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杂论闲侃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高句丽军队:隋唐大国崛起历程中的绊脚石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19-05-24 4:07 已读 1839 次 4 赞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公元6世纪末,随着突厥汗国的崩溃和中国南北的统一,中原统治者的目光再次投向东北亚。高句丽,这个发源于鸭绿江流域的王国,在公元598年-668年遭到中原政权的大规模进攻多达9次,最终被唐朝彻底灭亡。

这一时期的高句丽军队并没有明显技术的进步,仍停留在南北朝时期。虽然她凭借着一支短小精悍的军队,赢得了对隋战争的三次胜利。但是,高句丽军队却在后来和唐军野战上日益落入下风,不得不依靠城堡群进行被动防御。

一、铁甲精骑


鼎盛时期的高句丽版图

鼎盛时期的高句丽版图,地跨辽河、鸭绿江、大同江三大流域,人口约计300余万。境内族群众多,高句丽人只占了人口总数很少的一部分,还有汉人、契丹人、鲜卑人、百济人、新罗人、夫余人、靺鞨人等等,被统治族群和统治族群共同构成了高句丽王国的军队。

高句丽军队的来源有三种。第一种是封建采邑提供的骑兵,高句丽在5世纪从氏族社会过渡到封建国家,国王把大量土地和城邑分封给血亲和有军功者,这些领主是封地的最高长官,需要承担军役并缴纳少量的贡赋。第二种是自耕农和城市居民提供的民兵,他们是军队的主体。第三种是松花江流域的蛮族雇佣兵,他们和高句丽人在血缘和文化上相对亲近,加之生产资料有限,所以乐意加入高句丽军获取劫掠的机会。


壁画上的高句丽重骑兵

另外,高句丽王还维持着一支常备军“王幢兵”。王幢兵的人数不会超过万人,早期士兵都来自高句丽王出身的桂娄部,后期逐渐吸纳了一些各族群的贵族子弟。王幢兵训练有素,平时负责守卫王宫和首都,战时随王出征。

根据现存的文献研究和考古壁画分析,人马俱装的突击骑兵是高句丽军队的主力。这种重骑兵人马披挂,并有高高的铁护领保护脖子和脸颊,通过冲锋和白刃战的方式作战。得益于高句丽境内丰富的金属矿藏资源,使高句丽的重骑兵保有量和中原王朝不相上下,比如安市城外围战唐军就缴获了数万匹战马和5000多领铠甲,令天可汗李世民尤为自豪。

重步兵也是高句丽壁画的常见元素之一。较常见的是一种身着兜鍪和半甲、手持长枪和方盾的士兵。其次是一种头戴冠冕,身披半甲肩挑重剑和盾牌的士兵,他们通常出现在领主或将领的周围,应该是个人武技出色的护卫。还有一种只穿袍服肩扛巨斧的士兵,从他们寒酸的穿着上看,这些人无疑是受征召的自由民或是农奴。

高句丽军中还有数量众多的轻步兵和轻骑兵。东北亚南部气候寒苦且地形崎岖,高句丽国民普遍需要从事农业以外的渔猎活动作为经济补充,这就造成了高句丽人并没有像清人入关后丧失骑射传统。他们驯养了一种称之为“果下马”的坐骑,这种坐骑体型不大,善于跋山涉水。值得提一点的是,尽管高句丽人射技高超,可他们没有射瞎李世民,那充其量是韩国影视剧的艺术创作罢了。

蛮族雇佣兵是高句丽军的重要盟军,比如生活在松花江流域的靺鞨人。公元7世纪初,松花江流域的文明程度远低于鸭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靺鞨人在这里过着渔猎游牧生活。他们装备固然很差,但胜在足够勇敢,让唐军吃尽苦头。唐军在安市城外围俘虏了数千靺鞨战士,结果被唐军悉数坑杀。

二、军事装备


高句丽俱装骑士

作为亚诸夏文化圈的一员,高句丽的军事装备不管是生产技术,抑或是外观形制,都是在中原的影响下产生的。目前出土的高句丽军事装备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类型:长兵器、短兵器、抛射兵器、防护用具。


长兵器:铁矛、长刀、陌刀等。

铁矛是高句丽人使用得最多的一种长兵器,出土的种类多达10余种,较为常见的是柳叶矛和菱形矛两种。长刀是从普通的铁刀或环首刀发展出来的,刀身沉重耗费高昂,属于精锐战士的武器。高句丽的陌刀也是三尖两刃式,估计和唐制陌刀区别不大。至于出土的高句丽多齿器,则较为罕见。


高句丽铁刀

短兵器:铁刀、三棱形铁刺、三钩器,双刃斧等。

高句丽铁刀刃长不会超过80公分,柄长约是刃长的1/6,刀背略微向上倾斜刃部呈弧形,包裹皮革的柄部略窄于刃部。环首刀亦是高句丽铁刀的一种,得名于柄部环首状物。三钩器和三棱形铁刺较短,是高句丽人装备的普通防身武器。


