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杂论闲侃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孙子兵法》释读:十、《地形篇》
送交者: FaceReader企业观察[♂品衔R2☆♂] 于 2022-03-19 8:55 已读 783 次  

FaceReader企业观察的个人频道

网上有个流传甚广的观点,一只狼带领的羊群是远胜于一只羊带领的狼群的。事实真如此吗?孙子在《地形篇》中给出了介绍,下面我们就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网上有个流传甚广的观点,一只狼带领的羊群是远胜于一只羊带领的狼群的。事实真如此吗?孙子在《地形篇》中给出了介绍,下面我们就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第一段原文:

孙子曰:

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孙子说:

  地形有“通”、“挂”、“支”、“隘”、“险”、“远”等六种情形。

  我方可以顺利前往,敌方可以便利前来 ,叫“通”;“通”的情形,先占领高处驻守阳面,保障粮道通畅,依此开战则有利。

  可以顺利前往,却难以返回,叫“挂”;“挂”的情形,敌方没有防备,出击则可以战胜敌军;敌方如有防备,出击而不能战胜敌军,难以返回,不利。

  我方出击不利,敌方出击也不利,叫“支”;“支”的情形,敌军即使用利益引诱我方,我方也不能出击;引诱敌军然后离去,等到敌军半数出兵之后攻击他们,有利。

  “隘”,曹操注:“隘形者,两山间通谷也。”就是两座山之间的谷地。“隘”的情形,我方先占据它的话,一定要充盈据守以待敌人;如果敌方先占据的话,充盈据守则不要攻击,不能充盈则攻而据之。

  “险”,一高一低谓之“险”,就是易守难攻的情形。“险”的地形,我方先占据的话,一定要占据高处向阳之地以待敌军;如果敌军先占据了高处向阳之地,立即领兵离去,不要攻打。

  “远”的情形,双方势均力敌,既难以挑战对方,出战则非常不利。

  以上这六个方面,是地形的法则;且是将领至关重要的责任,不能不透彻省察!

第二段原文: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弛;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军队素来有“走”、“驰”、“陷”、“崩”、“乱”、“北”六种情形。

  以上这六种情形的发生,不是因为天灾,而是将领的过错。

  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却以一敌十,叫做“走”;

  兵强将弱,军队就会涣散,叫做“驰”;

  将强兵弱,将领孤身奋战,陷入围困,叫做“陷”;

  部将怨忿,心存不甘,遇到敌军愤恨生起而擅自出战,将领冲昏头脑,不知道自己能力高低,军队战败就会土崩瓦解,这就叫“崩”;

  将领软弱无能,没有威严,指挥教化没有章法,官兵上下变化不定,陈兵列阵混乱不堪,这就叫“乱”;

  主将不能正确判断敌情,而以少敌多,以弱敌强,部队也没有擢拔精锐作为先锋,这就叫“北”。

  以上这六种,都是导致失败的原因;且是将领至关重要的责任,不能不透彻省察!

  至于上文中“走”和“北”有什么区别,我查阅后并没有明确找到这两个字的具体解释。自汉朝以后,人们已经把这两个字都解释做“战败而逃”了,所以也没有再做区分。

  我自己的理解,“走”是战败,还能有建制的逃跑,比如关羽“败走麦城”,就是打败了,带领残军跑到了麦城。而“北”本有“背”意,就是背过身跑。所以“北”是指战败,已经没有统领了,大家都往回跑。

第三段原文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地形这件事,是用兵的辅助条件。

  判断敌情,制定取胜之策,计算地形的险易、远近,这是主将必须掌握的作战之法。

  懂得这些方法而作战的将领一定会获胜,不懂得这些道理而作战的一定会失败。

  因此根据作战之法分析,一定会获胜的,国君主张不战,坚持作战就是可以的;根据作战之法分析,不能获胜的,国君主张必战,不战就是可以的。

  因此,进军不为求名,退兵不为避罪,只为谋求保护士民,且合乎君主的利益,这样的将领就是国家的珍宝啊!

第四段原文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谿;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对待士卒如同对待婴儿一样,则士卒就可以与其共赴深渊;对待士卒如同对待爱子一样,则士卒就可以与其同生共死。

  给予厚待却不能差使,备受怜爱却不能号令,乱纪违章却不能惩治,就像娇生惯养的孩子一样,这样的士卒是无法用来作战的。

第五段原文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知道我方部队拥有可以攻击的条件,但不知道敌军不可被攻击,获胜的概率只有一半;

  知道敌军可以被攻击,而不知道我方部队缺乏攻击的条件,获胜的概率也只有一半;

  知道敌军可以被攻击,也知道我方部拥有可以攻击的条件,但不知道地形缺乏作战的条件,获胜的概率也只有一半。

  因此,懂得用兵的人,行军动变而不迷惑,举兵施策而无止尽。因此说:知己知彼,取胜就没有风险;通晓天时地利,胜利就可以完全保障。 6park.com


  下面我们来讨论讨论开头中提到的那个有趣的问题:到底是一只羊带领的狼群厉害,还是一只狼带领的羊群厉害?

