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缘聚美国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人生必到“佩特拉”。约以19.
送交者: 联邦旅总[♂☆品衔R4☆♂] 于 2019-11-13 12:50 已读 3168 次  

联邦旅总的个人频道

参观“人生五十必”的“佩特拉”序曲。约以17. 6park.com

2017.4.7.今天要去参观“人生必去的五十个地方”之一的“佩特拉”景观,早早起床。 6park.com


第一个到了餐厅里,餐品摆放的很艺术。我俩慢慢的挑选、慢慢的吃。

(美国长米,非常香。)
6park.com


为什么第一个来就餐,可不是为了吃。驴总从来不为吃早起,我祖母、母亲、媳妇对我的一致评价是:“他啊,宁可不吃,都不愿意去买!”哈哈。

我看没有别人,就去找大师傅练“抖勺”,没想到把鸡蛋饼给抖地上了,差点儿没烫着!妻子说我:抖勺,闭眼干嘛?我说:怕烫眼。哈哈,胡编啊!嘛胡编,还不是媳妇总挤喽我!
6park.com


我抖勺不行,我起早啊,是为了去逛国外的街景。

早餐后出了酒店,往左拐去,想看看安曼清晨的景色。

好嘛,阴天、风大啊!没走几步,我天,这大风,好冷啊。拍了两张照片,就被刮回来了!回到房间,妻子可高兴了。好好歇会儿吧。今天要很累呢。

大家在大厅集合、上车,车子驶出安曼,一路向南,前往外卖神往的约旦马安省佩特拉。大巴车行驶的公路,是当年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出资援建的。伊拉克当年很富裕,给了约旦不少援助。

约旦导游又拿出点心来招待大家。

公路纵贯贝都因人的居住地,一直通往红海岸边的港口。一路上导游继续讲解。

约旦系发展中国家,全国缺水、没有石油之类的自然矿产品、经济基础薄弱、资源较贫乏,可耕地少、依赖进口。国民经济主要支柱为侨汇、外援和旅游。

在约旦的国土上,分布着四个植物带,至今已发现了2000多种植物,这里是许多野生动物的理想栖息地,其中更有很多是只在约旦发现的珍惜物种。首都安曼和西部山地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约旦河谷与南部、东部为大陆气候。

约旦原来为内陆国家,现在唯一出海口:“亚喀巴港”,是用土地和沙特换来的。沙特和约旦的关系密不可分。阿联酋、巴林、科威特也是约旦的援助国。

越向南走,越接近沙漠,植被越来越少,到后来只剩下了骆驼食用的芨芨草。

导游在车上介绍埃及有“艾斯哈尔得”大学,是阿拉伯世界伊斯兰的最高学府,在巴基斯坦设有分校。迪拜现在有11万中国人在做生意。6000多华人在约旦,留学生和商人。

车子行驶过一片大平原,好平好大的。就是沙化严重缺水啊!
6park.com


我们的大巴车在一个休息站停下。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休息站的商场很大,手工艺品繁多,已经有两个中国旅游团在挑选商品了。
6park.com


这里有些绿松石出售,1美金1克,导游是北京潘家园20元人民币一克,有俩团友买了两块。
6park.com


我和约旦导游关系很好,他教我阿拉伯人的贴面礼,我和他反反复复的实用,逗得当地人一个劲儿的笑。
6park.com

6park.com


(帮人促销)
6park.com


休息站里的礼拜间。
6park.com

6park.com


爱臭美的妻子。

穿黑色长袍的妇女。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驴总不会浪费时间,玩儿起了“太极刀”。不过这是阿拉伯弯刀,汉朝以前,吃过这种刀不少亏。
6park.com

6park.com


休息过后,继续南行,进入了沙漠边缘。
6park.com


公路边远处的山坡上,有个村镇。
6park.com


这片房屋很有约旦的代表性。大家下车拍照。
6park.com

6park.com


上车继续前行,路上还是一片昏黄。

道路倒是越来越直了。

大地的颜色越来越浅了,绿意渐渐退去。
6park.com

6park.com


在一个城堡外形的饭馆前停车。
6park.com


里边是个窑洞一样的饭馆。在这里吃饭,看着挺不卫生的。妻子很不满意,鸡肉没敢吃,只挑了些蔬菜就着饼吃。
6park.com


匆匆吃了午饭后,到外边转悠。
6park.com


这里有个采石场。
6park.com

6park.com


几种不同颜色的石头,被磨成了粉,正准备出售。这一带的地貌,已经窥探出一会儿要看风景的端倪。
6park.com


从饭馆出发,终于到了被《美国地理杂志》评出的,地球人必须去的50个景点之一的:佩特拉奇迹景观。佩特拉(Petra)一词源于希腊文“岩石”(petrus)。这座美丽而神秘的玫瑰色石头城,可以说是约旦的象征,是约旦最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

