂着她问,“好长时间没见了,想小爷了吗?”她没说话,脸好像红了。人间的真话本来不多,一个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堆情话。不是吗?这山坳里的夜,蟋蟀的鸣叫,山风吹起的呼吸、还有娃梦里含糊的呓语,倒比一切言语都真切了。 评分完成:已经给 sw1799 加上 100 银元!
喜欢sw1799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sw1799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