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杂论闲侃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长津湖战役之飞鹤山战例对比分析
送交者: 长岛风[♂★★★声望勋衔14★★★♂] 于 2018-08-24 9:37 已读 13366 次 15 赞  

长岛风的个人频道

写在前面的话: 由于纯粹战史分析比较枯燥,看客请多多原谅。飞鹤山战斗是1950年11月-12月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20军58师及26军76/77师先后与美陆战1师围绕着下竭隅里激烈攻防战的一个侧面。由于这场鏖战双方战史资料比较齐全,加之此战双方又产生了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和两位美军最高荣誉勋章—国会荣誉勋章,因此本人把这场战斗挑选出来,对比志愿军与美军的双方的战史资料,作为一个战例客观地描述分析一下,与各位网友分享


下碣隅里是位于朝鲜东北部长津湖南端一个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的小镇,飞鹤山位于下碣隅里东部偏北1公里处,主峰地图标号1071米,故中国战史亦称其为1071高地 (美军战史称East Hill)。由于飞鹤山地处盖马高原,所以仅仅是一个比高150米的山丘。飞鹤山尽管不高,但却是下竭隅里周围唯一的制高点。该山呈南北走向,西南两侧陡峭,俯瞰整个下碣隅里盆地,然而东侧和北侧则与周围的群山连成一体。发源于黄草岭的长津江流过下竭隅里和飞鹤山之间,沿长津江的是咸兴—江界的公路与一条矿用简易铁路(新兴线)。虽然飞鹤山不是长津湖战役的主战场,但在下竭隅里攻防战期间,志愿军先后在飞鹤山投入的兵力共计3个团左右,同时美军为了争夺飞鹤山也投入力所能及的所有兵力。由于这场鏖战双方战史资料比较齐全,加之此战双方又产生了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和两位美军最高荣誉勋章—国会荣誉勋章,因此本人把这场战斗挑选出来,对比志愿军与美军的双方的战史资料,作为一个战例客观地描述分析一下,与各位网友分享。
开战前双方的兵力部署,

按照中国战史(注1)记载,1950年11月28日对下碣隅里发起攻击的是志愿军20军所属的58师。该师原系华东野战军1纵1师,是粟裕起家的部队,也是3野的头等主力师,全师官兵共约14000人,时任师长兼政委黄朝天,副师长贺国华,副政委朱启祥。该师11月3日离开津浦铁路山东南段,11月7日乘火车渡过鸭绿江,沿满浦铁路南下,到达朝鲜慈江道政府所在的江界 (平壤失陷后的临时首都)。11月15日改由步行到达长津湖西侧集结位置,10月28日凌晨运动到距离下碣隅里东南5公里的上坪里—富盛里一线,师部设在上坪里火车站附近的一所小学校里。该师172团(时任团长王祥,政委李树人)则绕过东白山,涉渡长津江,越过咸兴—江界公路,进占富盛里—松亭里、控制了该地区以东的独秀峰、三德峙等高地,切断了公路。11月28日晚该师向下碣隅里发起攻击:担任主攻的是该师173团和174团的一个营(共四个步兵营和师属炮团),主攻方向是下碣隅里的南部和西南部机场。助攻方向则是下竭隅里东部的飞鹤山,担任攻击任务的是58师的172团。

志愿军第58师172团曾是华东野战军1纵1旅1团(该团竟有一首团歌),是华野中为数不多的红军团队之一。该团当时有官兵3700余人,下辖3个营共9个步兵连,1个通讯连,1个特务连,3个机炮连,1个92步兵炮连,1个担架连,卫生队,和1个补充连。具体的攻击部署是由172团参谋长刘锡文亲自指挥,穿过上竭隅里,该团的2营由南向北攻击飞鹤山下长津江的公路大桥,该团的3营由东向西攻击飞鹤山。按照172团的战斗计划,两处得手后,部队由南北和东西两个方向夹击下竭隅里,整个战役中172团的1营担任预备队。(点评:172团不愧是兵团军师头号主力团队,当晚的战斗计划无懈可击)。

