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杂论闲侃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写写印度】第二章。介绍一个加籍印度女导演的电影《水》
送交者: 学习不是很好[★★声望品衔10★★] 于 2020-06-02 17:43 已读 4143 次 7 赞  

学习不是很好的个人频道

【写写印度】第二章。一个女性电影《水》 ——————————————————————————————————————————————————————
6park.com

本来今天我想写写“印度的水”,又一想这整个一人类学论文啊,没个几十页篇幅hold不住。于是改题“不拉肚”。“不拉肚”之前,我先介绍一个加拿大印度裔女导演Deepa Mehta拍摄的女性主题电影《印度三部曲:水》,优酷上有带汉语字幕的电影原声视频: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UxODQ4NDE2

我先说说【字幕翻译】:中文翻译的很通顺,但很可能是从英语转译的,译者显然不太了解季羡林等前辈学者对印度常用的神话宗教文化专用名词的经典汉译。如大神湿婆、高种姓婆罗门(不叫“梵者”),连这两桩都不知道,就更别指望其翻的出那首梵语古诗的作者——印度古代最伟大的诗人和戏剧作家迦梨陀娑及其重要《云使》了;寡妇院里那位好心的中年阿姨人称Didi,这不是名字而是尊称“大姐”的意思,其大名是“沙恭达罗”(也是很有来头的名字,我就不扯开去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古狗)。该大姐是高种姓出身、识文断字会念经又为人正派,所以在寡妇院里威信极高,连主事的胖婆也让她三分。话说回来,剧情主线还是翻译的挺清楚的,不影响大家看懂故事。字幕组辛苦了🙏!

这是一部【女性电影】:而印度的故事,总是充斥着各种化身转世的隐喻déjà vu,这让老印和印度文化的粉丝沉湎痴迷,也让不熟悉印度文化的观众一头雾水。在殖民主义的两性比喻里,白人殖民者是以男性强权的面目出现,居高临下的施暴授精;而殖民地弱小民族总是处于女性的屈从地位,被凌辱被糟蹋,逆来顺受而坚忍顽强。在和我国一样拥有悠久历史和伟大的古代文明的邻国印度,其传统的固有概念里“祖国”就是母性的——这点也和我国相似,我国古代有拜女娲的传统,而印度就至今有轰轰烈烈的母神崇拜。其中最重要的Kali迦梨母神(佛教里也将这位尊为“时母”),常常以镇妖降魔的复仇女神、手持头颅满嘴鲜血的可怖形象出现。在印东大文豪泰戈尔的故乡,西孟加拉邦的加尔各答,每年一度有这位迦梨母神的盛大花车彩像游行、最后到海边祭祀把一人多高的泥塑偶像丢入大海——神仙也要转世重生。而很有意思的是,本片女主人公Kalyani的名字也源自迦梨母神,却演变成了美丽和吉祥的象征。印度民族在过去三百年的殖民中,饱经沧桑血泪,在她的子女心目中永远还是像圣母一样的纯美。 6park.com

【影片背景】:故事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印度民族觉醒时期、北印度圣城瓦拉纳西,古名Kashi 迦尸——对,就是背包客去看恒河火葬仪式的那个圣城,印度教徒相信如能死在那里,就能超脱生死轮回直接上天堂、死后骨灰撒入圣河也能洗涤生前的罪恶。当地至今还有电影里那样的大隐于市的寡妇修道院其居民或因童婚而早早“丧偶”的“小寡妇”、或是无子嗣的成年寡妇——一群被印度传统社会视作不祥克夫的女人,经济上又无所依靠:对夫家已无传宗接代作用,干的那点家务活抵不上她多吃的那口饭而遭嫌弃;娘家则是在结婚时支付一笔嫁妆*后就两清了,对其终身不再有任何责任。这群被社会摒弃的不祥之人,只能择地群居靠着别人的施舍度过凄苦漫长的余生。因为印度教一夫一妻制的约束——其实只是对女性的贞节要求,男人丧偶则是还能续弦新妻的,丈夫死后寡妇们终身不能再婚,也与一切享乐物欲无缘,只能终身苦修、为其前世的“罪过”忏悔祈祷,以期来世能有更好的命运。她们白布裹身,仿佛是游离在俗世的闹热之中的一个个幽灵。

*迄今为止,在传统印度家庭里,女儿没有遗产权(除非这家没有儿子),但嫁女儿是父母的宗教义务。所以婆家会乘机索要巨额嫁妆才肯娶媳妇进门,这也相当于女儿提前分到的家产。可悲的是女子并无自身嫁妆的支配权,她婚后除了一些首饰私房钱、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女儿又是替别人家养的),就再无依靠。要问这奇葩做法是谁规定的?电影中大姐沙恭达罗也带头问了宗教师傅,师傅说是经典——摩奴法典上的天条,千年传下来的教规。没人敢挑战。

