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杂论闲侃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圣言有没有漏
送交者: 余东海[♂★★义勇兵★★♂] 于 2023-01-03 20:07 已读 976 次  

余东海的个人频道

圣言有没有漏
6park.com

圣言有没有漏?东海说无漏,元士说有漏,言各有当。无漏是佛教概念,佛智称无漏智,佛身称无漏身,佛法称无漏法,东海借以形容圣德、圣学、圣言之圆满中正,圣德不逾矩,圣学无破绽,圣言无错误。
6park.com

 
6park.com

从“语言的局限性”这个角度讲,任何言语文字都是有漏的,圣经圣言也不例外。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器即现象,都是有限有漏的,言语文字也是器,最中正圆满也是相对的,不能如道体一般绝对。 6park.com

 
6park.com

所以,说圣言无漏,并非指圣言摆脱了、超越了语言的局限性。而是说,在言语文字层面,圣言表达最为准确中肯,至矣尽矣,蔑以加矣。相对于圣言,其它所有语言文字及其所表达的思想观念,都不如圣言,都不是中道。
6park.com

 
6park.com

元士说:“圣人之德性圆满,圣学之精神整全,然而一旦发而为言,落而为字,便难免表一而漏九,这漏的部分需要学人自己去心悟脑补的,颜回的闻一知十便是这种能力。”这是把语言有限等同于言语有漏了。
6park.com

 
6park.com

佛教以三种标准说明佛法无漏:一是现量,事实证明,不用意识思索就直觉其正确,直接之知;二、比量,逻辑推论,比度而知,推理之知;三、圣言量,佛经所说。因佛经众多,说法不同,又须以三法印为准。 6park.com

  6park.com

儒家亦有三种方法可证明圣言无漏:一推理,思想理论中正,圣贤辩才无碍,经得起批评争鸣;二实践,中华文明的辉煌是政治实践的成果,圣贤君子的众多是个体实践的结晶;三良知,良知与真理相应,良知无缺自知圣言无漏,并知唯圣言无漏。 6park.com

  6park.com

相对于圣言,一切言论包括贤人君子之言,一切经论包括佛经道藏,无不有漏。 6park.com

 
6park.com

其次,说圣经圣言无漏,是指思想没有漏洞,言论没有错误。至于个别表达是否不够精准全面,不妨见仁见智。比如,我认为《武成》“流血漂杵”作为形容,并无问题,孟子则认为不尽信。而孟子一些话语也颇受宋儒质疑。例如:“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有学者认为会影响信德的重要性。我认为无碍,因为有“义”在,与孔子“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一脉相承。
6park.com

 
6park.com

又如《论语》所载:“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就不如上一章孔子说得圆融。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但我认为,子夏虽未达圣境,此言并无漏洞,仍可划入无漏的范畴。如果说有瑕疵,也是语言局限性所致。
6park.com

 
6park.com

想起一件旧事。《汉书董仲舒传》云:“夫仁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东海当年以为不妥,有漏洞,乃代改为:正其谊再谋其利,明其道再计其功。后来理解了儒家义利观,又发现不妥的自己。盖义利不二,正其谊明其道,功利在其中矣。东海所改,反而有义利割裂之嫌。董仲舒此言在《春秋繁露》中为:“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用字不同,意无二致。2019-7-23
6park.com

 
6park.com

附元士随笔:【为己】论语中有一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有人反问说:“古之学者为己,那不很自私吗?今之学者为人,这不是很高尚吗?”这就是语言的局限性啊!所以,说圣道无漏,则可;说圣言无漏,则险;说儒学无漏,则可;说儒书无漏,则险。盖圣言有漏不在于圣漏,而在于言漏,这是语言的局限性所决定的。说儒书有漏,不是儒漏,而是书漏,此文字的局限性和交字载体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6park.com

 
6park.com

故圣人之德性圆满,圣学之精神整全,然而一旦发而为言,落而为字,便难免表一而漏九,这漏的部分需要学人自己去心悟脑补的,颜回的闻一知十便是这种能力。绝对化地强调一些太过具体的东西,在逻辑和事实上反而很容易让人抓住漏洞。注意,我说的是绝对化地强调,不是不强调。唉,语言的局限性,我常常深有体会!
6park.com

 
6park.com

《易经》一书,不知道修改了多少次,刚读东海先生的《宋儒与理学》,说朱熹临终前一天还在修改《大学章句》,所以说圣人写书也如你我一样,也要修改的!但圣人的思想精神是没有漏的,这个是肯定的,所以,我们要联网进入的是这个精神世界,易云:“精义入神,以致用也;穷神知化,以成德也。”当然,学不躐等,学有秩序,但是知崇礼(履)卑,目标不妨高一点,更高的标准须知道。
6park.com

 
6park.com

我曾在《为国学教育辨疑》一文中提出:“与其信书不如信人,与其信人不如信道。”“只有无形的精神才是能够超越历史,突破时空局限,且不会被人篡改扭曲的,而凡是有形的东西,我们都需要对它保持一定的警惕!”盖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孟子也说嘛,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不是疑古,而是不迷古,在相信的基础上又永保一丝警惕,永开一线生机。不要把自己封死了,也不要把书读死了,顺文寻意,循意探理,尊重事实(真相),敬畏道理(真理),此学者诚敬之大意!
6park.com

 
6park.com

以上全是跑题,现在回到题目,为己不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是为自己受教,为自己受用,能受教才能受用,能受用才能致用。故为己为人首先讲的就是学习的事理,致于学了之后为什么,那是学以致用的问题了。再说高一点,在儒家义理中,为己就是为天下,这个己不是自己的私心私欲,而是每个人的良心良知。人做什么都应该为己,为自己的天地良心,为自己的现实责任,为自己的生命价值,而不是总想着是为了别人。
6park.com

 
6park.com

学习不是为了老师,工作不为了领导,写文章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说服别人,一切不过就是自己的良知自任,天责自担而已,哪里需要别人的鲜花和掌声,当然,有更好,锦上添花,没有也无妨,锦依然是锦。人活着本来就要做事,本来就应尽责的,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那才是对生命最大的浪费,对自己最不负责任的糟蹋。唯有为己才能为天下,唯有为己才能永葆赤子之心,唯有为己才能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唯有为己才能独立而不惧,富不淫、贫不移,威不屈。学而不为己,其一可能乎?
6park.com

 

贴主:余东海于2023_01_03 20:10:52编辑
喜欢余东海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余东海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杂论闲侃首页]
余东海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