  孙子在上文中说:“卒强吏弱,曰弛;吏强卒弱,曰陷。”

  那么到底是“弛”军厉害呢,还是“陷”军厉害?

  “弛”军就是将领威信不足,管理松懈,士兵不愿严格遵从命令。此类将领带领的军队往往表现出混乱,出现治理不平衡的情况,比如粮草方面可能会因个别士兵自组织力高,管理就好一些;而武器装备方面士卒的自组织力不强,就会出现混乱。在战斗中,如果敌军设计埋伏,则该将很可能会带领部队中计,损失过大时就会败溃。

  “陷”军就是士卒都疲弱不堪,作战时一遇即溃,导致将领孤身奋战,被敌军擒杀。这样的部队,在平时都难以保证正常战备需要,比如供应粮草和武器装备,可能就会因运输距离远,时间长,拖到军队无法承受的地步。遇战时,即使战前演练已经准备的很充分了,但是本能反应可能还是会慌乱,会因胆怯而退逃。纵然做足了准备,也设计了高超的战术,但是执行得也一塌糊涂。

  两支军队的比较很难用实验去验证,比如用“弛”军和“陷”军互相对战,或者和另外一只参照军队对战。战争中的因素牵涉太多,包括不同的地形、天气气候、人员、军备实力等等。其中最复杂的就是人,我们很难准备两支后勤人员、军队结构、上层统领完全一致的军队。战争中,甚至仅仅是密探的差别就可以改变战局,所以不可能设定自变量。

  那么如何比较这两种军队的战力呢?

  我们可以战争模拟转向与其接近的企业管理。因为很多企业经常会更换领导者,而我们只需要详细调查一下自由竞争的行业中,企业领导者能力很强,员工能力很差,和企业领导者很弱,而员工能力很强的企业就可以。

  企业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

  A: 一位员工的业绩出众,他就会被晋升为团队的领导,而他恰好不善领导,优秀的人会离开,所以带领的都是一群能力很弱的人。如果这样的人选成为团队领导,那么这个团队的规模最终会有多大呢?最终这家企业的规模就是,这个领导者个人创造的业绩所能承受的规模。他所带领的所有团队,最终都需要这个领导者自己的业绩来供养。

  B: 而如果另外一种情况发生,一个企业老板将自己的儿子安排为分公司的负责人,而恰好自己的儿子能力很弱,但现在的团队却很强,会怎么样呢?可能会有团队成员不愿听从领导,并且时有嘲讽戏谑团队领导者的情况发生,但是业务能力还是可以维持。因为有几个很优秀的经理或主管负责,所以公司每个优秀的经理带领团队的规模,就超过上面A团队的规模。

  此外,我们从清末八旗军和绿营军的情况对比也能略见一二。平定太平天国的军队中,八旗军已经几乎见不到踪影。当时八旗军因为军纪不治,军饷不支,八旗兵士已经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但是当时并不缺优秀的将领,但几乎都是出在绿营军,为什么呢?因为带着八旗军这样的部队,再厉害的将领也不会有什么优秀的战绩!

  综上所述,纵然优秀员工组成的团队会因领导者能力弱而减分,也是“1+1-1”大于0;而低能员工组成的团队则很有可能是“(-1)+(-1)”,纵然再加上领导者的1,也是负的。所以一只狼带领的羊群,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败于一只羊带领的狼群。 6park.com


  《地形篇》主要介绍了以下五点内容:

  一、六种地形的作战法则;

  二、六种军队败亡的道理;

  三、将中之宝的概括:“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

  四、带兵统军的方法;

  五、“知彼知己”,“知天知地”,“胜乃可全”的准则。

  《地形篇》就全部介绍到这里,下一期介绍《九地篇》。所谓“形”,只是一种客观状态,而只有转为“势”才能发挥其作用。《九地篇》中,孙子详细介绍了如何将“形”转为“势”,那到底如何做到呢?敬请期待下一期《九地篇》。


贴主:FaceReader企业观察于2022_08_15 15:14:47编辑
喜欢FaceReader企业观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FaceReader企业观察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杂论闲侃首页]
FaceReader企业观察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