【女主角Kalyani】:她美的高洁典雅,仿佛一段“出淤泥而不染”的雪白莲藕,还很有亲和力直让人有跨入银幕抱着亲两口的冲动——片中她的台词说到这句“出淤泥而不染”,佛教内相传此为佛祖语录,而在自古崇尚莲花的印度这是一句家喻户晓的、印度教大神奎师那在《薄迦梵歌 - Bhagavad Gita》(简称“梵歌Gita”)里的教诲,我们姑且认为是印度古谚吧。

饰演女主的Lisa Ray是印波混血儿 ,所以白的耀眼,颇有欧洲美女的风姿。很多人问我纯印度血统有没有这么白的——当然有,不过跟金刚钻一样稀少,巴基斯坦北部多一些,大都被挑去拍电影了。其实是历史上从波斯流动过来的品种,传说中几千年前进入印度 的中亚雅利安人就是白皮肤的,但大多数早已同化成一个棕色稳定的印度种族了,现在印度说的雅利安种姓是文化概念指前三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都是深深浅浅的棕色皮肤;第四等级首陀罗是比较纯粹的本土人种,其肤色更黑一些。而四大种姓之外的贱民,因为有不少是种姓间私通产生的混血种,所以反而有些人是肤色较浅的。

【男主角Narayan】:演员John Abraham出生于南印度古老的叙利亚基督教社群,其母为伊朗拜火教后裔,所以也是相对白皙高大帅气儒雅,捎带异域风情,是印度电影男主角里我比较喜欢的品种(个人颇吃不消宝来坞经典的胖国字脸又土又倔又手无缚鸡之力印度国民小生)。 6park.com

戏中的男一号Narayan,是个炙手可热的留英海归、时代先锋——甘地爷爷非暴力不合作的民族独立运动的追随者。那是30年代末,他这殖民地阿乡在宗主国英帝见够了白人主子笔挺西装下的傲慢歧视,回到魂牵梦萦的家乡却是满目疮痍:千年不变的种姓社会遍地野蛮和落后,处处苦难与不公。而他那些受过高等教育、本该担负起民族兴亡责任的同龄人却一个个西化入髓,颓废可笑成日介饮酒作乐、对外来殖民者“崇拜他们的一切”自诩Brown Englishman、同时鄙斥着自己古老的文化之根。能不鄙视吗?入夜发小正面对 Narayan 唱诵着高雅的拜伦诗篇、沉醉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他俩的高种姓老子却在陈仓暗渡、欺凌无依无靠的穷苦寡妇——后来荒唐的机缘巧合导致亲生儿子的爱情生死悲剧,遭到质问时还恬不知耻“根据经典,我婆罗门睡寡妇还是她们的福气”。换了我要是不幸被这种恶心父亲所生,都恨不能自己去跳圣河、只求来世清白的重生了。Narayan在这绝望的现实中苦求出路,此时他听到了从英国南非殖民地回来的甘地爷爷唤醒沉睡的民族的声音。

初见面,Narayan护送追寻小狗的小女孩回到圣河沐浴处的堤岸,Kalyani回眸一瞥,圣水沿着她乌黑的秀发一滴滴的滴到了青年男子的心坎上。他大胆尾随不想失去佳人的芳踪,二人对话借由小孩Chuyia的二传非常有趣:你让他别跟了,跟寡妇后面走不吉利!她让你别跟了,说不吉利呢!那你们住哪儿?寡妇院。那是在哪儿?我也说不清啊。你快问问她呀!他让我问你寡妇院在哪儿?嗯,离圣河堤岸不远。。。可是他好容易摸到了地方,陌生男子连小女孩都休想探视——事关一屋子老少寡妇的贞节呢!

再次偶遇,姑娘拧干纱丽的水正淋到窗下穿着学生装路过的男子头上,他一抬头登时心花绽放了,姑娘害羞的猫下身躲藏,此时微风伴着一只印度横笛适时的吹起,那巴乌般温润的音色把人心都柔化。紧接着在那次大陆的燥热傍晚,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雷阵雨驾到了,雨越下越大,观众的心也随着男主人公被这天赐的丰盛爱情所浇灌,甩掉累赘的雨伞,欢乐的一路小跑过蓝色雨雾萦绕的古镇。屋里大小俩姑娘也玩着游戏,咯咯笑个不停,几个汗珠还是雨滴随着光脚丫跳格子的节奏珍珠般洒落,青春真纯、真美啊。

