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桃!

送交者: 乐创坊 [☆★★声望品衔11★★☆] 于 2025-06-10 6:42 已读1829次 6赞 大字阅读 繁体
这两句话出自清代郑板桥《僧尼私恋案判词》。《僧尼私恋案判词》 是郑板桥当知县,断一起和尚尼姑风流案时所做的判决。这是一个真实事件。我们都知道他的名言“难得糊涂”,我觉得郑板桥对这个案子的了断就是他难得糊涂很好的一个例子。郑板桥不是说说“难得糊涂”就算了,而是把自己的理念用于自己做知县的实践中,为民造福,着实值得赞一个!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清朝乾隆初年,山东潍县,今天的潍坊,出过一桩风化案。案子开庭当天,潍县衙门外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很多老百姓都来看热闹。当时的县衙老爷就是扬州八怪之一的著名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

两个被告一个叫智明,是个年轻和尚。一个叫玉贞,是白云庵里的年轻尼姑。原来两个人青梅竹马,从小就订了娃娃亲。玉贞家后来家道中落了,没办法她家里人打算把她卖给一个富户做小妾,这玉贞非常伤心,也不甘心,就连夜逃走,跑到一个尼姑庵里,干脆落发为尼,做了尼姑。这边智明听说了她的事,也很伤心,因为他对玉贞很有感情,就想去把她给接回来。但是他家里坚决不同意,他就跑到一个寺庙里,落发为僧做了和尚。两个青年男女就这样以为此生缘尽,不会再相见了。

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两个人在一场庙会上又偶遇了。两个人对对方都很心疼,所以就开始偷偷的来往,偶尔在郊外的一所破庙中见面,倾诉衷肠。可是纸包不住火,有一次他们见面被人给撞见了。这人还不是别人,就是当时要买玉贞做小妾的富户。这富户看到自己当年相中的小妾居然和小和尚破戒私会,气不打一出来,就连夜写了一纸诉状,把他们告到了县衙。罪名就是四个字:僧尼私通。

古代出家人私通是大事,所以很多人来围观。郑板桥没有忙着断案,让两人讲讲各自的遭遇。得知两个人也是各有苦衷,并不是心甘情愿遁入空门。郑板桥拿起笔,龙飞凤舞的写了一首诗。

《僧尼私恋案判词》
【清】 郑燮

一半葫芦一半瓢
合来一处好成桃
从今入定风归寂
此后敲门月影遥

鸟性悦时空即色
莲花落处静偏娇
是谁勾却风流案
记取当堂郑板桥


贴主:乐创坊于2025_06_10 6:47:00编辑

            

喜欢乐创坊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乐创坊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老 炮 儿首页]

乐创坊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主帖帖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