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杂论闲侃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黄梅情缘(三)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丁同
送交者: 宜城渔翁[★★声望品衔9★★] 于 2020-06-15 12:08 已读 1200 次 2 赞  

宜城渔翁的个人频道

黄梅情缘(三)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丁同

 

    丁同是国家一级演员,德艺双馨。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为她拍摄了专题片《丁同--黄梅戏艺术》。丁同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安徽剧协理事、安庆市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她的艺术成就已被载入《中国戏剧年鉴》。

 

     年过花甲的丁同,至今还在为黄梅戏忙碌着。在老年大学,在广场,孜孜不倦地辅导戏迷。还收了一个洋徒弟安娜,教学相长,丁同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安娜来自美国,在安庆师范大学当外教。这位地道的美国姑娘,安庆话说得倍儿棒。安娜在中央电视台直播的“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表演“女驸马”,赢得观众的喝彩。

 

     远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渔翁在安庆人民大会堂看过丁同演出京剧《杜鹃山》,就成了丁同的戏迷。丁同的哥哥在安庆农机修造厂里当厂医,白面书生,据说后来去了加拿大。丁同的妹妹下放到望江县当知青,回城后在派出所上户口。至今还记得,她说了句颇富哲理的话,“望江又死了一个人”,表达对回城的喜悦。

   

     20出头的丁同,光彩照人。高高的个子,留着柯香头。年轻的渔翁偶尔见到“明星” 丁同, 也会感觉“耀眼”。渔翁后来虽然成了京剧资深戏迷,但对家乡黄梅戏的兴趣一直未减。追星丁同,也一直没有“移情别恋”。

 

    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是经安徽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国唯一一所以戏曲命名的全日制高等艺术职业院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安徽黄梅戏学校,有着近六十年的办学历史。学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市,校园风景秀丽,办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雄厚。

 

     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为全国各地培养各类艺术人才六千多人,其中有中国戏曲最高奖“梅花奖”获得者赵媛媛、周源源、孙娟、王琴,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丁同、刘广慧、潘启才。还有在1987年电视剧《红楼梦》中,饰演史湘云、在黄梅戏电影《杜鹃女》中饰演主角杜鹃的郭宵珍。(2017年“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与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联合招生简章”)

 

     丁同,女,1950年出生,安徽省安庆市人。1962年考进安徽省黄梅戏学校。在安庆市黄梅戏一团,担任主要演员,并任副团长。

 

     丁同成名于“文革”前,“文革”中曾演过“京剧样板戏”。 由于嗓子和扮相的条件较好,又受过正规的训练,她毕业一年多后,就主演黄梅戏《琼花》一剧,得到观众极大的好评。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琼花》全剧,作为优秀现代戏对外播放。1967年她又主演黄梅戏《小店春早》,不仅引起观众的轰动,更引起了黄梅戏界的关注,被认为是一枝黄梅新秀。

 

     改革开放初期,是丁同艺术高峰期。可惜由于技术条件限制,留下的影像资料数量不多,现存的质量也不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丁同相继主演了《朱门玉碎》、《公主与皇帝》、《百花赠剑》、《夫人误》、《三盖印》、《孟丽君》、《王熙风与尤二姐》、《挑花女》、《桃花扇》、《朱熹与丽娘》、《玉带缘》、《乌金记》、《小辞店》等剧目。其中《朱门玉碎》被拍摄成黄梅戏电影艺术片;《玉带缘》、《朱熹与丽娘》等数部剧目,也被拍摄成黄梅戏电视连续剧。

 

     丁同的艺术素质较高,扮相端庄秀丽,气质高雅大方。她的唱腔细腻委婉,加上她又在京剧团里演过革命现代京剧,吸收了京剧的行腔运气,故唱腔韵味十足,但又不失黄梅戏的特色。

 

      丁同戏路子较宽,从艺多年,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的人物。女扮男装的冯素贞、婀娜多姿的白娘子、聪明伶俐的小春草,阴险毒辣的王熙凤、寄人篱下的尤二姐; 巾帼英雄杨开慧、江姐、韩英,都各具风采,性格鲜明。丁同取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故获得了不少奖项:

 

1985年,获全国黄梅戏青年演员大奖赛“十佳”演员称号;

1987年,获安徽省中、青年演员大奖赛表演一等奖;

1988年,获安徽省艺术节表演一等奖;

1989年,主演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朱熹与丽娘》,获全国第九届电视剧“飞 天    

         奖”二等奖。

         主演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朱熹与丽娘》,获第六届《大众电视》

           “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创新奖。

1992年,主演黄梅戏电视连续剧《桃花扇》,获“飞天”二等奖、“

           金鹰”三等奖;

1992年,电视连续《挑花女》获“飞天”三等奖和省“五个一工程”奖。

 

      2016年9月8日,第5届黄梅戏青年演员电视大赛落幕。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安庆师范大学、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湖北省黄梅戏剧院等院团的68位专业选手报名参赛。决赛评委有黄梅戏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张   辉,国家一演员、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丁   同,国家一级演员、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熊辰龙。
 

     从1966年到2016年,丁同从演员到评委,在黄梅戏舞台上已经度过半个世纪。

    小荷才露尖尖角,丁同从艺之路刚刚开始,就遇到了狂风暴雨。

 