男主人公Narayan的名字,来自于印度神话里大神毗湿奴的别号“那罗延”。而毗湿奴的又一化身,正是片中女主所供奉的那尊小小的守护神黑天奎师那,那个吹笛美少男的形象。在那个幸福的夜晚,男女主人公敖包相会。Kalyani像一朵白色的云彩突破世俗的束缚,手持烛灯,在一身纯白衫裤的Narayan幽婉的笛声中悄然而至——多么天造地设的一对壁人啊。Narayan面对天上云卷云舒,念诵出人“迦梨陀娑”的爱情长诗《云使》**中的句子。雨云如诗文所说的传递着爱的信息,对面那不识字却有着不食人间烟火气质的家乡姑娘,正是这青年才俊的知心人。她那温柔而又坚定的明眸,如同她手上闪耀着的星点烛光,燃起了二人心中炽热的爱火!顺便说说,大诗人迦梨陀娑Kalidas,名字的原意是迦梨Kali母神的虔仆das——印度婆罗门知识分子,至今还常取这种虔诚的名字,这当然一般是他出身时父母将其托付于神的美好祈愿而已。

后来Kalyani沐浴祈祷后自沉于圣水,真的是没有悬念:印度人认为圣水能涤净一切污垢,能死在瓦拉纳西的圣河里更是千千万万印度人的梦想。对于我们的女主人公来说,经历过了美好纯真的爱情,这个满是创伤污垢的躯壳又何足惜呢。生死不是天地间的唯一,此生挥别去,更好的新生命在冉冉升起。

【配角小女孩】片中的小名叫Chuyia(小耗子)灵气活泼,八岁小演员的出色表演实在是蛋糕上的一粒可口樱桃。编剧让这个小姑娘的角色承担了旧印度所忍受的巨大欺凌和创伤磨难,真是让人心中绞痛——什么样的恶魔才会对如此纯洁的小小天使狠下黑手!但大难之后,修院大姐把小女孩交付给离家去追随甘地爷爷革命的男主人公,在我看来,这也象征着一个山河破败的旧印度重生的希望。

最后想说说印度这个民族,虽然被英国人殖民奴役了三百年,大家印象他们崇洋媚外、对白人老爷点头哈腰唯命是从,但从他们自身的视角看英印三百年只是其历史的一部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印度永远是印度人的印度,印度祖先传下的梵语吠陀文化永远是他们的心肺、他们的灵魂。历史上穆斯林、英国人不是融合进了印度的文化,就只是历史长河里的匆匆过客。这样的印度,虽则被外来民族统治压迫了千余年,至今也还是个开挂的综合实力,却成就了大把全人类的灵魂导师。从佛祖到泰戈尔罗摩克里希那辨喜圣雄甘地,乃至当代的花花“导师“奥修,无不引导启发着普天下人突破民族、国家、宗教的界限,去追求内心真正的和平。

所以老印留美的高管还会教孩子背诵“薄迦梵歌”、一代代的传颂摩诃婆罗多的史诗故事、弹奏印度古琴、学习古典声乐和舞蹈,离乡数代还会纷纷叶落归根。而我们的很多精英却恨不能抓根祖国对不起他的稻草一去不回头,还替下一代抱怨反正要做外国人了为何还要辛苦的学那么多汉字背颂唐诗宋词?至于那说得出“吾国宜被外国殖民三百年的”人,我想对他说,您晚了三百年!现在请带着这块别人赏赐的长满绿毛的化石银桃子安息去吧。印度人的榜样是在告诉我们,让我们学些美好的东西,以后不至于没啥可留给后代。

 **迦梨陀娑《云使》片段

有个药叉怠忽职守,受到主人的诅咒, 要忍受远离爱妻的痛苦,被贬谪一年; 他到阴影浓密的罗摩山树林中居住, 那儿的水曾经悉达沐浴而福德双全。

这位多情人在山中住了几个月, 告别了娇妻,退落了臂上的金钏; 七月初他看到一片云飘上峰顶, 象一头巨象俯身用牙戏触土山。 。。。 。。。 到那里之后你化为小象形以便迅速进去, 在我之前说过的假山的可爱峰头安坐; 你要把轻轻闪烁的闪电眼波投入屋中, 你那眼波正象是颤抖着的一行萤火。

那里有一位多娇, 正青春年少, 皓齿尖尖, 唇像熟频婆, 腰肢窈窕, 眼似惊鹿, 脐窝深落, 因乳重而微微前倾, 以臀丰而行路匆匆, 也许是神明创造女人时将她首先挑选。 。。。

金克木 6park.com

雨中小跑那段视频。几代台词大意: 1)Narayan在寡妇院敲门:“您找谁?小耗子。您是她家亲戚吗?呃。。。朋友。这地方男人免入!” 2)倒水那段:“小耗子,拿着。我说,往下倒水也不看着点儿。。。您多包涵。噢噢没关系,欢迎再倒点下来。她人呢?躲猫猫呢。Kalyani,他走啦。” 3)背景一对新人结婚,赤膊的婆罗门祭司在水边为他们主持宗教仪式,大姐下去汲水,祭司对她说:别挡住新人,别磨蹭快走。”

6park.com

6park.com

评分完成:已经给 学习不是很好 加上 100 银元!


贴主:学习不是很好于2021_06_26 9:30:03编辑
喜欢学习不是很好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学习不是很好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杂论闲侃首页]
学习不是很好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