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杂论闲侃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HIV科普,绿色版
送交者: droobook[★★基因学砖家★★] 于 2019-01-13 9:57 已读 7940 次 12 赞  

droobook的个人频道

    HIV科普,绿色版。 6park.com

说到艾滋病,很多人都谈之色变。在生命科学日渐发达的今天,艾滋病依然是不治之症,除少数案例外,没有根除的办法。 6park.com

    6park.com

    给艾滋病认知更添一层阴影的是:在很多人的认知中,艾滋病是一种“性病”,“花柳病”。每个得艾滋病的人,都会在刻板印象里被人贴上“性生活不检点”,或“基佬”的道德审判标签。很大程度上,这个标签不能算错,2018年一季度新发现的HIV感染者,90%由异性或同性性行为传播【数据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有5%左右由毒品注射传播。 6park.com

    贴标签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对复杂问题的一种有效率的思考方式。因为不可能每个人,对生活的每个问题都进行深入思考。人类大脑进化出一种节能的思维模式,能帮助我们在繁杂的信息社会,最快而又大致准确做出那些“不重要”的决定。但泛标签化,会阻碍我们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所以科研工作者的一大入门训练就是,辨别生活中的“直觉”结论和科学工作中的“理性”结论。虽然两个结论很多时候相同,但也经常会相反,而公众更倾向于接受符合“直觉”的结论。 6park.com

    甚至,当科学界做出反直觉的“理性”结论时,经常要承受大众的嘲笑和谩骂。而且科学的认知总在不断进步,随着科学对事物本质的进一步认识,明天的理性结论可能会推翻今天。这在科学界很正常,然而却会给不明真相的公众带来“科学家不靠谱”的直观印象。 6park.com

    最近JAMA新发表的观点文章,就做出一个反“直觉”的结论。通过对过往研究的调查总结,文章作者认为,当艾滋病病人的HIV病毒量维持在低于可检测水平后,并不会通过性行为传染给性伴侣。文章链接在这: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20997。 没听说过JAMA读者,我就简单介绍一句,JAMA是非常严肃的美国医学杂志,她在医学界的影响力远高于可以说是黄金标杆的CNS(Cell,Nature,Science)。 6park.com

    所以艾滋病(AIDS的音译)在早期,是HIV病毒感染后的必然症状。当然如果一个人感染了HIV,如果能生活在真空中,完全避免感染,也可能不得病。不过这种理想状态超出了现在的人类普通人生活水平 。 6park.com

    感染了怎么办?科学基本基本思路是:有病毒就杀病毒,有癌细胞就杀癌细胞,非常直接。杀死HIV病毒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体的T细胞,所以监视艾滋病人治疗情况的重要方法就是看他的T细胞水平。如果T细胞足够,那这个人的免疫系统就能保护自己。也就是说,有HIV,但不一定得艾滋病。当HIV控制在极低水平的时候(这个通过检测血液中HIV的量),不但HIV携带者能正常生活,也能基本保证不感染他人。 6park.com

    但完全清除HIV非常难!为什么呢?这里稍微展开一下,看懂我会很欣慰,看不懂的可以跳过,留给我们专业人士。HIV是RNA病毒,不能独立复制。生物的本能是为了让自己的遗传信息最大化。HIV要制造后代,必须要依赖人体细胞。HIV进入人体后,马上就会把自己插进人类细胞的基因组,然后利用人类做原料,不断产生后代。后代继续侵染另外的细胞,直至“原料”耗尽。这让HIV一旦感染,量级极具增大。你能杀死99.999%,剩下的小部分依然能迅速占据地盘。还有RNA病毒变异非常快,自己在HIV群体中制造多样性,抗病毒药物就像极度恶劣的“自然选择”,但总有一些病毒是“适者”,那0.001%会生存下去,寻找机会卷土重来。 6park.com

    正因为HIV这种可怖的生长速度和适应能力,科学界一度很悲观。觉得人类科技一百年内也不能打败这种自然的生物本能。HIV一直被认为是不治之症。这样的悲观传递到大众中,就成了恐惧。也许我们对一些事物应该有所恐惧。     然而恐惧不能解决问题。要打败敌人,只有通过认识敌人,也要认识现有的科技水平,知己知彼。慢慢的科学工作者不断研究深入,不断尝试,在1995找到一种有效疗法。思路也简单,就是认识清楚HIV侵染人体和繁殖后代的所有步骤,然后对所有步骤进行阻断。一种药物不够,就混合各种药物“十面埋伏”。这就是著名的“鸡尾酒疗法”,缩写有多种,ART,cART,HAART,本质相同 ,目的是尽量降低HIV的量,以致无害。 6park.com