    1966年,那场“史无前例”的大革命开始了,文艺界首当其冲。安庆街头出现了“红艺兵”,到处喊口号,贴标语。“黄梅戏应该姓红”,叫“红梅戏”。黄梅戏受到严重破坏,剧团被砍掉,演职员被下放。

 

    1968年秋,专区黄梅戏剧团、杂技团去黄湖农场;市黄梅戏剧团、京剧团、话剧团、青年队和其他文化单位,被下放到怀宁的三桥搞斗批改、整党、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三个多月。

 

    1969年初,文口军代表在三桥召开会议上宣布,经市革命委员会决定,剧团只留60名出身“红五类”的,组成“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其余人员全部下放农村。田玉莲、左胜利被下放到怀宁县新溯公社沿江生产队,斯淑娴、吴来宝等人去岳西,还有人下放去桐城、望江、工厂等地。  6park.com


    1969年2月,地、市革命委员会决定,把安庆市黄梅戏剧、青年队、地区黄梅戏剧团合并,成立“安庆市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定编80人,别名八0团;撤销安庆市京剧团、市话剧团、地区杂技团,抽调60人,成立“安庆地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别名六0团。“八0团”,在市卫校上班,集中军训、排练忠字舞和戏。

 

    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69年5月23日演出了《智取威虎山》和一台小戏《铁树开花》等。“六0团”在皖江大戏院演出了一台“京、话、杂”,就连那些主谋组团者,看了演出。都直摇头。哭笑不得!  6park.com


    “八0团”和“六0团”, 寿命只有五个月。 1969年的7月3日宣布解散,人员回到原单位搞斗批改。 1969年冬天,市各剧团去岳西店前,搞斗批改。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4个月。  6park.com


    1970年4月, 安庆地区毛泽东思想宣站,为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8周年,要演出样板戏,市黄梅戏剧团演出《海港》,京剧团演出《沙家浜》。为保证演出成功,调青年队的杨长江、董文霞、杨玲等19人去京剧团;刘广慧、马自宗等47人合并到市黄梅戏剧团,财产也跟人到市团。  6park.com


    1970年8月,地区黄梅戏剧团、市黄梅戏剧团、青年队三个团合并,组成《红灯记》剧组,移植京剧样板戏《红灯记》。进行黄梅戏音乐改革。《红灯记》演出于安庆、合肥、九江等地。这是地、市剧团合并的前奏。  6park.com


    1971年5月18日,地区革命委员会决定并报经省文化局批准,将市黄梅戏剧团(包括青年队)全部合并到地区黄梅戏剧团,市团的财产也一起合到地区。三团合并演职员工187人,号称“大地黄”。  6park.com


    有着悠久历史的安庆市黄梅戏。一个团也没有了。安庆市没有了黄梅戏剧团,人民是不赞成。于是1972年将下放的部分演员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黄梅戏演出小队,还不敢声张。 1973年,该队又改属安庆市文工团,一个话剧队、一个黄梅戏队。直到1975年,经批准。改为安庆市黄梅戏剧团。

 

    黄梅戏不让唱了,丁同只好改唱京剧。大约在1973年或是1974年,渔翁第一次在舞台上看到 丁同饰演的柯湘。

   

    1963年上海青年艺术剧院首次演出现代话剧《杜鹃山》, 沈阳评剧院也上演评剧《杜鹃山》。1963年底,北京京剧团、宁夏京剧团分别将其改编为京剧,于次年公演。杨春霞担任主演的《杜鹃山》,1973年公演。之后拍摄了同名舞台艺术电影,导演谢铁骊,1974年5月23日公演。

   

    上世纪70年代初期,安庆人民大会堂是放电影和演出的主要场所。票价很便宜,但很难买到。就像在安庆办其他事情一样,主要靠“托人”。其时渔翁还在甘肃会宁“支教”, 找人托厂里丁医生,也就是丁同的哥哥, “搞到”一张票,去看丁同主演的《杜鹃山》。票价大约是一角钱,因为丁同的月工资,也就是33元五角。

 

    黄梅戏演员丁同演京剧《杜鹃山》,唱腔与京剧相同,程式也一样。只是多了一份妩媚,少了一份刚强。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丁同出场唱“无产者”那个亮相了。甩髪、抖链、蹉步,真正有杨春霞的样子。

 

    据丁同后来回忆,由于没有经过系统地科学地发声训练,唱京剧给她的嗓子带来危害。更糟糕的是,“文革”无团可归,给丁同留下恐惧症。她后来提前退休,宁愿获得一份较低但有保证退休工资,就是因为“文革”怕了。

 

    看过丁同主演的《杜鹃山》,倒是让渔翁融入安庆大众,成了丁同的戏迷。

 

    九十年代初期,我从美国回安庆, 和小潮一家在戏校看了名丑左胜利主演的黄梅戏“王老虎抢亲”。左胜利和丁同长期合作。在“王熙凤和尤二姐”中,丁同饰王熙凤,左胜利饰来旺。

评分完成:已经给 宜城渔翁 加上 150 银元!

喜欢宜城渔翁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宜城渔翁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杂论闲侃首页]
宜城渔翁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