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杂论闲侃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他从国外偷回一根藤,拯救中国亿万人,至今仍被人们纪念!
送交者: xmlh[♂☆★★★喜马拉汗★★★☆♂] 于 2019-10-14 10:04 已读 947 次 7 赞  

xmlh的个人频道

2019-10-14 14:39

大家都知道,在现今,由于袁隆平袁老在杂交水稻方面的杰出贡献,以及现在发达的农业技术水平,再加上中国拥有着广袤的土地,我国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不说餐餐能够大鱼大肉,至少都能够吃上一碗香喷喷的大米饭。不过话又说回来,在封建时期的中国,可没有现在这么幸福的条件,虽然说古代没有什么保护动植物一说,现在的很多保护动物在那个时候都是可以吃的,但是古代的中国人依旧面临着吃不饱肚子的难题。



毕竟古代中国人可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技术,是完全靠天吃饭,一旦遭遇了洪水,干旱等问题,农民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被摧毁,毫无办法可言。如果运气好,碰上太平盛世,国家会给予赈灾粮食,遭灾的百姓们勉强还有生路,不至于饿殍满野;但是如果运气差,碰上乱世,亦或是奸臣贪官当道,那么遭灾百姓下场就真的叫一个惨,甚至会发生易子而食的惨剧。即使是风调雨顺的吉祥年,古代中国人尤其是靠天吃饭的农民其实也很难顿顿吃上白米饭,毕竟落后的条件制约了粮食的产量,可以说古代农民隔三差五能够吃上一顿白米饭,家庭条件就算不错了。

6park.com


于是为了吃饱肚子,古代中国人便千方百计地寻找能够填饱肚子的食物,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红薯。因为红薯这玩意,不但产量高,还不挑地,在贫瘠的土地上依旧能够生长得很好,而且即使是令古人闻之变色的蝗灾,也不会过多的影响到红薯。可以说红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古代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可是你知道吗?红薯这东西事实上并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植物,而是一个人从外国偷偷带回来的,他就是有着“甘薯之父”之称的陈振龙。



陈振龙,是明朝万历年间的福建人。起初他是和当时千千万万的读书人一样,指望能够通过科举成为人上人。不到二十岁的他,便成功通过了考试,拥有了秀才的身份,一时之间名声大噪。陈振龙原以为自己能够在科举这条路上一帆风顺,大放异彩,博得一个锦绣前程,可是现实却狠狠给了他一耳光,乡试屡考不第,心灰意冷之下的陈振龙,遂弃儒经商,成为了众多出海经商者中的一员,主要是在吕宋岛(今菲律宾)一带经商。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他在吕宋岛上发现了耐旱易活,产量极高,生熟皆可食的红薯(当地人称之为朱薯),陈振龙惊呆了,世间上居然有如此神物。



于是他就留在当地学习种植红薯的方法,学成之后,陈振龙便准备将红薯带回中国。可是当时西班牙人在吕宋岛设了严格的“海关”,不允许任何人携带薯种离境,但是陈振龙还是将其绑在了绳索之中偷偷地带回了中国,且成功的种活了红薯。后来福建遭遇了旱灾,陈振龙向福建巡抚金学曾推荐了红薯,金学曾在具体了解了红薯的神奇后,当即拍板,在福建大面积种植红薯,解决了福建的缺粮问题,福建人感恩金学曾,遂将朱薯改名为金薯(又因为红薯甘甜可口,亦被称之为甘薯)。再后来福建人为了纪念陈振龙引进薯种,以及金学曾的推广之功,还为他们建立了“报功祠”。




之后,陈振龙的后人遵循陈振龙的意愿,大力推广红薯,红薯得以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据记载:在明清荒年时期,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拯救了亿万中国人。在清朝乾隆时期,红薯还得到了当时的乾隆皇帝大力夸奖,陈振龙也因此被称为甘薯之父,人们还建造了“先薯亭”用来纪念他的所作所为。


喜欢xmlh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xmlh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杂论闲侃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