2

抛射兵器:弓、弩、标枪等。

由于高句丽国内盛产优质制弓木材,并且国民有骑射传统,所以弓是高句丽抛射兵器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高句丽使用的箭镞种类有数十多种,锥形和铲形是较常见的箭镞。此外,高句丽还有一些贵重的依仗式箭镞,如集安某粮库一次就出土了20枚鎏金铜镞。要指出的是,高句丽擅于使用弓不代表他们不使用弩,东北皮门沟采石场出土了一批适合用弩发射短重箭镞,证明了高句丽人同样使用了弩这种抛射兵器。


外国馆藏的高句丽铠甲和盾牌

防护用具:扎甲、盾牌、金属钉鞋等。高句丽人的扎甲用长约4公分、宽约2公分、边缘有多组圆孔的小甲片编缀而成。常见的高句丽盾牌分别是小方形、长棱形、生殖器形三种。金属钉鞋是为了适应东北亚多雨雪天气制作的鞋具,通过宽大厚重的鞋面增加和地面的摩擦,并利用鞋底的金属钉抓牢地面,使得高句丽人在冬季行军便利了不少。

三、战术布置


高句丽贵族出行图

面对隋军和唐军的大举入侵,一直致力于消灭新罗、百济的高句丽王国分身乏术,无法集中兵力与之决战。即使没有南方的后顾之忧,较于浩浩荡荡的西方大军,高句丽军在体量和质量上也不占优势。

高句丽主要借鉴了游牧民族惯用的战术。他们会战略性地放弃了一些可有可无的城镇,甚至牺牲掉一些不太重要的部队,将敌人吸引到理想的决战地点进行聚歼。


萨水之役画作

这种用空间换取的时间的战术在隋军身上收到很好的效果。如隋炀帝第一次东征高句丽的萨水之役。612年,宇文述率领的隋军受“一日七捷”的鼓舞,渡过鸭绿江兵锋直抵平壤城。隋军在坚固的平壤城下损失惨重,只好黯然撤退。当疲惫不堪的隋军沿路返回到萨水(清川江)时,隐匿多时的高句丽主力倾巢杀出,将正在渡河的隋军打得哭爹喊娘。

如果敌人吸取了前人的经验,高句丽就难以实施诱敌深入的伎俩,那么高句丽人就会利用边防要塞群,顽强地阻滞敌人前进,迫使敌人的进攻在气候和后勤的双重制约下失败。如645年的安市城之战,在援军被唐军歼灭的情况下,安市城领主凭借着坚固的城防和守军旺盛的斗志,独立击退了围城唐军的无数次进攻,令唐太宗铩羽而归。


壁画上正在狩猎的高句丽人

关于高句丽军的野战队列,可能更类似于突厥人。高句丽军将轻装弓骑兵布置军队的最前方,由他们来骚扰消耗敌人的体力。精锐的俱装骑兵被布置两翼,战斗的胜负通常受两翼的影响。中央战线分别由长枪兵、弓弩手、剑盾兵三者依次组成。一般情况下,高句丽将领还会在后方,保留一支由精锐步兵和重骑兵组成预备队。

四、辽东山城群


高句丽凤凰山山城遗址

辽东半岛是高句丽王国的基本盘,不仅是主要的财赋和兵源产地,更是对抗中原政权的国防重心。为了保卫辽东半岛的安全,高句丽人修筑了一系列山城,形成了一道坚固的城堡群防线。

近年在辽东半岛发现的高句丽山城已逾30座,多数坐落在依山傍水的交通节点。无论这些山城修筑在盘跨山脊的环形山凹,抑或是修筑在地势拔高的山顶,都至少有一面面向缓坡山谷或川谷平原,并且多数山城正门面前都横亘着一条河流。这种选址意味着高句丽山城不是纯粹的防御工事,一样具备了作为反击基地和商业中心的功能。


高句丽丸都山城遗址

高句丽山城的城垣往往沿山脊或峭壁构筑,这样既增加了城垣的高度和险度,又无需像平城一样浪费人力挖掘护城壕。城门面前流经的河流不仅可以带来财富和补给品,还便利城堡守军出击。

山城的城墙多为石筑或土石混筑。高句丽将石材切割方形或楔形,垒筑时大头朝外、小头朝内,并逐层内收倾斜。墙的内部用扁条石勾压咬合,再用碎石填塞缝隙,坚固异常。今天在集安发现的丸都山城遗址,就是一座典型的高句丽山城,即是用花岗岩石块和石条垒砌而成,石材加工整齐,厚度约在10-27公分左右。


高句丽故都国内城瓮城遗址

高句丽的山城群不是一个个孤立的据点,在城围超过3000米的大型山城之间,还林立着一些作为联络点的小型山城。如新城和木底城之间有抚顺南章党山城、抚顺西山城等,这一类小型山城的城围基本在1000米以内。 6park.com

评分完成:已经给 狂心中 加上 100 银元!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杂论闲侃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