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曾经看过中产孩子兴趣班鄙视链现状,运动类鄙视链为:马术>高尔夫>冰球>击剑>棒球,美式橄榄球>花滑>网球>足球>跆拳道>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跑步,这个排名是那些急着让孩子成才的父母们精心挑选并且准备的。很不幸,目前我经常用的健身方式就是“跑步”,主要是简单实用,关键是几乎不花钱,而且也不需要投入什么特别的装备,不太占用大块的专门的时间,就能让自己出一身汗,畅快淋漓。
早年因为从事业余里面的“专业足球”训练,造成了上肢力量不够,下肢却发达得有些过分,所以就不曾冒出念头去撸铁,因为觉得那不是强项,因此至今不曾去过健身房专项搞一下,最多在跑步机或者自行车机上,干的还是让下肢锻炼的活。因为身体算是比同龄人健硕,所以早年那是一定要参加运动会,而且也肯定能拿到名次,之所以说这些,其实想说,究竟是应该“竞技体育还是要健康体育”。
竞技体育,最典型就是赛前会紧张,尽管也算是身经百战,我还是会赛前紧张到没了吃饭的胃口,腿脚发软无力,直到比赛结束方才恢复正常。还有确实受伤的几率很大。小学五年级就曾经膝盖劳损,让盲人按摩师傅捏来捏去,我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小孩腿脚不好使。再有后来的锁骨的骨折和数不清的皮外伤,以及冬季脚踝伤晨起不能下楼,必须活动以后才行的不便,都让我对运动的损伤有了准确直白的认识。这里的一个朋友但凡跟我打羽毛球,一定拿出了“鱼死网破”的拼劲,我就说大可不必,有些球我就不飞奔一定要救了,原本一个健步上跟就能解决的,我换做了小腿紧倒腾,多跑几步就好了,何必伤了自己。再说了朋友间输了又如何?
晨跑能坚持,也是健康体育的念头立在心里,想着自己不能让自己的筋骨“锈了”,跟着老母亲念叨的“生命在于运动”指引下不曾放弃的运动,她已经八十二,如今不吃药不打针,只要有机会就坚持给我做早饭,曾60岁来我这里“倒立”靠墙给我儿子看,都是她坚持运动的结果,她一如既往的早起去打太极和扇子舞或者舞剑,总之运动不曾放弃。我拉不起来一直坚持“背床板”的老婆跟我一样,只好自己早晨起来迎接新的一天。但是我却一直也没能找出好的理由去反驳老婆说的“生命在于趴着”,因为她把“千年王八”的例证量出来的时候,她静卧的理由就别提多充分了。
清晨起来跑步,出出汗,心里快乐,这挺好的,你说是吧?
喜欢渗透转角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渗透转角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