余秋雨的“千年一叹”中关于佩特拉有这样的描述:“从安曼向南走,二百公里都是枯燥的沙地和沙丘,令人厌倦。突然,远处有一种紫褐色的巨大怪物,像是一团团向天沸腾的涌泉,滚滚蒸气还在上面缭绕。但这只是比喻,涌泉早已凝固,成了山脉,缭绕的蒸气是山顶云彩。人们说,这就是佩特拉”。

佩特拉古城是中东建筑的一大奇迹,于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被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1989年在此拍摄《圣战奇兵》中印第安纳到此寻找圣环一幕,使佩特拉声名远播。2009年电影变形金刚中六位至尊金刚的陵墓也在这里。

佩特拉古城最早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据记载有一支叫纳巴泰的游牧部落,穿越阿拉伯半岛来到了约旦,在群山环抱的佩特拉,利用天然屏障,凿石为城,建起了佩特拉古城。

(佩特拉门票) 因佩特拉地势险要,地质独具特色,整个山体多为红色、橘红色、黄色、蓝色等不同的颜色,特别在夕阳的照耀下会发出玫瑰红色的光芒,人们通常称其为玫瑰色的佩特拉。后来成为那巴特王国的首都,曾是阿拉伯东西贸易的交通要塞。

公元106年,罗马军队占领了佩特拉,那巴特人也神秘地突然消失了。后来随着海上商路的打通,佩特拉失去了它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抛弃、最后被遗忘。 1812年,瑞士探险家贝克哈特化装成阿拉伯人,在当地向导的帮助下,发现了这座沉睡了千年的石头城。好莱坞电影《印第安纳·琼斯和最后的十字军》更是使佩特拉名扬天下。 我欣赏过这个著名的“世界遗产”后,总结了一下。景区有4个时期和民族的文物叠加:纳巴特人,罗马人,拜占庭时期,阿拉伯人。得到的知识和要介绍的景观太多,分为两篇写吧。

我们到了景区停车场下车。大门不张扬很是低调。导游买了票,大家往景区里面走。

穿过景区广场,往右拐,检票后,先是一条宽阔的沙石路,不时有牵着骆驼的贝都因人来招揽生意。
6park.com


小毛驴车也不少。这时候天气很热了,走路的脚下带起了尘土。
6park.com


走了100米左右,导游指着道路边的石洞告诉我们:那是纳巴特人居住的石洞。 据有限的史料记载 ,在人类早期弱肉强食的年代,感到危机四伏的人们,总希望能找到使自己安全的庇护之所。

佩特拉隐藏于死海和亚喀巴湾之间的摩西河谷。山峡中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里,恰好成为纳巴特人最好的藏身地,大约公元前312年,原本是阿拉伯游牧民族的纳巴特人,选择了在这里定居。

他们开山凿石,建立城市并称其为“佩特拉”,在希腊语中就是“岩石”的意思,城市几乎全是在岩石上雕凿而成。

这里地处阿拉伯半岛到地中海的贸易之路上,由于它是个被岩石围绕的天然要塞,因此成为过往商队的歇脚处而日趋繁荣。这就是公元前后纳巴特人的首都。

鼎盛时期,纳巴特王国的疆域从大马士革延伸到红海地区,但都城市中是易守难攻的佩特拉。

沿途一些小的石洞是当时平民居住的,还见到许多古代遗迹,年代久远历尽沧桑。风沙的侵蚀下,一些遗迹只剩下了轮廓。

在道路的右边,突兀的出现了一个四方体的大石头。这个国王玉玺一样的大石头,导游说是纳巴特人的“国王墓”。好家伙,古老的纳巴特人,就有这样的生产力啊?