根据美军战史(注2)记载,50年11月28日驻扎在下碣隅里的美军是陆战1师的前进指挥所和后勤补给基地,人员共3900余人,分别来自海军陆战队、陆军、海军、英军、韩军共58个单位,其中战斗部队是陆1团3营的两个步兵连和该营机炮连的两个排和陆1师炮11团的两个105毫米榴弹炮连。因通往柳潭里的公路被志愿军切断, 陆7团2营的机炮连和反坦克连的一个坦克排 (6辆巴顿46型中型坦克)也滞留在下竭隅里。其他较大的单位是陆1师的工兵,工程兵,战地勤务、运输、通讯,维修保管,野战医院和伤病员。由于美军第十军团曾计划开设前进指挥所,下竭隅里还聚集一些打前站的陆军单位:负责营建的第10军团工兵营D连,负责电话交换台和咸兴—下竭隅里电话线路维修的第10军团通讯营的两个排,负责打杂的第十军团司令部勤务连的一个劳务排。为了统一指挥,陆1师作战处任命陆1团3营营长里奇海军中校(T. Ridge)担任防御指挥官,协调组织各部队的防守。根据情报,里奇中校判断志愿军即将在28日对下竭隅里发起攻击,主攻的方向将来自正南和西南两个方向。由于飞鹤山的军事价值,另外一个最有可能遭受攻击的地点就是下竭隅里东部的飞鹤山。基于以上这些判断,里奇中校把自己3营的主力(两个步兵连)分别布置在正南和西南两个方向。按照原定作战计划,负责飞鹤山方向的应是3营的另外一个步兵连—G连,但当时G连驻扎在40公里以南的真兴里,接到命令赶到古土水(下竭隅里南18公里)已是28日中午时分。陆1团副团长告诉G连连长西特尔海军上尉(C. Sitter):古土水至下竭隅里的公路已经被志愿军60师切断,G连28日晚已无可能赶到下竭隅里归建。G连不能按时到达的消息也迅速传到了下竭隅里,里奇中校得知后非常失望,无可奈何只好抽调下竭隅里阵地内唯一建制完整的第10军团工兵营D连填补飞鹤山的防守空缺。工兵D连连长是库尔珀斯上尉 (P. Kulbes),部下有官兵167人,但其中仅有77个美国兵,另外90个是临时混编的韩国兵 (KATUSA)。工兵连来下竭隅的任务是搞营建,所以推土机挖掘机之类的机械运来了不少,却没有装备步兵作战用的机枪和电台。考虑到工兵D连整体战斗力比较弱,里奇中校又将第十军团司令部勤务连劳工排(5名美国兵+30名韩国KATUSA)补入飞鹤山防守阵容,还从3营的机炮连选派了两名军官分别协助指挥这两支部队,为两支部队各派一名报务员携带海军通讯频率的SCR—300便携电台负责通讯联络,又给没有重武器的工兵连加强了几挺机枪和火箭筒的火力。部署在飞鹤山北侧半山腰担任工兵D连左翼的是陆1师通讯营一个排和陆1师战地勤务营的一个排,而第十军团通讯营的一个排在飞鹤山南侧反斜面一个高地构筑阵地负责工兵D连的右翼,通信兵的右翼则是陆1团3营机炮连的一个排,该排同时担任守备飞鹤山下向南的公路和背后长津江大桥的任务。下午17点部队开饭,饭后工兵D连和劳务排背负着新配给的武器弹药(每人288发)穿过飞鹤山南坡第十军团通讯营的阵地,冒着大雪向飞鹤山进发。

天气情况

中美战史料均记载,11月28日晚20点,下碣隅里地区天降大雪,风雪迷漫道路难行,恶劣的天气给进攻和防守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由于大战即将打响,当地的朝鲜老百姓都跑到下竭隅里避难,所以找不到向导。特别是172团3营,从富盛里集结地出发到攻击阵地,需要离开公路,完全靠地图和指北行军,多次迷路后直到凌晨1点30分才赶到指定阵地。同时负责防守飞鹤山的工兵D连和勤务连劳务排一路行军也是困难重重:天黑路滑,联络困难,还要背负重武器和弹药,精疲力尽地爬上山顶。由于天降大雪,美军航空兵也无法出动配合地面作战,美军的空中优势在28日晚是不存在的。

11月28日夜间战斗情况

根据中国战史,11月28日晚22点30分,志愿军58师173团加强174团1个营和58师特务营经过40分钟炮火准备后,冒着漫天飞雪在西南和正南主攻方向首先打响。而攻击飞鹤山方向的172团则因为风雪弥漫道路难行,拖延至29日凌晨01点15分才发起攻击。先行出发的172团2营副营长邱国兴率领2营4连和6连负责沿公路攻击飞鹤山下的长津江公路大桥(大桥的另一端是下竭隅里镇)。防守大桥的美军是阿洛特海军中士 (A. Elliott) 指挥的陆1团3营机炮连的1个排,该排不仅配备重机枪、火箭筒、无后坐力炮,而且战斗经验相当丰富。阿洛特中士派出一个班的兵力前出大桥400米在公路拐弯处旁的沼泽地里构筑了机枪工事,部署了两挺水冷式重机枪。172团2营沿公路由南向北奔袭长津江大桥,行军纵队在风雪迷漫的黑夜中突然受到守军的火力突袭,前卫4连伤亡惨重。2营组织了几次反击无效后,带队的副营长邱国兴意识到继续沿公路攻击大桥无望,则下令后卫6连改变原定计划,协助5连攻击飞鹤山。在公路后面跟进的是172团3营和172团的第二机炮连,该营的任务是副营长吴国祥带领的该营9连和2营5连共两个加强连的兵力,攻击并占领飞鹤山,相机攻击下竭隅里。根据中国军史,3营9连和2营5连发起攻击的时间凌晨约1点30分,随后2营6连也从另外一个方向加入战斗。战斗进行了2个小时后,志愿军攻占了飞鹤山主峰1071高地,又逐个夺取了山南端的一溜小高岭,将守军赶下山顶,控制了整个飞鹤山。根据58师的作战计划,当晚172团任务是攻击飞鹤山,得手后居高临下向下碣隅里发起攻击。但吴国祥部攻占飞鹤山后,清点伤亡:9连指导员陈仲炎牺牲,全连仅剩30余人。5连更惨,仅剩迫击炮班和几个轻伤员,只有6连还有半个连左右。眼看失去继续攻击的能力,吴国祥左右为难,正在这时58师副政委朱启祥电话打到阵地(三野电话果然名不虚传),确认了吴国祥夺取飞鹤山后非常高兴(当晚主攻两个方向均不顺利),命令吴国祥停止执行攻击下竭隅里计划,改为原地构筑防御工事,等待预备队援兵,确保飞鹤山进攻阵地。(点评:这是172团唯一一次攻下竭隅里的机会,战机错过后,在以后的时间里172团基本是被动挨打,再也没有攻占下竭隅里的机会。

