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盘后市场的哑火、白宫的恼怒、评级机构的反噬与自救
2025年5月16日,穆迪(Moody’s)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最高级别“Aaa”下调至“Aa1”,这是自1919年以来穆迪首次对美国进行降级。此举标志着美国失去了在三大评级机构中的最后一个顶级信用评级,继标准普尔(S&P)在2011年和惠誉(Fitch)在2023年降级之后。
一、盘后市场反应:债市先行,股市观望
穆迪的降级决定是在周五美股收盘后公布的,初步市场反应主要体现在债券市场:
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2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至约4.012%,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4.499%,显示投资者对美国债务风险的担忧加剧。
股市短期影响有限:由于评级下调在周五收盘后公布,股市尚未完全反映该消息。预计下周一开盘后,股市可能出现波动,尤其是金融和房地产板块可能受到影响。
二、白宫与川普政府的回应
白宫对穆迪的降级决定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该决定具有政治动机。白宫通讯主任史蒂文·张(Steven Cheung)在社交媒体上批评穆迪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Mark Zandi)为川普的政治对手。
川普总统在返回国内后,面临国内经济和政治挑战,尽管他在中东之行中取得了一些外交成果。
三、穆迪的历史性失误与信誉危机
穆迪在过去的重大金融事件中曾多次被批评失职:
2001年安然事件:在安然公司财务问题曝光前,穆迪仍给予其高信用评级,未能及时发现其财务造假行为。
2008年金融危机:穆迪对大量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给予最高评级,导致投资者误判风险,危机爆发后,穆迪被指责为危机的“催化者”。
四、评级机构改革的路径与挑战
针对评级机构的结构性问题,改革方向包括:
引入多元评级机制:鼓励公立评级机构和区域评级机构的发展,打破三大评级机构的垄断地位。
改革收费模式:从“发行人付费”转向“投资者付费”或公共资助,减少利益冲突。
加强监管与透明度:建立国际评级监督机制,提升评级方法的透明度和问责性。
五、结语:评级的影响与未来展望
穆迪此次对美国的降级不仅反映了对美国财政状况的担忧,也再次引发了对评级机构自身公正性和专业性的质疑。在全球金融体系中,评级机构的影响力巨大,其决策对市场有深远影响。因此,推动评级机构的改革,提升其透明度和公信力,对于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喜欢邹美德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邹美德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