公元前3世纪,佩特拉成为了纳巴泰人的首都,在岩石中开凿墓地成了一种风俗。有些考古学家认为,这种习惯可能起源于早期居住在那儿的当地人,后来又由纳巴泰人继承和吸收了。虽然学者们对纳巴泰人的宗教信仰一无所知,他们相信该民族可能把已故的国王们视为神灵,把他们的陵墓视为神庙。纳巴泰人也建造其它庙宇,有的嵌凿在岩石中。 佩特拉古城里约有七百多个墓冢,这里是皇家墓冢群。眼前这座就是规模最大的“厄恩墓室Urn Tomb”。墓室内呈正方形,高18米,长宽各20米,在其中说话,回声隆隆不绝。

罗马人占领时期,下面增建了拱形建筑,设立了司法人员的办公室和监狱,当时是罗马帝国佩特拉行政区最高的司法机构所在地,所以后人称此地为“法院”。公元446年,又改为东正教堂。

我围着大玉玺转了一圈,石洞口里面黑乎乎的,不能进去。这陵墓好厉害啊,用原始的工具,建造这样的陵墓,其难度真是难以想象。是吧山体的其它石头都剃掉,犹如我们篆刻的阳文图章。难度更大啊!

从厄恩墓室顺势向右,是皇族墓室、科林斯式墓室、宫殿墓室和六瓣花墓室。
6park.com

6park.com


这五座沿山凿成的墓室是那霸田王国几代国王和皇族的墓室,它居高临下、宏伟壮观,体现了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力。

在景区道路的右边出现了一座“”杜莎啦女神殿”,她的纳巴特人的神。石殿也是一座方尖碑墓,顶部凿刻有4块方尖碑,下面的洞窟为两层结构。上面墓室安放遗体,下面供祭奠和用餐。

这座建于公元前1世纪的独立式建筑神殿,是用来供奉佩特拉主神都萨尔斯的,该神的象征是一块石头。石墓穴的上方雕刻成阶梯状,为死亡人建造上天堂之路。

首批当代考古队,考察了佩特拉的石雕墓地和庙宇,研究者们确定佩特拉建筑,融人了埃及、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希腊以及罗马的建筑风格,展示出一个多国文化交流中心城市的风貌。

过去多年的研究都把注意力聚集在那些墓地上,结果人们常把佩特拉当成是一个大墓地,一个亡灵之城。近期的一些重要研究却越过著名的石雕纪念碑,去揭示这座古城的新面容。

如今的学者们研究纳巴特文化的注意力,转向了两个重要方面。研究者试图了解纳巴泰人的宗教信仰,典礼仪式;他们日常生活的细节:普通人怎样谋生;他们的家庭及其成员是什么样的。

未来几十年,学者将向我们揭示更多有关佩特拉从史前到伊斯兰时代的历史。“佩特拉城几乎还未被人触及过,我们期望会有许多惊人的发现等待着我们,“佩特拉是个一流的考古地,一个中东最大的考古宝藏。”

走到了一个巨大的峡谷口,这里就是佩特拉城的唯一入口----西克峡谷。导游讲解到,谷口旁边的大石坑,就是纳巴特人的大蓄水池。水池用来收集泉水和雨水,为了引水还开凿的隧道,工程巨大啊!

公元前约6世纪的纳巴特人,是阿拉伯游牧民族。在他们建造的众多安居地中,尤以首都佩特拉最为突出。佩特拉是一个值得介绍的地方,第一,它易守难攻,唯一的入口是狭窄的山峡,敌方无法调集大军攻城,可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第二,资源丰富,环抱城市的高地平原上森林繁茂,木材丰富,牧草肥沃,利于游牧;第二,水源充足,一股终年不断的喷泉提供了可靠的水源。

后来的罗马人,久攻纳巴特人不下,断绝此处的水源,半年后,纳巴特人才投降。 这条水的源头,在哪里呢?导游又和基督教联系上了。说是先知“摩西”戳石出水的泉水,一直流淌到了这里。我们从大门口走到这里的一段路叫“外赛格”。这条沿峡谷而行的较为宽阔的土石路。它的左侧有17个较大的墓室,原是纳巴特达官贵人的墓穴。右侧有44座墓室。

我们听了导游的白话,走入了石洞口,将沿着西克峡谷向这次旅游的第一个高潮处进发。 6park.com

喜欢联邦旅总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联邦旅总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缘聚美国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