美军战史这一段基本与中国战史吻合。28日傍晚饭后,陆1团3营机炮连副连长谢尔纳特海军上尉 (J. Shelnutt) 到达工兵D连担任指挥,工兵D连携带武器弹药顶风冒雪摸黑艰难地攀登飞鹤山,到达主峰的时间已经是20点30分。谢尔纳特上尉随即给各排指派了阵地,由北向南顺序依次是劳务排、3排,2排和1排,连部设在三个排阵地后面。但派出与飞鹤山北坡的陆1师战地勤务营联系的人却报告没有找到左翼。根据美军战史,志愿军在飞鹤山助攻方向发起进攻的时间要比主攻时间晚了两个小时:凌晨1点15分陆1团3营机炮连1排在飞鹤山下距离长津江大桥400米的公路上与172团的连级纵队首先接火,凌晨2点10分志愿军对飞鹤山上的美军开始了试探性的进攻。紧接着志愿军发起了总攻,攻击的重点就是位于防线北端的第十军团劳务排。在志愿军雨点密集的炮弹和手榴弹攻击下,劳务排长赫伯特中尉 (C. Herbert) 首先战死,部队顿时失去控制,阵地迅速被志愿军突破。谢尔纳克上尉试图组织人员恢复防线,但缺乏战斗经验和语言不通的劳务排的韩国KATUSA一哄而散。无奈之下谢尔纳克上尉只好一面收缩工兵连防线,一面向山下3营机炮连连长西蒙斯海军少校 (E. Simmons) 告急求援。可是当时整个下碣隅里到处都是战场,连长手中没有任何预备队增援飞鹤山。据工兵D连3排排长罗森少尉 (N. Rosen) 回忆,志愿军突破分割第十军团劳务排后,开始集中兵力一波又一波反复进攻工兵D连的阵地。工兵D连配属的90名韩国兵死伤一半,另一半四处乱窜,有的甚至一枪都没放就逃往山下,全靠该连的77名美国士兵拼死支撑。战至凌晨3点,缺乏战斗训练和经验的工兵们在遭受巨大损失后 (阵亡13人,伤25人),不得不放弃主峰阵地,后退200多米到山顶南端的高地(south nose)组织了防线。志愿军占领主峰后并没有停止战斗,继续向山南端几个高地据守的工兵D连残部发起攻击,战斗进行到凌晨4点,谢尔纳特上尉战死,工兵D连弹药也基本打光,只得败退下山在反斜面上与右翼第十军团通讯营的部队汇合。虽然工兵D连败退山下,谢尔纳特上尉带去的报务员列兵波多尔克 (B. Podolak) 却没逃离山顶。他忍着弹片的伤痛,就地找了一个散兵坑隐蔽起来,用背上的SCR—300电台继续与山下保持联系。美军得知飞鹤山失守后也非常着急,但各处的战斗都很紧张,无兵可调反击,只得集中炮11团的两个炮连 (共12门105毫米榴弹炮),对飞鹤山一带进行弹幕拦阻射击,压制志愿军再度发起攻击。而报务员波多尔克则冒着被自己炮火击中的危险不停地向山下报告志愿军人数、运动方向、战术企图,提供精准信息指挥炮兵作战,此人战后获得海军服务勋章。(未完待读)

贴主:长岛风于2018_08_24 9:55:53编辑

评分完成:已经给 长岛风 加上 200 银元!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5 银元!


贴主:长岛风于2018_08_24 21:33:26编辑
贴主:长岛风于2018_08_24 21:34:24编辑
喜欢长岛风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长岛风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杂论闲侃首页]
长岛风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