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跨越梦想的征途

送交者: zhouqu [★★声望品衔10★★] 于 2025-06-07 9:58 已读2797次 10赞 大字阅读 繁体



 


{2022年高考某中学门前}


“妙笔生花才子肖,韶华不负看今朝。谁家锦鱼龙门跳?山川秀美现舜尧。”


今天高考。高考这一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而言,如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满怀壮志与豪情;而对于像我儿子这样的普通孩子来说,却像是在一段泥泞不堪的道路上艰难跋涉,深一脚浅一脚,路途蜿蜒曲折,看不到尽头,满心都是迷茫与未知。


 


儿子高考前,我恰好休假在家。那些夜晚,我像往常一样看热播电视剧,可一旦临近儿子放学的时间,我便会手忙脚乱地关掉电视,迅速躲进卧室,随手拿起一本书,装模作样地看起来,大气都不敢出,眼神却紧紧盯着门口,悄悄观察着儿子进门后的一举一动。而媳妇则早已轻手轻脚地走进厨房,为儿子准备他爱吃的夜宵,等他回来后,便会耐心又温柔地陪他聊上一会儿天,舒缓他一天的疲惫。


 


有人说,高考是十年磨一剑,厚积薄发;也有人说,高考是过独木桥,千军万马挤在一条狭窄的通道上,竞争激烈;更有人说,高考是鲤鱼跳龙门,跳过去就能成为天之骄子,享受众人的赞誉与羡慕;要是跳不过去,就仿佛被打入了“人渣”行列。在当下,这种紧张的氛围被渲染得越来越浓烈,高考俨然成了全民焦虑的导火索,每一个家庭都被卷入其中,无法自拔。


 


高考的前一天,儿子突然情绪崩溃,说什么也不愿意参加高考了,还信誓旦旦地说要去学街舞,以后靠跳舞养活自己。我心里清楚,这是他对高考的恐惧在作祟,对于自己能不能考上大学,他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极度不自信。我心疼地抚摸着他的头,轻声安慰道:“儿子,你就放开了考,把自己会的都答出来就行。咱的户口已经迁到一线城市了,那边的分数线低。就算这次没考好,大不了明年再复课一年,在一线城市再考一次,机会多的是。


 


“真的吗?”


儿子的眼睛里瞬间闪过一丝惊喜,他一把拉开抽屉,翻出户口本,仔细查看。当看到户口本上妈妈的户口信息时,他一下子又蹦又跳起来,仿佛重新找回了活力,兴奋地喊道:“我明天参加高考,明天一定参加!”


 


那段时间,儿子正处于高考的巨大压力之下,焦虑得吃不好、睡不好。我和媳妇虽然心里也着急,但只能用默默陪伴的方式,尽力给他减轻压力,舒缓紧张情绪。


 


高考那天,儿子说什么也不让我送他去考场。可我实在放心不下,等他骑自行车刚一出门,我就偷偷地跟在他后面,远远地看着他。一路上,我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距离,生怕被他发现。直到看着他顺利走进考场,我那颗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了下来。就这样,高考的三天时间里,我每天都悄悄地跟着他,那种等待的滋味,真是无比难熬。媳妇总说我用不着这么紧张,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只有亲眼看着他走进考场,我才能安心。我知道,其实我比儿子还要焦虑。


 


高考结束那天,我们全家特意去饭店大吃了一顿,不管考得怎么样,毕竟儿子顺利地完成了这场人生大考,这也算是一种胜利。


 


然而,临近张榜的那几天,我们一家三口的心又都悬了起来,仿佛被一根无形的线紧紧地牵着。


“儿子,要不咱也估估分?”我试探着问道。


儿子却满脸不耐烦,愤愤地说:“估啥估?过几天分数出来不就知道了?”


听他这么说,我心里“咯噔”一下,隐隐觉得他考得不太好。要是考得好,他早就得意忘形了,尾巴不得翘到天上去?不过,我还是安慰自己,再差也不至于连个二本都上不了吧?


 


查分那天,我们一家三口早早地就围在了电脑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当分数页面终于加载出来,看到“517”这个数字时,我们都愣住了——刚过本科分数线!儿子瞬间像泄了气的皮球,整个人都蔫了下去,他一直心心念念的去海边读书的梦想,恐怕要破灭了。


媳妇无奈地摇了摇头,轻声问道:“我去买菜,午饭你们想吃啥?”


儿子一头倒在床上,一声不吭。


我的心也像坐过山车一样,从九楼一下子到了一楼,感觉像是被人抽走了筋骨,浑身都没了力气。我强忍着内心的不悦,冷冷地回了一句:“吃啥都行。”随后,屋子里陷入了一片可怕的沉默。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关键时刻我必须得稳住。脑海中瞬间闪过几个城市:上海、大连宁波。我心里清楚,以儿子的这个分数,上海的好学校想都别想,那就把目标放在小的海边城市吧。专业什么的都无所谓,就算是自费生也行,只要学校在海边,能满足儿子这个小小的心愿就好。


我迅速打开电脑,开始疯狂地搜集海边的学校信息,仔细比较着往年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找到了一所虽然老牌但如今已经有些没落的学校。我强压着内心的怒火,对儿子说:“这个学校有希望,就在海边,就是专业不是当下热门的。”


儿子一听,立刻从床上爬起来,走到电脑前仔细看了看,有气无力地问道:“就我这点分,能去吗?”


“有希望的,咱不挑专业,现在就赶紧找找关系。”我努力给儿子打气,试图让他重新燃起希望。我们家人一直以来最大的优点就是遇事不抱怨,遇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


高考考的是儿子,可选学校这事儿,考的就是我们这些当家长的了。


我四处打听,终于弄到了这个学校的教师通讯录,一番查找后,惊喜地发现我们邻村的一个亲戚就在这所学校上班。我一刻也不敢耽误,连夜联系上了这位老师。他给的答复让我心里燃起了一丝希望:“只要第一志愿报我们学校,够提档线,录取的希望就很大。”


经过一番周折,在各种努力之下,儿子终于压着录取线被这所学校录取了。得知这个消息的那一刻,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在心里默默祈祷:“有学上就好,有学上就好。”


那一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父母的无奈与心酸。


人生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每个人都在上面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经历,记录着生命中曾经承载或正在经历的苦乐悲喜。而高考,就像是中国家庭中永不消逝的电波,它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希望与梦想,也见证了无数父母的付出与坚守。

https://youtu.be/lTxZmhAoSGU

?t=44

https://youtu.be/lTxZmhAoSGU

?t=44



            

喜欢zhouqu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zhouqu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三叶原创首页]

zhouqu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主帖帖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