    那么哲学问题来了?多低是足够低呢?数学的答案当然是0。但学术上还有测量问题,测不到了是不是就没有了?宏观上1和0很容易区别,微观上则很难。稍有理性的都知道,测不到(undetectable)不等于零。 你可以选择拿这个问题继续为难科学家,让他们非要测出个0来。或者你可以选择理性认知这个低于可检测水平。研究者发现,通过鸡尾酒疗法后,只要病人血液里HIV量少于200每毫升,携带者就能维持健康的生活。著名例子,黑人运动员魔术师Magic Johnson,通过治疗,他也能在电视上跟其他人侃侃而谈。我上大学看NBA那会老是想,其他主持人怎能忍受他唾沫横飞,还能一起喝咖啡。事实是,这种方式不会在日常生活中感染他人。 6park.com

    回到文章,文章的基本观点就是,Undetectable=UnTransmissible,简称U=U。也就是说,HIV携带者,如果血液HIV数量低于可检测水平,可以基本认定他不会将HIV传播给他人,甚至不会传播给性伴侣。这个文章的观点并不能算是新观点,相关的研究已经出现了很多。结论都是相同的。 6park.com

    当HIV水平低于可检测水平,表明治愈了吗?当然不是。病人依然要通过持续的鸡尾酒疗法,才能把HIV维持在这样的水平。因为0.001%的病毒都可能卷土重来。还需要定期检测,保证疗法的有效性。 人类现在有把HIV病人治愈的能力吗?目前为止,成功的案例寥寥无几。最出名的是一位“柏林病人”。对,他在文献里就是被称作“柏林病人”,医学界取名字也没什么创意。医学界认为他的HIV是真正治愈了,因为他的治疗后,不继续吃药,数年后HIV依然没有复发。科学界一度很兴奋,因为从0到1,意义非凡。     这段说一些技术细节,看不懂可以跳过。需要指出的是,在“柏林病人”的一对CCR5基因里,其中之一是CCR5∆32。也就说他是杂合的,对HIV“半免疫”,这在他的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这个案例也提供了HIV治疗的新思路。方法就是,把病人的T细胞取出来,体外培养,通过基因编辑把CCR5敲除,然后再放回病人体内,让病人获得对HIV的免疫里。这种基因编辑应用跟贺建奎不同,用于这样的治疗是符合伦理的。重要的区别是,这样的应用不会遗传给下一代,风险可控。我两年前(2017)追踪过这种疗法大部分的临床实验,似乎都不怎么成功。估计现在也还是不怎么成功,否则媒体早就铺天盖地了。反正科研越到前沿越不靠谱,这是基本面。但万一未来成功了呢? 这就是花钱的意义。     既然提到了有关话题,有必要重申我对贺建奎的观点,他做错了。详细观点看我之前的文章。这个https://club.6parker.com/pk/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14053749。 HIV跟人类相关的历史,其实非常短暂,还不到一百年。直至上世纪80年代, AIDS才引起医生的注意,被正确归类。1981年,5个被诊断为肺炎的男同,然后更多的类似病例,最终被确诊病因。那追根溯源,HIV最初来自哪里?关于历史的很多东西基本都是推测和理论,现在普遍认为,HIV最初由大猩猩传给人类。1920年代的刚果人,去丛林打猎,接触了携带HIV大猩猩的血液。如果这个认知为真,那在人类文明的时间尺度上,在遗传进化方面没有关系。 6park.com

    最后,科学家研究的问题都有限定条件,例如JAMA文章的条件是“HIV病毒量维持在低于可检测水平”。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比如,你如何知道其他人“HIV病毒量低于可检测水平”?他/她上一次检测是什么时候?去的那家医院?医生靠谱吗?是否一直在吃药维持水平? 有没有其他传染病?等等。本文只科普科学上的一点认知,指导个人行动需要读者全部的世界观,还希望读者凭智商甄别。 6park.com

贴主:droobook于2019_01_13 10:05:10编辑
贴主:droobook于2019_01_13 10:09:04编辑

评分完成:已经给 droobook 加上 1000 银元!

评分完成:已经给 droobook 加上 200 银元!

喜欢droobook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droobook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杂论闲侃首页]
droobook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