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漆,又称剔红,中华民族传统工艺,与景泰蓝、象牙雕刻、玉雕一起被誉为京城工艺“四大名旦”,再加上宫毯、京绣、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则合称“燕京八绝”。雕漆始于漆器,是以大漆为原料,在胎体上一层层涂堆到适当厚度再进行加工雕刻的技法,需要经过画图、制漆、髹漆、雕刻和打磨等百余道工序手工完成,每道工序,都依赖时间的沉淀。雕漆制品造型古朴、纹饰考究、色泽光润、形态典雅,并有防潮、抗热、耐酸碱、不变形、不变质的特点,体现着匠人的高超技艺和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剔红,这一雕漆工艺中的瑰宝,又被称为“雕红漆”或“红雕漆”。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并在明清两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老剔红盒子

老剔红盒子,打开为上下两部分

老剔红盒子,底盒雕漆是髹漆工艺技法之一。做法是先在器物胎骨上(常见为木胎,少有金胎、铜胎)层层涂漆积累,使漆达到一定厚度,在漆呈软干状态时用刀雕刻出花纹,属于髹漆、绘画、雕刻相结合的工艺种类。
老剔红盒子,上盖子
本件的胎是木灰制成的。 老剔红盒子的胎通常由木灰、金属或陶土制成。具体来说,剔红工艺通常以木灰、金属或陶土为胎,然后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待漆膜达到一定厚度后进行雕刻。这种制作工艺使得剔红盒子不仅具有厚重的质感,还展现了高超的雕刻技艺和艺术价值。

老剔红盒子,底面传统漆器的制作上,必须经历制胎、水裱、推光、生漆调细等上百道工序。工艺以繁琐著称,从选料、塑胎、髹饰至成品,大的工序有二十几道,而制作和阴干也十分费时,故一器之成往往需要数月,成品还需要密闭在阴室里更长的时间。
老剔红盒子,底部边角用红漆手写CHINA
估计为清末民初的产品,用于出口外销。
木胎是剔红漆器的骨架,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漆器的最终成品。通常,制作者会选用质地细密、坚韧耐用的木材,如楠木、樟木等,作为制作木胎的原材料。这些木材不仅强度高,而且不易变形,能够确保漆器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老剔红盒子剔红使用的漆是天然大漆,这种漆源自漆树,通常需要生长16年以上的漆树才能产出适合的漆料。天然大漆具有优良的防潮、抗热、耐酸碱、不变形和不变质等特性,这使得剔红工艺制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性。

老剔红盒子
。描绘画稿:等到漆层积累到一定厚度,底漆半干时,工匠会在其上描绘画稿。雕刻:最后,工匠会运用雕刻技艺勾勒出各式花纹,剔除部分红漆,形成图案。
老剔红盒子雕漆以“雕”见长。技法多样,既有平雕,也有浮雕、镂空雕和立体圆雕等。由于漆层很厚,所以雕出的作品图案生动饱满,非常精细。1毫米的漆需近20层,之后一刀一刀雕刻,一件雕漆作品的诞生,需要时间的漫长沉淀,更离不开手艺人的耐心、细心和恒心。
老剔红盒子剔红,又称雕漆,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与景泰蓝、象牙雕刻、玉雕并称为京城工艺“四大名旦”。剔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至少一千四百多年前,横跨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

老剔红盒子古代剔红器物多为贵族、皇家专用,今天拍卖场上的剔红也比较昂贵。
明中期剔红百子图长方盝顶盒,在中国嘉德2018秋季拍卖会上,以RMB 2,300,000的成交价惊艳亮相。元代剔红高士图海棠式盘,在中国嘉德2018秋季拍卖会上,以RMB 1,840,000的成交。

老剔红盒子
雕漆工艺最早的文字记载始于唐代,我国现存的唯一一部古代漆艺专著《髹饰录》中写道:“剔红,即雕红漆也。髹层之厚薄,朱色之明暗,雕镂之精粗,亦甚有巧拙。唐制多印板刻平锦朱色,雕法古拙可赏,复有陷地黄锦者。”遗憾的是,至今未有实物出土。
宋代是漆器承前启后的时代,漆器制造推陈出新、百花齐放,剔红、堆红、戗金、螺钿、填漆、描金、犀皮等工艺各争所长。而“剔红”工艺的出现,推动了雕漆艺术的兴起,此时的雕漆作品从器形、技法、纹样上看都更趋精美,历代文人对宋代的雕漆著录颇多,极尽推崇与赞誉

元代雕漆的工艺在宋代的基础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传世的张成、杨茂、张敏德的雕漆作品代表了元代雕漆的最高水平。宋元时期雕漆作品的特点是刀痕不露,磨工大于雕工。
由于元代雕漆巨匠张成之子张德刚主持果园厂的漆器生产,明永乐、宣德时期的雕漆仍保持着元代雕漆的风格,漆层肥厚,花纹层次感很强。果园厂发展了雕漆的工艺技法,其表现是髹漆层较厚,多者厚达百层,尤其是花果题材的作品,有的花纹起伏竟达三、四层之多,花果纹饰更加凸显。


本件的胎是木灰制成的。


估计为清末民初的产品,用于出口外销。
木胎是剔红漆器的骨架,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漆器的最终成品。通常,制作者会选用质地细密、坚韧耐用的木材,如楠木、樟木等,作为制作木胎的原材料。这些木材不仅强度高,而且不易变形,能够确保漆器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剔红工艺步骤
首先,工匠们会用木灰或金属等材质制作胎骨。髹漆:在胎骨上层层涂抹红漆,少则八九十层,多则一二百层。每次上漆都需要等待上一层完全干透后才能进行下一层的涂抹,这个过程通常需要耗费长达半年多的时间。描绘画稿:等到漆层积累到一定厚度,底漆半干时,工匠会在其上描绘画稿。雕刻:最后,工匠会运用雕刻技艺勾勒出各式花纹,剔除部分红漆,形成图案。



明中期剔红百子图长方盝顶盒,在中国嘉德2018秋季拍卖会上,以RMB 2,300,000的成交价惊艳亮相。元代剔红高士图海棠式盘,在中国嘉德2018秋季拍卖会上,以RMB 1,840,000的成交。
喜欢不如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不如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